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士大池边的医治 经文:约5:1--18-主日讲章讲章

作者:基督教阿们网整理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
毕士大池边的医治 经文:约5:1--18-主日讲章[db:摘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讲章分享>主日讲章 毕士大池边的医治 经文:约5:1--18来源:《教材》2014年5期 |作者:黄晓梅|时间:2014-12-...

毕士大池边的医治 经文:约5:1--18-主日讲章[db:摘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章分享 > 主日讲章 毕士大池边的医治 经文:约5:1--18 来源:《教材》2014年5期  | 作者:黄晓梅 | 时间:2014-12-08 19:14:11 |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繁体] [推荐]

经文:约5:1--18
 
约翰福音5: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5: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动,  5:4 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什么病,就痊愈了”)。  5: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  5: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5: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5: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5: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走了。  5: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以的。”  5: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5: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  5: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5: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5: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5: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了这事。  5: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到如今,我也作事。”  5: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耶稣基督是神,这是使徒约翰要见证的一个重要事实,因此他在《约翰福音》1:1节就开宗明义地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耶稣就是神,所以他与父神一同做工。他道成肉身后凭着从神而来的能力,行出神迹奇事,给绝望中的人带来希望和帮助,给病痛患难中的人带来医治和安慰,给无情冰冷的世界带来怜悯和温暖。
 
比如《约翰福音》5:1--18,就记载了耶稣来到耶路撒玲,来到毕士大池边,主动医治丁一个病了38年、瘫痪在褥子里的人,使这个久病没有希望、心都接近死亡的人,得着了医治,找着了人生的希望。
 
主在毕士大池边的医治启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事情会打击我们,挫败我们,但我们不可失去希望,虽然有些事看似无望,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和基督联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战胜那长久以来战胜我们的东西,重新得着人生的希望。所以我愿以“毕士大池边的医治”为题,与弟兄姐妹一同分享神的话语。
  

一、耶稣来到毕士大

  
犹太人有三大节期是一定要过的,即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律法还规定凡是住在耶路撒冷周围20英里以内的成年男子都要守这些节期。所以后来的犹太人无论住在哪里,都会长途跋涉来到耶路撒冷守这三大节期。因此圣经学者认为《诗篇》中的15首“上行之诗”,就是犹太人从各地到耶路撒冷守节的途中所唱的诗。
 
犹太人把这三大节期看的非常重要,耶稣当然也不例外。他在世时从不忽视崇拜的义务和重大的宗教节期,而且他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正是为了逾越节而来,他要成全这个节期,为人类的罪献上挽回祭。
 
所以在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来了,来到了毕士大的池边。“毕士大”希腊原文的意思是“怜悯之屋”、“仁慈之家”,这是多么美丽的名字,但这个屋里真的有怜悯与仁慈吗?即使有,又能找到多少的怜悯与仁慈呢?
 
毕士大--怜悯之屋,这个名字很适合做医院的称呼,患病的人由衷希望能在医院里找到怜悯和医治。所以,耶稣走进了这所特别的医院,说它特别是因为这所医院里有病人没有医生。这所医院里病人相当多,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他们都想要得着从神而来的神迹的医治。这个医院的医法是:有天使按时下池了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参约5:4)。
 
我们不知医治的方式是否为真,因为有些圣经抄本里没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等小字,但这个池子里一定发生过异常的事,不然不会吸引这么多病人聚集在池边。那么天使到底多久搅动池子一次呢?是每年?每月?每天?还是每个钟头呢?圣经没有明说,看来完全是靠神迹的临到。
 
所以,一些四处求医却无效的病人,一些穷困潦倒、无法拿钱就医的病人,来到了这里。其实,充满了病人的毕士大,充满了人类穷途末路的毕士大,正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写照。
 
道成肉身的耶稣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带着怜悯的心来到了身、心、灵已经瞎眼的、瘸腿的、瘫痪的、血气枯干的人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面临的是年纪会渐长,身体会老化,病痛会袭击折磨人,夫妻吵架关系会失和,儿女悖逆不听话,家庭经济会缺乏等等诸多劳苦愁烦的问题。
 
没有耶稣的世界,就如同没有色彩的黑白照片般,是那么的单调与乏味。但耶稣来到我们中间就不同了,我们人生虽然会有苦楚,但却有活泼的盼望,有全备的救恩与丰盛的生命。基督徒如果能珍惜耶稣所赐的生命恩典,就会在这世上活的更好。
 
人生难免会有流泪谷的经历,但对于信靠主的人,流泪谷会变为泉源之地。诗人在经历神的同在之后,感慨地说:“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诗84:5--6)。
    
当年耶稣来到毕士大,今天耶稣也来到我们中间,目的是要让我们学会仰望他,就近他,把他接在我们的心中,好做我们随时的帮助,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说:“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4--16)。
  

