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三讲章

作者:安静在主脚前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
《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三《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三十三.祭司的罪惡(何6:7-7:2)在何西阿書6:7-7:2這段經文裡,我們可從其中看見在何西阿先知那個時代裡,祭司們所犯的罪惡多麼可...

《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三《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三 十三.祭司的罪惡(何6:7-7:2)   在何西阿書6:7-7:2這段經文裡,我們可從其中看見在何西阿先知那個時代裡,祭司們所犯的罪惡多麼可怕。   6:7[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究竟他們是誰呢?而亞當是指人類還是指地方呢?而所背棄的又是怎樣的一個約呢?首先,他們這代名詞的主角在6:9才正式出現,他們就是當時的祭司。而近代解經學者研究指出,亞當是一個地名,位於雅博渡口,是連接示劍和其他重要以色列中心的地方(參書3:16)。這些祭司們在亞當城裡做了一件惹神憤怒的事---背約。這裡的約不是指一般的合約,而是專指耶和華和以色列人立的盟約,是以色列人從本來不是神的子民到成為一族一國,因此以色列若遇上嚴重的威脅,應該來到與他們立約,又願意負責的耶和華面前解決,不是東奔西跑,求助外力包括投靠外邦或拜偶像來得醫治,因為他們這樣作就是背棄了與神所立的約,忘記神是他們的神,他們是神的子民。背約的背字,在原文可以直譯為踐踏,更加具體的表達人輕視聖約的情形。經文形容這些祭司們在亞當城境內行事詭詐,這詞原指不貞的妻子行淫,違反婚約(參耶3:20、9:2),這裡指的是背約的百姓不忠於神,在城內設立了拜偶像的邱壇。   祭司們不但在屬靈上犯了淫亂,在道德上也犯了滔天大罪。6:8-9先知就提到祭司們在基列和示劍犯下殺人搶奪的罪。6:8-9[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這裡提到兩個地名,分別是基列和示劍。基列是約但河東的北部多山地帶,那裡有兩個地方都是叫基列。一處是在基立溪旁的基列耶琳,另一處是在基列高地中央的基列耶末,約但河東15哩處,解經學者多認為經文中的基列應是指基列耶末。而示劍是利未人的城邑之一,也是個逃城(參書20:7)。   先知何西阿指責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作孽之人不僅是指行惡的人,在詩篇的哀歌中,他們常是指專與耶和華作對的,以耶和華為仇的人;而單單[孽]這字,更是指與迷信、邪術及咒詛有關的,特別是利用這些惡行來對付屬於耶和華的人。根據王下15:25的記載,主前740年當時北國的比加篡朝奪位,謀殺比加轄時,也一併把基列的五十人謀殺了,所以基列不但是作孽之人的城與神為敵,也是名符其實的被血沾染的城。   而示劍呢?先知說祭司們成群結隊埋伏在往示劍的路上殺戮搶劫。埋伏原是指等候,多是用在好的意思,如等候神(參詩106:13、哈2:3、賽30:18),但這裡卻是用在埋伏等候殺人。而在示劍的路上應該翻譯為往示劍的路上。當時從北國首都撒瑪利亞往伯特利祭壇時,示劍是必經之地。祭司們就在這些路途中埋伏等候逃往逃城或上伯特利獻祭的人,然後加以搶劫殺戮。經文中的邪惡,在希伯來文中原是形容人性敗壞或罪行最嚴重的一個詞語,有時是指犯了性罪行,但這兒應不是指祭司們犯性罪行,而可能是指他們崇拜偶像,所以他們罔顧神的命令,忘記自己祭司的身份,聯群結黨殺人越貨。   雖然先知在這兒指責的對像是祭司,也就是神的僕人,但他們所犯的罪豈不也是我們的軟弱嗎?而他們心中沒有神以致殺人搶劫,豈不成為我們的警誡?願先知的責備能進入我們的心,使我們謹慎自守,不要重蹈當日祭司們所犯的罪!   6:10-11神透過先知分別指出不論是北國以法蓮或南國猶大,全以色列民都得罪神,不能隱藏自己的罪惡,而將來也必照他們所行的得報應。6:10-11[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污。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在以色列家是指全國而言,神說在以色列全國祂見了可憎之事,究竟是什麼事呢?應是指宗教上惹神憤怒的事,因此以法蓮犯淫行,以色列被玷污!   6:11較為難以解釋,究竟什麼是先知所說的命定的收場?這和[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有何關係呢?我們可以參考幾種聖經譯本。現代中文譯本:[至於你們這些猶大人,我也安排好懲罰你們的日期。];呂振中譯本:[猶大阿,給你也必有一定的收場。];新英文聖經:[至於你,猶大,必有算帳的收場。];新美國標準聖經:[還有,猶大,當我重建我民產業的時候,你要得著命定的收場。]。經文中的歸回和7:1的醫治是平行詞,指受創的國民得以重建(參珥3:1、番3:20),而收場直接翻譯為收割或收穫,比喻神的審判(參8:7、10:12-13、耶51:33、珥3:13、太13:39、啟14:15)。   解經學家認為應將這節一分為二,6:11應先是[還有猶大阿,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這一句,而按希伯來文6:11最後一句是:[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則應和7:1連接起來,成為第七章的頭一句,所以7:1就是[當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當我想醫治以色列的時候,以法蓮的罪孽和撒瑪利亞的罪惡就顯露出來。]