圣经中记载了那些动物?
2019-04-29
(1)孔雀:此乌产于印度,在中国颇著名,其羽光泽,冠尾尤丽,其尾张开如扇形,显出彩色花纹,有傲睨之气,令人喜爱,圣经记以他施舶来奢侈品之一,呈献所罗门王。(王上十22;代下九21)。
(2)戴鵀:巴勒斯坦著名之鸟,黄冠高耸,间以黑白之斑,曲嘴,身长约七八寸,棕色氄毛,非常美观,构巢于树窿,而染污习,经中禁食。(利十一19;申十四18)。
(3)鸢鸟:鹰类,身长约二尺,毛棕色,熠熠有光,尾歧而翼削,目光锐利,食雀、鼠、蛇、蛙,或腐肉之类,巴勒斯坦冬季多有之,惟鸢鸟则在加利利一带多山之处,经中禁食此鸟。(利十一14;申十四13)。
(4)鴞鸟:即枭鸟其种不一,有二尺高长角之鸱,及五寸之鴞,形状大致相同,首巨耳有篷毛,目大而圆,此鸟身体最轻,黄昏时飞出,觅食于山洞古庙中,巴勒斯坦山谷中多有之,亦名猫头鹰。深夜悲鸣,经中禁食。(利十一17~18;申十四16)。
(5)鹈鹕:高五尺,体白色,喙长,下有囊可伸缩,以承食物,能搜囊以哺其幼,于滨之广泽中与不洁之鸟同栖。(利十一18;申十四17;参赛卅四11;番二14)。
(6)狗头鵰:鹰之一种,产于巴勒斯坦,高约二尺,毛微白,翎暗黑色,因其常见,且敢绕营帐城市而飞,故有法老鸡之别称。(利十一13;申十四12,17)。
(7)鹌鹑:鸟名,肉味甚佳,产欧洲,为鹧鸪类之最小者,长约七寸许,棕色,上部有条纹,此系季候鸟,春季向南飞至巴勒斯坦,交冬即返,常为人捕食。(出十六12~13;诗七八27)。
(8)鸵鸟:沙漠中之一种大鸟,产于非洲及亚拉伯沙漠中,羽毛美丽,奔驰迅速,高自六至八尺,重自一百五十斤至二百斤,头小目巨,能见远物,满生氄毛,足长,筋骨坚如钢铁,踢蹴有力,能御猛兽,惟翼小不能飞,仅于疾驰时张之以增速率而已,全身毛短且柔,惟翼及尾羽长,光泽洁白,至为美观,为妇女帽发间之装饰品,此鸟栖息沙漠,产卵沙中,使受热而孵化,卵重约二斤余,律法以鸵鸟为可憎不洁之物,约伯喻与鸵鸟作伴,言其弧寂也。(利十一16;伯卅29)。
(9)鹞鹰:食肉之鸟,善飞行,此鸟又分较小之鸟数种,如雀、鸇、鸢等类,雀、鸇在夏时,黎巴嫩及加利加山地间甚多,冬时在犹太及亚拉伯地最多。(利十一14;申十四13)。
(10)红头鵰:即鴞鸟,又称鱼鹰,毛深棕色,产于巴勒斯坦沿地中海一带,常飞翔于海面,捕食鱼类。(利十一13;申十四12)。
(11)白鹤:水鸟名,原文与燕同译,高三尺余,亦名天鹅,辞典称为鹳鹤,产犹太者为鸵鸟鹈鹕之属,如中国常见之灰色鹤也。(赛卅八14;耶八7)。
(12)红鹤:此鸟与鹳及苍鹭同类,埃及人奉之为神,以色列人则视之为不洁,按例禁食之。(利十一19;申十四18)。
(13)鹧鸪:形本像鸠,生巴勒斯坦山中,有沙上鹧鸪与除卡Chukar鹧鸪两种,身旁有美羽条纹,嘴与足皆朱色,颈深黑色,稍大于鹌鹑,为人所猎取,或闭于笼中以诱他鸟。(撒上廿六20;耶十七11)。
(14)鸷鸟:属鸇、鵰、鹗之类,乃食肉大鸟,头秃无毛,喜食屍体,其全身羽毛黄色,高约四尺,爪尖嘴锐可畏,为巴勒斯坦最显着之鸟,其筑巢于各山谷中。(伯廿八7;利十一17~18;创十五11)。
(15)夜鹰:原文意即强暴者,究指何鸟,未详,中英文本称为夜鹰,即蚊母鸟或怪鸱类,体长约一尺八寸,色灰褐,头颈背腹等处,有暗色斑纹,口大,头扁平,翼长,昼栖森林中,夜出捕食蚊、虻等,夏居北地,冬徙南方,俗说此鸟常吐蚊,因以名之,七十士本及拉丁本圣经,皆以为鴞。(利十一16;申十四15)。
