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好消息讲章
第二讲:好消息第二讲:好消息 可1:1-3俄国大诗人涅克拉索夫有一部长诗,题作:“在俄罗斯,谁能快乐?”假如我们把这个题换为:“在世界上,谁能快乐?”试想,会得到什么答案。你会选择总统、总理、总裁,还是贫穷人、流浪汉。一个人可能面对一桌上千万的晚宴,却没有一个乞丐手拿半只鸡腿时的快乐;可能一个人拥有无数的家产,却没有一个穷人手里只有一百元的快乐。快乐是人人追求的,那什么是快乐呢?有钱、有地位就能拥有快乐了吗?不一定,因为快乐是一种生存的心境。因此快乐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环境、物质,而是人的心。可能你不怎样认为,因为我们人的感受是因为环境改变了,所以我的快乐也改变;其实是因为环境改了,你的心也改变了,如果环境改变了,你的心不变,结果还是一样的。保罗在殉道之前写了一封信给提摩太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这里所使用的‘浇奠’是祭祀上帝礼仪上的用语,保罗将自己的殉道比喻为献祭,可见保罗并没有愁苦。保罗并没有因环境的改变,那一份所拥有的快乐也失去了。前个星期我们提到罗马的信徒在经历逼迫时,他们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他们的心里被各样的惧怕所充满,使信心的眼睛不能看见真理之光。所以马可写了这封福音书给他们,开门见山的告诉他们好消息来了。对于一个在逆境中的人而言,最需要的是好消息;一个人生了慢性病也是不能治愈的病,每次去医院检查,他最大的幻想就是希望听到医生对他说,你的病好了;其次是你的病没有恶化。这些消息对于这位病人而言就是好消息了。可能他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心情被忧郁充满,一但他听到医生给他的好消息就如一缕阳光穿过了厚厚的云层,美丽、壮观的照射在大地上,给遭受暴风雨袭击的大地一缕新的光。这一缕光是那些失去盼望的人重新有了生机,使那些在黑暗中的人看到了光明,使那些迷失道路的人有了方向,使那些灰心的人恢复了信心。所以马可开门见山的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这里所使用的福音,就是好消息的意思。今天我们要思想的主题:《好消息》 一、好消息的对象 我们试想,罗马信徒被政府逼迫,他们东奔西跑、躲躲藏藏,随时有生命的危险,他们恐惧、害怕,甚至是绝望。为什么这群信徒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他们的心发生了改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心产生改变呢?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产生了幻想,他们幻想神会通过神迹来拯救他们,但这种幻想随着使徒的殉道,也就被打破。或者说他们信仰发生动摇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信的对象产生了动摇,他们的信并不是建立在耶稣基督身上,而是在使徒的身上。初期教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个严重的现象,他们信是因为信使徒(林前1:12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当他们所信的使徒殉道之后,可以说他们所信的对象就毁灭了,没有了。这就是导致罗马信徒信仰产生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马可一开始就指出这个问题,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这句话包含着几方面的意思:第一、福音的起头,起头,现代译文:‘这样开始的’,福音是这样开始的。马可是在说明一件事的起源,福音是从那里开始的,如何开始的。第二、这里所使用的福音,在当时的社会有二种用法:第一种是罗马人所使用的好消息,特别是指凯撒(皇帝)生了太子之后,他会差出信使通知罗马全国的各城,在各城贴出告示,这个告示就是好消息的意思。第二种是希伯来人所使用的福音,他的意思是指神做王治理的开始,他的救恩临到,为义人伸冤,报应恶人。但是我认为马可的意思应该是第一种,因为马可的读者是罗马人,当他们读到福音这词,他们一定会想到罗马凯撒一贯所作的。凯撒生了太子之后为什么通知全国的人民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历史背景,凯撒将自己当作神,将自己的像雕刻起来让全国人民来朝拜,当他生了太子,就意味着那继承他位的要来,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临了。当马可用福音作为他的标题出现,使信徒马上就意识到一位神要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始了。