。   七章一開始,先知就說出正當耶和華要垂聽以色列人的哀求,把怒氣轉變為恩慈,重建他們時,神卻看見以色列人並不真心悔改,他們這種虛謊也就是欺騙神的行為,更惹神憤怒!經文形容他們[內有賊人入室偷竊,外有強盜成群騷擾。],這是指到祭司們在內偷竊,在外搶劫,裡外都敗壞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祭司會淪落到這個地步?這是因為他們[心裡並不思想我記念他們一切的惡],結果怎樣呢?[他們所行的現在纏繞他們],他們的行為成為他們的牢籠,把他們重重的圍困,無法脫身。   我記念這詞可直譯為我留意、我知道、我記錄,當時的以色列人受迦南宗教的影響,以為神並不介意人的道德生活,只要按時獻上貢品就行了,他們忘記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腸肺腑的神,祂也是歷史的神,因此何6:6才說祂要的不是祭祀和燔祭,而是良善和認識神。正因為神是記念,因此祭司們[所行的,現在纏繞他們],這句話也可翻譯為[現在就讓他們所行的纏繞他們吧],這也是神對祭司們的惡行所作的結語。   神是記念的神,我們所作的一切,神都記錄,所以讓我們儆醒自守,但也全然將一切交託給神,因為祂必記念!   十四.社會的墮落(何7:3-7)   何7:3-7雖然只有短短五節,但其中經文卻有許多難以明白之處,所以願我們一起禱告,求神幫助我們,賜我們智慧能明白祂的話語,也懇求聖靈光照我們賜我們屬靈的亮光!   首先,我們先了解這段經文的歷史背景。這段經文的背景很可能是北國以色列最後一位君王何細亞登基前後,也就是大約主前第八世紀末葉。當時以色列的政治混亂,謀殺奪位的事層出不窮,一再發生。何西阿先知處在當中,受神的啟示針對當時的情景,以烤麵包為比喻來形容篡位者處心積慮的策動陰謀。這些人內心充滿惡謀,但事前卻不動聲色,一等時機成熟便謀殺奪位,就像烤餅的人如何弄旺火爐,靜待等候適當的火候一樣。由於當時政權轉換頻繁,短短十二年間,就有四個國王被謀殺!政局不穩帶來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在國家危機四伏時,以色列舉國上下不但不能同心合力,設法改革政治錯失,擬定復興政策,反而有某些喪失良心,拋棄信仰的政客,趁機打劫、興風作浪,以謊言蜜語來取悅君王,但私底下卻密謀殺害君王奪權,這些投機的政客就像溫火燒熱的火爐,他們的惡行甚至影想全國全民,就是因為這些政治領導階級的兇殘邪惡,阻止了耶和華的憐憫和拯救。   7:4[他們行惡使君王歡喜,說謊使首領喜樂。],他們是指那些背叛君王的人,而首領原是指王子們,君王和首領就代表了整個皇室人員,是陰謀者殺害的的對像。經文說這些背叛王室的人為了獲得君王的信任而討君王的歡心,不惜行惡、說謊,他們不願意事奉耶和華,就必然事奉地上有權勢的人。   7:4[他們都是行淫的,像火爐被烤餅的燒熱,從揣麵到發麵的時候,暫不使火著旺。],我們先來了解當時烘製麵包的過程,製餅師父經過揣麵之後,生麵團需要整夜的時間發酵,此時製餅師父就會上床休息,任由慢火在爐裡燃燒,直到第二天早晨,才使爐火燒旺去烤已經發酵的麵團。何西阿先知描述他們也就是陰謀背判者就像火爐一樣,他們處心積慮的策劃陰謀,暗中的蘊釀各種惡行,如同爐火在漫漫長夜中悶燒一樣,等到天亮也就是時機適當的時候就發動陰謀。經文中提到這些陰謀背叛者都是行淫的,這詞在何西阿書裡都是指到真實的淫行,但在這兒卻不是指淫亂的事,而是指向人的背信和不忠,因為這些陰謀背叛者表面奉承君王和首領,並不惜作惡來討王的歡心和信任,但原來他們內裡卻是要謀害君王,他們是貨真價實的背信和不忠的人。   我們看到惡人為了陰謀能夠成功,可以作惡說謊、可以忍耐等候,一等最佳時機就策動陰謀,可見罪在人的心中的力量有多大!求神鑑察我們的心思,試煉我們,知道我們的意念,看在我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給我們一顆清潔正直的心,好讓我們不是成為罪的奴僕,作罪的工具,而是成為義的奴僕,行在神的正路上。   7:5[在我們王晏樂的日子,首領因酒的烈性成病;王與褻慢人拉手。],這節經文描寫的是陰謀背叛者得逞的情形,地點是王宮,場景是晏會廳,人物有君王、首領和背叛者。為什麼會有晏會?有解經學者認為可能是王的生日或是王加冕的週年紀念,所以舉辦晏會。就在這樣狂歡的晏會中,背叛者就利用酒灌醉了君王和首領,接著就趁機殺了君王和首領。有解經學者將經文中的酒翻譯為毒酒,即是說[因酒的烈性成病]就是喝了毒酒而中毒。這樣的解釋也是可以的,因為古時宮廷或富有人家常會飲用加了藥的酒來補身或醫病,如同中國的藥補酒一樣。   至於[王與褻慢人拉手],這褻慢人是誰呢?箴21:24[酒能使人褻慢],而以賽亞先知也曾責備以色列人種種醉酒及褻慢的行為(參賽28:1-8、14),所以這褻慢人就是宴會中酒醉放縱的人。在北國以色列的歷史中,以拉(主前887-886)在主前886年被心利(主前886)殺害,奪取王位,就是藉著這種方法。   7:6[首領埋伏的時候,心中熱如火爐,就如烤餅的整夜睡臥,到了早晨火氣炎炎。],這裡的首領原文是他們,是指那些策劃陰謀背判者,他們埋伏等候時機成熟,就像烤餅師父整夜躺臥,等候烤爐燒得通紅一樣。而在等候時,這些陰謀背叛者的心就像火爐裡的爐火悶熱。[心中熱如火爐],希伯來人認為心是感情的中心,無論是好是壞的感情都積聚心中,他們都會用火燒來形容心情。例如耶利米先知就曾說不能傳講耶和華,[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的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20:9),所以何西阿先知在這兒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描寫心懷不軌的首領,他們等候執行計謀時,也是心如熱火爐灼熱難耐。