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满足的耶稣讲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浏览:
核心提示:.Tie298 { display:none; } 无一例外,我们都在寻找着能满足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人生真正的虚空是因为灵魂的虚空。主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有他的活水才能使我们真正的满足。 经文:约4:1-42一、耶稣寻找人(约法三章4:3-4)1、打破阻难寻找人耶稣...

核心提示:.Tie298 { display:none; } 无一例外,我们都在寻找着能满足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人生真正的虚空是因为灵魂的虚空。主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有他的活水才能使我们真正的满足。 经文:约4:1-42一、耶稣寻找人(约法三章4:3-4)1、打破阻难寻找人耶稣打破种族的隔阂去寻...


无一例外,我们都在寻找着能满足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人生真正的虚空是因为灵魂的虚空。主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有他的活水才能使我们真正的满足。

经文:约4:1-42

一、耶稣寻找人(约法三章4:3-4)


1、打破阻难寻找人


耶稣打破种族的隔阂去寻找人。犹太人要去加利利,有两条路,一条是从耶路撒冷北上,经过伯特利,再经过撒玛利亚,然后到达加利利。另一条是先绕到约旦河东面平原地带,然后北上,到达加利利。一般人都不愿意走第一条路而喜欢走第二条路。因为犹太人认为撒玛利亚人的血统不纯,不配领受上帝的爱,也不能作上帝的儿女。可是主耶稣这次去加利利就选择了别人不愿意走的路。圣经在《约翰福音》第4章4节说:“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你说主有什么是必须的呢?我认为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但对主来说是必须的。因为他必须在撒玛利亚等候一个女人,一个犯罪的女人,主耶稣要解决她的问题,然后借着她拯救许多撒玛利亚人。主宁愿失去选择的权利也要叫众人得到拯救,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神的爱,神爱的具体体现,就是耶稣基督。


现代国外宣教运动的始创人克里·威廉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英国鞋匠家庭。但他却成为近代宣教的伟人,为福音事工,打破了种种隔离,寻找上帝的羊群。


他从十六岁开始,威廉便要半工半读,他是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常抓紧点滴时间自学。1783年,威廉受浸,在当地传道,几年后就成为浸信会的一间小教堂的传教士。由于工资低微,生活艰苦,威廉兼任教师和鞋匠来维持生计。虽然他生活在一个小乡村里,却非常关心世界的事。自从他看了“库克船主的最后一次航程”一文后,他更意识到世界上有许多从未听过福音的民族,故而对世界的负担愈来愈重。他在家里,摆放了一个自己用皮革做的地球仪,墙上挂了一张很大的地图,上面写满了许多关于各地的资料。他常对着地图,为福音未及之地祷告,更与朋友们分享这个负担。渐渐地他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念,就是教会的主要责任和使命是往普天下去传福音。在一次传道人的会议中,威廉提出教会需要认真地遵行向普世宣教的大使命,却遭在座一位牧师斥责他说:“年轻人,坐下吧。神要异教徒悔改时,自有他的办法,并不需要你、我的帮忙!”事实上,当时有不少人认为大使命是给该代的门徒,与后来教会无关,因此支持的人不多,威廉却没有为此而气馁。一七九二年,威廉出版了一本名“基督徒须竭力领异教徒归正的责任之探讨”小册子,内文客观地分析世界的实况,并论到“传福音给每一个人”是基督给与每一个基督徒的命令。这本小册子影响很大,历年来被公认为推动宣教工作之经典作品。是年五月三十日,威廉在一个牧者会议中讲道,引用以赛亚书五十四:2-3,说明普世的需要和教会的责任。他看透同工们不是缺乏异象,乃是没有信心,于是说:“当期望神行大事,为神图谋大事。”威廉克理这句名言,也就是他一生的写照。那天的讲道深深地感动了在坐的每一位。


