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祭祖与敬祖

2019-04-30

核心提示:时间:2016-04-02 08:32:01来源:讲章分享作者:朱台深浏览:次T|T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持续很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上坟是人们最常见的事情,可是这个对于基督徒来说,确实是令人棘手的事情,那基督徒如何过清明节呢?在这里整理了一篇台湾牧者的讲章...


时间:2016-04-02 08:32:01  来源:讲章分享  作者:朱台深  浏览:次T|T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持续很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上坟是人们最常见的事情,可是这个对于基督徒来说,确实是令人棘手的事情,那基督徒如何过清明节呢?在这里整理了一篇台湾牧者的讲章,希望能够给弟兄姐妹带来帮助。

  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 神来的。(罗马书二章28-29节)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信息是“祭祖”与“敬祖”,到底祭祖由来为何?我们要怎样尊敬祖先?怎样来记念我们的祖先才合乎神的心意?请看罗马书二章28-29节“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

  在这两段经文中,可以发现一个相对性,一边正的,然后一边反的,相对性在哪里?先是外面,然后里面,在外面即使做了很多,没有从心里面记念,那只是仪式,由里面产生出来的尊敬,才是真实的。还有另一个相对性;一边真的,一边假的。

  有次参加一个安葬礼拜,本来从头到尾都进行的顺当,到了要把将逝者用土覆盖时,突然有人大哭,哭声实在很大,可是又好像不是逝者亲人,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三位妇人从头到尾都不见他们伤心,她们跟着告别式的队伍走到墓地,等到泥土覆盖棺木时才嚎啕大哭,而且哭得呼天抢地、凄惨异常,我想她们那么伤心,为何没有人给她们安慰?后来整个礼拜都结束以后,才知丧家付给她们每人1500元谢仪(不知有无已付订金?),请问那是真哭还是假哭呢?没有遇见的人实在无法了解!哎呀!哭的真是惨烈(就算自己的亲人都不见得如此伤心)!一个真的、一个假的;一个里面、一个外面;一个是内在心灵、一个是外表仪文;这就相对性。

  通常在我们的文化里,亲人离开了,我们不作什么事情好像是不行的,好像就是不尽孝道,然而这其中就牵涉了不同内涵层面,一个是心灵的,一个是仪文的;这相对性表达出,一个是从人来,一个是从神而来的。在“祭祖”和“敬祖”当中,要看看神怎么来带领我们才是,每一年我们都会有一次“清明敬祖”的聚会,教会也制作节目单,利用清明节的时候,把这个节目单带回去,你可以把这个内容或者长短稍作修改后,带领你的家人“记祖”。待会我们要讲这段“祭祖与敬祖”时,你就会发现很有用的,我们来看投影片;“祭祖”,到底是怎样而来的呢?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都变成了仪文,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一:祭祖的由来

  祭祖的由来,首先是“源于善意”。就是说祭祖原为“慎终”、“追远”,立意甚好,这“慎终追远”的意思,原是“敬天”、“法祖”,意思是尊敬神,然后效法我们祖先的好榜样。那么,发展到现在我们仅知“慎终追远”,却不明白它的意思就是“敬天法祖”,亦即是尊敬神、效法祖先的懿行美德,有“寻根”的意思,又有“天人合一”的意思。

  祭祖的由来,其次是“约定成俗”。虽然我们“慎终追远”、我们“敬天法祖”,但是人类原就有“精灵崇拜”的倾向,看到天上有风、雨、闪电,就想到拜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看到五谷不丰收,就想到拜土地公;看到地上有管区(警察),当然灵界也要有管区,你说天上管区(警察)又是谁呢?城隍爷!还有,当一个人死了会怎样?会不会变成厉鬼?还有,看见一颗石头很大、形状很奇怪(说不定还长有须须),人们叫它什么呢,石头公!还有,一棵树长了一百年、一千年,想必很有灵性,拜它的人称它大树公!任何东西都可以拜,这就是源于人性中的精灵崇拜。那么我们的祖先呢?他们可不会变成厉鬼吧?他应是比较善意的,比较好的,因而产生了“祖灵崇拜”。

  我们生前要孝顺,身后当然也要孝顺,可是身后之孝究竟要如何表达呢?请问我们生前怎么孝顺父母?顺服父母的意思嘛,要奉养父母、光宗耀祖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任意毁伤”啊,要晨昏定省啊,这是生前尽孝,那么身后要如何孝顺?“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来不及啦,既然来不及,我们只好死后祭之以礼了,这就是祭祖的由来。