這些背叛者心中罪惡的激情就像火爐整夜冒煙燃燒,天一亮就爆發起來,情勢一發不可收拾!   7:7[眾民也熱如火爐,燒滅他們的官長;他們的君王都仆倒而死,他們中間無一人求告我。],眾民直譯是他們全部,應是指所有參與陰謀背叛的人,不是指老百姓。這些陰謀背叛者為了個人的政治慾望和權力,不斷策動陰謀政變,以致[君王都仆倒而死],難怪當耶羅波安在主前744年死後,在短短二十多年當中,北國以色列先後換了六位君王,而且多數都是以政變來篡奪王位。      神對這一連串的政治陰謀和變動又有何看法呢?[他們中間無一人求告我],神只說了這句話,雖簡短卻意義深長,它既是評語也是一個感嘆!他們應是指被謀害的官長和君王,不包括背叛者,因為背叛者當然不會求告耶和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君王和首領直到窮途末路都不向神求告呢?這是因為這些君王和首領把一切的保障都建立在軍力的基礎上,他們心中所看重的是自己的權力,因此心中狂傲,不僅不會追求認識神,更不會求告神,所以急難來到時,也不懂得向神求救!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神的悲嘆!   但願以色列君王和首領的悲劇能提醒我們,神才是我們的力量、保障,讓我們如同先知何西阿所呼籲的竭力追求認識神,並在患難的日子中,懂得向神求告,相信神必幫助我們,也必引領我們走在正路上!十五.世界的黑暗(何7:8-16)   何7:8-16這段經文是從較廣的角度,就是整個世界的政局來描寫北國以色列的敗亡。   7:8[以法蓮與列邦攙雜,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列國不是指萬國,而是當時的亞述和埃及,也許還加上亞蘭、非利士,但當時這些小國已勢力衰微,只有亞述和埃及是近東的強國,因此先知就以他們來代表列國。而攙雜是個專用詞語,用在製餅的圈子中,是指把油和麵粉搓和,做成可以烘製餅的麵團。   先知責備北國以色列與列邦攙雜,因古時兩國聯盟時,往往呼籲雙方奉拜的神明,作為盟約的見證者和保證者。北國和外邦聯盟時,明顯的承認外國的神明,以致宗教和生活沾染了外邦敗壞的風氣,失去選民獨特的身份,及對神專一的心,所以神藉先知的口責備他們已經和外邦人攙雜了,就如未經翻過的餅,一面燒焦,一面未熟!   巴勒斯坦地製餅的方式是製餅師父會先把麵團鋪在爐的內壁,加上蓋烤一會兒,然後取出把它翻過來再烤另一面,而另一種作法是把麵團壓平,放在爐底的石塊上烤,無論那一種做法,都必須有一半時間是要烤另一面,餅才能熟透發大,不會一面燒焦,一面不熟。   先知形容北國以色列就像沒翻過的餅,是要指出他們的不足和欠缺。經文中的翻過直譯為被翻過,因為餅是不會自己翻轉過來的,要靠製餅師父來翻轉,但製餅師父卻離開了,以以致餅一邊焦透,一邊卻不熟。這暗示耶和華已經離開了以色列,不再他們中間工作,如5:15所說:[我要回到原處,等他們自覺有罪],所以這兒先知指責的不是以色列飄忽不定的外交政策,而是一種刑罰,一個宣判,表明耶和華已經離開以色列,就如4:17所說:[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吧]!   以色列人不僅一點也沒察覺神已經離開他們,連自己的景況也不自知!7:9[外邦人吞吃他勞力得來的,他卻不知道;頭髮斑白,他也不覺得。],外邦人是誰呢?應該是指以色列人主動又甘願聯盟的列邦。而勞力原是指體力,包括了生殖力,如人的生育力和地土的出產(創4:12、伯6:22、箴5:10)。生育力和地土的出產都給外邦人吞吃,吞吃可指真實的吃掉,像以色列要進貢巨額的農產品給列強享用。   在北國以色列最後的二十年裡,大大小小的戰爭使他們要向不同的主子繳納巨額的貢款、不同的稅項,使得王室、廟宇和人民的財富不斷流入外邦,再加上戰禍使國內男丁銳減,國土被瓜分,甚至國權不保,從主前730-720年間,以色列[頭髮斑白]如垂死的老人,但他們竟不知道!   對以色列的無知,神的嘆息是7:10[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雖遭遇這一切,他們仍不歸向耶和華他們的神,也不尋求祂。],那麼神要怎樣對待以色列呢?7:11\12就說出了神的懲罰,經文的愚蠢直譯為無腦或無心,神說以色列在危急關頭舉棋不定,東奔西跑的求告埃及和亞述,就像容易受騙的鴿子,在飛行覓食的時候,往往忽視四面埋伏的網羅。當時的以色列常在亞述和埃及之間左右搖擺(參王下15-17章),對何西阿而言,他自己的國家實在愚蠢,既不能分辨形勢,又太健忘,不知從歷史中記取教訓,更不知他們得救的惟一出路就是尋求耶和華,難怪神要像捕鳥人一樣,用網撒在他們身上,打下他們如同空中的鳥。   7:12的[我必按他們會眾所聽見的,懲罰他們。],有解經學者根據古譯本也就是七十士譯本,將會眾這詞改為合約或盟約,這樣這句經文就成為[我要按他們(與亞述訂定)盟約的報告來懲罰他們],這樣的譯法也配合當時的景況,因米拿現和亞述王訂立盟約時,除了要繳交巨款外(王下15:17-22),也包括接受當時亞述的偶像,這是古代霸主加於附庸國的條件,表明亞述之神是勝過戰敗國之神,這當然是神不能容忍的!   7:13-16可說是神的哀嘆,顯出神對以色列的深恩厚愛,但也更突顯以色列的頑梗悖逆!7:13神宣佈以色列有禍了,有禍是以色列人舉哀的用詞,聖經共用23次,12次是我有禍了(例賽6:5),4次是你有禍了(例耶13:27),6次是他/他們有禍了。用這詞的情況除了表達個人的絕望,如喪親或陷於絕境外(例撒上4:7),也可以指以色列的困局(例賽3:11),或別國的刑罰(例耶48:46),而這節是用在以色列本身,指到某種不能逆轉的悲劇正要降臨的時候,為什麼這悲劇會臨到呢?