(16)鱼鹰:此鸟各国皆有,身瘦翅长,背褐腹白,喙色黑或黄,头小目锐,常回翔于巴勒斯坦之海面,其食不洁,故摩西律法列于污而不可吃之鸟。(利十一16;申十四15)。
(17)鸬鹚:一名鹈,俗称水老鸦,意即潜水者,属鸟类游禽类,体形稍狭,长约二尺六七寸,嘴端钩曲而尖,其体黑有绿光,脚黑有蹼,群栖海岸及沿岸湖沼近旁,因善泅水捕鱼,渔人多驯养之,恒以草缓紮其颈,以防其得鱼吞下,此鸟肉腥膻不可食。(利十一17;申十四17)。
(18)鹭鹚:属水鸟,与鹤鹳相似,体长约一尺六七寸,嘴长翅大身瘦,腿细长,不善飞,头部后端有白色长羽毛数根,脚黑迹四,钩爪端黄绿色,常居沼泽,觅食虫鱼,有灰白二种,因其背胸部,羽毛毵毵如丝,故以名之。(利十一19;申十四18)。
(19)鸇鸟:鹰类,似鹞鹰,青黄色,食肉,目光敏锐,善飞行,巴勒斯坦多有之,东西各国每捕野鸇驯养,以供猎事之用,中国亦然,有译为鸇鹞之名,视为不洁之鸟。(申十四13;利十一14)。
(20)鹳鸟:形似,鹤亦如鹭,高约四尺,羽色灰白,嘴赤而长,爪小尾短,常以松树为巢,为按季候迁居之鸟,以鱼蛙昆虫为食,有鹳雀或冠雀之名,另有产于死海近旁,名叫黑鹳,因其颈背皆黑之故也。(诗一○四17;耶八7;利十一19)。
(21)野牛:系兕,指青色,重千之独角兽,如犀牛,体大四肢短,各有三蹄,皮肤无毛,多雏襞,其力大性凶悍,不易驯服,角为皮质之变形物,可供药,颇珍贵,有印度与非洲产二种,印度犀体大性温和,鼻上生一角,非洲犀体略小,性凶,鼻上前后生二角,圣经以野牛表示能力。(赛卅四7;申卅三17;民廿三22;廿四8;伯卅九9~12)。
(22)狗熊:此兽体肥满,长四五尺,头大四肢短,以全跖踏地,尾短小,毛密而硬,色多深黑,惟喉下有白色部,栖深山,穴居树洞土窖中,昼隐夜出,善攀缘树木,大抵多产于约但河东,其毛作黄色,先知以利沙,曾呼两母熊自林中出,撕裂童子四十二人。(王下二24;撒上十七36~37)。
(23)牝牛:即母牛,神应许亚白兰所立之约,曾以牝牛、牝山羊举行礼节,又摩西律法条例,有献牝牛之祭。(创十五9;利三1)。
(24)红牝牛:即纯红棕色之母牛,摩西律法中之一条例,命焚烧红牝牛为灰,以洁不洁之民,此系以色列人行洁净之礼。(民十九1~9)。
(25)狐狸:穴居荒野废址中,体瘦长约四五尺,毛色黄亦,口吻尖突,四肢细,尾长,性狡猾多疑,遇敌则肛门放恶臭而遁走,昼伏夜出,捕食鼠鸟等,巴勒斯坦产有埃及狐与黄狐二种。(太八20;哀五18;士十五4)。
(26)野狗:地中海一带,均有此兽,游行地区甚广,其形小于常犬,尾有丛毛,作红棕色,胆最怯,夜出食家禽及蔬菜,与狐相似,每出恒结小队,深宵常闻奇异之皞声。(耶十22;赛卅四13)。
(27)猿猴:似人形,有尾或无尾,其身量大小各不相同,产于印度及非洲,所罗门王极荣华之时,外邦以此为进贡物之一。(王上十22;代下九21)。
(28)狮子:体形略似猫,长八九尺、毛淡黄带褐色,头圆肩阔,肢强有钩爪,掌有肉块,行走无声,尾细长,牡颈间有长鬣,牝无之,栖山林中,攫食动物,吼声洪大,多产非洲及印度,圣经喻此物表强固,骁勇凶猛,又喻魔鬼如吼叫之狮子。(士十四5~18;撒下十七10;彼前五8)。
(29)羚羊:属鹿类,形若羊鹿,故又名黄羊,产于巴勒斯坦及亚拉伯旷野,其色白,间以黑斑,高约三尺,蹄宽大,常疾行于沙漠,角长尺余,其行如风,不易追逐,惟设网罗可以猎之,为洁净可食之兽。(赛五一20;申十四5)。
(30)箭猪:又称为豪猪,体长约二三尺,头大眼小耳短,体生长刺毛,遇敌时,则卷曲其体,耸立刺毛以御之,食树皮果实等,欧罗巴及亚细亚两洲多产之。(赛十四23;卅四1114;番二)。
