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恼到得安慰
2019-05-01
经文:诗七十七:1- 20 引言:
有人说我们作信徒的,把上帝当作是备用轮胎,平时对他不闻不问,等到事故发生时才向他祷告求助;看不到祷告的果效时,就十分苦恼。诗篇七十七的作者是亚萨(从诗前的一行小字可知),亚萨肯定不是把上帝当作是备用轮胎的人。怎么知道呢?因为诗篇73 到83都是亚萨的祷告,看得出他是一个和上帝有深交的人,他的祷告情词迫切。糟糕的是,这次祷告好像不灵了,上帝好像不再应允,他比我们更苦恼了。我们不是也常常在祷告中遇到同样的光景吗?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一同查考这首诗篇,看亚萨有什么法宝,能从苦恼中翻身,得到安慰。我们可以从中效法,学习一个宝贵的功课。
今天的题目是“从苦恼到得安慰”
本论:
诗的结构很简单,大家看到三个“细拉”吗(3,9,15节)?这是一个休止符,它把全诗分成四小段。但为了解说方便,和时间的关系,我要把全诗分成两大段,就是 1 – 9 ,和 11 – 20 。1 – 9 是说诗人的苦恼;11 – 20 是诗人得安慰。第十节是孤零零的一节,却是最重要的,是亚萨从苦恼到得安慰的转捩点,是全诗的钥句,所以我会特别的解释。
(1)1 – 9节,诗人的苦恼是什么?第二节说他在患难之日寻求主,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他遭遇患难,什么患难?单从这诗我们不知道什么患难,但从其他诗篇(特别是79篇),我们可以推断这是指耶路撒冷被敌人围困,甚至陷落,变成荒地,圣殿被污秽。现在国难当头,家破人亡,他来到上帝面前求主解救,拯救以色列。上帝应允他的祷告吗?没有!这就是他的苦恼。你看,他整夜不能睡,“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4节)一个人心烦不能入眠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诗人一方面追想过去那段好日子,在夜间还能唱歌赞美上帝(第6节);另一方面心中对上帝开始起了疑惑,难道上帝要永远丢弃他。。(7 -9节)
现在我们要把这段经文应用在自己身上。有的人会觉得在读这段经文时,很难引起共鸣,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尝过这种患难的滋味。对新加坡人来说,这样的患难的确是有点高不可攀,有的人可能连“难”字也不会写。所以,在应用时,我要把患难的层面拉下来,作为一般性的困境来解,如身体上的病痛、工作上面对困难,被裁员了,在找工作的,经济上拮据、家庭里的吵吵闹闹、人际关系紧张、精神上的困扰。。我们都有经历过,只是程度不同。我们也为这些事祷告,只是有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苦恼万分,甚至睡不安宁,就像亚萨一样。不知你尝过这种滋味没有?我还记得以前生病,四、五个晚上睡不着的滋味,真是难挨。我很能体会亚萨因苦恼,那一声声“难道”对上帝的怀疑。一个人如果一直“难道”下去,整个人就会崩溃,很难翻身。但亚萨不是,我们看他翻身的秘诀。
(2) 亚萨翻身的秘诀:第十节:“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这节的翻译有两个:和合本是按钦定本(KJV)翻译;另一个翻译是NIV和中文的《新译本》。“因此我说:这是我的忧伤,至高者的右手已经改变了。”《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更绝:“最使我伤心的是:至高的上帝不再是大能者了。” 为什么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翻译呢?原来这节的希伯来原文只有三个字,一是“至高者”、二是“右手”、第三个字可作“年代”,或“改变”解。NIV《新译本》用“改变”,这是最简单的翻译,但根本就不是秘诀,反而叫人永不翻身。我称NIV的翻译为“孙悟空式”的翻译。亚萨已经很苦恼,现在还说上帝已经改变了,不像以前行大能的事。这样的翻译表示诗人已经跌入万丈深谷,可是下文他又突然得到安慰,除非他是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从深谷跳出来,飞上云霄,不然谁有那种本领?《和合本》把第三个字作“年代”解,这样的翻译也有问题:怎样把三个字结合成为句子?大家看到有些字的旁边有黑点吗?这是译者加上的 -- “但我要追念”和“显出”-- 为的是把句子的意思显明。现在不再“忧伤”,而是承认自己“懦弱”,这是什么秘诀呢?亚萨本来是苦恼万分,甚至疑惑,但他突然警觉,马上拉handbrake (悬崖勒马),不能一直“难道”下去。他承认自己这样怀疑上帝是不对的,是因为自己的软弱无能和信心不足;他要重新投进上帝的怀抱,要追念上帝过去所行的神迹奇事,因为上帝没有改变。这是他从苦恼到得安慰的秘诀。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的秘诀。我们当初信耶稣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信耶稣的人一定要承认自己不行,自己不能救自己,别的方法也不能救自己,才会谦卑地投靠上帝,相信上帝所提供的十字架救法是唯一的救法。那些自以为很坚强,有办法的人,是不容易找到上帝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副刊《四方八面》,有个专栏作者是一位副教授,她患了乳癌,发觉的时候,已经扩散到脑部,属于第四期。她是一个敢怒敢言敢骂的人,时常在电视上发表意见。看她样子有点凶巴巴,是一个女强人,患病后仍然照写,还以“死何足惧”作标题写了一篇文章。我本来很佩服她的顽强斗志,但料想不到,生病时她去台湾一趟,有朋友介绍她认识了那里一个通灵的活佛。在他家里,念经之后,这个活佛说他跳到她的身上,看到她的前世今生。原来她曾是某个朝代的一名将军,在一场战争里,由于粮草不足,他下令杀死已经投降的一万八千敌军兵马。之后,他世世代代为了这件事忏悔,所以今天才会患病,是报应。那个活佛为她超度这一万八千冤魂,要医治她的病。你看,一个很坚强、很有学问的人,来到尽头的时候,就变成这个样子。。她的结局如何,我们不知道。