二、耶稣带来希望

  
耶稣来到了一个有许多瞎眼、瘸腿、血气枯干等病人的毕士大池边,看到一个病了38年的病人,知道他病了很久(参约5:6)。耶稣问他说:“你要痊愈吗?”这句话在人听来很可笑,好像是废话,试问哪个病人不想痊愈呢?但我们要明白,耶稣这话真的是废话吗?不是,我们的主耶稣从来不说废话。主耶稣对他的这句问话是很重要的,因为他等痊愈已经等了38年,38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很可能他心中的希望早已失去,留下的只是空虚的绝望。耶稣不是不知道这个久病38年的人想得医治的心情,他只是要借此问话让这个病人在内心反省一下:“我要痊愈吗?”他生病生了38年,还有盼望痊愈的心吗?他的心会不会已经死了呢?
 
耶稣问话的目的,是要激起他内心强烈的愿望,让他心中再次升起对人生的希望,因为希望对人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常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心都死了的人,还会有希望吗?一个久病的人,可能会失去健康的盼望;一个多次高考落榜的学生,可能会失去再次复读的勇气;一个经商屡次失败的人,可能会失去东山再起的拼搏精神。
 
试想一个久病38年的病人,未必还敢希望自己会痊愈。因为长期的苦难与令人失望的现实,可能会使一个人的心冰凉无望,趋于死亡。世上有很多失去希望的人,最后选择了轻生的道路。
 
据统计,日本自1998年以来,每年自杀者超过3万,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超过25万,这25万是指自杀成功的人,自杀未遂的人并不算在其中。试问这些人为什么选择自杀?因为他们的心灵中有承受不了的重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
 
但我们基督徒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失去希望,因为主耶稣带给我们的是永远的希望,我们得救也是在乎盼望(参罗8:24)。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苦难太久、挫折太久而失去人生的希望。
 
耶稣问这个病了38年的人,是要给他的人生带来希望。耶稣问他:“你要痊愈吗?”耶稣不仅是在问他,也是在问我们:“你真的要改变吗?”如果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满足于现状,不响应主的呼召,就不会有生命的改变临到我们身上。
 
“你要痊愈吗?”这句问话是耶稣叫那人下定决心,和他一同来做成这件事情,原来痊愈也是要下决心的。因为如果他痊愈了,就没有人再怜悯他,丢钱、丢物给他了,那他就要设法找工作谋生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生病赖着不起来呢!俗话说:“乞丐当三年,连皇帝都不想做了。”因为当惯乞丐,天天讨饭不必辛苦工作,不必怕失业,不必关心是是非非,当然快活,所以今天的社会上也不乏一些职业乞丐的存在。
 
其实人在罪中也是如此,人的罪常常会使人留恋罪中之乐不想起来。例如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他在没有悔改之前,生活非常糜烂,他也为自己的罪深深痛悔,但他陷在罪中不能自拔。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又为自己的罪扑倒痛哭的时候,神用《罗马书》13:11—14节的经文光照鞭策了他,使他决志从罪中抽身,从此彻底改变,最终成为神手中重用的器皿。
    
罗马书13:11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13:12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13:13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13: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由此可见,生命的改变需要人下定决心,这个瘫子要想改变生命的境遇,得着耶稣的医治,也需要下定决心。所以耶稣问他。是要让他下定决心,让他对人生充满希望,让他的心不要死去。耶稣的到来确实给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医治。
 

三、耶稣带来医治

  
“毕士大”名字很美、很好听,它希腊原文的意思虽是“怜悯之屋”、“仁慈之家”,其实它却是最缺少怜悯和仁慈的地方,毕士大正象征着弱肉强食的罪恶世界。在这里很多得重病的人,很多没钱就医的穷人,他们只能指望等候水动的神迹。可是我们想一想,水动的时候谁会得到医治?当然是病情最轻微的人。可以想象一下水动的那个场面,池边躺满了瞎眼的、瘸腿的、耳聋的、血气枯干的病人,突然听到有人喊:“水动了!”然后这些瞎眼的、瘸腿的、耳聋的、血气枯干的病人就争先恐后地爬呀、挤呀、踢呀、打呀……到底谁能抢先下水池?当然是那最强壮的、跑得最快的、眼睛最明亮的、耳朵最灵敏的人。他们的确有病,但病得很轻,所以他们能第一个冲下水池,得着医治。
 