1793年,威廉决与一位同工往印度宣教。威廉一直埋首翻译圣经的工作;直到一八二四年他已有孟加拉文的新约圣经、另外六种语文的新、旧约及廿四种部分翻译的圣经版本。他还出版了好几种文法书、字典及翻译了的东方故事。在这些成就当中,并非毫无困难挫折。有一次车间着火,一下子烧掉了许多字典、珍贵的圣经译稿和文法书。眼看着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威廉的反应是――加倍努力!一年后,他们所印发的圣经译本,比火烧以前多出七种。威廉曾被一所大学邀请为语言教授,得借机会与印度学者切磋。威廉的精力实在叫人慑服。一位印度学者说:“克理先生究竟有个怎样的身体?他似乎永远不累不饿,工作未完成他总不离。”威廉在这许多工作以外,仍热切地传福音,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


 

2、尽心竭力寻找人 (约4:5-6)


耶稣走路困乏,又累又饿,他本来可以随着门徒进城,找一个地方休息,吃一点东西。可是,主没有这么做,他守在一口井旁。当时正是正午,烈日当空,主却偏偏坐在井旁等候一个为人所不齿、被人轻看的女人。当时的井大都位于城外大路一带,妇女每天早晚两次到井旁打水。这个妇人可能由于自己名声不好,为了避免碰上别人,而在中午出来打水,她是一个寻找信仰,寻找人生的意义,但她失败了,人生充满了困惑、失意,也是一个内心凄苦的妇人。耶稣就在这里来寻找她,要把活水赐给这妇人,叫她灵性永远不再干渴。你看,主宁可自己困乏,也要叫别人得安息,他宁可忍着饥饿,也要叫别人得饱足,这就是神的爱!


贵州省偏僻落後的小山村石门坎,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属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这里原本是边远洪荒之地,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古时被称作乌撒蛮的乌蒙山区腹地,四处皆山,万壑千仞,崔嵬险峻,海拔约二千六百米。1887年,22岁的英籍(英格兰人)基督教传教士柏格里(S. Pollard,另有译为波拉德的,1864~1915年),来到中国,成为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西南教区牧师。柏格理聪颖机智,富于献身精神和英雄气质。他身兼牧师、教师和医师多重职责。柏格理牧师毫无洋人架子,穿着苗民的粗麻布衣和草鞋,说地道苗话,走乡串寨时不坐轿、无保镖,与苗家同吃洋芋和荞麦饭、同宿麦草堆,不嫌弃苗家生活之苦和卫生条件之糟。和气迎人,路遇苗民,就像遇到长者一样谦让。由于伯格理真诚地对待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大花苗,苗族人民不仅视他为先生、医生,还视他为可以信赖的人,称他“拉蒙”(苗王)。由于为苗族主持公道,柏格理深受苗族人民崇敬和信任,却因此遭当地土司的仇视,欲置之于死地,多次派人暗杀,柏格理曾经被毒打致残,仅幸免一死。民间流传的中文书《苗族救星》记述这位外国人“宁愿自己以命相拼,都不愿苗民受土目的蹂躏”。


很多时候,这个牧师更像是一名热忱勇敢的医生。他还在昭通时就开始用简单的西医卫生知识给人看病发药了。在他因生病结识了昆明教会医院的护士海孝贞(中文名)并与她结合后,这个英国传教士在昭通的家庭住所很快就变成了当地的西医医院。在与当地的巫师斗争取得胜利之后,石门坎的药房最初也设在他们居住的“五镑小屋”中。这个药房成了与教堂、学校同样热闹的地方。每每礼拜之后,都有川流不息的人到药房来求医求药。海孝贞通常把粉末药物包在纸包内,液体药则是倒进半个鸡蛋壳内。柏格理甚至为当地人种牛痘。他专门从家乡带来一批小刀片和疫苗。当自己顾不过来的时候,他就办班培训。很快,那些被选中的传道士兼教师又成了接种员,揣着令人羡慕的闪亮锋利的小刀,满腔热忱地到处为苗民接种。“柏格理亲自为我们苗家人治大脓疮,连大麻风都不怕。”这是1957年贵州省工作组下到石门坎进行调查时所记录的苗族教徒的话。麻风病人在过去是被厌弃的群体。1914年,当柏格理听说广西都督诱杀活埋麻风患者的消息时,他在报刊上愤怒地谴责,英国一个麻防组织很快与之联系并汇来一些钱。柏格理用这些钱买了粮食和布,定期发放给附近的患者。他去世后,教会对麻风患者的道义责任一直延续了下来。4年以后,继任者张道惠向传教团申请到了资金,购得附近一片有水源的荒地。这个滇东北、黔西北最早的麻风病院很快就容纳了昭通、威宁、彝良一带的几十名麻风病患者。很多病人是拖着溃烂的身体过来的,在接受治疗以后,就在这里过着集体生活。至今,这个麻风村还在。(引自《南方周末》2006.10.20)


