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答与問 第二集 鄭國治著灵修

作者:鄭國治 来源:网络 浏览:
封面用的相片 耶穌的答与問 第二集 鄭國治著 聯合推薦 『耶穌所給出的問題與解答﹐不單是使用比喻﹐隱喻﹐比較﹐象徵等等的語言方法﹔更重要是其中有屬天的屬靈意義。 使人得生命。鄭國治博士在耶穌的答与問中清楚把這些意義解釋出來﹐使讀的人得亮光。真理...

封面用的相片
 
                    耶穌的答与問   第二集    鄭國治著
 
 
 
聯合推薦
 
『耶穌所給出的問題與解答﹐不單是使用比喻﹐隱喻﹐比較﹐象徵等等的語言方法﹔更重要是其中有屬天的屬靈意義。
使人得生命。鄭國治博士在“耶穌的答与問”中清楚把這些意義解釋出來﹐使讀的人得亮光。真理使人成聖﹐這書將成為許多人的幫助。』
 
郝繼華牧師/博士  美國信心聖經會會長 
 
美國信心聖經神學院院長
 
                                   美國信心聖經教會主任牧師
 
 
 
“在聖經四福音記述耶穌生平與教訓中,鄭國治牧師對耶穌答覆不同的問題上,都有個人獨特的心得與領受。這本書是他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用活潑的文筆書寫出來。讀後可以讓我們更明白耶穌的智慧,而且可以啟發和擴大我們的思維來面對不同的挑戰!這樣對我們在事奉和生活上,都有極大的幫助。我鄭重推薦這書 !”
 
何崇熙牧師/博士
 
北美真道浸信會神學院行政副院長、教牧博士科主任
 
 
 
 
 
 
 
“使徒約翰曾說:「耶穌所行的事…所寫的書(關於祂的),就是世界也容不下!」(約21:25);歷代基督徒都蒙耶穌基督的言行改變,奉祂的名訴諸文字表揚是最佳見證渠道。「耶穌的答与問」一書是鄭國治博士累積牧會,各地佈道培訓數十年經驗和近百部著作中,又一精心鑽研之作。見證主名得榮耀。”
 
梁誠德牧師   洛杉磯宣道會活石堂主任牧師
 
 
 
序言
 
        “耶穌的答与問”, 顧名思義,此一系列的書以 “耶穌解答” 的內容為主, 主要的範圍以四福音書為藍本, 意謂耶穌道成肉身時, 在地上宣道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為其解答的內容加以闡釋, 舉凡与舊約有關的思想也盡量加以說明, 与新約背景有關的也盡其所能的加以分析; 与現代人有關的也配合應用, 盡量使內容扎實, 有歷史性, 也有時代性的吻合, 使讀者不只是增加屬靈的知識, 也可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上. 如能讀完此一系列的書本, 深信對四福音書會有相當的認識, 也可幫助解答別人類似的問題, 豈不一舉兩得!
 
        人若不在知識上下功夫, 原有的知識也會隨着時間而漸漸的失去. 很多人在神學院學了希腊文, 或希伯來文, 因日久生疏而不繼續再鑽研下去, 於是很快的便忘記得一干二淨!
 
人對一種學問越下苦功, 必定越會明白其內容. 但倘若不努力繼續求上進, 肯定會退步的. 學問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膚淺的學習一定是枯燥乏味的, 肯深入研究做學問的功夫, 便會獲得無窮的滋味, 能激發起好奇心, 這就是學問能引人入勝的地方. 人的學識越多, 自然會能夠越發增加自己的學問.
 
        當我們細心研讀四福音書時, 必然深感內容是何等的豐富, 叫人一開卷,就愛不能釋手, 一直吸引人進入更深的研究.
 
今天神啟示的聖經已經完備, 我們當竭力的追求,善於教導, 好好的造就信徒, 使眾信徒都能吃乾糧.(來 5:12). 耶穌藉著解答問題, 造就門徒. 我們若能深知其妙訣, 深入的研討其答案, 深信必得益非淺,並能用來造就信徒; 能將四福書裏耶穌的問題解答全盤識透, 深信必能打下美好的根基, 亦能在屬靈上屢戰屢勝!
 
承蒙郝繼華博士、何崇熙博士、梁誠德牧師提供薦言; 孟子七十代裔孫斧正, 謹此致謝!
 
                                                     鄭國治 2013年於美國洛杉磯
 
 
 
目錄
 
第1題 :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第2題 :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第3題 : “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
 
第4題 : “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第5題 : “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第6題 : “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哪裏來的稗子呢?”
 
第7題 : “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第8題 : “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
 
第9題 : “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第10題 : “我們在這野地,哪裏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第11題 : “你們這小信的人,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
 
第12題 : “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
 
第13題 : “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
 
第14題 :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第15題 : “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
 
第16題 : “看哪,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
 
第17題 : “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
 
第18題 : “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第19題 : “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
 
第20題 :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第21題 : “誰摸我的衣裳?”
 
第22題 : “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第23題 : “這人從那裏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第24題 : “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第1題 :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太 18:21-35)
 
 
 
       饒恕是一門藝術, 人需要饒恕, 也需要被饒恕.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 19:11) 耶穌論饒恕的答案, 遠超過儒家的標準和世人的觀點. 亞聖孟子只饒恕人的過犯兩次, 對方若第三次來冒犯, 則罵他是 “畜牲”! “ C. S. Lewis 說: “饒恕是超越人類所謂的公正,它赦免那些完全無法寬恕的罪行.” 耶穌說: “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路6:37:)饒恕原文是「釋放」之意。饒恕是不計算人的惡,原諒對方, 並在基督裏憑信心去愛他. 我們從耶穌的論述可領受更完美的結論.
 
 
 
一. 有限的饒恕
 
彼得說: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按人的標準, 能饒恕七次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因為拉比傳統的教訓, 對犯罪的弟兄, 只需要饒恕他三次.因為人是有限的,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 人的愛心也是有限的, 人的自我克制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人的饒恕也是有限的.
 
        人不能饒恕有很多原因: 自尊心受到傷害、人格受到虧損、經濟受到吃虧、名譽受到損傷、權利受到剝奪、 財產受到霸佔、 家人受到污辱、婚姻受到破壞等等, 都會令人刻骨銘心, 梗梗於懷. 但更重要是如何藉著饒恕, 修好彼此的關係, 轉敗為勝,才是上策!
 
 
 
二. 無限的饒恕
 
耶穌說, 不是七次, 乃是 “七十個七次”, 即490次, 換句話說, 不應限制多少次, 等於說: “常常”, 即要無限的饒恕. 以這樣的說法, 要表達這個概念, 就是要和彼得的那個” 七” 作對比, 彼得的七, 是對饒恕的一個限制. 神在基督裏饒恕我們一切的罪, 是無限量的饒恕. 因神大有慈悲, 塗抹人一切的過犯(詩51:1), 人的資財不能買赦罪之恩(箴11:4), 赦罪是出於神的恩典, 不是在乎人的行為(羅11:6).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 1:9)   “洗淨一切”, 就是無限量的饒恕.
 
 
 
三. 上帝的饒恕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這比喻,天國的王是指上帝. 要和他的僕人算賬, 而其中一個僕人欠了一千萬兩的銀子. 若把它折算為現今的美元, 可能是天文數字. 當他沒有甚麼可償還的時候, 主人吩咐把他僕人和其全家及所有的都賣了, 好盡量的還債. 但那僕人苦苦的哀求, 懇請寬容還清欠債的時間, 結果主人動了慈心, 把他釋放了, 並且免了他的債. 這比喻表明上帝偉大的饒恕. 彌迦先知說: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彌 7:18)
 
        耶穌教導門徒禱告: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 11:4) 在此的 “罪” 字, 与亞蘭文的 “債” 字同樣的意思. 因此, “凡虧欠我們的人”, 就是 “凡得罪我們的人”. 馬太福音6:12節又出現 “債” 等於 “罪”的用法.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主耶穌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之後又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 6:14-15) 很明顯的暗示不只是聽道, 還要行道. 不只是有口無心的禱告, 還要用心靈誠實的禱告, 將禱告化成生活的力量, 才能言行一致.
 
        我們若肯謙卑求上帝赦免我們的罪, 他必在基督裏饒恕我們一切的過犯. 我們也當效法天父的饒恕.
 
 
 
四. 惡奴的饒恕
 
        那僕人出來不久, 遇見另外一個僕人, 這人欠他十兩銀子, 遠比他欠主人的一千萬兩銀子的對照, 簡直是天壤之別.但這惡僕立刻要求他償還, 並且拒絕向他的債務人施恩. 甚至將他下在監裏, 等他還清所欠的債. 其他同伴看見此事, 就甚憂愁, 為這不幸的事感到悲傷. 他們將此事告訴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把他交給掌刑的, 就是依據法律的處罰.
 
        惡奴不但沒有饒恕人, 反而變本加利的對付別人. 結果他也得了不饒恕的報應. 耶穌說: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 6:15)
 
 
 
五. 從心裏饒恕
 
耶穌的教訓是饒恕与被饒恕的量,應當直接成為正比. 第一個僕人已被免去一切, 因此,他也必須饒恕免去別人的一切.那惡僕不肯放過只欠十兩銀子的同伴, 這比喻說明他不肯從心裏饒恕人.
 
耶穌說: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主耶穌饒恕了我們自己無法脫離的大罪, 我們豈不同樣地當饒恕他人嗎?
 
        從心裏真正的饒恕, 是真信心的一種表現, 此種饒恕乃是發自重生和聖潔的心. 在恩典之下, 我們因基督的赦免, 我們才能赦免別人.
 
耶穌說: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 17:3-4)
 
一切屬神的兒女, 因著信耶穌, 一切的罪都被赦免了, 當有人得罪我們時, 無論是多少次, 都要從心裏饒恕他們.
 
保羅說: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弗 4:32) 
 
        總而言之, 我們當以上帝超然的饒恕觀應用在人群中, 不應以人有限的私心待人. “敬人者, 人恆敬之. 愛人者, 人恆愛之.” 耶穌認為: “恕人者, 人恆恕之.” 無限的饒恕, 必須憑信心從心裏發出. 饒恕越多, 就帶出越多的愛;愛越多, 就帶出越多的饒恕. 天父愛我們到底, 他的恕免也是徹底的! 我們當效法天父的心去饒恕別人, 這世界就會充滿更多的愛和溫暖.
 
 
 
 
 
第2題 :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耶穌接待稅吏和罪人, 与他們為友,並一起吃飯, 而發出怨言(路5:30;7:34,39;15:1-2;19:7) 耶穌講失羊的比喻, 目的是要糾正其錯誤.
 
        “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裏,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 15:3-7)( 參太18:12-14)
 
 
 
        古代在中東一帶畜牧業和農業是主要經濟的命脈, 所以耶穌講道用羊的比喻, 或用撒種的比喻, 是耳濡目染, 眾所皆知的体裁, 易被理解与吸收. 他用最平凡的例子, 卻述說最深奧救恩的信息.
 
 
 
一. 羊的像徵意義
 
        羊是巴勒斯坦區主要的牲畜. 它的肉、毛、皮和乳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利13:47-48; 申32:14; 王下3:4). 在舊約以色列人以羊用來獻祭(利1:10). 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在逾越節, 將羊的血塗在門框門楣上(出12:7), 表徵的意義預指耶穌的救贖. 當施洗約翰看見耶穌時, 公開的說: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譯:背負〕世人罪孽的!”(約 1:29) 預表耶穌要為世人贖罪, 有如 “羔羊”一樣被獻上. 希伯來書說: “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來 9:12) 但在新約, 耶穌以迷失的羊(太10:6), 或沒有牧人的羊(太9:36), 來比喻以色列人的境況. 他用羊來表徵 “人”的意義. 他說: “我來了,是要叫羊〔或譯: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 10:10) 這裏不是指牲畜的羊, 乃是指 “人”. 一隻迷失的羊, 乃是指一個失喪的罪人, 有如迷路的羊(詩119:176; 賽53:6; 太18:12).
 
 
 
二. 誰找迷失的羊?
 
        神在找迷失的羊, 因為神是以色列人的牧者, 以色列人如同耶和華的羊.
 
        “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牧人在羊?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裏救回他們來。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他們。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他們。他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他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臥,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牠們。”(結 34:11-16)
 
        這比喻從歷史背景得知神的心意, 以色列人被亞述、埃及、巴比倫欺壓擄掠, 耶路撒冷淪陷後, 他們流離四散. 耶和華必領出他們, 聚集他們. 被擄的人必從各國: 包括埃及、腓尼基、阿拉伯和巴比倫, 被引導歸回故土, 並且在耶和華牧養下安然居住. 這預言將來必要全部的應驗, 主耶穌要牧養他們.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 7:17) 那是完美無憂傷的.
 
主耶穌用好牧人和羊的關係, 來比喻他和世人的關係. 他說: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 10:11-14)
 
        “雇工” 与 “好牧人”成為對比, 雇工是為錢來看顧羊, 當危險臨到時, 則逃之夭夭, 只顧自已的安全, 不管羊的安危, 於是羊被狼吞吃了. 好牧人則不一樣, 他認識自已的羊, 羊也認識他. 一旦危險來臨時, 他挺身而出, 甚至為養捨命. 表明他為世人完成救恩.
 
        耶穌被稱為大牧人.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來 13:20) 他是死而復活的神, 不必再死, 乃是永活的大牧者.
 
耶穌也被稱為靈魂的牧人.“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 2:25) 他是永恆的牧者.
 
 
 
三. 為何歡喜快樂?
 
地上有人悔改, 不但教會喜樂, 天使天軍也喜樂. 禁卒因全家信了主, 全家都喜樂(徒16:33-34).保羅說: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羅 12:15) 因信主能進天國, 這是何等喜樂的事.
 