有一种人不用什么秘诀,因为他没有苦恼,他的祷告是没有1 – 9 节,他只有58cm 高,7kg重,会跳舞,会唱歌,是日本Sony 做的机器人(Qrio)。只要把他的程序改一下,他就会说:“我很坚强,赞美主,感谢主。。”有的基督徒就是这样,像吃了鸦片,无血无肉。亚萨不是,他有血有肉,祷告很真,没有堆砌词藻。我们不要学那些机器人。
(3)亚萨得安慰:11 – 20 节是亚萨追念上帝过去所行的神迹奇事,知道上帝还会出手拯救以色列,他从这里得到安慰。什么神迹奇事?就是出埃及、过红海。17 - 19节“云中倒出水来。。。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 这是走干地过红海,惊天动地的描写。以色列人把这件事代代相传,每年的逾越节还纪念述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以色列人过红海似乎跟我们没什么相干,很难引起共鸣。我们知道的过红海,不过是电影或动画片用电脑技术造出来的。但我们追念另一种过红海的经验,就是信主得救,从黑暗的权势,迁到基督光明的国度。这是一个神迹。但我们很少把见证组织起来,写下来,说出来。我们教会在洗礼的时候,也没有叫受洗的人作见证的传统。过去在英语聚会,我只有听过***弟兄的亲家的见证。那个见证很戏剧化,有三面纸,我用了一晚把它翻译成中文,里头说他看到光,光中有个人,好像基督。。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见证如此戏剧化,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追念上帝在我们信主后,身上所作的,和得应允的祷告。我叫它作 prayer portfolio,祷告代表作,或祷告册子,像婚纱展览里看到的婚纱照,是摄影师的portfolio 。追念过去上帝如何应允我们的祷告,知道上帝必然会在这次苦恼中重新出手帮助,肯定能叫我们得到安慰。像上次***弟兄提到的“垃圾堆如山”,一夜之间不见了,这是他的portfolio 里的一页。我们有自己的portfolio 。譬如,(举例)。。
为什么从追念过去上帝应允的祷告就能得到安慰?这是根据上帝是“恩上加恩”的上帝,他不是偶尔垂听我们的祷告,不然“追念”就没有意思了。上次他施恩应允我们的祷告,今天他还会施恩应允我们的祷告。还记得去年教会周年纪念,李法平牧师以“恩上加恩,力上加力”为题勉励我们吗? “加”有两种。一种像孩子要买运动鞋,来跟爸爸要钱。运动鞋有便宜的,29.90元,有贵的,一百多块。老爸身上只有几十块,给了孩子30块,意思是叫他买29.90的。孩子当然不会满足,要爸爸多给,老爸又给他10块,孩子再要,老爸再拿几块钱给他,说这是最后的了。这样的“加”是很勉强的“加”。上帝的“加”不是这样的。“加”的原文 anti,是“替换”, in exchange of ,(路十一:11耶稣说,你们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鱼,反拿蛇当(anti)鱼给他呢?)像波浪一波来了又一波,源源不绝。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也是一样,叫我们的祷告册子不断更新和加添。请问,你的祷告册子最近一次的更新是什么时候呢?
结语:
在结束之前,我请大家看第20节:“你曾藉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对亚萨来说,他从过去上帝大能的手所作的工,知道上帝不会弃绝以色列,一定会救赎他们,他不再苦恼,已经得着安慰。这个祷告在多年后,因为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归,圣殿重建,也得了应允。
以后的犹太人读这首诗篇有得安慰吗?在两约之间,耶路撒冷被外邦人践踏,圣殿被污秽,他们期望有另一位比摩西更大的先知会来,把他们从外邦人的手拯救出来,弥赛亚的观念是在那时逐渐形成。等到道成肉身,弥赛亚真的到来的时候,他们却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没有得到安慰。
以色列已经复国五十多年,现在的犹太人读这首诗篇的时候,有得到安慰吗?当他们读到20节,他们还在等待弥赛亚的到来;弥撒亚肯定会来,但他们不是得到安慰,反而是和世人一样地哀哭。(启一:7)
我们基督徒可不同了。可能你说自己听不懂亚萨的秘诀,可能你的祷告册子一片空白,不要担心。不要只看婚纱照,羡慕新娘子的美美,要抓住的是拍摄婚纱照的摄影师,他也能把你拍得美美,像天仙一样。同样的道理,秘诀和祷告册子毕竟只是方法,我们要抓住的是保慰师圣灵,他才是安慰我们的。
唐代诗人王维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外邦人的自我安慰,叫我们做人要看得开,但有多少人来到山穷水尽时有这种闲情?基督徒是不同的,我把这句话改了:“行到水穷处,圣灵安慰时。”愿以此和大家共勉。
愿那位安慰亚萨的,在我们苦恼难当的时候,也安慰我们。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