不是最需要医治的人,却最先得着了医治,而最需要医治的人,却一直得不着医治,就如这个等了38年最需要得着医治的瘫子,却一直没有得着医治一样。
 
其实我们的世界不也是这样吗?那些越需要怜悯和帮助的人,越少有人施与怜悯和帮助,那些越需要鼓励和安慰的人,越少有人给予鼓励和安慰,但那些美丽的、能干的、有权势的、钱已经够多的人,世人却喜欢将更多的掌声、更多的称赞、更多的荣誉、更多的帮助加给他们。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瘫痪了38年之人的处境,也许他自孩提时代身体就瘫痪了,起先他的父母可能会天天陪他到毕士大池边,每次水动的时候,就挤着要把儿子抬进水池,但总是挤不到、总不能抢先,因为在他们抬儿子的时候,别人已经先下去了。终于有一天,他的父母失去了耐心。留下了儿子,自己忙自己的去了。人世间的爱总是有限的,哪怕是父母的爱,也是有限度的。也许他的朋友也曾热心地想助他一臂之力,但经历多次的失败后,朋友也放弃了。瘫子的亲人、朋友一个个都离开他、丢弃他,走掉了。
 
所以,当耶稣问他说:“你要痊愈吗?”这个病人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约5:7)。
 
这个瘫子自己不能到池子里,但又没有人把他放下去,他不是没有求生的意志,只是苦于没有能力,又没有家人、朋友愿意长期伸出援助之手。可能在生病的前几年,他还有心挣扎一下,想努力下水得着医治,但一次次的失败后,他连爬都不想爬,动都不想动了,因为他的心已经死了。
 
就在他心死的时候,没有希望的时候,耶稣来了,给他带来了大能的医治。一切的疑难杂症,对耶稣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参约5:8—9)。
 
事实上,耶稣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是命令那人去尝试在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但耶稣能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瘫子的床可能就是一个轻便的担架,更可能是一个破旧简陋的草席,耶稣叫他拿起来把它带走。
 
从这个瘫子立刻痊愈了,让我们看到虽然是看似无望的事情,但因着耶稣的同在,因着从他而来的能力,就有希望,就能成就。
 
所以,我们要充满信心地和基督在一起,因为有主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战胜那长久以来我们无法战胜的痛苦、疾病、患难、忧伤等境遇,因为在主没有难成的事。
    
主耶稣不仅能给毕十大池边的瘫于带来医治,也能给我们带来医治,并且是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医治,只要我们能像这个瘫子一样,愿意回应主、配合主、敞开心扉,去接受主的医治!瘫子的一个回答、一个回应,就使他得着了新生,同样当我们起来回应主的恩典时,也必能得着从主而来的更新。
    

四、耶稣给人的忠告

 
耶稣医治了瘫子,多好的事情,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一个人患了看来是不可能医治的病,却被医好了,按理说任何人都应该为这件事情高兴和感恩,但有些人却用阴沉的脸色来看待这件事情,这些人就是犹太人。犹太人想要杀耶稣,就是从耶稣行了这个神迹以后开始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了38年的瘫子。
 
在耶稣时代的拉比们严厉地指出,一个人在安息日在衣服上戴一枚别针都是犯罪,他们甚至为了一个人能否在安息日戴假牙与木脚而争论不休。连别针都不可戴,何况是拿褥子呢?所以他们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们并没有为他的康复而高兴,却只是注目在他是否触犯了律法上。
 
在犹太人看来,这个人已经病了38年,再多等一天,错过安息日,再被医好又有何妨呢?但神的恩典是“早一天”的恩典,是叫人早一天脱离苦难得到释放的恩典。况且耶稣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人子既是安息日的主,人子耶稣就可以自由支配这一切的时间。
 
当犹太人追查谁使他痊愈时,那人也够糊涂的,他说:“我不知道。”他病好了就走了,连谢耶稣一声、问耶稣是谁都没有。这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人有多少的时候是很容易忘恩的,是很容易骗得主的思典就走人的。观察今天的教会我们会发现,基督徒中带着功利主义之色彩寻求主的人很多,但真正寻求永生之道的人却很少。教会中虽然不断有新的面孔出现,但人数却不见增加很多,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些基督徒得了主的恩典后就走了,就如这个痊愈后的瘫子一样。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痊愈后的瘫子,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约5:14)。这是耶稣对痊愈瘫子的忠告,也是对我们的忠告。
    
耶稣吩咐他、忠告他不要再犯罪后,圣经对他的记载就到此为止了。不知这人之后有没有继续犯罪,也不知他之后有没有遭遇比瘫痪38年更厉害的事,但我们应该知道从他的经历上学习什么?
 
当我们得到主的恩典时,请不要忘记主的恩典,也不要再去故意犯罪,因为每一次犯罪都会让主再次伤心。我们蒙恩的人要持续活在主的恩中,常常感谢赞美主,做愈来愈新的人。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巳过,都变成新的了(参林后5:17)。
  
从38年的瘫子被主耶稣医治的事上,让我们看到,神在凡事上都有他美好的旨意,38年看似无望的岁月,只要主耶稣来了,只要人对主耶稣有回应,就能得着从主而来的全然的医治。让我们记住主耶稣在毕士大池边所行的神迹,在信仰的道路上,回应主的呼召,记住主的忠告,努力做讨主喜悦的基督徒。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