例: 如浪子回家, 認罪悔改, 整個家庭就充滿了喜樂的氣氛.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路 15:22-24)
 
你盼望家庭充滿喜樂嗎? 保羅說: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 4:4)
 
 
 
四. 一個罪人悔改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悔改”是對神懊悔自己所犯的罪. 如浪子向天父認罪(路15:21), 如稅吏向神捶胸認罪禱告(路18:13).
 
        “義人”可指因信稱義有資格進天國的人. 也可指古時与神同行的人, 如挪亞是個義人, 因他与神同行(創6:9). “不用悔改的義人” 也是對法利賽人不肯悔改, 自以為義的一種諷刺.
 
耶穌說: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 19:10) 失喪的人就如羊走迷, 偏行己路. 所以耶穌來尋找拯救.
 
當耶穌和門徒在稅吏利未家宴席時, 法利賽人非常憤慨, 他們苛責耶穌沒有敬虔地將 “義人”与 “罪人”分別出來.“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 2:17) 在此的 “義人”, 是指責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 他們不認為自己需要悔改与相信(可1:15). 主來召 “罪人”, 就是那些謙卑自己, 領受主救恩蒙赦罪的人, 才能進神的國. 這是耶穌常与罪人坐席的原因(可2:5-11;19-20). 
 
耶穌是屬靈的大醫生, 醫好人心靈的病. 彼得說: “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 2:25)
 
        我們不要在信仰上做迷失的羊, 聖父、聖子、聖靈都在尋找迷羊, 他藉著教會、牧師、信徒將救恩真理傳開, 將啟示的話訓勉世人. 若能全家信主最為喜樂, 因為地上短短數十年寒暑, 轉眼就消逝, 惟有天國的喜樂才能永恆不息!
 
 
 
 
 
第3題 : “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加: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 20:1-16)
 
 
 
        這是耶穌講天國裏雇工的一個比喻, 主要是論雇工、得工價、被選召和神的賞賜与恩典.
 
 
 
一. 進葡萄園工作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家主代表神(太21:33;9:38). “清早去雇人”, 即選召工人(約15:16; 可2:13). “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表示為天國工作, 為主收割屬靈的莊稼, 就是差派信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9:35-38;28:19).
 
 
 
二. 何時進去工作
 
“市上還有閒站的人”, 是當時尋找工作的人普通等候的地方. 現代的社會, 照樣有在路邊閒站著等候找工作的人. 無論在中國或美國都很普遍的可看到.
 
清早就雇人進去工作, 很可能從早上六時就開工, 然後又分批請人進去工作. 第二批是在“巳初”, 是上午九時進去工作; 第三批是 “午正”, 是中午十二時進去工作;第四批是在“申初” ,是下午三時進去工作; 第五批是在 “酉初” ,是下午五時進去工作. 最後一批只作一小時的工作, 最早清晨進去的可能作了十二小時的工作.
 
 
 
三. 不滿所得工價
 
        現代雇主与雇員論工價方式很多:1. 時薪: 每小時定多少錢? 以一天工作多少時計算.2. 時薪加上超時薪: 時薪以工作八小時計算, 再加上超時的超時薪, 超時薪可能以時薪再加百分之十, 或百分之二十的薪金.3. 日薪: 講定一天的工作是多少工資, 不論工作時間.4. 月薪: 講定一個月多少工資. (超時或不超時都當預先規定好).5. 論件計酬: 以工作量計算工資. 如車一件衣是2美元, 一天車完20件, 則得40美元的工資. 6. 傭金制:無底薪, 如房屋經紀人賣一棟房子多少錢? 則可抽3%或5%的傭金.7. 傭金加年終獎金制: 傭金是按月以成績計算, 年終獎金則一年結算一次.7. 月薪加年終獎金制. 現代論工資的方式相當龐雜. 耶穌講進葡萄園的比喻是以日薪為原則. 
 
        發工資時, 從後來的先開始發放, 每人都得一錢銀子.但當時有人不瞭解, 而向家主發怨言.“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家主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 一錢銀幣是當時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 這是他們同意訂定的工價; 並 不是論時計資, 有甚麼好發怨言的.
 
    計算工價付給時, 從後來的起, 到先來的為止, 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表示在天國裏平等的待遇与賞賜, 叫多時作工的沒有餘, 少時作工的也沒有缺, 家主關心他們的需要, 他並不虧負人. 對永生的賞賜每人都是一樣的. 但對忠心与否的賞賜, 並非完全一樣, 而是有區別的(林前3:8).
 
 
 
四. 神的主權与恩典
 
家主有權隨意用自己的東西, 並且提醒他們不應該因主人對那些短暫工作的人施恩慷慨而紅了眼--妒嫉. 既然任何事物都是來自神的恩典和愛心, 那麼神有權按照其心意賜給或收回. 我們要萬分謹慎, 當看見神的仁慈時, 不要任意的發怨言, 乃當讚美神才對.
 
“天國好像家主”, 天國是神的國,  “家主” 當然是指神. 神是自主全能全權的主宰. 神是可以在人前算清一切的賬目.這是神對人的態度, 先召的不比後召的多得恩典. 我們得救不是靠自己的功勞, 全是靠主的厚恩.
 
       家主對一些人慷慨, 對早進場的工人也很公道, 因為有言在先. 更何況神給的賞賜, 即在基督裏都得永生,
 
 
 
五. 在後的將要在前
 
        表明那在後被召的, 反而在前得了工價, 且格外蒙主恩寵; 那在前被召的, 反倒在後得工價. 有如以色列人雖為神的選民, 卻因追求律法的義, 且自以為義, 不憑信心依靠神, 想靠行為稱義; 然而, 外邦人卻因靠神的恩典, 藉著耶穌的救贖, 因信得以稱義, 進入神的國. 當主耶穌再來時要被提与主同在, 享受神的賞賜(太8:11-12; 路13:28-30; 羅9:30-33; 帖前4:16-17)
 
        賞賜既然是神的主權和恩典, 所以人絕對無權干豫. 如果有人存心驕傲自滿, 貪功爭賞, 反而可能使自已落在別人的後面, 在前的反而在後, 在後的反而在前.許多有顯赫地位的人, 有一天會發現自己被貶低了, 而許多自己常感到是末後的人卻被提升了.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 最後的決算是以耶穌的分析為最高標準. 所以我們要至死忠心, 戰戰兢兢的事奉.
 
        總而言之, 天國大業非常需要工人主動積極的參与. 因為莊稼多, 工人少. 事奉主的機會全是恩典, 一切賞賜的的主權全在乎神的標準与心意. 我們當有深度的認識神的作為与旨意. 這比喻教訓信徒不可有貪功爭賞, 与主討價還價的事奉, 應當完全信賴主的信實与慈愛, 只要照主所託付的事奉, 以蒙主喜悅与恩待.
 
 
 
 
 
第4題 : “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在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約 21:15-19)
 
 
 
        耶穌復活之後, 多次向世人顯現, 根據約翰的記載, 這是第三次向門徒顯現, 地點在提比哩亞海邊(加利利海)( 約21:1); 第一次向門徒顯現(約20:26), 當時多馬不在其中; 第二次向門徒顯現(約20:26), 多馬在其中, 他對耶穌說: “我的主! 我的神!” 第三次向門徒顯現, 將牧養的使命特別託付彼得, 所以有三問和三吩咐.
 
 
 
一. 耶穌的三問
 
彼得是耶穌親自帶領著名的使徒.有趣的是彼得曾三次不認主(約18:18,25,27), 一個人無論怎樣堅強, 都有跌倒的可能(參林前10:12). 但神的恩典和饒恕, 必將重新建立那位悔改的人. 彼得曾為三次不認主痛哭懊悔.主復活之後, 特意告訴女信徒去通知彼得(可16:7) ,表示主耶穌對彼得還是充滿著關懷和厚愛. 彼得雖然三次不認主, 主並沒有不認他, 主對他的愛並沒有改變.主復活後竟然三次問彼得: “你愛我嗎?” 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這句話根據希腊原文可以有三種譯法: 
 
1. 你愛我比這些人(門徒) 愛我更深嗎?
 
2. 你愛我比這些人(門徒) 更深嗎?
 
3. 你愛我比這些東西(漁船、漁網) 更深嗎?
 
        主耶穌問彼得的目的, 很可能是要彼得放下捕漁的工作, 用全部時間廣傳福音, 牧養教會.
 
        主耶穌三次問彼得 “愛”的程度, 用了兩個不同的希腊文: 前兩次是用Agapas, 是意志上堅定的愛, 層次比較高, 是不改變的, 有如神之愛. 第三次用的是Phileis, 是感情上的愛, 如父子親戚服友之愛, 是會改變的. 聖經中論到律法上要求人的愛時, 多數用Agapas(路10:27). 所以有學者認為, 耶穌頭兩次用Agapas問彼得 “你愛我麼?”, 第三次用Phileis的愛問彼得, 是用比較弱的語法. 表示主知道彼得無法達到高層次的水平, 所以減低對彼得的要求.
 
彼得三次的回答都用 “phileis”. 乃是表示個人感情的愛. 比agapas的層次較低的愛. 第三次耶穌用彼得所用的“phileis”, 這就使他憂愁起來. 表示彼得想起過往的錯失, 對主的愛心不夠真誠, 顯出他謙卑的表情. 他對主說: “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在這三次的問話中, 彼得都用 “感情的愛”來回答. 可見他以前都是用感情的愛, 因此比較容易用血氣, 輕舉妄動, 有人來逮捕耶穌時,他竟然用刀削掉馬勒古的耳朵(路22:50-51). 在一個弱女子面前不敢認耶穌為主. 這次主用三次的愛來考驗他, 實在得著安慰和扶侍, 使他能再一次將自已完全奉獻給主, 盡心盡意盡力愛主, 為主牧養教會羊群.
 
 
 
二. 主的三吩咐
 
        耶穌復活後對彼得仍是殷切的期望和囑託.主耶穌吩咐彼得說:  “你餵養我的小羊。”、 “你牧養我的羊” 、 “你餵養我的羊”. 這裏的 “羊”字, 希腊文是 robatia, 是指 “幼羊”. 也就是初信的基督徒.彼得要照顧, 牧放, 帶領羊群到青草地上, 可安歇的溪水邊. 彼得為教會長老, 他在信中說: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羊的榜樣。”(彼前 5:1-3) 他真是屢行了主耶穌的吩咐.
 
 
 
三. 為基督殉道
 
        耶穌預告彼得要為主殉道.“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
 
        耶穌嚴肅地預告彼得將來要為主被釘十字架, 當彼得年老時, 他要伸出手來, 被綁在十字架上. 相傳彼得大約於耶穌降生後67年在羅馬為主殉道, 殉道時大約75歲.
 
 
 
四. 跟從主耶穌
 
 
 
“你跟從我吧!”這是主的命令. 每一基督徒都當跟隨主, 如主耶穌順服天父旨意一樣. 無論是通往十字架之路, 或其他艱難之路, 都要憑信心勇往直前. 彼得的確跟隨主, 直到為主殉道.
 
        “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 16:24) 捨己即放下個人的野心和奢望, 他必須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 在羅馬帝國, 一個判罪的囚犯, 被帶去釘十字架時, 他被逼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這樣就是公開表示他已服在他曾反抗的統治底下. 信徒要服從在耶穌的權下. 人雖然會喪掉生命, 但卻在主裏得到永遠的生命.
 
        今天耶穌若問你: “你愛我比這些財寶更深嗎?” 你將會如何回應?他若要你牧養教會的羊群, 你願意嗎? 你願意背起十字架跟從主嗎? 你願意為主捨己, 而得著更超然的生命嗎?
 
 
 
 
 
第5題 : “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耶穌在海邊, 因聚會的人相當擁擠, 耶穌只得上彼得的船, 眾人站在岸上, 耶穌一口氣向他們講了四個比喻, 另外三個比喻是在屋裏講的. 他乃是將創世以來所隱藏的奧秘發明出來(太13:11,35; 羅16:25-26; 詩78:2)撒種的比喻是頭一個, 究竟有何意義? 對我們有何關係?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 13:10-23)( 可4:1-25; 路8:4-15)
 
 
 
一. 門徒与眾人有何不同?
 
“門徒”是耶穌選召跟隨他的人, 他們接受耶穌的教訓, 並負起主吩咐的使命, 拓展天國大業. “眾人” 則是當時廣大的群眾, 可能多數是猶太人, 當然其中會有文士、法利賽人、律法師和羅馬人.
 
耶穌說: “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門徒是有福的, 他們是天國的子民, 耶穌給他們特權知道天國的奧秘. 為甚麼 “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你們” 是門徒; “他們”即馬可所稱 “外人”(可4:10-12), 指不信的人. 這“天國奧秘”的真理(不是一切的道理), 當然不信的外人是不知道的, 乃是為使門徒得造就的. 何況當時的猶太人, 對主所講的 “天國” 未克暸解真正的意義, 他們只希望藉政治之革命來復興猶太國, 甚至擬強逼耶穌作王(約6:15). 因此耶穌用比喻來講解天國的奧秘, 目的為造就有信心的門徒, “只叫你們知道”, 使門徒對神旨意有更深入的瞭解. 因為許多屬靈的事不信的外人是無法瞭解的, 並不是耶穌偏待人, 耶穌所傳的信息, 對 “門徒” 和 “外人” 是有分別的. 對外人注重 “信”(約3:16) 對門徒則有更深入的教導.
 
