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旷野讲章
核心提示:.Epm822 { display:none; } 经文:出17:1-7节,来10:38-11:2、6 摩西五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以色列人走旷野,而我们刚才所读的第一处经文就是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旷野也许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点遥远,甚至对于我们的信仰生活来说,更是无所关联。我们先来...
经文:出17:1-7节,来10:38-11:2、6 摩西五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以色列人走旷野,而我们刚才所读的第一处经文就是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旷野也许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点遥远,甚至对于我们的信仰生活来说,更是无所关联。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以
经文:出17:1-7节,来10:38-11:2、6
摩西五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以色列人走旷野,而我们刚才所读的第一处经文就是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旷野也许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点遥远,甚至对于我们的信仰生活来说,更是无所关联。我们先来看一下,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旷野是什么?毫无疑问,旷野是一个试探的地方,一个逐渐软弱的过程。
一、旷野是什么?
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进入旷野就是进入一个无助的状态,虽然他们在埃及不自由,但是他们少说也有几百年的生活历史了,在其中还是有着一些人际关系,通过这些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还是能作一些事,但是一旦进入旷野,就意味着他们以前的一些关系都将断绝,而且一些利益也将失去,等待他们的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以前他们还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作成一些事,如今却不能,既使他们有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其实从这里发现,以色列人当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一切所熟悉的环境都离他们而去,一个他们所能掌控的环境也将失去,等待他们尽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那种孤单,那种孤单不仅是个体的,更是整体的孤单和无助,他们身边根本没有什么救命草可以揪。以前他们虽为奴役,但是他们至少还有能力去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维护生存,用自己的能力,他们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如今,却不是这样。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写过《西周史》。我慕名去听他的讲座。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当他讲座讲到最后时,他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大家都看到我是一个残疾人,必须用拐杖才能走路,而且两手也萎缩得象小孩的手。这时我才注意到他讲座的手提电脑是服务小姐帮他操作的,他讲了小时候一个故事:当他有一天看到他同胞胎的弟弟在他面前又跳又跑,而他只能瘫坐在一处,呆呆地看着,他好希望自己也能象他弟弟那样,又蹦又跳,他很苦恼,但是有一天,他想到,虽然我这样,但是却能看书,不是也挺好的吗?最后他总结一句话说,一生对他来说,最多的就是两个字:逃难,但他却又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一生下来就是残疾。
我想我在这里所说的“软弱”并不是尼采所理解的那样,软弱神学是一种“弱者神学”,那么这样的神学倒变成了不称职、卑躬屈膝、自我轻视、事事不济的最佳藉口了。尼采对软弱神学的批评相当恰当。于他而言,这套神学是要使贫穷人继续贫穷,让宗教建制内的统治者可以藉此确保“虔诚的信众”继续恭顺;似乎觉得我们必须接受软弱的奴役,才能摆脱世上权势的奴役,那么,留在撒但那边似乎要比留在神那边好得多了。我所说的是一种使“神的大能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软弱和无助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其中经历成长的,那么,神要我们在旷野中要如何呢?
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旷野是什么呢?旷野是一个令人痛苦的过程。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的话,当一个人在面临痛苦时,一个本能性的表现就是逃避,而逃避所带来的现象却是多种多样的,或说,所体现出来的症状有多种多样。比如,有一个年轻的妈妈问心理医生,她家的小孩最近一到了上学的时间就肚子疼,而且每次肚子痛,并不是假装的,是真痛,疼得满头大汗。当妈妈说不去上课时,他的肚子就不痛了。在圣经中以色列人面临旷野时,他们一个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发怨言。通过发怨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恐慌。通过他们的怨言,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其实很痛苦,他们一直用各种方式去逃避。
其实,怨言对于以色列民来说,一直是与旷野并行的,在《出埃及记》17-18章中的吗哪、水为民生所必需,面对着一个没有可饮的水源,不免使人失望,这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可以原谅的。其实水、肉等都是可以祈求的,但是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们的内容是对的,而形式恰是不对的。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后,曾屡次发怨言(出14:11-12,15:24,16:1-3;民14:2,11-12,27-29,16:41-50,17:12-13)。