1915年,可怕的伤寒病席卷了石门坎地区,当时教会学校许多学生染病,群众包括一些家长亲友都因害怕而外逃躲避,柏格理却坚守救护。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上了沙门氏菌属伤寒,他的身体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朽木。他的最后一则日记写于1915年7月5日,他写道:”昨夜和今晨都在下暴雨。学校里的孩子们己经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9月16日,大限到来,他再也无力睁开双眼,他永远地留在了石门坎,享年51岁。那一天,云雾笼罩,寒气逼人。他亲爱的弟兄姐妹,用眼泪为他在九月的大地上点燃烛光。葬礼举行的那一天,苗族同胞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大约有1500人为他送行,到他去世的时候,当地的信徒己接近10000人,而且己经不再局限于苗族。苗族的首领说:”他是我们的,让我们来安葬他……因为我们热爱他胜于爱我们的父辈”。新坟在石门坎的一座小山坡上,周围是幼小的橡树丛,还有杜鹃花和野生的映山红,在那里,可以看到石门坎的全景。16个壮汉抬着他的棺椁,大家想要为他唱一首赞美诗,但极度的悲伤,早己让他们泣不成声,哭声高过山峦。不少人在这座新坟前守候数日之久,有些人实在不愿意离去,彻夜不眠地墓旁陪伴着他。很多人愿意在百年之后,埋在他的身边,他们说,在柏格里身边,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


直到今天,在贵州省毕节地方志上,还记载着胡锦涛先生任贵州任省委书记时,向贵州干部倡导学习柏格理一段讲话:


“公元一九零四年,一个名叫柏格理的英国人来到了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县的一个名叫石门坎的小村,那是一个非常贫穷、荒凉的地方。他带来投资,就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学校,修起了足球场,还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他用英文字母仿拼当地的老苗文,自编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的教材,免费招收贫困的学生。后来,一场瘟疫,当地的百姓都逃走了,他却留下来呵护他可爱的中国学生。最后,瘟疫夺走了他的生命。柏格理去了,在中国一个荒凉的小村里,留下了他的一个坟墓,留下了他培育出来的一代中华精英。有人统计,这里出过3个博士,培养出中共厅级干部20名。他传播了知识和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至今这个小村,老人们尽管不识字,居然能说上几句英语。柏格理用实践告诉人们:进步的科学文化和艰苦创业,可以在贫困的落后地区,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正是这种爱,为中国福音事工的传播留下了生命的种子。

 

二、耶稣能满足人的需要


当然我们说耶稣满足人的需要不是象一个渔夫打到了一条鱼,然后鱼告诉渔夫你要什么都可以。而是说耶稣能让你我生命中得安身立命的那种,对人生意义、价值寻找的归宿满足。她要让妇人得到生命的活水,首先让她真实地面对自己,明白人生的处境。


1、直面心中不满足的妇人 (约4:16-18)


撒玛利亚妇人原来所依靠的,是祖宗雅各留给他们的井和打水的器具。这些所代表的是人的争扎努力。但是一个堕落的人,无法胜过肢体中犯罪的律。那妇人听了主所说的话以后,她立刻请求主把那“活水”给她。当然她当时所留意的还是物质的水,还是以生活的需要为重,并不领会主的意思是要把她带进属天的丰富里。她可以不了解主的心意,但不影响主给她的引导,因为他到地上来的目的就是赐给人生命。主对她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主说这话并不是要为难她,而是要帮助她先认识干渴的原因,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境况。这女人的生活是很不检点的,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生活在罪中。她前后一共换了六个丈夫,并且现在称为丈夫的也不是正正规规的丈夫。这个女人一直在追求外面肉体的满足,所以就继续的过着犯罪的生活,天天在罪中混日子。罪是把人与神分隔的唯一原因,那里有罪,那里就没有人与神相通的条件,罪一天存留在人身上,人就一天不能见神的面。所以罪的问题不解决,人就接不上生命的源头,也就不能脱出灵里面的干渴。因这个原故,主要引导她去认识罪,也要帮助她脱离罪。这一点任何都无法逃避,直面自己的内心,把内心向上帝敞开,让主走进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部分。