“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這裏的 “你們”不是指耶穌的門徒, 是指 “百姓”, 就是當時的猶太人. 這百姓有三大毛病: 第一,油蒙了心; 第二,耳?發沉; 第三,眼睛閉著. 意思很清楚, 就是心竅不開通, 耳朵聽不進去; 眼睛故意不看. 他們是自己不肯理解神啟示的真理. 所以耶穌講的天國之奧秘, 他們當然不懂. 他們 “ ‘恐怕’眼睛看見,耳?聽見,心裏明白”, 這裏的 “恐怕”, 是猶太百姓自己心地剛硬, 不回轉歸向神. 而不是神 “恐怕”他們得救. 神乃是願意人人悔改. 但 “外人” 聽了道也未必肯悔改, 神尊重人的自由意志. 如亞基帕王聽保羅分訴之後, “恐怕” 自己變成基督徒(徒26:27-28). 所以門徒与外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門徒是有福的, 他們親眼看見彌賽亞, 親耳聽見神子的話. 門徒經過耶穌的調教之後, 已有相當的悟性, 所以就不必用比喻向他們講解.
 
彼得說: “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地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彼前 1:10-11) 門徒信神与先知的話, 但當時的領袖与眾人卻不信耶穌所講的比喻.
 
 
 
二.向眾人為何要用比喻?
 
耶穌用比喻是大家所熟悉的, 用以表達深奧的真理. 耶穌用比喻來傳達天國的奧密. 對有心追求真理的人, 會抓著主題, 則易明白接受.對那些頑梗不化的人, 心地剛硬的人, 只是當作普通故事聽聽而已. 自然不能明白. 屬靈的真理對那些只有天然理解力的人, 只能當作平凡之物一般, 即使聽了也無濟於事.
 
        耶穌用比喻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是為了繼續向門徒啟示天國奧秘的真理(太13:11-12). 第二, 耶穌用比喻來講解, 是要把真理向不信的人隱藏. 天國的秘密會向門徒顯明, 但文士和法利賽人因不信就會隱藏起來. 第三, 他講比喻是為應驗先知以賽亞書6:9-10節的話.
 
耶穌清楚的說:“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以賽亞用 “ ‘使’這百姓油蒙了心”, 但耶穌所領受的是 “ ‘因為’ 這百姓油蒙了心”,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時也用 “ ‘因為’ 這百姓油蒙了心”(徒28:26-27). 清楚表明這百姓雖然硬心不肯信, 神仍然差派他的門徒去宣傳福音.當以賽亞開始傳道時, 神已指示他百姓不會領悟神的信息. 耶穌也經歷了同樣的反應. 他們聽了, 卻不明白.
 
 
 
三. 撒種的比喻有何意義?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裏講了七個 “天國的比喻”. 從耶穌開始至今, 都是 “撒種的時代, 直到主耶穌第二次再來 “收割” 為止. 這故事強調的是撒種的結果, 因為撒在四種不同的土壤中, 會獲得四種不同的結果.耶穌對撒種的比喻解釋的十分清楚. 這位撒種的就是主耶穌, 或傳道者(太13:1-2; 詩126:5,9); 種子就是神的道(路8:11); 田地就是聽道者的心.
 
1.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這天國的道理, 就是福音的信息. 是施洗約翰, 耶穌与他的們徒所傳的道理. 這是人聽了道, 因心地剛硬, 不能接受進入心田,當然聽了道而不明白, 那惡者就把撒在人心裏的道種奪了去. “飛鳥來吃盡了”(可4:4), 代表那惡者魔鬼來, 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了, 恐怕他們信了得救.約翰說: “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一 5:19)  惡者不願人信主, 就像撒在路旁的, 沒有看見果效.
 
 
 
2.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這種人只是暫時有興趣, 但經不起考驗, 沒有道根, 只要有患難逼迫, 立刻放去. 表示人聽了道, 當時喜歡領受, 只因心地剛硬如石頭(結11:9), 不能住下扎根, 建立信心的根基, 患難一來, 立刻就跌倒. 這也是沒有果效的. “跌倒” 就是陷入撒但預設的網羅裏.
 
3.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荊棘長起來, 將他擠住了, 荊棘代表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 或各種私欲進來就把道擠住了, 便不能結出成熟的子粒來.這種人有始無終, 注重錢財過於事奉的見証, 想過安逸的生活, 一受到誘惑, 就不能結出屬靈的果子.
 
4.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惟有種子落在好土裏的, 就會永遠有果效. 可以結實百倍. 人因相信主耶穌的話, 就能明白更多, 領受更多. 他將道持守在善良誠實的心田裏,  並且按時結果子. 
 
        為甚麼會有不同的結果? 問題不在於種子, 而是在於土壤. 當神的福音傳開時, 在聽眾心裏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 在這比喻裏, 當時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拒絕他的信息, 因為他們不是好土壤. 天國的比喻非常重要,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 就大聲說 :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8:8) 這是耳提面命, 非聽非信不可!
 
        總而言之, 我們當靈裏儆醒, 不但不可效法法利賽人的剛硬和反抗的心態, 乃當謙遜的作主忠實的門徒, 持守主天國的教訓, 往下扎根, 向上結果(賽37:31),並廣傳福音, 直到主再臨. 作好土,100倍、60倍、30倍的為主多結果子.
 
 
 
 
 
第六題 : “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哪裏來的稗子呢?”
 
 
 
        麥子与稗子的比喻, 主要的目的是等收割時, 來定善惡的結局. 耶穌親自作了清楚的解答.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裏,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裏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哪裏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裏挑出來,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 13:24-30,36-43)
 
        主耶穌親自解答:
 
1. 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代表是耶穌.
 
2. 田地就是世界;代表普世福音的工場.
 
3. 好種就是天國之子;代表重生接受真道的人.
 
4. 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就是有毒的種子, 被仇敵魔鬼撒在麥子當中..
 
5.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他將惡者之子, 撒在好種天國之子裏面.
 
6. 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
 
7.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一. 麥子与稗子有何不同? 
 
       麥子用以製做麥粉和麵包用的穀類, 是巴勒斯坦地區主要的農產品. 通常是在春節末期收割(出29:2; 申8:8; 士6:11; 得2:14; 太3:12; 路22:31) 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 12:24) 在此預表耶穌死而復活的生命. 一粒種子落在地裏, 若不死去, 則不能長出生命來. 在天國裏, 人必需放下自己, 才能領受更丰盛的生命. 比喻中的麥子預表有生命的基督徒.
 
       “ 稗子”又名毒麥, 他的子粒含有毒質, 是長在田間的一種大型的裸麥草, 是一種野生的植物. 未吐穗前, 莖葉与大麥的莖葉極相似, 很難分辨. 及至吐穗, 則無實質的內容. 在此 “稗子”預表有名無實的假信徒. 稗子是冒充的 “天國之子”.
 
 
 
二. 誰將稗子撒在麥田裏?
 
         “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裏就走了。”表示沒有儆醒, 無人好好的照顧, 有仇敵就來, 就是魔鬼, 又名撒旦, 就是 “抵擋神者”, 趁人不備, 偷偷的將稗子撒在麥田裏. 換言之, 就是將錯誤的假道, 將異端邪道散播在天國之子信徒中間. 為要混亂教會的純正信仰.
 
 
 
三. 為何不將稗子薅出來?
 
        “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因為過早除去稗子, 連麥子也會被毀壞. 所以容許兩者一齊生長, 到收割時,便先將稗子收集加以毀滅, 然後麥子要收在倉裏.
 
        表示讓惡人与義人一齊生長, 主再來之前, 神的教會門是大開的, 重生的信徒來敬拜, 慕道友、非信徒、甚至反對者均可來教會, 雖然目的動機各有不同, 但仍容許一齊生活, 等到主再來時, 真、假的結局就不同.
 
 
 
四. 世界的末了有何結局?
 
        “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裏挑出來,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世界的末了”, 乃是基督建立彌賽亞國前現世代的完結. 整段時間是從基督在地上工作開始, 直到他回來審判這世界. 當主第二次再來時,天使會“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裏挑出來,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有關末世論,保羅解釋的非常清楚: “也必使你們這受患難的人與我們同得平安。那時,主耶穌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在火焰中顯現,要報應那不認識神和那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他們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他權能的榮光。這正是主降臨、要在他聖徒的身上得榮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顯為希奇的那日子。我們對你們作的見證,你們也信了。”(帖後 1:7-10)
 
約翰領受啟示時說: “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是牧〕他們,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啟 19:15)
 
舊約耶和華說: “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裏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番 1:3) 
 
這稗子比喻的精義並非說基督徒應該容讓惡事. 比喻的本身反而是一個呼召, 義人至終必得勝這罪惡的世界.
 
       “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 与但以理先知所言遙遙相對:“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 12:3)
 
        沒有重生得救的人, 要進入永刑的火湖裏, 在那裏哀哭切齒. 重生得救的義人, 要進入神的國.
 
         總而言之: 現在於教會中, 信徒有真有假, 魔鬼詭計多端, 想利用假信徒傳異端邪教, 甚至到教會臥底, 拉信徒到其組織, 就像稗子長在麥田裏. 所以教牧傳道, 當儆醒善牧羊群, 不受惡者所侵, 不被邪教所騙. 因等主來仍持守純正的真道. 耶穌說: “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啟 2:25) 他必快來, 他應許說: “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啟 3:11) 到世界的末了, 是賞罰分明的, 忠心良善的僕人必得主的賞賜. 盼你能成為忠僕良牧, 善牧羊群!
 
 
 
 
 
第7題 : “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耶穌回答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 15:1-9)( 參可7:1-13)
 
 
 
        吃飯洗手是猶太人衛生的規條. 有如從前台灣小學生所唱: “衛生第一條, 洗手記的牢, 飯前大小便後, 一定要洗淨.” 這是生活衛生問題, 不是信仰的問題. 洗手才用飯本是好的, 但不能將遺傳代替神的誡命.耶穌對人的遺傳与神的誡命解答的非常精闢.
 
 
 
一. 甚麼是古人的遺傳?
 
        “遺傳” 包括自教父傳下來的禮儀, 祈禱及各種信經, 与教義的解釋, 与聖經有別.”(最新實用神學名詞辭典P372)
 
        猶太領袖從耶路撒冷抵達加利利, 他們詢問耶穌有關猶太人的遺傳. 他們直接攻擊耶穌的門徒為甚麼不遵守古人飯前洗手的禮儀. 這傳統是拉比設立的, 不是摩西設立的. 是一個複雜洗滌的儀式, 更包括杯、罐、銅器等物. “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歷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可 7:3-4)
 
        注重衛生本是一件好事, 無可厚非. 但如果強調其重要性超過聖經的總原則, 或超過神所定的誡命, 都是需要糾正的.
 
 
 
二. 甚麼是上帝的誡命?
 
        誡命是上帝向以色列百姓頒賜信仰及有關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 是与他立約的以色列民所應當遵守的. 十誡是神授予律法的基石, 是總的原則.
 
          謹守遵行耶和華誡命必要蒙福. “我今日將他的律例誡命曉諭你,你要遵守,使你和你的子孫可以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的地上得以長久。」”(申 4:40)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 28:1-2)
 
        不謹守遵行耶和華誡命的必受咒詛.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 28:15)
 
        新約時代耶穌闡明律法的總綱就是愛: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 22:37-40)
 
保羅也闡明孝敬父母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 6:2)
 
綜合聖經与中國文化觀之,孝道的目的有五:
 
1. 建立一個人道德品行的根基.
 
2. 教育天下百姓, 和睦相處, 奉公守法.
 
3. 保守身心健康, 將孝在生活上表明出來.
 
4. 立身行道, 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
 
5. 以孝治家治國, 使天下歸順.
 
        綜合觀之, 孝道的責任有七:
 
1. 尊親之孝.
 
2. 不辱之孝.
 
3. 能養之孝
 
4. 歸全之孝.
 
5. 勸諫之孝.
 
6. 感恩之孝.
 
7. 愛心之孝.
 
註: 欲知詳細內容, 請參閱拙著: “孝道” 古今孝道觀--孝經与聖經心得.
 
孝敬父母是上帝的誡命.上帝的誡命是神定的原則, 人不能用任何方法將它廢棄. 除非神自己變更其誡命.
 
 
 
三. 誡命大於人的遺傳.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太15:4-6)
 
神的誡命是以神為本, 人的遺傳是以人為本, 當然神本大於人本.
 
        耶穌指責法利賽人觸犯了神的誡命, 他引用十誡的第五條, 要孝敬父母(出20:12). 猶太人非常注重孝敬父母, 以致咒罵父母的, 必被治死(出21:17). 中國文化也是非常注重孝道, 如 “孝經” 就是一部不杇的傑作. 但現在中國的孝道觀竟蕩然無存. 因社會的結構變化太快, 孝道的價值觀被大打折扣!
 
        當時的宗教領袖, 藉口說: “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  “作了供獻”, 意思是說,分別出來歸給神了, 自己卻保有此物, 也就不奉給父母, 這種行為, 耶穌責備他們是假冒為善. 既然不履行供養父母的責任, 就是故意違反第五誡.
 
        馬可用 “各耳板”(可7:11), 是希伯來文的音譯, 意即奉獻給神的禮物或供物. 在律法上清楚指明兒女要孝敬父母, 奉養他們.但詭辯高明的法利賽人和文士, 想逃避自己的責任, 竟然說將奉養的經費已誓言作 “各耳板”, 這哲言可以觀念性的, 或拖延日期, 或直到死才付款. 而放棄上帝的誡命. 將遺傳重於神的誡命, 這是本末倒置.
 
 
 
四. 教遺傳為何是枉然?
 