是因以色列離棄及違背耶和華。違背是指不服權柄公然挑戰權威;離棄是指立意偏離。以色列不認為投靠耶和華是穩妥的,相信投靠強國會有較大的保障,結果神就藉著強國成為審判他們的工具。   7:14是指以色列民以敬拜巴力的儀式來求耶和華賜雨和豐收,當然得不到神的回應。原來當時巴力的祭司每遇乾旱等天災,就會聚集在祭壇前求雨,在床上呼號就是向巴力求雨的儀式之一,而聚集有古卷作自刺,也是拜巴力的儀式(王上18:28)。以色列以為耶和華就像巴力一樣,睡著了或離開了,所以就想用各種瘋狂的儀式來叫醒或喚回耶和華,難怪會惹起神更大的憤怒!   7:15的教導也可以翻譯為訓練。神揀選以色列人作祂的子民,並不是以色列人特別優秀,所以神要訓練、教導以色列人來認識祂、信靠祂,增強他們膀臂的力量,使他們過合神心意的生活,好作萬民的榜樣,可惜以色列人一再讓神失望,不但不信靠神甚至抗拒神的管教和作為!   最後,7:16神說以色列歸向直譯為轉向,但他們不是轉向神,而是轉向偶像和列強,就如翻背的弓一樣,這是指沒有弦的弓或弦線鬆弛了的弓,也就是不管拉弓的人怎樣努力,箭都不能射到紅心那兒,不是射箭手的技術或力量有問題,是弓本身不能用了。弓弦若校不準當然就射不準,而弦回彈的時候也會傷了弓箭手,這正是以色列人的情況,他們已經背棄神,神就不能再指望他們作萬民的榜樣,而他們的悖逆也深深傷害了神。   7:16預告以色列的首領因舌頭的狂傲就倒在刀下,可能是指先知代表神向他們發出言語,他們不僅不聽從,反倒驕傲,結果神非要施行祂的審判不可,使他們倒在敵人的刀下,使他們成為埃及的譏笑。親愛的弟兄姐妹,求神幫助我們不要成為沒翻過的餅,一邊愛主一邊愛世界,而是能全心全意愛神,為神而活!    十六.撒瑪利亞的牛犢(何8:1-7)   何西阿書第八章是先知何西阿,一一列出以色列違反與神所立的約而犯下的罪行。他形容以色列這種背叛行為[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首先8:1-3是說以色列人背約;8:4-7是說以色列人擅自立王和製造偶像;8:8-10是說以色列錯誤的外交政策;8:11-14是說以色列虛假的崇拜。我們先查考8:1-7,透過神對以色列的責備,來明白神的心意和我們當學習的功課。   8:1[你用口吹角吧!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敵人來攻打可能是指主前733年後,以色列和敘利亞聯軍攻打猶大後所引起亞述進攻以色列的事件。當時若遇見敵人偷襲,就會吹角作為警告。這敵人如鷹一樣,因為鷹常在空中盤旋,伺機捕捉獵物,而且愛吃腐肉,先知藉此比喻指出以色列的腐敗正好讓仇敵乘機攻擊。   而耶和華的家是指以色列,究竟以色列是如何腐敗呢?神說他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以色列人不但破壞了與神所訂的盟約,不以神為神,所以也失去作為神子民的身份,當然也不會遵行履行這約的條件,也就是遵守神的律法,可以說以色列徹徹底底破壞了與神之間的約,招致神藉著亞述的攻打來懲罰他們。而在國破家亡之際,他們就急促悔改,求神終止他們的受罰,這就是8:2所說的:[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啊,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但神並不領情,因為神知道以色列人並不是真心想要認識耶和華,他們只是因心中恐懼,所以才向神求救,但卻沒有真心悔改歸向神。   8:3[以色列丟棄良善,仇敵必追逼他。],良善是指美好的,是人追求的,叫人能安舒地生活的一切條件;在何西阿先知而言,良善是包括了蒙揀選的身份,與耶和華立的恩約,以及由這約而得到的恩福(故和合本小字作福份,就如同蒙保護、得平安,以至於按時降下秋雨春雨而得的物質享受。但可惜的是以色列人背棄神的約,丟棄原可得到的良善、福份,換來的就是仇敵的追逼。這個仇敵可以指是耶和華,也可以指真實的仇敵如亞述,而耶和華就是背後的主動者。原來昔日近東人立約,若有一方破壞合約,破壞者就被看為仇敵,而守約的一方就稱為朋友。按摩西五經的立約條款來說,以色列如果違約,神就會用各種天災[追趕你,直到你滅亡](申28:22、利26:7)。以色列人的背約不但使他們失去了神選民的資格,更因作惡成為神的敵人,招致神的刑罰!   今日我們蒙神揀選成為神的子民,求神幫助我們能專一信靠祂,千萬不要愛世界,因為愛世界的就是與神為敵,而以色列人的遭遇已讓我們看見與神為敵的下場是多麼可悲可慘,願我們緊記其中教訓!   8:4-7神透過先知責備以色列擅自立王,又製造偶像,這一切都顯出他們偏行己路,最終被神丟棄!   8:4[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以致被剪除。],北國歷史有十個朝代,共二十位君王,但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有暴力流血的事件發生(王下15:10、14、25、30)。在這裡,先知並不完全反對整個立王的制度,他反對的是[立王卻不由我],這個[我]當然是指耶和華,以色列的君王、祭司和先知是要透過神的揀選和膏立才能被認可,但以色列人卻用各種手段,不惜任何代價篡奪王權,因此他們的君王都要相繼被人殺害!   除了為自己立王,以色列還為自己製造偶像也就是金牛犢。金用來製造偶像,而銀是敬拜偶像的費用。耶羅波安一世(主前932-911)為了阻止北國人前往南國的耶路撒冷聖殿朝拜,他就在北國的兩端---伯特利和但這兩處地方,建立了兩個聖壇,並且安置了金牛犢(王上12:28),整個以色列就陷入拜偶像的罪惡中。   8:5-7先知再次責備以色列虛假的敬拜。8:5[撒瑪利亞啊,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先知說因為以色列人丟棄神,其實他們應當丟棄的是撒瑪利亞的牛犢,因為這正是耶和華所丟棄的,他們若不丟棄,耶和華就要丟棄他們,並要向拜牛犢的人發怒氣。