“怨言”――出15:24-25节。百姓对摩西的怨言并不惊讶,既是本卷主题之预料,同时也是以色列人艰难困境所致。在这里,他们的怨言似乎是引发上帝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供应。怨言最初只使用于以色列人对其领袖的低声发怨,主要是发生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埃及与迦南之间的旷野时期,分别记在出15-17章,民14、16-17章;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背叛。[1]怨言直接指摩西,在民11章并没有直接指向摩西。然而在每个事件中,怨言最终的功能就是向上帝所发的怨言和显露一种意愿――好希望出埃及这一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既使死在埃及也总比现在在旷野要好得多。这样,所有的怨言不仅预料了上帝以神迹和临在回应了他们,而且也预料了以色列人走向不能相信的拒绝和否认的趋势里,以至于最终造金牛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预料趋势引导着16:2-3等经文。[2]
在出17:1-7节的经文中,其中第2节和第7节所描述的并不是“向上帝发出正式的请求”,而是怨言,一种不满的公共抗议,完全在合理氛围之外,一种刻意的谴责。其实,发怨言的真正问题不是水和食物,而是出埃及本身,发怨言所指向的不单是摩西,而是摩西和上帝的权威受到质疑,其背后的真正意思是“上帝真的能拯救吗”?摩西给那地方起名含有“试探和不满”的意思,即以色列人藉着发怨言将上帝置于试探之中,怨言带出一个不相信的问题“上帝真的与我们同在吗”?[3]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神为什么会在以色列民发怨言之后,神总是怒气大发,因为神知道他们的怨言代表着一种逃避,表示着他们拒绝成长,他们不希望有更新,这就让我们想起:“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来10:38-39)保罗在林前10章论到以色列人走旷野,他指出“但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林前10:5-10)。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神所喜欢的人是一个在痛苦中不逃避的人,愿意在痛苦中成长的人。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以色列人走旷野时,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我们生活得比较平静和安逸,但是我们似乎也有着旷野,而这旷野对于每个人来说,却不是一样的。但是它却是让我们感到软弱和无助,感到痛苦,希望尽快地离开和解决。
对于在学校的我们来说,同样也有着旷野的经历。记得刚来到这个院子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疏远,没有知己,没有长辈,只有孤单的你,真想找一个人述说,这种心境对于我们来说,也许会是令人痛苦的过程,也许我们会拼命地往家打电话。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时不是很和谐时,我们常会将自己封闭起来,看到别人在热恋,也许我们也会轰轰烈烈谈一场恋爱,也许亲近神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容易,所以会以发脾气、狂逛街、狂发泄来消磨一些痛苦的过程,也许没有合适的谈恋爱之人,也许失恋,也许家庭的压力,或教会的压力,这些都是很有理由,但是,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有时候我们是否在逃避,象以色列人一样不愿意经历一个令人痛苦、令人软弱和无助的过程;另外,当我们身体一下子经历疾病时,或当你兴奋地为你将来一年所计划好时,忽然一些事情的改变是你自己能力所不能掌控时,身边所爱的人失之交臂时,那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人的意念都是虚妄的’”,什么叫作无助。
记得一次在团契分享时,一位肢体谈到我们神学生在现今社会上的身份问题,许多时候,我们填表,表上会有几项选项,有会计,有工程师,有老师,可是就没有传道人,没有牧师,没有神学生等词眼。这些常常使我们的身份显得有点尴尬,又如,我们在神学院的文凭,国家高教并不承认,几年的神学学习可能在社会上就意味着几年的我们是空白。这些我们可以说,因为我们奉献给神并不在乎,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事实,有时候恰恰成为我们无助和痛苦之处。当老院长在上课时,跟我们讲到神学院的图书馆在文革期间,在小小红卫兵们面前,十分之九的书被粉碎机毁坏,苦言相劝,才使得十分之一的书保留下来;当一位老牧师讲到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场,偷偷跑到教堂想看一眼,却发现大堆大堆的圣经正放在教堂门口被烧毁,老牧师回去之后,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我想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于那些在文革当中经历的老长辈,也许所体会的不仅仅是可惜,更多的或许是深深的痛苦和无助,甚至是一种绝望。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恶梦,是一个旷野,其中的痛苦和无助并不亚于当年以色列人走旷野。
二、经历旷野:因着信
《希伯来书》11章表面看起来是附注,是连接10:36和12:1之间的经文,但事实上11章则是前后二章之基础,那就是因着信,作者通过一系列古人和英雄之信心榜样,以及最终完全实现在耶稣基督里来说明。虽然来11章的开头常被视为信心之定义,但事实上,并没有主要描述出信心的主要属性。在来11章出现“因着信”是pistei,是出现18次的第一次,作者强调信心包括积极的顺从上帝而不是消极的相信上帝。《希伯来书》讲到“信”远远多于新约的任何一卷书,单单在11章中就提到“信”达24次之多。然而,《希伯来书》所强调的“信”之重点不同于其它经卷。比如,保罗讲到“信”时,是一种被动的事实:信就是相信的接受基督的救赎之工,是从上帝而来的礼物。然而,《希伯来书》所讲的“信”则更接近于“忠诚”(faithfulness),是说信在顺服中的主动,对上帝应许的依靠。它体现了基督徒生活的特征:在困境中的持守,有勇气走向未知之地,和以冒险而又精力充沛的方式生活。
1、困境中的持守
上帝是真理,更多的是因为上帝在契约中忠于自己,正如《提摩太后书》所说,“神不能悖乎自己”。一位神学家用“忠诚”来定义“真理”,所谓真理就是指上帝的言语和行为总是与他的约一致,没有违背。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在出34:6-8节中,我们对上帝的“真”也体现在“对约的持守”,这就是将真理实际化。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圣经中“真理”的对立面不是简单的错,而是“违背”。[4]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神为什么称约书亚有专一心志跟从。