 
 
       以賽亞早就說過 : “主說: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賽 29:13)
 
法利賽人有宗教外表的活動, 禮儀等, 只不過照人所定的規條, 有口無心, 有敬虔的外貌, 無屬靈的實際.“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宗教的禮儀活動, 並不能給人救恩, 人的遺傳有其歷史的背景和意義, 但不能代替救恩. 如果不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 所有的儀式仍然是枉然, 是無結果和無效的. 因為耶穌說:  “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 2:23)
 
        總而言之, 古人在歷史生活的過程中, 有一些認為是好的, 有意義、有幫助的生活規則, 遺傳給後代, 這是各民族都有的文化傳統, 肯定有其原因和價值. 不過這些相對的遺傳, 不能絕對化, 因時代社會的變遷, 仍有彈性的空間. 不過法利賽人將它疆化, 甚至死守不變, 以致高抬遺傳過於神的誡命. 人的產品, 總是在神的啟示之下.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 3:16-17) 這就是教導遺傳是枉然的原因. 我們當將耶穌所吩咐的教導萬民(太29:20)
 
 
 
 
 
第8題 : “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
 
 
 
        法利賽人原与耶穌論 “洗手” 吃飯的事, 現在耶穌將主題提升到食物的潔淨与不潔淨的問題. 儀文上的不潔淨是次要的, 思想上的不潔淨才是真正危險的. 且看耶穌如何指出其中的奧義?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嗎?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裏,又落在茅廁裏嗎?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裏發出來的,有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太 15:10-20)( 參可7:14-23)
 
 
 
一. 為何入口的不能污穢人?
 
耶穌要求眾人要仔細的聽, 又要他們思索明白,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汙穢”意謂使之成為非神聖的, 不聖潔的. 信奉猶太教的人, 觀念上認為吃了不該吃的食物, 就會使人不聖潔, 結果就不蒙神悅納. 猶太領袖看見他們自己的教訓受到嚴格的批駁, 就非常的不服氣, 甚至怒氣填胸.
 
耶穌向人解釋污穢真正的來源, 從外面吃入的東西不能夠汙穢人; 耶穌是指道德上的問題, 不是指醫學上的問題. 一個人道德上污穢与否, 不是因為他吃甚麼, 乃是他的思想有了污穢的意念, 才會去吃違法的東西, 如吸毒, 有人是被引誘陷害的, 有人是好奇情不自禁的去嘗試; 如吃嗎啡、吸毒粉都是因思想意念先有了錯誤的決定, 才會去嘗試. 耶穌論述關於沒有照古人遺傳洗手的禮儀吃東西是不會污穢人的. 
 
彼得要求耶穌解釋的比喻, 是11節所說的,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 主耶穌直接了當的解答: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裏,又落在茅廁裏嗎?”意思十分清楚, 屬於物質的食物, 乃是進入人物質的身体, 經消化之後, 最後還排泄到廁所. 這与道德思想的污穢無關, 食物是不會污穢人的. 所以“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然而, 為甚麼在耶路撒冷首屆基督教會議時決議: “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徒 15:20) 這裏提到三件東西不可吃: 1. 不可吃祭偶像之物, 免得有參与拜偶像的嫌疑. “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裏坐席,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林前 8:10) 為免叫信心軟弱的跌倒, 也不被誤解認同拜偶像之事. 這是与信仰和見証有關. 所以不吃. 並不是吃了會污穢別人. 玆錄下幾處聖經以供對照, 以免受疑惑.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 14:20,23) “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 8:8-9)“……我乃是說,外邦人所獻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鬼相交。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凡市上所賣的,你們只管吃,不要為良心的緣故問甚麼話,……若有人對你們說:「這是獻過祭的物」,就要為那告訴你們的人,並為良心的緣故不吃。我說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這自由為甚麼被別人的良心論斷呢?我若謝恩而吃,為甚麼因我謝恩的物被人毀謗呢?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 10:19-31)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 4:4-5) 主耶穌認為 “各樣食物, 都是潔淨的”(可7:19). 祭偶像之物具有特別的宗教意識, 為避免別人的誤會, 就當為他們不吃. 凡慶祝假神的筵席, 信徒絕不可吃, 因它已不僅是食物的問題, 而是与假神相交, 是信仰的問題. 2. 不吃血, 因為血代表生命. 是為贖罪獻祭用的. “他要在耶和華面前宰公牛;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灑在會幕門口、壇的周圍。”(利 1:5) 甚至耶穌也為我們的罪捨身流血. 這是与信仰的表徵意義有關. 也不是吃了就會污穢人.3.不吃勒死的牲畜, 因為身体內留有血, 所以也不吃. 請注意, 不吃祭偶像之物和血, 並不是得救的條件. 所以耶路撒冷會議公定: “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願你們平安!”(徒 15:29)
 
進而言之, 我們對自身身体健康都當格外謹慎, 所以注重健康又營養的食物, 所以常說: “要吃出健康”, 一般都說: “少油、少鹽、不放味精、要清淡.” 若出門旅行, 萬一水土不服, 或食物中毒, 乃當服藥醫治, 它只是影響個人的健康, 而不會污穢別人. 所以耶穌所說的入口的不會污穢人, 是合呼時代性的原理, 故我們要活用聖經的原則.
 
保羅說: “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羅 14:14) 當保羅論到食物時, 他身為基督徒, 凡物沒有甚麼不潔淨的. 惟獨人 “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這是觀點的問題, 是態度和想法作祟! 法利賽人受傳統思想束縛太久了, 所以在思維上會有一些偏差.
 
 
 
二. 為何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裏發出來的,有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
 
        馬太在此提出七件能污穢人的事, 馬可則提出十二件能污穢人的事(可7:20-23), 我們綜合的分析如下:
 
惡念, 在此希臘文的用法, 是代表各種不好念頭的根. 惡念盤踞在人的內心, 引導一個人的意志, 進而產生邪惡的言語和行為. 其中有十二項, 前六項是描述罪惡的行為; 後六個表達邪惡的本質.
 
1. 苟合: 各种不合法的性行為.
 
2. 偷盜: 非法奪取他人的財物.
 
3. 凶殺: 違法的殺害他人的生命.
 
4. 姦淫: 与已婚者所犯的不合法的性行為.
 
5. 貪婪: 即貪心, 對別人所擁有的財物想佔為己有的思想.
 
6. 邪惡: 即壞的惡事.
 
7. 詭詐: 就是使用計謀使別人誤入陷阱, 以使自己坐收漁利.
 
8. 淫蕩: 沒有限制而公開的不道德行為.
 
9. 嫉妒: 直譯即邪惡的眼目, 對他人之成功所起的嫉妒心.
 
10. 毀謗: 對神對人說中傷, 或破壞名譽的話.
 
11. 驕傲: 以輕視或侮辱他人的方式來高抬自己
 
12. 狂妄: 道德和靈性上的遲鈍.
 
        這些惡事可使一個人受到沾污, 是從內心裏發出來的. 這一切都顯出靈性上的不潔, 非關乎人不洗手吃飯.
 
入口的是食物, 出口的是言語, 言則出於心聲, 心聲就是思想的表達, 道德價值觀的表述. 能污穢人的是言語的內容. 所以人當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他人非.”
 
保羅說: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 4:29) 消極的是不講污穢的言語; 積極的是講造就人的好話; 目的是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保羅強調: “但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或譯:陰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西 3:8) “惱恨”是長期堆積在心裏的仇恨;  “忿怒”是強烈的爆發出來, 如惱怒、激怒是同樣的毛病. “惡毒”, 是惱恨和忿怒為根源, 並穩藏在其下的惡行, 是不當有的;  “毀謗” 是嘲罵或壞話, 也是不該有的. “污穢的言語” 是髒語和侵犯性的話. 這些都不合聖徒的体統, 信徒乃是當說合宜的話, 叫聽的人得益處. 法利賽人光有外表宗教的禮儀是不夠的, 還要有內在成聖的果子才是真實的.
 
 
 
三. 為何非神栽種的要拔出?。
 
        “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耶穌稱神為天父, 表示他是神子, 与天國有密切的關係.法利賽人不是天父所栽種的, 但他們卻自以為是天父所栽種的. 他們要連根拔出來, 表示要受神的審判. 所有沒有重生的人, 在末日主再來時, 都要遭神的審判. 耶穌說: “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約 12:48)耶穌任憑法利賽人剛硬的選擇, “任憑他們吧”. 表示他們選擇自己的道路, 這是沒有人能阻止他們的.
 
 
 
四.  任憑瞎眼領路有何危險?
 
        法利賽人並沒有從神來的真正職事, 他們乃是瞎眼的. 他們与其宗教所代表的一切, 都要遭毀滅. 他們好像瞎子領路, 嘗試去領那些瞎眼的百姓.
 
        “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瞎子本身看不見路, 不知方向, 怎能領別的瞎子. 在信仰上的瞎子, 本身是不知方向的, 沒有終極的答安. 最終都會掉在地獄的坑裏. 如不信耶穌的財主, 只注重今生的享受, 而沒有重生, 死後靈魂乃掉入陰間(路16:22-31) 不信主的總結局是被丟在火湖裏. “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啟 20:15) 千萬不可跟隨假先知的教導, 他們是瞎子領路的, 有如法利賽人一樣.
 
        總而言之, 信仰与生活應有正確的平衝觀, 外在的食物是為身体的需要, 不會污穢人的道德. 內心邪惡的思想和言語才會污穢人. 信徒當有聖潔的思想, 美善的道德, 健康的靈性. 不要效法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有敬虔的外貌, 沒有屬靈的生命, 他們不是神所栽種的, 最終要被拔出來, 丟到火湖裏. 我們當以真理引導世人走永生的道路.
 
 
 
 
 
第9題 : “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耶穌離開那裏,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太 15:21-28)( 參可7:24-30)
 
        推羅距離加利利35哩, 而西頓是60哩, 數世紀前, 該地區的人被稱為迦南人(民13:29). 這婦人在宗教方面是 “希利尼”人, 從國籍來看是敘利亞的非尼基人(可7:26). 這迦南婦人求耶穌為他女兒趕鬼, 其實就是問: “求你為我女兒趕鬼, 可以嗎?”
 
 
 
一.  求主耶穌趕鬼
 
迦南婦人說: “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她稱耶穌 “主啊”, 舊約裏, 用 “主” 來稱呼上帝, 因為希伯來人避諱不直接稱呼上帝的名字(創15:2; 申3:24; 書13:33; 詩24:10; 賽13:4). 希腊文七十譯本把上帝的名字 “耶和華” 譯作 “主”. 和合本聖經中的 “耶和華” 在現代中文譯本則譯作 “上主”. 但有的是用在對耶穌的稱呼(路7:19; 約13:13;20:28).
 
但有時稱有權威或權柄的人作 “主”, 如臣民對國王, 妻子對丈夫, 或僕人對主人的稱呼(創18:3; 民21:28; 書5:24; 撒下15:21; 王上1:2; 太18:27).
 
迦南婦人對主加上另一稱呼: “大衛的子孫.” 新約時代, 猶太人稱呼他們期待來臨的王. 他會像大衛一樣, 是一位公義的統治者, 也就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彌賽亞(太1:1; 太 9:27;15:22; 太 20:30-31:21:9; 可12:35) 從家譜知道耶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大衛的子孫, 這是按道成肉身說的, 但按靈性說, 他是神的兒子.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 1:3-4)
 
從這兩個稱呼可見這位迦南婦人對耶穌有相當的認識和信心. 也許她久聞耶穌的大名, 不放過此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 縱然情辭迫切的懇求, 耶穌卻一言不答.她卻不氣餒, 仍然迫切的乞求. 於是門徒求主打發她走開. 他們似乎心中說: “主啊! 你為何不去幫助這婦人? 除非你肯, 否則她是不會放棄的.” 耶穌對門徒說: “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 迦南婦人認為耶穌是神, 特別謙卑的來求主的恩助.“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只有神才能解決靈界的問題, 只有神的幫助才能趕出污鬼.
 
 
 
二. 主考驗其信心
 
        主耶穌說: “「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在此“兒女” 是指猶太人. “狗”指外邦人. 主耶穌故意要試驗那婦人的信心.希伯來人看狗為低賤的動物. 古代的狗專吃廢物(出22:31; 王上14:11;21:23-24; 可7:28). 如果稱那人為狗, 表示對他的輕視.  “非利士人對大衛說:「你拿杖到我這裏來,我豈是狗呢?」非利士人就指著自己的神咒詛大衛。”(撒上 17:43) 哥利亞看見大衛手中拿的杖, 就發怒以為大衛是侮辱他如狗一樣. 有時聖經也把敵人描述為犬類.“犬類圍著我,惡黨環繞我;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詩 22:16) 這是預言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光景. 保羅責備傳異端的人為犬類.“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腓 3:2)
 
古時一般猶太人自大自義地把外邦人看為狗. 在此, 耶穌並沒有任何輕視迦南婦人意味, 乃是考驗她的信心.
 
時代在改變, 現代人待狗有各種不同的方式. 有些中國人、韓國人喜歡吃狗肉. 將狗肉當作上等食品. 有些人將狗當作警衛, 養狗為看門顧家. 有些人將狗當成 “寵物”, 有如家庭成員之一, 有狗專門的食物, 有狗醫生、狗旅館、狗房間. 狗已被提高如人一般的看待. 甚至有人為狗開慶生會, 甚至死時還為牠舉行追思會. 美國加州還有一個狗公園, 專為遛狗用的. 難怪有人說: “寧為太平犬, 毋為亂世人!”
 
當耶穌考驗迦南婦人信心時, 耶穌的回答令她明白自己的地位, 她不是以色列人家庭中的一個成員, 不能与家主一同吃飯, 她只看自己有如家主的一條狗(當時的猶太人稱外邦人是狗), 她有資格領受從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他請求耶穌施与一丁點的恩惠. 她並非想奪取神給以色列人的祝福. 她只求一些延伸的恩典和賜福, 以滿足她的需求. 因著她的信心經過考驗之後, 是何等的寶貴真實.
 
 
 
三.  信心有何功效?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
 
        迦南婦人的信心是大的, 就照著所求的給她成就. 從那時候, 她女兒就好了.這麼大的信心, 在以色列中也找不到. 与法利賽人拒絕耶穌的對比, 簡直是天地之別.
 