到底這匠人所造的金牛犢是怎樣的呢?牛犢是指少壯的牛,在巴力祭壇上,牠們原不是敬拜的對像,只是王或巴力的座駕而已,但有時為了表示巴力的缺席,就只有一隻牛犢在祭壇上,作用有點像聖殿內的約櫃,後來人就連牛犢也一起拜了。   對以色列人的悖逆,神發出哀嘆:[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他們這樣不能純潔要到幾時呢?],這是希伯來哀歌的一個形式(詩6:3、35:17、789:5、80:4),所以不是一個等候答案的問題,而是一個感嘆號,意思是:他們真會有無罪的一天嗎?可能不會吧?可能永遠不會吧?因為幾時也作永遠(如耶23:26),充份表達出耶和華的失望,是一種恆久忍耐的等候卻看不到半點希望的失望!   最後,8:7[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先知用風來象徵以色列對神的忠實如風一樣變化不定,也因此他們所得的也如風一樣盡都化為無有。智慧文學常以[撒種]比喻人的行為,後果就是收割,而風在智慧文學中是代表徒勞無功,或虛浮的榮耀,如傳道書中所說的捕風(傳1:14、17),而暴風是指惡劣的氣候,把農作物徹底毀壞,當時以色列民種拜偶像之風,收的就是亞述攻打的暴風。   當時的以色列人以為敬拜巴力神能夠給他們帶來農業的豐收,但先知卻宣告情形正相反,他們所栽種的一切,都不能結出果實來,即使結出果實,也會被外邦人踐踏。經文中的禾稼是指可以收割的穀穗;而不結實是指所收成的穀穗不能做成麵粉。   看見以色列人的景況,我們怎能不心中有所警惕呢?加6:7-8說:[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我們現在每天種的是什麼呢?我們將來在神的面前可以收的又是什麼呢?求神幫助我們能靠著祂的力量,天天順服聖靈的帶領,結出美好的生命果子,使我們不致浪費神的恩典,並從神得著更豐盛的生命!十七.離教背道的情況(何8:8-14)   何8:8-14這段經文中,先知何西阿繼續他在何7:11之後,對以色列投靠亞述的政策提出抨擊,也進一步責備以色列不但外交政策失敗,在宗教上也一蹋糊塗,最終的結局就是招致神的懲罰而滅亡。   8:8-10主題是先知責備以色列寧願投靠亞述也不投靠神;8:11-14主題是先知責備以色列的祭壇和祭物不蒙神悅納,因為他們不是真心歸向神!   8:8[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先知承接8:7所說,以色列不僅是個愚昧、無知而毫無收穫的農夫,更是因悖逆神破壞與神的盟約,而被神所棄不再蒙神保護,成為列國特別是亞述和埃及的食物,隨時被他們吞滅。作為被神揀選的器皿,以色列已經不合神所用,如同人不喜悅的器皿,這句話可直接翻譯為毫無價值的器皿,所以以色列已經失去作為神子民的獨特性,今後他們不再成為神合用的器皿了。   今天我們也是萬人中被神揀選成為神的器皿,所以我們更要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   8:9[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野驢在原文和以法蓮相似,先知藉此影射以法蓮也就是北國以色列就像獨行的野驢,本來野驢是群居的動物,但以色列這隻野驢卻離群獨行,獨行是任性走自己的路的意思,也就是說以色列在政治上自尋出路,不仰望依靠神,如同任意走自己的路的野驢一樣愚蠢和無知,甚至用錢來賄賂外邦為自己打仗。經文中的賄買原是指給娼妓的工資,而朋黨可直接翻譯為情夫。而之前我們亦提過當時如果弱國向強國臣服,不但在政治上要服於強國的領導,在宗教上也要向強國的偶像敬拜,這表示強國的神大過弱國的神,因此以色列向強國進貢,不但是犯了政治上的錯,也是犯了宗教上的錯,是屬靈的淫亂。而他們的結局就是8:10[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現在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他們因軍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日漸衰微。],雖然以色列向亞述進貢,還是換不到安全,因為神要藉亞述王審判她。   以色列的愚昧和無知會不會也是我們的寫照?今天我們所投靠的又是誰呢?所倚賴的又是什麼呢?    8:11-14先知何西阿主要責備以色列人在宗教上所犯的罪,就是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這是罪因帶出兩方面的罪果:也就是離棄律法和藐視祭祀。   8:11和8:13這兩節應一起查考,因都是提到以色列在祭壇和獻祭上所犯的罪。首先是8:11[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因此祭壇使他犯罪。],祭壇原是耶和華和祂的約民相會之處,也是以色列人贖罪的地方,那麼為什麼先知說以色列增添祭壇是取罪,使他犯罪呢?使他犯罪也可以翻譯為變成犯罪的地方。先知可能是指以色列在祭壇上的獻祭和他們日常的生活完全脫節,也就是只有宗教的外表沒有真實的信仰,甚至更糟的就是以拜偶像的觀念來獻祭,認為只要獻上祭品就能討好巴結神;也有可能先知是指責以色列在祭壇上以巴力神取代了耶和華,所以就算他們再多增添幾處祭壇,再多一些獻祭都不能蒙神的悅納,反而更見證他們的罪。   緊接著在8:13,先知又繼續責備以色列的獻祭態度有問題:[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以色列人所獻的祭如平安祭,祭司只需割下祭牲的一部份燒於壇上,其餘的就可以分給祭司和獻祭者食用,這表示百姓喜愛獻祭不是因他們自覺有罪,也不是他們想親近神,而是因他們貪吃祭肉,所以他們的敬拜和獻祭都是枉然!   