2009年,刚刚开始就发生两位亿万富翁自杀的事件,让世人震惊。一位是美国富翁。美国警方6日透露,美国地产大亨史蒂文·古德5日清晨被发现在芝加哥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开枪自杀身亡。警方说,古德死于自己的红色捷豹座驾里。52岁的古德是谢尔登·古德国际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设在芝加哥。自古德的父亲1965年创办公司以来,该公司成功进行了数万起房地产拍卖,收入超过95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房产拍卖商之一。另一位是德国富翁。德国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尔(Adolf Merckle) 的家人今天称,因受其商业帝国土崩瓦解的“打击”,默克尔2009年1月日,撞火车自杀。据德国《世界报》(Die Welt)报道,一名当地警署官员在接受该报采访时透露,默克昨天晚上在他的家乡,也就是位于斯图加特东南部的布劳博依伦小镇附近因受火车撞击而死亡,终年74岁。默克的资产总额预计为92亿美元,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球富豪榜的第94名。在德国财富排名第五。再次向人表明金钱不是一切,包括肉体所有的需要都无法满足人。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爱的东西。”人世间的得失永远不能让人满足。正如《传道书》说:“空虚,空虚,人生空虚,一切都是空虚。人在太阳底下终生操作劳碌,究竟有什么益处?”这世界一切的情欲都无法满足人的内心世界。


刘同苏,刘伯承元帅的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1991 年应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赴耶鲁大学法学院从事欧美法哲学研究。其间,因住进耶鲁大学神学院宿舍而开始接触基督信仰,后又通过研究洗礼的性质和沿革而确认洗礼的合理性,并于1993 年受难日前夜接受洗礼;同年进入神学院寻求更多神学知识。因着上帝的怜悯和恩典,于1994 年夏遇见老宣教士宾克汉姆先生,从他燃烧的生命中见到活生生的耶稣基督,从此生命完全改变。放弃在中国的优越条件而成为上帝所使用的人,1995 年夏,与妻子侯君丽牧师一起创建新港华人宣道会,开始学习作仆人的功课。


2、永不干渴的活水能满足人   (约4:28-30)


永远不渴,就是说人得满足到一个地步,再也不觉得有缺欠,再也不觉得在贫乏中活?,因为已经一无所缺,样样都是丰丰富富的。耶稣和妇人的谈话的内容是关乎物质的水,但主的话所指的却是人里面的干渴。人里面与神隔绝,是人感到干渴的原因。造成人与神长久的隔绝是人的天然倾向并不注意神,而只注意人,包括注意自己,这是在伊甸园的堕落所带来的结果。从那时候起,人所注意的永远是人,和人的需要,并人所作的,连同人作工的方法,都一并放在人所注意的范围里。主耶稣对妇人说,她必须要知道是他谁。她的反应首先就是“打水的器具”(11),这是方法。其次是“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么”?要喝水是人的需要,雅各和“你”就是人的本身。所有的注意都是围绕人,人若把注意力全在人的身上,他定规是看不见神,也想不起神。这样,人就永远站在神以外,长久忍受里面的干渴。


只有耶稣能满足人,这个妇人因认识了耶稣,她的生命得到了满足。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我一生中曾是个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不是个社会主义革命者,而是什么都不信。后来信仰临到我,我相信了耶稣的道理,整个生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改变。我不再绝望,反而尝到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的。”“在我接受耶稣的教训之后,心中的绝望变为希望。”“信仰不是信仰某种学说,不是信仰诫律,或者什么训示,什么思想,而是信仰可感觉到的活生生的神——耶稣基督。”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3a36c0100c8e1.html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