        信心是以上帝為中心, 信的對象有三方面: 第一,是信上帝. “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可 11:22) 第二, 是信耶穌.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可 5:36) 第三, 是信福音.“「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 1:15) 
 
信是蒙拯救和得醫治的條件.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太 8:13)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太 15:28)
 
人因信稱義: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 3:25)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羅 5:1)
 
        “信”是信靠上帝, 不是信某一個宗教, 某一項教義,或某些禮儀. 信是人与上帝建立正常的關係, 並在言語行為上表現出來.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主要信息是講信, 論到歷代信心的偉人, 是怎樣生活並与神同行. 雅各書也論到信心与行為是分不開的. 我們當与所信的福音相稱.
 
        在神的計劃中, 對以色列人的殊寵是一階段的事實, 藉此達到更廣泛的普世蒙恩的地步.( 參弗2:11-18). 神並非只想救猶太人, 乃是計劃包括外邦人的拯救. 那婦人對耶穌的回答, 清楚表明其信心及渴望. 耶穌發出慈悲的心, 並施恩予她, 耶穌以超過空間的阻隔, 實施他醫治的大能. 由此我們看見信心的果效(太15:28).
 
        總而言之, 耶穌是創造萬有的主宰, 無論是自然界, 或靈界都在其主宰之下. 所以趕鬼是靈界的問題, 他憑一句話吩咐鬼從人身上出去, 就必出去, 這是權柄的應用. 迦南婦人雖為外邦人, 神仍恩待她, 因她的信心与對主耶穌的信賴, 結果讓我們看見神超然的醫治.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 會遭遇各種坎坷不如意的事, 甚至疾病纏身, 我們必須憑信心來到主施恩座前, 求恩惠和憐恤, 不是憑眼見, 乃是憑信心而活.
 
 
 
 
 
第10題  “我們在這野地,那裏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裏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太 15:22-38)( 參可7:31-8:10)
 
 
 
        馬太福音14:13-21記載耶穌以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 在此以七個餅和幾條小魚給四千人吃飽, 是兩件不同的事. 馬可也分開記載這兩件神蹟.( 可8:19-20). 耶穌為甚麼要給四千人吃飽? 門徒學了甚麼功課? 我們又可學到甚麼屬靈的功課?
 
 
 
一. 主存憐憫的心
 
        “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憐憫”, 有同情之意, 是用在神對人的憐憫. “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羅 9:15) 其次是耶穌對群眾或個人的痛苦發出的仁慈和憐憫.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 9:36) 因為主是好牧人. 主憐憫身體受疾病纏磨的人.“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太 14:14) 主憐憫人的罪債.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太 18:27) 主憐憫瞎子的痛苦.“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太 20:34) 主憐憫長大痲瘋的病人.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可 1:41) 其三,則表示同情, 慈善的幫助別人使其受益. 耶穌要其僕人去同情幫助別的僕人.“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太 18:33)  “耶穌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裏,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可 5:19) 這裏的 “憐憫”明顯地是幫助的意思. 耶穌的弟弟猶大說: “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猶 22) 這裏的憐憫就是要幫助他們, 傳正確的福音給他們. 耶穌憐憫眾人.
 
        眾人可能是猶太人和外邦人, 男丁有四千人, 還有婦人和小孩, 說不定有整萬人. 他們聽耶穌的培靈佈道會已三天, 也沒有吃食物, 可能禁食禱告, 他們可能身体會相當的虛弱困乏, 如果讓他們空腹回家, 有些人路途遙遠, 很可能會昏倒.
 
        耶穌講道是供應靈糧, 但人有身体,需要食物. 耶穌慈愛的心不忍他們空腹回家, 就擬供應他們的食物.
 
 
 
二. 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在這野地,哪裏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野地是荒郊僻野, 沒有甚麼食品店, 就是有鄉村的小雜貨店, 也不可能一時能供應數千人的食物. 門徒很現實的提出事實的報告, 那裏有這麼多餅叫數千人吃飽呢? 其次他們可能還會考慮到費用的問題, 經費從何而來? 
 
可惜門徒竟忘了他們的夫子曾經以 “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 並且收拾了十二籃子剩下的食物. 他們也許太興奮特會的踴躍人數, 竟忘了舊約以利亞麵和油的神蹟, “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裏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王上 17:16) 但反過來,在野地是貧瘠無物質資源的, 要給四千男人吃飽,門徒真是 “心有餘力不足”, 不知如何是好? 只好向老師求教.
 
 
 
三. 在神凡事都能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當耶穌問他們手頭上有甚麼東西. 他們只有七個麥餅和幾條小魚. 表示他們所有的非常有限. 但在神可將有限的變為無限, 將平凡的變為超凡. 將不可能的變為可能, 因在神凡事都能. 如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 他使少變多, 這是量的增加. 如使水變酒, 這是本質的改變(約2:1-11). 他叫瞎子看見(太9:27-31), 這是功能的改變, 不可能看見成為可能看見, 神使他恢愎正常的功能. 他趕出污鬼,( 太8:28-34), 使靈界恢復正常.他平靜風浪,( 太8:23-27), 使不正常的變為正常,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他創造自然, 統管自然. 他叫拉撒路復活(約11:1-44), 使他重新得生命. 他叫信的人得永生(約3:16), 從屬肉体的生命, 到屬靈的生命, 從暫時的到永遠. 他的創造是使無變有,門徒跟隨耶穌的所見所聞, 應該早知道 “在神凡事都能”.
 
 
 
四. 信心勝於眼見
 
        “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耶穌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門徒要去安排維持秩序, 可能一排約坐五十人(路9:14), 四千人就要有八十排, 若加上婦女小孩, 可能要有一百多排, 這可不是 “省油燈”! 也需要有很大的信心, 因為人都在那裏等候, 卻沒有看見可分配的食物. 此種行動, 真是信心勝過眼見.
 
        耶穌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 祝謝就是向上帝獻上感恩和求祝福, 就如信徒飯前的謝恩禱告. “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十二門徒要將餅和小魚分給眾人, 一定存著非常震撼的心情和極其感恩的態度, 信心也必大大的增長. 每一門徒最起碼要從主耶穌手中接過十幾趟的餅分給眾人, 一定越傳遞越興奮, 越傳遞越喜樂, 傳遞越有信心. 他們肯定學到一門功課, 信心勝於眼見. 他們經歷了: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 5:7)
 
 
 
五. 神恩豐富有餘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真是奇妙, 第一, 眾人都吃.  第二, 並且吃飽了. 第三, 剩下七個筐子的零碎. 第四, 男女老幼數千人都吃飽飽. 表示神的恩豐富有餘!
 
       這神蹟証明神的祝福透過他的門徒, 不單單只給以色列人, 也臨到外邦人. 如後來彼得憑信心, 照神的引導,將福音傳給外邦人哥尼流和其家人(徒10-11章). 神愛世人是超越種族和國界的, 神施恩給好人也給歹人, 有如 “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 5:45)
 
        總而言之, 主耶穌所存憐憫的心, 是狹窄的法利賽人所無法理解的, 因他們注重外在的禮儀, 而沒有屬靈的實際.門徒因力不從心, 無法照顧數千聽眾的食物, 只能求靠主的大能作為, 在神凡事都能, 在人是有所不能的, 所以當靠神, 遠於靠人. 門徒完全信靠主的吩咐行事, 他們親眼看見 “量變” 的神蹟, 親手參与神蹟的服侍. 信心超越眼見, 神的恩典豐富有餘. 我們因信稱義, 因信得永生, 因信与神和好, 因信得勝有餘, 因信進天國, 因信与主同作王, 我們 “因信以至於信”, 在基督裏得勝有餘, 並超過所求所想!
 
 
 
 
 
第11題 : “你們這小信的人,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
 
 
 
        “門徒渡到那邊去,忘了帶餅。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吧。」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這小信的人,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你們還不明白嗎?不記得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籃子的零碎嗎?也不記得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嗎?我對你們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話不是指著餅說的,你們怎麼不明白呢?」門徒這才曉得他說的不是叫他們防備餅的酵,乃是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太 16:5-12)( 參 可8:14-21)
 
 
 
一. 基麼是法利賽人的教訓?
 
        主前150多年前, 有一派猶太教人, 他們自己定意要謹守摩西所論食物的潔淨与不潔淨, 獻祭的各種規條, 和古人的各種遺傳. 猶太人看見他們如此的熱心, 就稱他們為 “法利賽”, “ 法利賽”的意義就是 “分別”, 當時他們在民間大得尊敬. 所以一時有一句俗語說: “兩個人進天堂, 必有一個是法利賽人.” 因此他們便多驕傲自誇.  耶穌責備他們說: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你這瞎眼的法利賽人,先洗淨杯盤的裏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裏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 23:25-28)
 
        後來耶路撒冷遭毀滅, 其他猶太教門多數散亡, 惟有法利賽教門猶存, 於是猶太人多數守法利賽人的教訓. 法利賽人所信的是按上帝在西乃山所定的律法,摩西已經寫在書內, 也有天使告訴摩西的規條, 摩西並未寫在書上, 只有口傳, 所以這一類的法律和遺傳, 都為猶太人所遵守的.
 
        據法利賽人的教訓: 他們認為按律法和遺傳行事的人都可以救自己的靈魂, 也可在上帝面前得功勞. 他們以禁食、施捨、認罪、洗手, 為靈魂得救的方法. 又以為思想的惡念是無關緊要的, 因為沒有犯罪行為. 耶穌已在講道時駁斥其錯誤的教訓.
 
        其次, 他們教訓人在世間, 凡所遇見的事, 都是上帝所預定的, 表示他們不理解神的旨意、神的許可、与神的任憑. 他們相信靈魂是永存的, 有永遠的福樂, 也相信有永遠的刑罰,並且有善惡的天使. 他們 相信身体會復活.
 
        法利賽人認為人在天堂, 仍然有飲食嫁娶, 耶穌斥責他們. “耶穌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神的大能。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太 22:29)
 
        法利賽人所穿的衣服, 与普通人所穿的不一樣, 他們將衣服佩載的經文做的寬些, 衣裳繸子做的長些. “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太 23:5) 目的是叫人看見其外表是何等的虔敬, 其實內心卻是遠離神! 他們許願的時候所帶一冠, 与平常人所帶的不同. 為要表示与眾不同, 有敬虔的外貌, 無敬虔生命的實質. 我們千萬不可隨意效法他們的行為和教訓, 以免落在虛空的網羅裏.
 
 
 
二. 甚麼是撒都該人的教訓?
 
        撒都該人是猶太教內大有勢力的一大教派. 這名稱的來源是先有人名稱為 “撒都”, 希伯來文翻為撒督該, 或撒都該, 有學者認為這是從大衛所羅門年間的祭司撒督開始的(王上1:8; 代上29:22). 他的後裔由巴比倫回來之後, 世襲祭司的職份, 在社會中頗受尊重. 猶太史家約色弗說: “富人多數隨從撒都該的教訓; 窮人則多數隨從法利賽人的教訓.”
 
        撒都該人的教訓: 謹守摩西的律法和聖殿獻祭的規矩, 卻反對法利賽人身体死了, 靈魂卻永遠活著, 以後必要復活, 最終要升天堂或下地獄. 撒都該人認為人的身体死了, 靈魂也必死, 所以沒有復活. 法利賽人相信有天使和鬼魂, 撒都該人認為兩者都沒有. 因此法利賽人与撒都該人在信仰上時常爭辯.
 
       當耶穌傳道時, 常斥責撒都該人的錯誤. 施洗約翰直接了當的說他們是毒蛇的種類.  “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利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太 3:7) 耶穌勸門徒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太16:6,11-12). 當耶穌糾正古人的規矩, 趕出在聖殿裏作買賣的人(太21:12), 撒都該人和法利賽人聯合起來想殺害耶穌.  “耶穌天天在殿裏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路 19:47) 祭司長就是撒都該人. 他們也想藉著耶穌的話來陷害他.“耶穌進了殿,正教訓人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你仗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太 21:23) 他們多次多方的試探耶穌.
 
        耶穌復活以後, 門徒遍傳福音, 因撒都該人不信復活, 就想盡辦法逼迫信徒. “使徒對百姓說話的時候,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因他們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於是下手拿住他們;因為天已經晚了,就把他們押到第二天。”(徒 4:1-3) 他們一而再的想盡辦法破壞教會宣道的工作.“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監。”(徒 5:17-18) 保羅傳道時注重耶穌的復活, 寫信給眾教會時也不斷的提到耶穌的復活. 所以在耶路撒冷被控的時候, 因法利賽人与撒都該人的互相爭端. “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徒 23:6) 保羅因瞭解他們信仰的分岐, 而利用群眾的力量使自己脫困.
 
 
 
三. 門徒為何表錯情會錯意?
 
        當耶穌離開那些宗教領袖之後, 他警告門徒: “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吧。」門徒完全表錯情會錯意, 他們以為是食用的餅, 這是屬靈心竅遲鈍的表現. 但耶穌指正他們,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這小信的人,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你們還不明白嗎?不記得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籃子的零碎嗎?也不記得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嗎?”第一次是剩下十二籃的零碎, 第二次是剩下七筐的零碎, 所以食物的多少絕非關鍵的問題, 如果有必要, 主耶穌照樣會行神蹟預備. 門徒卻沒有這樣的信心, 所以耶穌責備他們 “小信”. 
 
另外馬太還有三次記載耶穌講到小信. 論到不要憂慮吃甚麼穿甚麼?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 6:30)
 
海起了狂風大浪, 門徒驚恐萬分, 自以為快要喪命了.“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太 8:26)
 
還有一次, 彼得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 他要求自己也要在海面上行走, 耶穌准了, 彼得開始走的很順, 後來看見四圍的風浪, 就害怕失去信心, 人就往下沉.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太 14:31) 
 
人因看見生活上的需要有所欠缺時, 信心就會搖動; 看見環境惡劣時就會失去信心;門徒因為忘了帶餅, 就會信心疑惑, 表錯情會錯意!
 