也有解經學者更進一步指出,神之所以不悅納他們的獻祭,是因為以色列誤解了獻祭的真正意義,以為只要按時候按規矩來獻祭,耶和華就會賜下恩福;這樣的觀念和以色列人昔日的經驗有關,在公元前745年前,以色列人獻祭繁忙,國家也十分昌盛,經濟發達,所以人們就以為繁榮是因勤於獻祭,但先知卻指出這是偶像崇拜的迷信思想,他們越是這樣作,就越引起耶和華的怒氣,使神現在就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我們也要小心不要掉入和以色列人一樣的宗教陷阱中而不自覺!今天我們是否也會以多參加聚會、多參與服事、多做愛心的善事甚至是多讀經多禱告,來強化自己屬靈的地位,甚至向神討取更多的祝福?我們不是反對多聚會、服事和愛心的見證、讀經及禱告,就如先知也不是反對祭壇和獻祭,我們所反對的是本末倒置,參加聚會只是屬靈社交活動;服事變成建立自己屬靈的成就;有了聖經知識卻沒有遵守真理的見證,這都不討神的喜悅,如同當年的以色列人一樣。神說要記念他們的罪孽,記念和追討都是用在法庭的審判的用詞,指出神留意及立即行動,也就是神的審判不再遲延了,這也是對今日的我們一個嚴肅的警號。先知宣告神的審判就是他們必歸回埃及,埃及是象徵為奴之家,當初神就是把以色列人從埃及拯救出來,使他們脫去為奴的身份,成為神所揀選與神立約的子民,但現在他們背棄神,所以神藉列強包括埃及和亞述來懲罰他們,使他們國破家亡,並被擄到外邦成為奴僕,就像當初在埃及為奴一樣,這是何等可怕的審判啊!   8:12[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 律法當然沒有萬條,這是希伯來人以巨大的數目來表示重要或有價值的慣常語法,這節經文也可以翻譯為我為他寫了重要的律法,這律法也就是摩西的律法,是神與以色列立約的律法,這些律法是書寫下來的,但大部份的以色列人都不懂得讀,他們要靠祭司念給他們聽,但可惜祭司失職,丟棄了耶和華的知識,所以整個以色列人就以為這麼重要的律法與他們毫無關涉了,而他們也以無數的祭壇來取代耶和華無數的律法,所以他們當然不會遵守律法。   以色列人千方百計尋求安穩,除了向列強進貢,向巴力屈膝,更妄憑自己的力量建造雄偉的宮殿和鞏固的城堡,但神卻說:[我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通常只有外敵入侵才會發生焚燒毀殿的災害,這節經文就是預言以色列和猶大都將被強國所滅,這正是神的審判,因為耶和華如烈火,祂的審判也如火,人怎能承受得住?        十八.宗教節期被棄絕(何9:1-9)   9:1-9這段經文主要分為兩個段落:9:1-6主題是節日的歡樂和獻祭必告終止,因為百姓將被擄去;9:7-9就提到被擄的原因。   首先,讓我們明白這段經文的背景,可能是主前733年,以色列剛遭受亞述的攻擊,卻奇妙的不至毀滅,連何細亞殺比加篡位的王室風波也可安然渡過,所以以色列人在收割節慶例如住棚節時就大肆慶祝。9:1[以色列啊,不要像外邦人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秋季收割的節期(參申16:14、利23:39-43)是以色列感恩和歡樂的日子,然而先知卻警告他們不要歡喜快樂,因為懲罰和受報應的日子近了!當時的以色列人已經沾染了迦南人拜偶像的風俗崇拜巴力,所以先知責備他們行邪淫,犯了屬靈淫亂的罪。   古時的慶典都在穀場進行,穀場原是曬穀打穀的空地,多在城門口,是農民秋收後忙於工作的地方,屬私人或公家所有,也用來集會或進行宗教儀式。每逢收割季節,穀場上全是男人的天下,因為他們要在穀場上過夜以保護禾穀,所以常有妓女來逗引他們,先知就用這種情形來比喻以色列人以為各類的五穀和新酒,都是巴力神所賜的,而忘了原來耶和華才是真正的給予者,經文中的賞賜是指妓女賣身的賞金。   9:2[穀場和酒醡都不夠以色列人使用,新酒也必缺乏。],酒醡是指壓榨器,這兒主要指搾油的器皿,而不夠以色列人使用原文是不能餵養他們;連新酒也必缺乏,原文是使她(以色列)失望,缺乏這詞有欺騙之意,意思是說人來到酒醡,指望有新酒,那知酒醡乾涸,半滴酒也沒有,人就覺得酒醡是欺騙人的,這是希伯來人表達失望的方法。   穀場的穀不夠吃,酒醡的酒不夠用,是因耶和華審判臨到,以色列將面臨戰禍。   9:3[他們不不得住耶和華的地;以法蓮卻要歸回埃及,必在亞述吃不潔的食物。],耶和華的地是指迦南地,是神所應許的地,以色列人只是寄居的客旅,如利25:23說:[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以色列人能在迦南居住,完全本於神的恩典,但他們竟背棄神。所以他們要歸回埃及,也就是被擄到亞述重為奴僕,就如當初在埃及為奴一樣。   [必在亞述吃不潔淨之物]這是指被擄到亞述的光景。亞述的食物不潔淨有兩個原因:一、是作為一個拜偶像的國家,他們極可能先把食物供奉在偶像面前,然後再拿到市場發售,或是有很多機會要在廟前同吃祭偶像之物,若以色列人被擄,他們就沒有選擇餘地,一定要吃這些不潔之物了。二、是以色列人有許多飲食的禁忌,如不可以吃兔、豬、無鱗的海產、或吃腐肉的雀鳥等等(利11章),在耶和華之地,他們可以控制,若被擄就沒這樣的方便,事實上另一位先知阿摩司也提到這個問題(參摩7:17)。   9:4[他們必不得向耶和華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悅納。他們的祭物必如居喪者的食物,凡吃的必被玷污;因他們的食物只為自己的口腹,必不奉入耶和華的殿。],什麼是奠酒呢?也就是奠祭(參民15:5-12、出29:38-41),是把酒倒在地上,象徵獻給耶和華,但奠的分量和中國民間宗教的以小酒杯倒一部份酒在壇前是不一樣的,以色列人獻的分量比較多。奠祭是在秋收節時為感謝耶和華的恩賜,與奠祭同獻的還有搖祭(禾捆)、燔祭(公綿羊)、素祭(調油的細麵)和奠酒(酒),奠的分量是一欣四分之一,一欣約等於一加侖,也就是四分之一加侖(利23:12-13)。   