第三、这位被宣告要来的神是谁呢?他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或者说这好消息是关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所以马可福音的一章一至三节完全是一位古代王出宫的情况,第一节向我们介绍了一位王子的好消息,这个好消息包含了他的历史性背景和他的工作性质,而第二节是引用了先知的预言,这个预言就是有一位王的先锋在王的前面为他预备道路,这种写法完全乎合了古代的帝王出去之前,先有先锋部队为王的道路作了准备。因此这三节的经文耶稣完全是以王子的身份向众人展示。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就知道马可的用意了,马可首先是指出信徒在信仰上的错误,我们接受福音,这福音并不是保罗、彼得的福音,这个福音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而保罗、彼得只是福音的信使,是那个传福音的人,并不是福音本身。另外马可用罗马政府所使用的好消息,就是告诉我们接受福音就是意味着委身于耶稣,耶稣基督就是我的王,他对我们的生命有完全的掌权。什么是信仰呢?信仰就是把上帝当作上帝,把人当作人。因为信仰就是一种正确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类背叛就是人不信上帝的话,不把上帝当作上帝,不把人当作人。马丁路德的神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信才能荣耀上帝,不信就是对上帝最大的不敬。他说:“灵魂坚定地相信上帝的道时,认为他是真、善、义。所以它给他最高的荣誉:它承认上帝是信实的,从不怀疑这一事实。荣耀他的名。不信他是对他最大的不敬。”这句话表达了信仰与上帝的联系,其一、真正的信仰对象只有一位,那就是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能无条件地受到信赖:“理性告诉人们这个事实,《圣经》确认这个事实:任何人都不能作为内心的信任和依靠的对象。这只能属于真正的上帝,因为只有他是永恒不朽的。同时他也是全能的,所以他能干他想干的任何事情”。其二,只有无条件地信上帝,这种信仰才是真正的,上帝是我们能够而且必须信任的,如果要说明什么是信仰时,我们一定谈到上帝,而如果我们想说谁是上帝,我们必须谈信仰。不在信里面人根本不能认识上帝,谢文郁博士有一段很精辟的例子来谈什么是信心,就是苏格拉底与耶稣的对话模式:苏格拉底是一位寻求真理的人,在当时的希腊有很多种哲学流派,每一个哲学流派都称自己找到了真理,所以苏格拉底就挨门逐户去寻问他们,当他们说出真理是什么这个答案的时候,又被苏格拉底所否定,所以就激怒这样人,最终被他们除死。现在来了一个苏格拉底VS耶稣的对话,当然是虚拟的对话:耶稣说我就是真理,苏格拉底问耶稣:“请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理。”耶稣回答说:“你先相信我。”苏格拉底笑着回答说:“你都没有告诉我什么是真理,如何叫我相信你呢?因此你叫我信,你先告诉我什么是真理。”耶稣回答说:“你不相信我,就不明白什么是真理,只有你相信我之后,你才能明白什么是真理。”这里给我们看到苏格拉底要信真理的信,是出自我的信,以我为标准的信,这种信是人主观的信,而被他所信靠的对象是被动的,是我的信加在所信的对象之上。所以这种信仰是把人当作神,或正确的说是把自己当作神。而基督信仰恰恰相反,我相信是因为信仰是来自上帝,我的信是被动的,主动权在于上帝,若上帝不向我启示,人根本不能信上帝。路德认为“信仰……只能来源于上帝的道或福音”,他强调两点:首先,不是我而是道使信仰起作用:我在道里经验到圣灵在做工;其次,除上帝之道外,没有其他的权威能为我的信仰提供依据。这样,路德就杜绝了人在信仰中的“主观性”,他说:“信仰不是某些人认为的是一个人类的见解和梦想。……他们一听到福音便忙碌起来,在自己的心里产生信仰的念头‘我信’,然后把这个当作真正的信仰。由于这只是人的虚构和观点,它不能到达心灵深处,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什么东西。”这种虚构的信仰,马丁路德认为在面对死亡时显得特别贫乏。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在罪、死亡和地狱中,这种信仰就失灵了。虚构的信仰什么也不是,什么力量也没有。这群罗马的信徒,他们信,有一个很大的成份是出于我信,为什么初期教会有人认为我是属保罗的、属彼得的、属亚波罗的、属基督的,就是信仰的主动权认为是出于我的,所以这种信仰并不是基督信仰,因为基督信仰是来自上帝的。既是苦难降临到基督徒身上,但是信仰不会被吹垮,因为这种信仰是有生命力的,他是来自上帝的力量而不是通过人的力量而存在的。马可纠正了我们的错误的信仰,使我们注目耶稣;我信并不是出于人,而是出于神的儿子,他是我们信的对像。这样在信仰里我和上帝就发生了正确的关系,上帝就成了我的上帝,这正是我们得胜苦难的力量。今天我们要自省自己的信仰,我们信是出于什么,是出于父母的信,我也信,还是教会内有一些人很有能力,所以我也信了。