  二:清明与祭祖

  前面既说祭祖“源于善意”,清明当然也有如此影响,华人多于清明节期祭祖或扫墓。是慎终追远、也是敬天法祖。论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我们祭拜他,好像祖先就在那里,先人的精神与你长相左右;还好是“祭如在”,如果是“祭真在,祭神神真在,祭祖祖真在”那我们每天都会很紧张了。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可见这本来是美好、善良的习俗;但是不是祭他,就真的他在呢?不是的,记得有故事说道:一位弟兄信主了,妈妈最反对的理由就是,“你信耶稣就不能拿香拜我,死了就没人拜了。”他说“妈妈,你真的要人拜吗?”这小孩子不知道怎样跟他妈妈解释,有一天趁他妈妈睡觉的时候,拿了三牲五果供到妈妈的床头边,烧了香,插了一朵花。

  他妈妈一醒来吓了一跳,他就说:“妈妈,你不是要我祭拜你吗?”“妈妈,你还没醒来时,我祭拜你,你知道吗?”“我的水果你能吃吗?”这位妈妈突然了解,想起来也是蛮有道理的嘛,其实我想的是什么?我不是真的想要儿子祭拜我,实在只是想要儿子孝顺我啦。祭祖跟孝道有些关系,我们必须在这上面有些澄清。

  第二个,清明跟祭祖的关系也是“源于习俗”。因为清明原来自于节气,中国有二十四个节气,元宵、端午、中秋也都是节气,清明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一个,这个节气原来只是习俗,后来到了秦汉,开始有“墓祭”——到祖先坟墓祭拜。到了后唐,有位名臣叫“介之推”,违背皇帝之命,不肯在朝为官跑到山上隐居,皇帝命人放火烧山,想逼出介氏,结果他宁愿烧死不愿出来,人们为记念他的忠孝节义,相约在那天不吃热食以为记念,这是寒食节由来,以后人们上坟、祭扫也将寒食习惯普及民间。因为民间信仰慢慢将它误用,原本“记念”先人却转变为“祭拜”先人。

  原本人们对死后世界就心存恐惧,我若对亲人不好,死后是否他会不会对我怎么样啊?加上一些民间信仰穿凿附会,祖先有的变善鬼,有的变恶鬼,有的变厉鬼,就开始有些惧怕,怕这些东西对我不利?就开始想办法贿赂它,生前没房子给他住,就烧个三栋五栋,生前都让它坐公车,这会儿就烧汽车给他,谄媚他,这样进行到最后就演变为祭拜亡灵,所以这就是因为习俗源流,产生祭祖的原因所在。

  清明与祭祖第三个关系是“移风易俗”,其实真正先圣先贤也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曾子说:“椎牛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就是说,扫墓的时候把整只牛都拖去祭拜,倒不如在他还活着的时候,给他一块鸡肉或鸭肉,好好来孝敬他,这是先圣先贤的意思。这样发展到了民间,因为亡灵、祖灵的崇拜而逐渐变质。其实我们的文化倒不是教导我们这样的,欧阳子说:“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与其在他死后以丰盛蔬果、鱼肉祭祀,不如在亲人还活着的时候,好好的孝敬奉养他就够了,这应当我们文化中表达的含意。

  三、祭祖与敬祖

  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祭祖跟敬祖”的关系,这一点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过去在我信主的过程中没有人教我如何面对祭祖的问题,问一些属灵的长辈、牧师也没有具体的答案,理论上大家都懂,可是要如何行出来才能表达应有的分际?这几年我们有“清明敬祖”主日,目的就是为此,其实是与我们文化没有太大的冲突,重点是你要如何表达。以下是当注意的重点:

  1.尊重性

  祭祖与敬祖、我们要注意到,当尊重传统文化所留下来的习俗,免得福音未传反而先变成"对立",我的表情、我的肢体语言反倒成为福音的拦阻,要知道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但是在这个尊重当中,仍然要分辨,分辨民俗中的宗教意义;香烛、祭品是代表祭拜鬼神的供物,因为有人对死者怀有恐惧,不晓得死者对是怀善意还是恶意,其次也怕死后有没人祭拜,台语说“死没人拜”。

  在旧约里,也有这样的仪式,也拿香、也献祭,为什么旧约里可以,我们就不可以呢?主要是内涵有着极大的不同,一是敬拜主、一是祭拜人。若有人“祭祖”,实际上应是“敬祖”、“记祖”才是。

  另外,我们也当“接纳传统文化的善意面”,接纳也要分辨,这二者间是有不相同的;若说传统文化的善意面,是因为它原来就是要人尽孝道而已,在我们的信仰诫命里,很清楚的要人孝敬父母,这一点在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冲突的,要孝敬父母,而且要从孝敬中来表达生命的内涵,不是单从仪式上来表达孝顺,我们是应当去孝敬,而不是去祭拜偶像。