而居喪者食物又是怎麼回事呢?居喪者就是守喪者,是為死者舉哀的人,死人家的食物是不潔淨的(民19:14),凡觸摸的人在禮儀上也不潔淨,更別說吃了,同樣外邦也是不潔之處,所以百姓在異邦所獻的祭物也不會蒙神悅納,只可用來當食物,不可以用來獻祭。   最後先知說:[在大會的日子,到耶和華的節期,你們怎樣行呢?],這是說當百姓被擄之後,身在外邦,沒有可以向神獻祭或守節日慶典的地方,就算節期來到,也不能作什麼了!   9:6[看哪,他們逃避災難,埃及人必收殮他們的屍首,摩弗人必埋葬他們的骸骨。他們用銀子作的美物上必長蒺藜,他們的帳棚中必生荊棘。],看哪是先知宣告審判信息的開頭,當以色列人逃避災難,也就是逃避亞述的攻打,他們以為逃到埃及就沒事,那知他們是逃到自己的墳墓去了。摩弗位於尼羅河以西,在現代開羅市以南13哩,在何西阿時代是埃及北部宗教和行政中心。[他們用銀子作的美物]可能是指以色列人用在祭壇上的器皿,也可能是用金銀製造的偶像,但這些物品都要長出蒺藜;[他們的帳棚中必生荊棘],帳棚可能是指以色列人各處的宗教聖地或祭壇,但這些地方也要長出荊棘,全都荒廢了!   由於先知在百姓歡樂的時候,宣告了神的審判信息,9:7[以色列人必知道]也可翻譯為[讓以色列人知道],於是百姓群起攻擊先知,罵他是愚昧和狂妄,狂妄是瘋癲的意思,既沒理性又不可靠,而先知如何反駁呢?   9:8[以法蓮曾作我神守望的]這句話原文可翻譯為[先知與我的神是以法蓮的守望者]或[先知是我神的子民以法蓮的守望者],但位守望者卻[在他一切的道上作為捕鳥人的網羅]英文修訂本翻譯為[捕鳥人的網羅卻滿佈在他們的道途中],意思就是說,以色列人到處設陷阱,想要害先知,因為[在他神家中懷怨恨],這是說以色列人怨恨先知,因為先知是神所差來的,以色列人圍捕先知,無論先知往何方,事實上在整個神的家中,先知都給人設下網羅捕捉。   這就是以色列人敗壞的光景,不但不聽神的話,連神所差來的先知都要殺害,所以9:9說[以法蓮深深的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先知說以色列深深的敗壞,究竟怎樣敗壞呢?[如在基比亞的日子],這應是指士19:22-30所記載有關士師時代基比亞匪徒姦殺利未人妾侍的事件,那時各人任意而為,無惡不作,而先知時代的以色列人就像士師時代的以色列人一樣惡貫滿盈!   神要怎樣對待以色列人呢?[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這也是今日神對我們的警誡啊!   十九.巴力的傾敗(何9:10-17)   何9:10-17,這一段經文是用以色列歷史上較美好的時光來比較先知時代以色列人的背道。發言者是耶和華,祂記起昔日在曠野時期,[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可惜不久他們就轉向迦南的宗教,[成為可憎惡的],跟著耶和華宣佈他們的罪罰,包括以法蓮的榮耀要如鳥飛去,以色列的女人要胎墜乳乾,就是現有的兒女也要被殺,整個以色列族要飄流異邦之中,而這一連串的刑罰已經展開了!   9:10[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在葡萄在曠野,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他們卻來到巴力畀耳專拜那可羞恥的,就成為可憎惡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曠野是不毛之地,能在曠野找到葡萄令人驚喜;而無花果要到夏天才成熟,能在春天看見無花果樹已結出果子,也令人歡喜。先知用這兩個比喻來描述當初神揀選以色列,不是因為以色列可愛美麗,而是神一手把他們從萬族中分別出來,在曠野引導和訓練他們,但他們卻一再背逆神,甚至去拜巴力畀耳。   畀耳是摩押的一座山(申3:29),巴力畀耳就是畀耳山的神,先知在這兒指的是民數記25章的事件。當時以色列人行到此處,便在什亭紮營,當地的摩押女子和米甸女子出來引誘以色列人,要他們向巴力獻祭,一同吃喝並參與祭典中雜交的淫亂行為,因此惹起了神的憤怒,就用瘟疫擊殺他們,死了二萬四千人。從那時起,以色列人就一再的拜那可羞恥的,這是巴力在聖經中的別名,以致他們在神眼中就成為可憎惡的,這也是聖經中另一個描寫巴力的詞語,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和巴力沒什麼分別,如同經文中所說的[與他們所愛的一樣]。   9:11-12[至於以法蓮人,他們的榮耀必如鳥飛去----必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縱然養大兒女,我卻必使他們喪子,甚至不留一個。我離棄他們,他們就有禍了。]。以色列的榮耀就是生養眾多、兒女成群,但現在他們的榮耀要如鳥飛去,先知刻意的把生孩子的過程逆轉過來---不生產、不懷胎、不成孕,總意就是不孕。在舊約中,不能生育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羞恥和咒詛(創16:2、20、撒上1:5),相反的,兒女成群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祝福和榮耀(創15:5、22:17、箴17:6)。先知指出只有耶和華而不是巴力,才是以色列生育的源頭,只有當神與祂的子民同在的時候,以色列才可能生兒育女,但現在他們背棄了神,他們的榮耀也沒有了。   先知又指出就算他們的兒女出生且成長,但這也是短暫的,因為神離棄他們,他們的兒女也要承受神的審判。   在神與人的立約中,是人主動的破壞了這盟約,所以人沒有權利質問神為什麼這麼殘忍,為什麼由胎兒到小孩都不放過!