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飞扬-主日讲章讲章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讲章分享>主日讲章 困境中的飞扬来源:恩典文章|作者:庄祖鲲 |时间:2014-09-28 19:34:14|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繁体] [推荐] 人生中总是有顺有逆,而逆境对于任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章分享 > 主日讲章 困境中的飞扬 来源:恩典文章 | 作者:庄祖鲲  | 时间:2014-09-28 19:34:14 |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繁体] [推荐]

 

  人生中总是有顺有逆,而逆境对于任何人,往往都是他人生观最真实、最严酷的考验。例如,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后来却因被小人谗言所陷害,晚年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最后自投汨罗江而死。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却未能遇见明君,以一展鸿图,也曾有“乘桴浮于海”之Forum of Faith 信仰广场感叹。

  甚至基督徒也难免会在遭遇患难时,怨天尤人。所以圣经的《诗篇》之中,有许多“哀歌”,都是赤露敞开地表达这种心声。既然如此,基督徒与世人有何分别?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那种遭遇横逆,却哭诉无门的景况?

  先知《以赛亚书》40章27-31节,就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经文,来回应这个问题。当时公元前七百多年的犹大国(南国),正遭遇亚述军队的侵袭。首都耶路撒冷被亚述十几万的军队包围,而其他的地方已经都沦陷了。虽然后来由于神垂听先知以赛亚的祷告,圣城解围了(《以赛亚书》36-37章),但是全国已经满目疮痍。所以犹太人不禁也向神发出如下的抱怨(40:27):“ 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以色列啊,你为何言:我的冤屈神也并不查问!”

  先知以赛亚就从三方面来回答这些犹太百姓的疑问。他的回应,基本上分三部分:(1)我们要认识神的本质(40:28);(2)我们要认识神作事的法则(40:29-30);(3)我们脱离困境的秘诀(40:31)

  1、神的本质(以赛亚书40:28)

  先知以赛亚提醒灰心丧志的犹太人说:“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

  先知以赛亚的提醒,对这些神的选民,是有深刻意义的。因为他们的祖先曾在摩西和约书亚的引导下,经历了过红海、经旷野及跨越约旦河的神迹。如今却好像需要重新被提醒,去认识他们应该早已经认识,却好像还不认识的耶和华神。同样地,即使是基督徒,我们也需要从对神的认识开始,经常去调整、去更新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免得我们自陷困境无法自拔。

  首先,我们要知道:神乃是“永在的神”,也就是说“他是永恒的”。永恒与永远有不同的意义。永远是指很长的时间,永恒却是超时间的。“永在的神”这个观念提醒我们:不要因为你看不见他,就否定他的存在,这是幼稚的说法。譬如说,无线电波与宇宙同时并存,却在100年前才被发现。因此在100年以前,人们会否认有无线电波的存在,甚至直到今天,南美亚马森河的印地安土人,都还会否定无线电波的存在呢!但这是人类经验的局限性所致。所以不要以经验,去否定神的存在。神比你我的经验大多了!

  其次,这位神乃是“造物的主”。这强调:造物者赋予人“人生的意义”,即便人类所遭遇的患难,也都有他的旨意和计划。但在患难中,人们最容易感到迷惑,失去信心与勇气。孟子这位有睿智的圣人就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此,对孟子而言,这“天”乃是有意志、有位格的神。而对神笃信不疑的基督徒也会说:“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5:3-4)

  第三,这位神是“不疲乏、不困倦的神”。也就是说,他绝非因困倦而不理会人的呼求。相反的,他要人无论大小事,“凡事祷告”(腓立比书4:6)。有些信徒却秉持“大事祷告,小事自己来”的错误想法,难怪信主多年,却很少祷告。此外,18世纪一些自然神论者,如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等人,虽然不否认神创造世界,却坚持认为,神已经不理人间事了。所以他们既不读经,也不祷告,更不去教会。先知以赛亚却提醒我们:神要我们向他祈求,因他并不困倦。