  早在康熙时代,天主教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康熙甚至接受基督信仰,他写有“十架宝血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都信了主,但在过程中被一个问题掐住了,就是“祭孔”跟“祭祖”,当时的“方济各会”、“多明各会”主张,对于先祖不应该有任何祭拜、祭祀的仪式,因为那是祭拜鬼神,但“耶稣会”则赞成应该包容,因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份,而他们可能不存在祭拜鬼神之意,两派协调不好,后来就讨论到梵谛冈教廷那儿,教宗下令,不准信徒祭孔,康熙要求教宗解释,当康熙收到教廷的公文后说道:“欧洲人没有资格批评中国人的礼节”,不久后就拒绝了这个信仰,因着这个冲突,使得我们的信仰产生了断层,虽然我不晓得当时神是如何的带领,如果那时有一个好的协调,也许那是更早得着中国百姓的机会,但话说回来,这样子经过了几百年之后,如今中国人反而是在极权、压力下有几千万人信主,这又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这也许就是神的美意,只是,知道当时曾经发生这样一个很大的对立。

  2.取代性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造成如此强烈的对立,应该先建立尊重别人的观念,第二个才讲到取代性。取代性有两种,一是观念的取代;也就是我们要看重“生前的孝道”,弟兄姐妹,我还是要说,要记念你的祖先,最容易表达的一个方式就是孝顺你的父母,这是我们一定要作的,是生活的见证。第二个是仪式的取代;仪式的取代重点在“身后的参与”,如果有亲人、长辈过世了,你一定要参与他的身后事,你不要说,我不想参加,因为我不拿香、我不拜拜,千万不要拒绝,这是很伤人的,如果人家想要进入你的信仰中,他一定是尊重你信仰所带来的一切,无论是仪式或者是理念,但是我们要把人领到我们中间,不需要因着不好的态度成为福音的拦阻,你可以去扫墓,参加家祭,你不要小看这些事,父母、亲人是会放在心里的,如果连祖父母的清明祭祖或者是丧礼都不参加,人就会想说,那我死了你还会关心我吗?道理很简单,他从你的行为来看,从你表达的动作来看。

  那么,你说,我可以作什么呢?可以作的事很多,他预备三牲五果,你帮一点忙没什么关系,当作是服事家人,还没有祭拜,你就帮他预备的蔬果洗一洗。家族扫墓,可以开车带大家去,东西要搬,出点力气又何妨?到了墓地,可以打扫、除草,他一定没有想到你会带把扫把,带把镰刀是吧?把草割一割,把地扫一扫,墓整一整,弟兄姊妹你可以作的事很多,如果水土保持不好,祖坟老旧受损,花点钱修好嘛!我不是要你做虚假的事,而是我们尊敬我们的祖先。你也可以献花,那不代表你在敬拜什么,应该想到一个取代性,别人献香,你可以献花,没有什么关系,弟兄姐妹,你可以作很多事情,让家人对你的信仰有认同、有放心,这是轻而易举。

  每到清明或忌日,你可以举行追思礼拜,若到坟前扫墓,你就把"荣耀堂"的程序单带去嘛,或者你自己写一张修改修改,从前还没信主之时,根本就不想扫墓,我为什么要去记念一个跟我不认识的人,到我信主以后,我发现,活着的人比躺着的人重要,活着的人要看你怎么作,至于那死者就没有感觉了,以后若是扫墓,我就唱些旋律较熟的诗歌(如奇异恩典、耶稣恩友…等),读段经文、带个祷告。今年,你可有如此准备?到坟前祷告吧!唱诗歌吧!弟兄姐妹,当你作这事,别人会认识你的信仰,会尊重你的信仰。

  也许,有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考虑(如果你认为有冲突你可以不要作),礼拜完后,有的人向逝者鞠躬,有的人没有,我想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鞠躬算不算是敬拜偶像呢?不算对不对,礼仪中的鞠躬,是代表对他的尊敬,所以你可以大胆的去作。另外一个则是参与家祭,尤其我们亲人离开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仪式,如果家人尚未信主,任何仪式都没有关系,但你要记得,我们也当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就是了。当你这样认真时,家人知道我们真正尊敬祖先,勇敢的去作,让这文化的冲突减低,基督有没有家谱?有啊,你也可以找出家谱啊,因为我们看重源流、看重家风,不要怕尽管去做,家祭时可以献花,可以守灵,守灵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或许会有一些仪式,别人念经,你就唱诗嘛,若是影响别人,那就心里面唱嘛。中元、除夕、忌辰都可以举行礼拜啊!

  今天所产生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去作合适的表达,我们不仅是生前孝顺父母,身后的纪念也很重要。请将这些存记在心,当作的去作,好叫我们所信的跟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好的调和,一起祷告:“神啊!谢谢你帮助我们明白,当如何来记念我们的祖先,才能把好行为显在人前,好把荣耀都归给你,听我们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