(31)豺狼:形似狼犬,体瘦长四尺许,毛色茶褐或灰黄,口吻裂深而尖长,耳壳直立,牙锐利,四肢前长后短,趾具钩爪有小蹼,能游水,吠声如犬,性凶猛狡猾,群居山林,常捕食羊豕,巴勒斯坦之狼,躯干雄伟,夜出觅食,圣经颇多述之。(赛十三22;结廿二27;太七15)。
(32)大象:肩高九尺许,长二丈余,头长大颈短,眼小而视觉敏锐,耳壳大而鼻长圆,可自由伸卷,能拔木吸水,上颚二门牙极长,皮粗厚,毛疏生,食树根嫩芽果实等,善游泳,性驯顺,越卅年始产子,寿长一二百年,产于非洲及印度,其牙可制珍贵物品。(王上十22;代下九21)。
(33)沙番:其牙齿及习性略如家兔,惟毛为红棕色,后足不长,不善做穴,居于石洞或石隙中,常据峭壁上而栖息,属反嚼而不分蹄之物,产于叙利亚,列于不洁畜类。(利十一5;诗一○四18)。
(34)骆驼:体高大头较小,颈长,上下及背部皆生长毛,毛褐色或赤色,四肢细长,趾分二蹄,跖厚有弹力,便于履行沙漠,背有肉峰隆起,乃储养料之处,有单峰或双峰之别,性笨拙温顺,能负重行沙漠,有沙漠舟之称,其胃有两囊储水,以供缺水之用,其毛可织粗布,用以制衣造帐,如约翰身穿驼毛之服,此物产自北非洲,印度者为单峰驼,产自中国北部及中亚细亚者为双峰驼,可为乘骑与耕田极有用之家畜。(王下八9;赛六六20;太三4)。
(35)骡子:为驴与马交配所生之杂种,比驴大,头耳皆长,色多黑褐,鸣声似骥,体健力强,能负重远行,亦作乘骑之用,产自北方之迦玛族,在中国北方亦多饲养之,但仅生一代,不能繁育。(撒下十三29;结廿七14)。
(36)糜鹿:洁净之兽名,乃尾部白色之羚羊,其角无论牝牡,皆弯曲盘族,额有白斑,尾部灰白色,身材与大驴相仿,产自非洲,巴勒斯坦亦繁衍之,据辞海解,糜形似鹿,体庞大,高七尺许,全体暗赤褐色,眼小耳阔,牡体生有枝之角,其枝逐年增长,粗短坚硬,性怯弱,善走能游泳,食树皮叶及嫩芽等物。(申十四5)。
(37)麅子:赤鹿之真者,其角上部为掌形,夏日毛赤黄色,全身有斑,冬令土黄色,牡者肩高三英尺,有分枝状的角,肉可以食,同鹿字,地中海附近各处多产生之,加利利亦常见云。(申十四5;王上四23)。
(38)鼬鼠:亦名黄鼠狼,体长尺许,体略圆,四肢短,毛色黄褐,骨骼有弹性,伸屈自如,能出入小穴,多居村落荒野草丛洞穴中,昼隐夜出,捕鼠及鸡等动物,遇敌,则自肛门皮脂腺放恶臭而遁,毛可制笔为贵。(利十一29)。
(39)鼫鼠:或称为松鼠,一种穴地小鼠,与鼬鼠同,希伯来人列于爬行动物之类,视为不洁之物。(利十一29)。
(40)水蛭:俗名蚂蝗,蠕行动物环虫类,体长稍扁,色黑带绿,背面有黄色直纹五条,头上左右有眼五对,口缘细齿,尾端腹面有吸盘一个,雌雄同体,栖于池沼水田间,好吸食人畜之血,头部有毒腺,吮血时分泌毒液,使血不凝固,经中仅见其一,表示嗜慾无厌之意。(箴卅15)。
(41)虼蚤:昆虫类,体侧扁,长约一分,色赤黑,口向下,后肢特长,善跳,或俗称为跳蚤,寄生于人体、床褥间,吸食血液,易传染鼠疫,此小虫巴勒斯坦极多,大卫曾以自谦之词,引喻己如虼蚤之无足轻重也。(撒上廿四14;廿六20)。
(42)蚱蜢:昆虫类,体圆长,色绿头略大而灰褐,眼椭圆形,前翅狭长,后翅广阔透明,生育甚繁,常群飞田间,害食稻叶,或称为蝗虫,行踪无定。(出十4;利十一22;鸿三17)。
(43)虺蛇:系一种毒蛇,体长二尺许,土色无纹,著作家以为指埃及之毒蛇,广见于非洲,此物与蝮蛇并提经中。(申卅二33;伯廿14~16)。
