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基督教两会举办基督教中国化专题讲座新闻

作者:供稿:苏州市基督教两 来源:中国基督教网 浏览:
2019年6月21日下午,苏州市基督教两会在独墅湖基督教堂举办基督教中国化专题讲座,苏州大学潘宏恩博士受邀主讲。活动由王斌牧师主持,全市教牧同工和江苏神学院苏州校区师生共100多人参加。 潘博士首先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方面,中华文明的...

2019年6月21日下午,苏州市基督教两会在独墅湖基督教堂举办基督教中国化专题讲座,苏州大学潘宏恩博士受邀主讲。活动由王斌牧师主持,全市教牧同工和江苏神学院苏州校区师生共100多人参加。

n潘博士讲座.jpg

潘博士首先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兼收并蓄,同化融合。在她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枝繁叶茂、多元丰富中的和谐统一,总体趋势是迈向文化相适和族群相融。另一方面,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理念是“道成肉身”,在其神学建构中也主张“普遍启示”,自身要求进入世俗世界、披戴文化外衣、理解并应用所处文化。基督教在其两千年的传播发展中充分体现对各地区各民族各语言文化的回应、适应、借鉴和融入,出现了希腊基督教、拉丁基督教、科普特基督教、叙利亚基督教、拜占庭基督教、凯尔特基督教等多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都影响深远的基督教形态。所以,基督教中国化体现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和宗教信仰自身内在逻辑。

潘博士概括梳理了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在教义与神学、经验与仪式以及教制与权力三方面表现出的与中国文化存在的冲突,以及基督教内部存在着的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张力。潘博士认为,在当下时代处境中,基督教重视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深入领会和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非常必要,但切忌简单套用西方业已成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习惯来给中国传统文化武断地作概念定义,设范式框架;我们不应拾人牙慧,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要有文化主体意识,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潘博士以“祭祖”为例,从社会学功能主义和文化人类学角度予以解读,说明中国人的祭祖活动并非偶像崇拜,而是集精神功能、社会功能和伦理功能为一体,充分体现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孝道精神的文化活动。他引述经典儒家作者、中外学者、基督教宣教士和天主教权威文本,指出中国基督教完全应该也可以接纳国人的这一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教会里组织追思礼拜和清明扫墓活动就是这一观念改变的表现。以中国天主教部分地区的中国化丧葬礼仪活动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教堂为例,潘博士认为,“保留符号,改变意义”的中国化尝试是一种更加温和且有效的方式。

潘博士最后总结时说,基督教中国化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前人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固然重要,给我们留下的启发和遗产值得珍惜,但我们需要大胆尝试和创新,勇于摸索和实践,在重读中华国学经典和体认传统文化礼仪中增强自信,深化理解,开阔视野,从而使中国基督教在教义、礼仪和伦理方面有更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表达。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