如果我们的信仰只停留在我相信他,我在信仰里是一个主角,而被信仰的上帝是我相信的配角;上帝的存在是因我的需要而存在,这种信仰是没有力量的,一但经历苦难就会失去。我们今天所信的上帝,他是王,他是主,并不是我们的仆人,当我们说信他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在神的主动中被动的顺服他,这样我们与上帝就有了一个正确的生命关系,上帝的那一种力量也就会来到我们的身上,这种力量可以胜过世上所有的苦难,并且是死亡发生了逆转。所以我今天特别的邀请各位好好的思想,你在信仰中与这位神的儿子有正确的生命关系?你在信仰中是否已经将主权交托出来。二、好消息的内容好消息的内容就是耶稣基督,初期教会将耶稣基督、基督耶稣连在一起,是有他的意义所在。当马可使用耶稣基督放在希腊文化里最基本而言有二方面的内容:其一、耶稣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对于信徒或罗马人而言或多或少有听说过这个人事迹。因此马可在使用耶稣这个名字,他的注重点是在于一个事件;其二、基督,虽然我们把它当名字用,其实基督只是一个称号,并不是名字。他的意思:受膏的那一位(意思就是指王子)。当我们把这二个词连在一起,这位历史上出现过的耶稣就是王子。当然在马可福音里意思并不是那样的简单,马可真正要说明的,就是他后面引用先知书上的那二句话。第一处经文: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玛3:1)。这节经文谈到二个人物,一个是使者,一个是你,如果我们读玛拉基书后面的预言: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这里提到‘立约的使者’和在立约使者前面预备道路的‘使者’。我前面提到过,古代的君王出去都有先锋部队(使者)预备道路。所以马可完全在描述耶稣是王,他以王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位王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二节经文: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赛40:3)。如果我们只读这节经文,很难明白这节经文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这里只提到这位预备道路的使者使命,并没有提到立约使者的使命。因此我们要看赛40:1-2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对耶路撒冷说安慰的话,又向他宣告说,他争战的日子已满了,他的罪孽赦免了,他为自己的一切罪,从耶和华手中加倍受罚。立约使者他要安慰他的百姓,他要赦免他们的罪,要拯救他们。好消息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上帝要安慰他的百姓,上帝要拯救他的子民。这是旧约的一个预言,但是在历史中这位立约的使者就是耶稣,他的名就是拯救的意思。人在受苦之中、人在受逼迫之中最大的需要是什么呢?那就是安慰。(我自己的例子:耶稣爱你,教会的也爱你……)马可说,这位神的儿子要安慰我们。我想这群在苦难中的信徒读到这封信,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喜乐,因为上帝安慰要安慰他们。可能在逼迫中有过软弱、有过犯罪、有怀疑,但是上帝并没有这一厌弃我们,反而向我们说安慰的话,他轻轻的在我们耳边说:“孩子!我要赦免你一切的过犯,你争战的日子已满期了。”亲爱的各位肢体,我现在并不知道你的处境,可能你人生经历了许多不平常的事,有许多事别人根本不能帮助你,也无法理解你。可能你根本不想听到别人对你的安慰,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弱者的表现,可能别人的安慰会带有几份轻蔑;所以你根本没有表露出你内心那软弱的一面,可能你在人前所表现的只是一味的刚强。所以你觉得很累,但是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但是今天我们的主知道你的情况,他有能力安慰你,也有力量安慰你,你是否愿意进入信仰,真实的与他建立那正确的生命关系,从他丰富的恩典里接受安慰呢?保罗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当我们从神那里得到安慰,你会发现这种安慰的力量不但安慰你,也安慰了那些同受苦难的人,每当我自己经历生活的中那一些逆境时,我就读一些人的传记,看到了神在他们身上的安慰,我也在神那里得到了安慰,正如大卫所说的: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糟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2009年2月20日 写于恩典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