 
 
四.為何要防備他們的教訓?
 
        因為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有很多信仰和行為上的錯誤, 必須防備他們的教訓, 以免教會受影響, 信仰受誤導.
 
        法利賽人的錯處:
 
1. 驕傲自誇.
 
2. 假冒為善.
 
3. 注重外表衣冠, 沒有內在屬靈的生命.
 
4. 死守古人的遺傳.
 
5. 以守律法和遺傳為得救的條件.
 
6. 以禁食、施捨、洗手、認罪為得救的方法.
 
7. 認為在天堂裏仍有飲食嫁娶.
 
8. 他們反對耶穌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
 
9. 逼迫信徒, 反對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
 
       所以要儆醒謹守聖經純正的信仰, 免受其迷惑.
 
        撒都該人的錯處:
 
1. 死守摩西律法和獻祭的規矩.
 
2. 假冒為善.
 
3. 有宗教的敬虔外貌, 沒有內在屬靈的生命.
 
4. 不信身体復活.
 
5. 不信靈魂不滅, 他們認為人身体死了, 靈魂亦消滅.
 
6. 不信天堂与地獄.
 
7. 不信有天使与鬼魔.
 
8. 他們反對耶穌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
 
9. 逼迫信徒, 反對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
 
        所以耶穌要門徒防備撒都該人的教訓. 今天我們還要防備無數異端邪教的教訓. 究竟甚麼是異端? 怎樣分辨? 異端常自稱擁有基督和聖經特別權威的團体, 他們將聖經某一真理無限的擴大, 其整體系統性的思想有違背聖經的教義和總原則. 異端能夠囂張傳播, 主要是因世人的無知, 教會信徒缺乏這方面的認識, 而被它乘虛而入. 聖經的真理能幫助我們抵制異端邪教.
 
       如何以聖經真理分辨異端?
 
1. 不承認或不相信聖經是無誤的, 他們認為除聖經之外, 還有新的 “啟示” 或 “神聖的經典”.
 
2. 不承認 “三位一体真神”, 不承認神創造的主權;不承認耶穌道成肉身, 是獨一的救主;不承認聖靈是有位格的.
 
3. 不承認因信稱義的福音, 總以人的善行為立功之法, 強迫人遵從其法規和教規.
 
4. 往往誇大自己教門的特徵, 甚至強調其領袖是神或基督, 有的自稱從聖經之外得了新的啟示, 宣稱其教派組織掌握了基督惟一的真理之真教會, 絕對排外, 反對所有其他的教會, 只有在其教會才能得救.
 
        我們對異端邪教不能掉以輕心, 聖經明言, 不可傳異教.保羅勸其同工提摩太說: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 1:3)保羅又說:“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 6:3-5)
 
        我們必須持守純正的信仰, 保羅再三的堅持: “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提後 1:13)
 
耶穌論到末世再來時, 有許多假先知預言錯誤的消息. 現代照樣有假先知胡亂預言耶穌再來的日期, 信徒千萬不可盲目的相信.“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太 24:4)
 
保羅嚴嚴的提出警告, 無論何人, 若傳異端必要受咒詛“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 1:8)
 
耶穌要門徒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錯誤的教訓, 我們也要防備現代的異端邪教. 好好地裝備信徒, 傳揚耶穌所教導的真理, 直到基督再臨!
 
 
 
 
 
第12題 : “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
 
 
 
        “當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裏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太 12:38-42)( 參路11:29-32)
 
 
 
一. 甚麼是神蹟?
 
        “神蹟”原文用 “權能” 、 “大能的作為” 、 “異能” 、或 “記號” 等字來表達. 神蹟与神的創造与拯救的作為有密切的關係. 神蹟是藉著聖靈和神的能力運行而發生的. 這些作為在以色列歷史中是很明顯的. 特別是出埃及記. 神使摩西手中的杖變蛇. 使摩西的手長大痳瘋, 白如雪, 又使大痲瘋立刻得醫治(出4:-6-7). 後來在埃及行了十件大神蹟, 才能引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 處處都顯出神的大能. 後來神藉著約書亞帶領以色列百姓進迦南, 藉著神的大能使約旦河水乾了.“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前面使約旦河的水乾了,等著你們過來,就如耶和華─你們的神從前在我們前面使紅海乾了,等我們過來一樣,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書 4:23-24) 目的是要他們永遠敬畏神, 並知道他的大能. 詩人說: “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詩 77:14)
 
        有時神藉著他的僕人, 如摩西、約書亞、以利亞、以利沙等, 聖靈賜他們能力, 能行神蹟(出7:8-12,14; 書6; 王下4:1-7)
 
        新約時代, 耶穌和門徒所行的神蹟全靠神的能力与聖靈的作為. 因此, 神蹟也是一種記號, 表明神的權柄, 神的國臨在其中. 耶穌說: “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路 11:20)
 
        耶穌傳道時行了很多的神蹟: 他醫病趕鬼(太8:2-4,5-13,14-15,28-34;9:2-7;12:9-13,22;17:14-18;20:29-34) 他平靜風浪(太8:23-27); 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太14:15-21); 他以水變酒(約2:1-11); 他叫三個死人從死裏復活(太9:18-19,23-25; 路7:11-15; 約11:1-44) 難怪文士和法利賽人要求他行個神蹟.
 
門徒往各地傳道, 神与他們同工.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可 16:20) 彼得、司提反、保羅、巴拿巴等都行了神蹟, 見証神福音的大能.
 
但我們務必謹慎分辨,“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 24:24) 末世的時候, 撒但也要用神蹟奇事來迷惑人. 埃及的術士曾用法術的方法行奇事向摩西挑戰, 但終於敗在摩西的手下, 因耶和華給摩西行神蹟的權柄和能力.
 
        文士和法利賽人要耶穌顯個神蹟給他們看, 耶穌剛剛過行過一件趕鬼的神蹟, 當時宗教領袖還要求看神蹟, 表示這些人是有口無心, 對他們是無用的.
 
 
 
二. 怎樣的世代?
 
“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  “邪惡”即不法妄為, 有三種意義, 可以互相通用: 一. 惡. 二. 惡之為罪. 三. 惡之受罰(詩32:5). 有時也可解作罪孽(創15:16; 出34:7; 耶2:22) 最奇妙的是神的義僕受苦, 代眾民擔當其罪. “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賽 53:11) 義僕就是耶穌基督.
 
人若行邪惡, 儘管有宗教外在的禮儀或活動, 如果無誠心誠意的悔罪, 就是禱告主也不聽.“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 66:18) 惟獨信靠耶穌才能赦罪.“他為我們捨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多 2:14) “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來 8:12)
 
 “淫亂” 表示以色列人屬靈上對神不忠, 他們只有宗教形式, 況且拒絕耶穌是彌賽亞. 舊約時代, 以色列人離棄神,常常去拜偶像, 犯了屬靈的淫亂(結23:37; 何4:12). 尼希米時代他們与外邦人結婚, 也被視為不潔淨. 婚姻之外的性行為就是淫亂, 舊約的法律嚴禁姦淫(出20:14; 利18:6-28) 新約時代禁止各種不正當的性行為(林前6:9-10; 林後12:21; 弗5:5).
 
        現代的社會, 無論高官名流, 或凡夫走卒, 很多落在淫亂的洪流中. 如同性行淫, 婚外行淫, 換妻行淫, 人与獸行淫, 口交行行淫, 強姦行淫…. 陳倉暗度, 無奇不有. 除了身体的淫亂, 還有網上眼目情慾的淫亂, 思想內心的淫亂. 都當懺悔歸向基督, 才能成為新造的人.
 
“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南方女王就是示巴王(王上10:1-13),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所以尼尼微人和女王的反應是值得稱讚的. 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約拿和所羅門更大, 他們竟然拒絕他, 不肯接納他。所以, 當末後的日子, 他們在基督審判台前被定罪是免不了的.
 
 
 
三. 約拿的神蹟
 
“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 只有約拿一人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這真是一件大神蹟.
 
        神吩咐約拿往尼尼微去傳道(拿1:1). 尼尼微是當時亞述國的首都. 因亞述常侵犯以色列國, 約拿不願意去向他們傳道, 深恐他們被神憐憫, 免受災害(拿3:10-4:2).於是約拿乘船往相反方向而行, 其目的想逃避宣道的使命(拿1:3). 神阻止約拿, 使海起了狂風大浪, 該船幾乎要沉沒, 同船的人知道禍根是來自約拿, 他們問約拿怎樣才能平靜風浪? 他竟然要求將他扔到海中, 風浪自然會平靜. 他寧可死在海中都不肯去尼尼微城傳道. 為著全船的安危, 他們寧可犧牲約拿, 只好將他仍在海中, 風浪立刻止息, 船上的人對神極其敬畏(拿1:4-16).
 
        但神安排了一條大魚將約拿吞了, 幸好不是先遇到一條大鱷魚, 否則, 就會被咬的渾身碎骨. 約拿在魚腹中痛悔認罪, 神使大魚將他吐在旱地上(拿1:17-2:10) 這誠然是一件大神蹟!
 
        神又指示約拿去尼尼微城傳道, 這次約拿真的學了一門很深的功課, 他終於順服了神的呼召. 約拿宣告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就要傾覆. 他們聽見這信息, 上自君王, 下至眾百姓, 因信服神, 便宣告禁食, 遠離惡道, 丟棄強暴, 神就不降災給尼尼微城的人(拿3:1-10). 這又是一件大神蹟, 全城的人都悔改, 也是前所未有的, 可能是空前絕後的. 但約拿竟然不高興, 因為約拿希望亞述國減亡, 他不能体貼神的心, 神豈能不体恤城中有十二萬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孩子(拿4:1-11). 耶和華不只是以色列人的神, 也是普天下的神. “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 2:4) 彼得說: “神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 3:9)
 
        還有第三個神蹟, 神以一棵蓖麻教導約拿學習無私順服的功課, 神叫一隻蟲咬蓖麻, 它就枯乾(4:4-11), 神安排炎熱的東風, 日頭爆曬約拿的頭, 他就為自已求死. 真是可憐, 約拿經歷了三次的神蹟還沒學好屬靈的功課. 我們當謙卑的順服神的旨意, 領受聖靈的引導.
 
 
 
四. 耶穌的神蹟
 
“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裏頭。”這是預言主耶穌死後三日要復活. “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約拿死了尚未復活, 耶穌已經從死裏復活. “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所羅門是以色列國偉大的王, 主耶穌是萬王之王, 而且是永恆的王.
 
        耶穌道成肉身, 在地上行了許多超然的神蹟.最關鍵的問題, 耶穌死後究竟有沒有復活?根據聖經的記載, 耶穌復活多次向人顯現, 這些人絕非幻覺, 而是親眼所見.
 
1. 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可16:9; 約20:14)
 
2. 向自墳墓回來的婦女們顯現(太28:9-10)
 
3. 在復活的頭一日向彼得顯現(路24:34; 林前15:5)
 
4. 向往以馬忤斯的門徒顯現(路24:13-33)
 
5. 向他的門徒顯現, 只有多馬不在場(路24:36-43; 約20:19-24)
 
6. 向他的門徒顯現, 多馬也在場(約20:26-29)
 
7. 在提比哩亞海邊向七個門徒顯現(約21:1-23)
 
8. 在加利利山上向五百多個信徒顯現(林前15:6)
 
9. 向雅各顯現(林前15:7)
 
10. 向十一個門徒顯現(太28:16-20; 可16:14-20; 路24:33-52; 徒1:3-12)
 
11. 升天時的顯現(徒1:3-12)
 
12. 向保羅顯現(徒9:3-6; 林前15:8)
 
13. 向司提反顯現(徒7:55)
 
14. 當保羅在耶路撒冷圣殿禱告時主向他顯現(徒22:17-22;23:11)
 
15. 在拔摩海島向約翰顯現(啟1:10-19)
 
        耶穌復活的神蹟是歷史的事實, 是基督教信仰最獨特, 最有力之處, 耶穌的復活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和盼望(林前15:12-19; 腓3:10) 也是我們宣教的主題(徒1:22;2:22-36; 林前15:3-8) 除了耶穌之外, 世上沒有任何教主從死裏復活.
 
        總而言之,神蹟既然是神的作為和能力, 我們就當尊重神的引導和命令. 在這邪惡淫亂的世代, 我們不能隨著潮流而行, 乃當作中流砥柱, 不是為著反潮流, 而是為改變這世界, 回歸神的真理和公義. 約拿固執己見, 不合神的心意, 他經過管教之後, 才履行神的吩咐, 但卻仍未學會屬靈的功課. 我們當萬分儆醒, 敏銳的遵行神話語的命令! 耶穌所行的神蹟是無与倫比的, 是值得我們信服的. 耶穌從死裏復活不但是超然的神蹟, 也是偉大的真理, 人惟有認罪, 侮改、相信他才能得永生.
 
 
 
第13題 : “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
 
 
 
         “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在會堂裏,有一個人被污鬼附著。他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耶穌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陣瘋,大聲喊叫,就出來了。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說:「這是甚麼事?是個新道理啊!他用權柄吩咐污鬼,連污鬼也聽從了他。」耶穌的名聲就傳遍了加利利的四方。”(可 1:21-28)( 路4:31-44)
 
 
 
一. 在迦百農做甚麼?
 