也许你现在正在经历不同的困境,但是不要紧,我们依然对主说“我们愿意向你忠诚,我们愿意跟随基督”,虽然有许多的眼泪、许多的委屈、许多的艰难。
以色列人在旷野中,他们最多的一个表现就是发怨言,其实,我们从中可以理解为这是他们不愿意持守的前兆。
2、有勇气走向未知之地
在我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我对勇气有着一些新的理解。其实,我们读神学是需要有勇气的。
Hannah Arendt 写到:“神学思想不仅要有理性和深刻,但最重要的却是要有勇气。”在我们的社会和宗教环境中,勇气密切联系着行为。在基督教词汇中,勇气就是一件礼物,它不是自我成就,而是属于恩典之范畴。但这件礼物既不是无痛苦的,也不是一次性给予的。而是它会将一系列连续的、迫切的要求加在人的理智和意愿之上,而这些要求则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曾十分习惯的。神学思考并不是我们简单地读一本神学书而已,而是需要勇气,就象我们要有勇气去认信上帝,要有勇气去爱,要有勇气去相信。[5]所以,我们来到这里并不是简单地读些神学书,或读无数遍圣经,而是要在这些神学的训练之中,我们的勇气得以增长,我们的信仰得以更好的认信。许多时候,我们谈到“神学思想建设”总是会有一些抗拒,我们不愿在冲击中去成长,不愿在矛盾中去检视一下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义愤填膺地来维护所谓“正统信仰”,但是从我们自我成长经历中,我们内心是否承认,我们是否在逃避这些对我们自身信仰挑战的思想,是不是在掩饰我们内在信仰的不扎实呢?我在这里没有责备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在即将结束8年的神学院学习和生活时,我们需要有勇气去相信,去挑战我们以前对上帝的信仰模式,因为我们只有在痛苦中才能学会成长,思考是痛苦的,经历也是痛苦的,我们永远不能在神学院中无关痛痒的读些圣经和神学,而无益于我们的人生,无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需要有勇气去将信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们不能又读神学,而生活却有着抽烟、黄色小说,神学院不是给我们更多的约束,而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规则,一种来自上帝的规则,什么都可以作,但是“因我敬畏神却不这样行”。许多事情并不在于对还是错,也不在于可行还是不可行,而在于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这个人没有变化,那么,我们是否要反思,我们是否在“信”上忠诚于基督?
特别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我们更需要有勇气一起走向未知之地,虽然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有许多的茫然和无助,但是我们愿意依靠我们所信仰的主。我唯求主让我们这些年轻的人在学习服侍他的过程中,不要过早的夭折,让我们一生靠主都能持守到底。
这是一种眼光,一种以上帝的意念为其背景的眼光,在这样的信心中,将来是属于上帝的,相信从上帝而来的“新天新地”一定到来,上帝所应许的必将成就,看这个世界就会知道,其中世界比我们所见的更大。这种我们可以称为“信心的眼睛”。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马丁路德·金的信心眼睛,我们从他的身上发现,这样的信心并不让人从世界中退缩,而是激励人冒险而又精力充沛地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着。当许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不是顺利时,但信心的眼睛告诉我们上帝的救赎仍将来到,我们在地上的生活是被看不见的那位上帝所掌管着。所以,作者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举了许多的例子,许多古人和英雄之事来说明“by faith”。[6]当然,作者也不是一味的忽略古人生存之艰难的事实,也没有一味的隐瞒,过分的将其完美化,一切对于你我来说,都是那么的真实,他们的困境是那么的真实,他们的生活离我们是那么的接近,与我们是那么的相似,但是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他们的信也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刻骨铭心!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今天我们的生活也许与古人一样,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存压力比他们更大,对此,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叹息,不管社会,还是教会,一旦我们真的进入其中时,我们都能感到那种压力,那么,我们今天读来11章时,我们问我们自己一下,我们的信心是否也有着与古人一样的真实,一样的迫切,一样的激情呢?!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在上帝面前就只有沉默,在令我们痛苦的环境中,我们也只能无言以对,因为我们所要问的、所怪的不是上帝,也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的忠诚,对上帝的忠诚。我们对他的忠诚就是对他的依靠。
--------------------------------------------------------------------------------
[1] John I Durham, Exodus, Vol.3, Texas: Word Books, 1987, P.211.
[2] John I Durham, Exodus, Vol.3, Texas: Word Books, 1987, P.219.
[3] John I Durham, Exodus, Vol.3, Texas: Word Books, 1987, P.229-231.
[4] Harvie M. Conn, Eternal Word and Changing Worlds, Michigan: Grand Rapids, 1984, P.230.
[5] Douglas John Hall , Thinking the Faith , Minneapolis: Augsburg Fortress,1989, p.242.
[6] Frances Taylor Gench, Hebrews and James,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6, pp.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