申28:18說到人離棄耶和華的咒詛:[你身所生的……都必受咒詛],神已多番延遲祂的審判和刑罰,並差派祂的先知多番警告以色列人,奈何以色列人不肯聽從,並且越來越敗壞,整個民族由裡到外都壞透了,神一定要施行審判,免得以色列真正沉淪滅亡,使以色列經過痛苦的刑罰後,能悔改重新歸向神!   9:13[我看以法蓮如推羅栽於美地;以法蓮卻要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與行殺戮的人。],推羅是腓尼基的海港,以土地肥沃和富裕繁榮著名,先知以此來比喻以色列本有美好情景,但可惜他們卻[將自己的兒女帶出來,交與行殺戮的人],有譯本將這句話翻譯為[我看見以色列的兒女被人追捕殺害],可能指的就是當時的戰禍,不但成人被殺也禍及孩童,以色列整個民族從老到少都面臨神的審判和懲罰!   9:14是先知的禱告[耶和華啊,求你加給他們----加什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為什麼先知這樣禱告呢?現在,讓我們嘗試了解先知的心情:[神啊!是我們得罪了你,就讓我們來承受吧!不要牽累下一代],親愛的弟兄姐妹,主耶穌曾說:[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路23:29)。在審判的日子裡,不孕的總比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被殺來得好?!作父親的寧願妻子不孕,不是比看見妻子的肚腹給仇敵剖開來得好?!這就是何西阿先知的心情,當然他也希望神的懲罰能讓以色列人醒悟而悔轉重心歸向神!   神怎樣回應呢?9:15[耶和華說:他們一切的惡事都在吉甲,我在那裡憎惡他們。因他們所行的惡,我必從我地上趕出他們去,不再憐愛他們;他們的首領都是悖逆的。],吉甲有重要的祭壇,這節經文指的可能是撒上11:15記載掃羅在吉甲的膏立為王,這是歷史上以色列人選擇人治而不是神治的第一步;而撒上15:12-26也記載掃羅和以色列人不聽從神的命令,所以撒母耳拒絕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獻祭,這些都惹神憤怒,所以神要將以色列人如不貞的婦人被逐出夫家一樣的逐出神的家。地上這詞是指家的意思,而這神的家就是神所應許的迦南地。先知也指出以色列的首領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他們原本是立約關係的維持者,應帶領百姓來認識神和遵守神的命令,但他們卻悖逆作出了違約的事,導至以色列的結局如9:16所說:[以法蓮受責罰,根本枯乾,必不能結果;即或生產,我必殺他們所生的愛子。],以色列如同一棵枯乾的樹,在強烈的陽光底下很快就枯萎,不能結出果實來,代表以色列人即使能生兒育女,他們也要死於戰場。   9:17[我的神必棄絕他們,因為他們不聽從他,他們也必飄流在列國中。],這裡先知說我的神,這意味著神已經不再是以色列的神,因為他們不聽從,這詞直譯是聽取跟從的意思,也就是以行動來表示聽取了神的話並有跟從的行動,但可惜的是以色列人既不聽神的話,又在行動上表明是與神作對、與巴力為友的,他們的結局當然就只有[飄流在列國中]。   由於以色列棄絕神,所以神也以同樣的方式來棄絕他們。當神棄絕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婦女不能生育,他們的兒女要滅亡,即使僥倖生存的,他們也要像逃難者一樣,飄泊於異鄉之中,這結局是何等悲慘!當日的以色列人沒有聽進先知的警告,但今日的我們是否願意打開心房,聆聽先知的警告,明白神的心意呢?   廿.異教偶像的祭壇(何10:1-8)   何9:10先知以在曠野的葡萄來比喻以色列,耶和華將他們栽在迦南美地,但他們卻因結繁多而增添祭壇,又造華美的柱像,這就是10:1所說的:[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樹,結果繁多。果子越多,就越增添祭壇;地土越肥美,就越造美麗的柱像。]。以色列人以為豐收是巴力所賜,所以他們越豐收就越增添祭壇去敬拜巴力。   10:2[他們心懷二意,現今要定為有罪。耶和華必拆毀他們的祭壇,毀壞他們的柱像。],心懷二意也可翻譯為心懷詭詐,先知指責以色列人時而敬拜神,時而敬拜巴力,所以現今也就是現在,這是先知常用來宣告神審判的一句引言,神定他們有罪,要拆毀他們的祭壇和偶像。  10:3[他們必說:我們沒有王,因為我們不敬畏耶和華。王能為我們作什麼呢?],為什麼先知突然在此談起以色列的王呢?這是因為君王代表神來管治百姓,他有責任引領百姓來認識神和遵守與神所立的約,但以色列的王卻是帶領百姓背棄神,以致國家走向滅亡的結局。解經學者對我們沒有王有不同的看法,有學者認為先知是引用當時老百姓對王室缺乏信心的一句話---我們沒有王!也有學者認為先知是在描述那將來的審判的日子,在困難臨到的時候,以色列處於一個沒有君王統治的狀況中,這在以色列亡於亞述時已經應驗了。   以色列人此時似乎有些悔意,知道他們不敬畏耶和華,所以就算有王[王能為我們作什麼呢?],這句話也可翻譯為[但就算我們有王,他能為我們作什麼呢?]。因為這些君王就如同10:4[他們立約說謊言,起假誓;因此災罰如苦菜滋生在田間的犛溝中。]。古時以色列新王登基,他要和百姓立約(撒下3:21),保證按照耶和華的心意秉行公義,同時這個約也是在[耶和華面前]與百姓立的(撒下5:3),但現在這些君王根本沒有實踐與百姓所立的約,所以他們許下的是空虛的承諾,同樣以色列人也不忠心與神所立的約,所以不論是君王或百姓都在立約這事上說謊、起假誓。   當以色列的君王和百姓不守約時,神的審判就臨到,[因此災罰如苦菜,滋生在田間的犛溝中],苦 相关阅读: 《真道分解》之何西阿书 一 (安静在主脚前, 2010-5-09) 《真道分解》之何西阿書 二 (安静在主脚前, 2010-5-09)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