        耶穌到了迦百農教訓人(可1:21-22). “迦百農” 地名原意 “安慰之鄉” 或 “魚庫”. 它是加利利西北岸上的一個城市. 但該城現在已毀滅無存. 早期 設有稅關及羅馬軍隊的駐防營. 耶穌開始傳道時, 由拿撒勒遷到此地居住(太4:12). 常由此地出發傳道, 又回迦百農居住(可2:1). 即被稱 “來到自已的城裏”(太9:1). 耶穌在迦百農附近的海邊呼召了彼得、安得列、雅各、約翰作他的門徒(可1:16-20). 並且在迦百農的稅關上呼召了稅吏利未(即馬太) 來跟隨他(太9:9). 彼得和安得烈的家就在迦百農, 耶穌曾在彼得家中治好了他岳母的熱病(可1:29-31). 他在迦百農治好了百夫長的僕人(太8:5-13), 又醫好了癱子(可2:1-12). 他治好被鬼附的人, 鬼卻向耶穌發問題, 我們思考耶穌的答案, 可學到更多屬靈的功課.
 
 
 
二. 會堂有甚麼用處?
 
        會堂与聖殿是不同的, 聖殿是猶太人真正崇拜与獻祭的地方, 聖殿只有一個. 會堂是教訓和指導學習的地方. 會堂則設在各地都有, 所以會堂的影響力比聖殿還要大. 會堂有兩大用處:
 
1. 會堂主要功能是教導的地方
 
        崇拜時包括: 禱告、宣讀聖經、和解釋神的話. 並沒有播放音樂, 歌唱和獻祭等程序. 根据猶太人的律法, 凡有十戶猶太人居住的地方, 就必須要有一個會堂.倘若有一人感到有信息要講, 會堂是他宣講的好地方.
 
2.會堂可以作為傳達信息的地方
 
        通常會堂是有幾位職員的. 會堂的主管負責有關會堂一切的事務与安排崇拜. 會堂的僕役是負責拿取和收藏律法經卷, 清理和整潔會堂;吹號角, 宣告安息日的來臨; 負責當地兒童初級的教育. 但會堂卻沒有固定受聘講員或教師之類. 故此當他們崇拜時, 任由會堂主管的意思, 邀請會中有資格擔任解經的人向會眾解經講道. 會堂從沒有受薪的傳道人, 所以耶穌可以在會堂, 不受禁制的傳講福音. 耶穌傳道初期, 尚未有人針鋒相對的反抗時, 他盡量用會堂傳其信息. 耶穌講的信息十分動聽, 又有權柄, 他經常利用會堂講道, 呼召人信天國的福音. 保羅巡迴講道時, 也經常到猶太人的會堂裏講道傳福音.
 
 
 
三. 何謂被污鬼附著?
 
        “鬼附” 就是邪靈附在人身上, 控制其思想与意志, 使其不能有正常的生活狀態, 有時會作出異常的行動, 甚至傷人害己. 綜合言之: 
 
1. 鬼是邪靈(太12:43,45), 是墮落天使的靈; 不是死人的靈魂, 死人的靈魂仍繼續存在(路16:19-31). 鬼是撒但的差役(太12:26-27), 數目眾多, 因此撒但的權勢遍佈各地.
 
2. 鬼會附在人和牲畜的身上, 並且控制他們(可5:2-5,11-13). 鬼隨時都在找可寄附的身體(可5:10-12; 太12:43-44).
 
3. 鬼附与受鬼的影響是不同的. 鬼附的例証(太4:24;8:16,28,33; 可1:32;5:15-16; 路8:36; 徒8:7) 等. 鬼的影響是叫人偏離真理(提前4:1), 迷入魔道(提前4:1-3).
 
4. 鬼的本性是污穢、狂亂、兇暴、心懷惡念(可1:23;5:3-5;9:17,20; 太8:28;9:33;10:1;12:43; 路6:18;9:38).
 
5. 鬼能認識神, 知道耶穌是至高神, 有超乎一切的權柄, 鬼很怕耶穌(可1:23-24; 太8:31-32; 徒19:15; 雅2:19)
 
6. 鬼知道自己終極的命運是要受苦(太8:29; 路8:31).
 
7. 鬼能使人身体害病(太12:22;17:15-18; 路13:16). 但鬼使人錯亂与一般的精神病是不同的.
 
8. 鬼和屬靈的基督徒勢不兩立(弗6:12; 提前4:1-3) 基督徒趕鬼的能力來自禱告(太17:21), 奉耶穌基督的名是趕鬼的權柄(徒16:18). 歷代信徒靠主耶穌憑著信心勝過魔鬼.
 
 
 
四. 為何稱拿撒勒人?
 
        “拿撒勒”, 地名原意 “叢林” 、 “隔開” 、 “分枝”. 古時為加利利的一個城鎮(太2:23), 在提比哩亞西南偏西約22公里. 村中有無花果樹、橄欖樹和香柏樹, 風景宜人.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和她的丈夫約瑟都住在拿撒勒(路2:39). 耶穌也是在拿撒勒長大的(路4:16), 並且居住了近三十年(路3:23; 可1:9). 所以當時人稱耶穌為 “拿撒勒人耶穌”(可1:21; 太21:11).
 
        拿撒勒人起初還相當尊重耶穌(路2:52;4:22). 後來耶穌兩次在此傳道, 卻被當地居民拒絕(路4:28-30; 可6:1-6). 正如耶穌所言: “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路4:24). 由於拿撒勒人當時不肯聽從耶穌, 因此耶穌就沒有在那裏多行異能(太13:58). 拿但業在被召之前曾說: “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1:46). 可見拿撒勒是古時猶太人所鄙視的地方. 馬太說, 耶穌居住在此地, “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 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太2:23)
 
 
 
五. 為何是神的聖者?
 
        那些鬼都是真實的, 他們認識耶穌是彌賽亞遠比門徒早, 這些墮落的天使, 乃是最早受造的靈体;邪靈知道耶穌是誰? “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  “聖者”意思是神聖、至聖、聖潔. 只有神是至聖至潔的. “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 4:8) 三位一体的真神都是至聖的.
 
        “污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著說:「你是神的兒子。」”(可 3:11) 耶穌是創造的主, 所有被造界都要俯伏在他腳前, 污鬼是屬於受造界的活物, 牠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
 
被鬼附的人就“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指著神懇求你,不要叫我受苦!」”(可 5:7) 鬼認識耶穌是誰, 鬼也知道耶穌有權柄叫他從人身上出來, 鬼雖然指著神懇求同情, 仍然無效, 因鬼從起頭就背叛神. 鬼需要附在人或動物身上, 若被趕到深淵的黑暗中必是受苦的.
 
        鬼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 “你是神的兒子。”(路 4:41) 當然是神的聖者. 新約記載, 耶穌是神的愛子, 當耶穌受洗時, “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 3:17) 天父宣告耶穌是神的愛子.
 
路加醫生記載同樣的事: “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路 3:22) 從天上來的聲音, 是上帝在說話, 耶穌是神的愛子, 不是人間杜撰的, 也不是偽造的新聞! 乃是千真萬確的,由神而來的啟示, 耶穌才能行超然的神蹟.
 
馬可開宗明義的說: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 1:1)。在此宣示福音的內容就是神的兒子耶穌的信息. 有耶穌才有救恩, 有耶穌才有福音, 有耶穌才有永生.
 
施洗約翰看見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 就說: “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約 1:34)
 
保羅寫信給羅馬信徒說: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 1:4) 復活是神的大能, 耶穌復活是神兒子的明証.
 
因此我們當為神的兒子而活, 有如使徒保羅所說: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 2:20)
 
        鬼知道耶穌是神的聖者, 神的兒子, 只是怕他, 求他不要將牠趕出去. 法利賽人卻不承認主耶穌是神的聖者, 是神的兒子. 我們既明確查証耶穌是神的聖者, 神的兒子, 就當信他, 順服他, 事奉他, 傳揚他.
 
 
 
六. 為何不許鬼作聲?
 
 耶穌只說一句話, 那曾經使人孿痙的污鬼, 就立刻離開那人. 耶穌說: “  ‘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 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陣瘋,大聲喊叫,就出來了。”根據路加醫生的記載, 污鬼出來並沒有傷害那人(路4:35).
 
耶穌周流四方傳講天國的福音, 多次醫病趕鬼. “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鬼認識他。”(可 1:34)
 
“又有鬼從好些人身上出來,喊著說:「你是神的兒子。」耶穌斥責他們,不許他們說話。因為他們知道他是基督。”(路 4:41)
 
        “不要作聲” ,這是強迫性的語氣, 即住聲, 或攏著嘴. 耶穌不照鬼的請求行事, 因為撒但是反抗神的, 鬼是与上帝和他的百姓作對的.  “ 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裏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 8:44) 撒但是那試探人的(太4:3), 控告人的(啟12:10), 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弗2:2) ,耶穌要污鬼閉聲, 主不需要說謊者的差役為他作見証, 有上帝的見証就綽綽有餘了.
 
 
 
七. 憑甚麼權柄趕鬼?
 
        耶穌在教訓中所講的話帶有權柄, 和猶太教法師所講的截然不同, 因教法師所講的往往只是依據傳統, 或復述一些著名拉比的講論. 耶穌不但講道有權柄, 他還有趕鬼的權柄. 他憑甚麼權柄趕鬼?
 
1. 耶穌的權柄來自天父.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 28:18) 天父賜給主一切的權柄.
 
2. 耶穌的名本身就有權柄. 他賜給門徒權柄趕鬼(太10:1;可6:7)
 
3. 靠聖靈的權柄能力趕鬼. “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太 12:28)
 
        不管撒但能力多大, 上帝永遠是得勝者(啟20:1-10) 我們憑信心依靠上帝禱告, 奉耶穌的名, 藉聖靈的大能照樣可以趕鬼.
 
 
 
 
 
第14題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耶穌嚴嚴的囑咐他,就打發他走,對他說:「你要謹慎,甚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那人出去,倒說了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可 1:40-45)( 太8:1-4; 路5:12-16)
 
 
 
一. 甚麼是大痲瘋?
 
        大痳瘋是一種非常可怕又可憐的疾病. 當耶穌差派十二門徒外出宣道時, 特別吩咐他們 “醫治病人, 叫大痳瘋的潔淨.”(太10:8) 大痲瘋長年累月叫人受折磨, 恐怖和死亡的威脅.
 
        痳瘋病可分三種:
 
1. 小瘤狀和杆棒狀的痲瘋
 
        開始時, 四肢癱瘓無力, 然後身体呈現對稱褪色的塊狀, 圓球的小點開始是粉紅色, 然後變為褐色, 皮膚相繼結成厚塊, 小圓點延伸而結合在臉部、鼻、唇、和前額, 於是整個面孔都變樣. 那些小瘤繼續長大, 而至潰爛, 便流出惡臭的液體, 眉毛脫落, 眼睛突出呆視, 聲音嘶啞, 呼吸哮喘失聲, 因為整條聲帶受到腐蝕, 手足又開始潰爛. 那時, 整個患者都受到病菌的侵蝕. 整個病症的過程歷時差不多九年左右, 在受苦的終止前, 心靈已經全毀, 呈現昏迷狀態而死亡. 患此病的人, 不單單別人厭惡不敢与他為伍, 自己也非常自卑.
 
2. 第二種是失去知覺的大痳瘋
 
        初期病狀和第一種相似, 不過它會直接影響神經中樞, 病者於是失去所有的知覺. 當病症擴展時, 褪色的斑塊呈現在身體, 並且生出膿包. 於是肌肉消失, 筋部收縮, 雙手彎曲如爪, 相繼手足潰爛而脫落. 此病可延二三十年之久, 實在是一種慢性的死亡病症.
 
3. 第三種是前二種的合併, 也是最普通的一種
 
        這是新約時代巴勒斯坦的痳瘋患者經常染的病了. 從利未記十三章的描述, 新約中的痳瘋病, 包括幾種皮膚病的. 例如 “白鱗點”, 患者有時被描述 “白如雪”. 另皮膚病中的 “圈狀癬菌”. 舊約的 “痲瘋病” 也用來描述衣服和房屋(利13:47,14:33), 指出它們被一種菌的腐蝕和玷污.
 
        但患上這些病的人, 都一概被視為 “不潔淨”. 他必須与普通人隔絕來往. 單獨住在營外; 穿著撕破的衣服, 不准用衣帽蓋頭, 用布遮蓋至自己的上唇, 當他行過人前必需發出警告: “不潔淨! 不潔淨!” 他們不單單要忍受身体的痛苦, 還要忍受心靈上的創傷. 与群體完全隔絕, 過著孤單放逐的生涯.
 
        所以我們平時當注意衛生, 千萬勿赤腳在公開場所行走, 以免被傳染皮膚病;到醫院探訪病人後務必洗手, 因為醫院病患龐雜, 各種傳染病都會潛伏在其中. 雖然這時代的先進國家幾乎不易發生大痲瘋病, 但在一些落後地區還是免不了令人提心調膽!
 
 
 
二. 主若肯必潔淨
 
        長大痳瘋者先來跪下拜耶穌. 根据聖經記載,猶太人行跪拜禮有好幾種 :1. 僕人向主人行跪拜禮. 2. 百姓向官長行跪拜禮. 3. 臣民向國王行跪拜禮.4. 向神的使者行跪拜禮.5. 向上帝行跪拜禮. 在此表示長大痳瘋者對主耶穌的尊敬和信任, 也許他早聞耶穌是神的彌賽亞,神的兒子. 他求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必能” 表示十分有把握, 一定能做到, 只是為与不為而已, 在乎 “肯”与 “不肯”而已.
 
        耶穌說: “我肯,你潔淨了吧!”神的愛和權能明顯的彰顯出來. 耶穌沒有鄙視被社會厭棄的人. 神愛世人(約3:16), 並不分貴賤、種族和膚色.  “黑色神學” 強調神先愛貧窮的黑人, 天堂若還有空位才讓白人進去, 此種解經法存極大的偏見和錯誤, 不值一信, 當回歸聖經的總原則. 凡是謙卑來信耶穌的, 他都拯救到底. 世人的罪需要主寶血的潔淨, 你若 “肯”信他, 他 “肯定”叫你得潔淨, 成為新造的人(林後5:17)
 
 
 
三. 耶穌動了慈心
 
        從醫治大痳瘋的病人, 我們看出耶穌的仁慈心.
 