  最后,这位神乃是“智慧无穷的神”。因此,他有他既定的计划,也按他的时间表行事。我们必须信赖神的智慧,并竭力去寻求、明白他的旨意。然而,今天有许多人却坚持己意,向神强求。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也扭曲了神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如果你真的相信神的智慧是远超过你的,你就不会误以为每次祷告都需要向神提出“详细规格与交货期限”,好像免得神送错货,或耽误时机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基督徒的祷告都只能很消极、很无奈地说:“好吧!神啊,那您就看着办吧!反正我也没办法。”相反的,我们可以像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那样,说:“阿爸,父啊……只要从你的意思。”(譬如说:这位姊妹、这个工作机会等等)给我。然而不照着我的意思,而是照着你的意思。”这才是正确的祷告态度。

  2、神行事的法则(以赛亚书40:29-30)

  另一方面,以赛亚也提醒世人,神帮助人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

  换句话说,神的原则是:你必须自己肯降卑,并主动寻求神的帮助,否则神将袖手旁观。因为神既已赐给人自由意志,就不会扭曲人的意志,勉强人随从他。耶稣曾说过:“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马可福音2:17)在这段语含玄机的话中,耶稣其实是在说:自以为健康的人,不会找医生;自己承认有病的人,会主动找医生。自以为义的人,不会找耶稣;自认有罪的人,却是耶稣所呼召的对象。

  然而,今天很多人(包括基督徒),却像两、三岁叛逆的孩童,坚持走自己的路,拒绝神的帮助。但是一旦遭到挫折,却又反过来怪神不保守他、覆庇他。其实我们不应该向神逞强,因为再坚强、再神通广大的人,也有疲乏困倦的时刻。我们何必敬酒不吃,吃罚酒呢?

  中国的古圣先哲对人生许多的领悟,也与圣经不谋而合。例如,他们提醒我们要“虚怀若谷”、“借力使力”、“柔能克刚”。这与古希腊哲学强调阳刚、对抗、否定谦卑的观点,是大异其趣的。

  圣经也一再强调:神赐恩给谦卑的人,却抵挡骄傲的人。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提到“八福”,而第一个福乃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3)。这些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我们必须在万能的神面前谦卑下来,我们才能从他那里得帮助。

  3、脱离困境的秘诀(以赛亚书40:31)

  在明白神的本质与他行事的法则之后,以赛亚才进一步地提供那个得胜的秘诀了:“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以赛亚没有用也同样能飞的麻雀为喻,却以老鹰为喻,来表达这个突破逆境的秘诀。因为鹰乃是御风而行的,而这风就是它能力的“新来源”。而其他的鸟类,却是要煽动翅膀才能飞翔。所以不是要得回自己的力量,而是由外来的新能源得力量。

  在希伯来原文中,31节“等候”这个动词有时也可以翻译为“仰望”(中文新译本),故有一语双关之妙。鹰要等候风起之时,又得仰赖这风,才能够直上云霄、翱翔天际,却不疲乏、不困倦。这就是秘诀所在。

  因此,我认为这段圣经是从另一个角度,很贴切地表达出庄子在《逍遥游》“鹏程万里”的意旨来。陈鼓应在解释“鲲化而为鹏”的寓言时,也说庄子的理想人物,应该先像鲲一样的沉潜深沉,然后才像鹏一般的远举高飞。换句话说,这种人先要能隐匿形迹、深藏不露,等到时机成熟、条件充足,他才出而应世,展翅飞扬。其关键也在于“等候”。

  同时,在如鹰展翅的寓言中,还有一个隐喻,是有关于风的。“风”这个字的希伯来文是ru-ah,这个字也可翻译为“灵”。而希腊文的风与灵也都是pneuma。这个双关语在圣经中,曾多次出现。例如,先知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平原上的枯骨,当风(ruah)由四方吹来,吹到骸骨之上时,灵(ruah)就进入他们里面,他们就成为极大的军队(《以西结书》37:1-14)。另外,耶稣曾对前来问道的尼哥底母说:“风(pneuma)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pneuma)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8)因此“如鹰展翅”的寓言中暗示,鹰倚靠风而飞翔,人却是靠神的灵而行事。这就是另一位以色列的先知撒迦利亚所说的:“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4:6)。所以面对困境时,基督徒应该能经历到像使徒保罗所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3)。这样的恩典,并保持这种出于信心的积极的人生观。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