(44)蝮蛇:系产于巴勒斯坦及邻近之地,体长二尺余,头部三角形,颈细鼻反钩,上颚两旁有毒牙,体灰褐色,有斑纹,尾部短小,栖湿地,捕食鼠、蛙等,救主曾三次用之,以斥责法利赛人恶毒。(伯廿16;赛卅6;太三7;十二34;廿三33;路三7)。
(45)火蛇:系最毒之蛇,巴勒斯坦一带皆有,此蛇种类虽多,其名则一,有最小而能为害者,有较大者,匿于草木中,或曝晒于旷野之沙上,以色列人获罪,多由毒蛇咬死,即此类也。(民廿一6;申八15)。
(46)守宫:有称为蛇医、蝘蜒、壁虎等名称,属蜥蜴类,似蜥蜴略扁,脊部灰黑色,有粒状突起,腹部黄白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具五趾,善吸附他物,能疾行于墙壁上,常见于室内,以吸食蜘蛛、蝇虫等物,为经中记为不洁之爬虫。(利十一29,30)。
(47)蜥蜴:为匐行动物之一种,亦名石龙子,体形似蛇,有四足五趾,被细鳞,两眼分离颇阔,头顶上有小眼,尾细长易断,舌长有黏性,爪具钩形善攀树,觅小虫为食,雄体青绿色,背有黑色直纹,雌色淡黑,体侧有直纹,此物以色列人视为不洁。(利十一29~30)。
(48)黄蜂:体长七分余,身黄褐色,头大,眼透明,脚长,腹分六节,尾端有钩形毒刺,一次螫人,刺即折断,巢如六角形,多悬于树枝或檐下,雌雄相集而群栖,为害人伤物之昆虫,神曾以黄蜂驱敌之神迹,而引选民进迦南。(出廿三28;申七20;书廿四12)。
(49)蝗虫:其种类颇多,大都长约二寸余,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以爬行,后二足用以跳跃,口齿如锯,头部有复眼二、单眼三,触角鞭状,其卵产于坚硬之土面,初生时名蝻子,长成后即为蝗虫,食害农作物,施洗约翰尝食蝗虫,圣经所记造成埃及之第八灾者,即此物也。(太三4;出十4~19;珥一4;二25)。
(50)蚂蚱:系食蔬草之虫,其种类未可确知,系匍匐地上之螟蛉毛囊等,或与蝗虫同类,此虫害食植物稼穑而致荒歉。(诗七八46;珥一4)。
(51)蠍子:属蜘蛛类,体长五分许,色多黄褐,头胸部之对面,有大单眼一对,小单眼数对,顋长二钳如蟹螯,胸脚四对,腹狭长如尾,末端有毒钩,能屈曲,巴勒斯坦蠍类最多,大者黑长约八寸,圣经以此物喻为有刺之鞭也。(申八15;王上十二14;启九5~10)。
(52)蠓虫:系小虫,似蚋喜乱飞,名蠛蠓,滋生于沼泽中,能螫人,故为人所厌恶,救主述法利赛人七祸时,曾以蠓虫为训喻。(太廿三24)。
(53)河马:原文指兽或野兽,此辞系本于埃及,有指水牛之意,乃一水陆两栖之大兽也,身肥大有力,长丈余,色灰黑,头大方形,眼耳皆小,皮厚多皱,毛极短,骨如铁柱,昔埃及尼罗河有之,亦名海马,多群栖水边,善游泳,陆行颇拙。(伯四十15;赛十八6)。
(54)海狗:体长牡七八尺,牝半之,头圆,吻短唇薄,有须,眼大耳小,躯干圆长,四肢为鳍状,各五趾有蹼,尾短小,背淡黑色,腹下带白色,栖海中,感觉敏锐,动作活泼,毛皮甚美,有光泽,其肾可制药为温补剂,圣经记述以其皮制物,或指猪獾,山獭,水獭,鲸类而言,难以考定。(出廿五5;民四6;结十六10)。
(55)鳄鱼:体长丈余,貌凶恶,头扁吻突出,喉中有二腺,能分泌香液,四肢短,具钩爪张蹼,全身被硬皮厚鳞,尾脊上生锯齿状,性凶残,食鸟兽人畜等,产埃及,栖河流池沼间,寿命活三百余年,圣经描写此物力大无比,狰狞可怖之状,甚为详尽。(伯四一1~31;诗一○四26)。
1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