1. 對一個沒有遵守律法的人, 耶穌沒有避而不理. 因為按照律法, 那人應該与人群隔絕, 他根本不該与耶穌交談. 由此可見耶穌關心人真正的需要, 他盡量同情憐憫和關心.
 
2. 耶穌用手摸他, 他觸摸一個不潔淨的人; 在耶穌眼中, 他必得潔淨, 他只是個需要援助的人. 表明耶穌的信心与同情是同時展現的.
 
3. 耶穌治好大痳瘋病人之後, 吩咐他照律法規矩去行, 表示他照人的法則和公義行事, 去給祭司檢查驗証, 表示情、理、法都平衝的照顧到. 主耶穌潔淨了大痲瘋病人, 足見他的憐憫、能力、智慧都呈現在其中.
 
 
 
四. 去給祭司察看
 
        當一個痲瘋病人治愈之後, 他必須照利未記14章的規矩接受一些康復的儀式. 首先讓祭司檢查清楚. 拿兩隻鳥兒作祭, 當中一隻只用流動的水先宰殺, 然後把那隻活的, 連同香柏木、朱紅色線和牛膝草蘸染那宰了的鳥血, 再把牠放生. 那人將沐浴, 潔淨身体和衣服, 剃了自己的毛髮. 經過七日再審查. 然後再剃去鬍鬚和眉毛, 再獻上祭物, 是取兩隻沒有殘疾的公羊, 和一隻母羊; 把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三, 為素祭, 并油一羅革, 一同取來行潔淨之禮. 窮人可以分量減少, 那時痊愈的人再進前來, 祭司取些贖愆祭牲的血, 抹在求潔淨的人之右耳垂上, 和右手的大母指上, 並右腳的大母趾上. 祭司再檢查最後一次, 認為完全治愈時, 便給他一張証明書, 讓他離去.
 
        這給現代教會極大的警惕, 神蹟不是為作show, 不是一時衝動, 神醫治的神蹟, 最好經醫生檢查之後, 真的蒙了醫治才公開的作見証, 以免產生不良的錯覺, 反而貽笑大方! 牧師不可急功好進, 為病人禱告後, 未經醫生檢查之前, 毋隨意宣告某人現在已得醫治, 因為醫治的主權是在乎神.
 
 
 
五. 為何獻上禮物?
 
大痳瘋患者得醫治之後, 去給祭司察看, 目的是在証明他是潔淨了(可1:40-44; 太8:4; 利14:2-3), 避免眾人的嫉妒, 而不承認耶穌所行的神蹟, 並且顯明耶穌並沒有廢棄摩西的律法(太5:17). 要使他有感恩的心, 獻上摩西所規定的禮物, 就是所當獻的祭物: 就是無殘疾的公羊羔、母羊羔、以及調油、細麵、或是斑鳩、鶵鴿等(利14:10,21-22), 獻在祭壇上, 由祭司為他行潔淨之禮, 為他贖罪, 對猶太人作証據(約5:36), 使他們知道耶穌所行的是又真又實的神蹟, 是合乎摩西的律法, 出於主的憐憫, 顯明神的大能, 叫大痲瘋得以潔淨(太1:1-3), 使人無法反駁他所行所傳之道.
 
    總而言之, 大痳瘋是身体極受痛苦煎熬的疾病, 在古代是一生無望的絕症, 同時患著心靈的創傷是無法估計的, 他只能与世隔絕,默默的等待死亡, 實在太悲慘了. 但人在絕望中還有希望, 主耶穌就是人類的希望, 憑信心投靠他的, 竟可得到潔淨, 這是神的慈愛和權能的作為. 主耶穌不但醫治人的疾病, 也潔淨人的心靈, 人污穢的罪主寶血完全的洗淨, 使人無罪一身輕, 這是何等寶貴的救恩. 神的慈愛是普世性的, 超越地界人種, 不論紅、黃、白、黑都是神所造, 神所愛, 使凡信他的都得永生.
 
       神蹟是神的作為, 神的主權, 目的是為榮神益人, 彰顯神的同在, 神的醫治經祭司察証之後, 証明得醫治,則獻上禮物, 即表示感恩. 現代的人亦當謹慎, 任何神醫治的神蹟, 都當經醫生檢証之後, 的確得痊瘉才為主作感恩的見証.
 
 
 
 
 
第15題 : “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
 
 
 
        “當下,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禁食。他們來問耶穌說:「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沒有人把新布縫在舊衣服上,恐怕所補上的新布帶壞了舊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恐怕酒把皮袋裂開,酒和皮袋都壞了;惟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可 2:18-22)( 參太9:14-17; 路5:33-39)
 
 
 
一. 為甚麼要禁食?
 
        禁食是在某一時間內不進食, 分個人性或團体性. 禁食通常与禱告有密切的關係.耶穌並沒有反對禁食, 禁食本身有其优點, 禁食可使人學習有規律的生活, 可以放棄自己所喜愛的食物, 明白世上自己心愛的東西是可以捨棄的. 禁食可以培養捨己的精神, 而去幫助別人, 曉得放棄享受和逸樂, 更能專心專一的禱告. 但法利賽人想藉著禁食自我顯耀, 叫別人注意他們外表的德行, 他們竟把禁食當作誇耀的工具, 於是禁食便成為刻板式的禮儀. 其實禁食在於內心的感受, 而不在乎外在的禮儀.
 
        禁食的本意是自我操練, 不是苦行修道者的形式主義, 乃是自甘情願的, 將自已降服在聖靈管制之下, 攻克己身. 有如保羅所說: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 9:24-27) 保羅有正確的人生方向、目標和使命. 神呼召他出來傳道先三日三夜禁食禱告. 摩西為完成神託付的使命, 他在西奈山,耶和華面前,四十晝夜不吃不喝, 領受神的誡命( 出34:28; 申9:9). 以斯帖為拯救惡人乃縵的陷害, 她与宮女禁食禱告, 三晝三夜(斯4:16). 終於化險為夷, 神垂聽她的禱告, 勝過惡人的計謀.
 
        舊約按律法制定只有一個禁食天, 就是贖罪日(利16:29; 23:27-29;  徒27:9) 一年一度的全体禁食, 以作為悔改的行動. 但法利賽人卻自願每星期一和星期四(路18:12) 禁食, 以表示敬虔. 但是人卻加增了這種日子, 以至於在主耶穌的時代, 禁食已成了宗教生活的特色(路18:10-14; 太6:16-18;9:14-15). 早期基督徒並沒有承襲這種宗教習俗, 只是在選立聖職人員時才禁食, 如選立長老(徒13:2-3;14:23)
 
 
 
二. 為何不能禁食?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
 
        新郎預表耶穌, “陪伴之人” 希伯來人的文化是指 “男儐相或婚筵的佳賓”, 在此是指門徒,主与門徒同在的交誼, 有如婚筵的喜樂, 禁食是悲苦, 當耶穌与門徒同在時, 要門徒禁食是不合宜的. 他們不受猶太傳統的約束. 若時間行得合宜, 耶穌並沒有反對禁食(參太6:16-18).
 
這裏的禁食可能是指某項正在進行的禁食, 甚至可能剛好是在耶穌赴筵的時候. 所以在時間上似乎不搭稱.
 
 
 
三. 門徒何時禁食?
 
        “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
 
        但情況會有所改變, 新郎就是耶穌, 會從他們中間被取去, 離開他們. 就如以賽亞先知的預言: “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賽 53:8)
 
        那日, 就是耶穌被釘十字架時, 他的門徒就要禁食. 這是象徵似的描述, 表示他們的喜樂會被憂傷所取代.
 
 
 
四. 新布縫舊衣服
 
        “沒有人把新布縫在舊衣服上,恐怕所補上的新布帶壞了舊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將還沒有進行縐縮程序的布, 縫在舊的衣服上, 結果,當新布浸在水裏以後, 將會縐縮帶壞了原有的舊衣服, 縫補的地方會裂成更大的破洞. 意即要將舊的猶太教混入新的福音裏, 是徒勞無功的!
 
        把老舊猶太教的禮儀加在福音的新時代上, 這種不恰當的作法, 就如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 結果就破壞的更大了. 他們就如保羅所言. “怎麼還要歸回那懦弱無用的小學,情願再給他作奴僕呢?你們謹守日子、月分、節期、年分。”(加 4:9-10) 當時的猶太人看重懦弱無用的小學, 反而成了奴僕, 不得釋放.
 
 
 
五. 新酒裝舊皮袋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恐怕酒把皮袋裂開,酒和皮袋都壞了;惟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可2:22)
 
        古代的猶太人將酒裝在皮袋裏, 若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 新酒仍在發酵, 舊皮袋彈性不夠, 承受不了壓力, 就會破裂, 酒和皮袋都壞了. 從比喻的意義來說, 猶太人喜歡舊約摩西的律法, 有如陳酒. 新酒可比喻耶穌的救恩, 耶穌要人用全新的態度來接受他的新道理和新生活的態度, 新酒應該裝在新皮袋裏.
 
        我們只有透過耶穌才能得到救恩, 是不能与古老猶太教的系統混成一体的. 約翰領受神的啟示: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 1:17)  彼得被聖靈充滿說: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 4:12)
 
 
 
 
 
第16題 : “看哪,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
 
 
 
“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門徒行路的時候,掐了麥穗。法利賽人對耶穌說:「看哪,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又給跟從他的人吃。這餅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 2:23-28)( 太12:1-8; 路6:1-5)
 
 
 
一. 甚麼是安息日?
 
        “安息日”希伯來文原意系 “休息” 、 “歇了一切的工作”. 在猶太人的宗教傳統中, 安息日是休息、聚會、和獻祭的日子. 每安息日祭司於常獻的燔祭, 和同獻的奠祭之外,另獻一燔祭(民28:9-10).以色列人守安息日有兩種: 
 
第一種: 誡命的安息日, 即是星期六(創2:1-3). 
 
第二種: 節期的安息日: 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各種節期, 如逾越節(利23:5-7)、五旬節(利23:16)、贖罪日(利23:27)、住棚節(利23:34-35)……中的幾日也為聖安息日. 
 
        起初神造天地萬物, 六日完成一切的工.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 2:1-3)
 
        “安息日”的名稱, 最初記載於以色列人在曠野收嗎哪的時候. “ 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出 16:21-23)
 
        摩西在西乃山向以色列人宣佈十條誡命時, 第四條誡命是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 20:8)  安息日乃是以色列人与耶和華神立約的証據.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所以你們要守安息日,以為聖日。……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出 31:12-17)
 
 
 
二. 安息日的限制
 
        “法利賽人對耶穌說:「看哪,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在某個安息日, 當耶穌和門徒路經麥田時, 門徒摘取麥穗來吃. 這種行動是合法的. “你進了鄰舍站著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禾稼。”(申 23:25) 但法利賽人卻認為此舉是一種收割的行動, 這正是安息日所禁止的工作. “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出 34:21) 所以他們要求耶穌解答.
 
        舊約安息日是有限制的:
 
1. 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利23:5-7, 23:34-35)
 
2. “凡干犯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這日做工的,必從民中剪除。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聖日,是向耶和華守為聖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出31:14-15)
 
3.猶太教謹守安息日, 當日要住在自已的地方,不許出遠門. “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甚麼人出去。」”(出 16:29) 直到新約時代, 才可允許人出城旅行, 但不能超過0.96公里的路程(徒1:12).
 
 
 
三. 安息日的釋放
 
        法利賽人提出問題.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又給跟從他的人吃。這餅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
 
        耶穌提出聖經作為反駁的答案, 就是當大衛和同伴正在饑餓疲乏的時候(撒上21:1-6), 他們的行動成為有力的例証. 大衛進入聖所求 “陳設餅”, 根據摩西的律法, 陳設餅只能供祭司食用(參利24:5-9), 但神並沒有指責此事, 耶穌用此例來指明法利賽人狹隘的觀點和解釋, 而使神的心意晦澀不明, 律法的精神是看重需要, 優先於儀式規則.
 
        馬可重述大衛的事蹟時, 提到亞比亞他作大祭司時發生的. 其實當時的大祭司是其父亞希米勒(撒上21:1), 亞比亞他是挪伯地方許多供祭司職任中的一人. 大衛和他的隨從到過挪伯之後不久, 這班祭司中大部份就因掃羅的命令而被殺, 有85位祭司被殺.亞比亞他卻逃奔去投靠大衛, 他終於被大衛保護,大衛成為以色國的君王, 亞比亞他作大祭司, 猶太人的用法習慣以某主要事件來涵括一段時期, 如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的神同時並列的提到(可12:26). 在此並沒有時間上的矛盾.
 
        法利賽人常加添守安息日的條例, 竟有許多規矩過於人所能守的, 故主耶穌廢棄法利賽人的遺傳, 重定安息日的規矩, 也常於安息日治病(太12:2-12; 路4:16,6:6,13:10).所以門徒摘麥穗, 並未犯安息日(太12:3-8) 耶穌說: “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太12:11-12). 他對安息日有了新的教導.
 
 
 
四. 安息日的設立
 
        “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安息日的設立無非是要人 “休息”專心敬拜神.安息日是為人, 人不是為安息日, 在此有主客之別. 人比日子重要. 所以耶穌說 : “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安息日照樣給人行割禮. “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其實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起的),因此你們也在安息日給人行割禮。”(約 7:22) 耶穌在安息日行善事, 給人醫病. “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可 3:4-5)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腰彎的婦人. “安息日,耶穌在會堂裏教訓人。有一個女人被鬼附著,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耶穌看見,便叫過她來,對她說:「女人,你脫離這病了!」於是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神。”(路 13:10-13) 在安息日他醫治38年癱瘓的病人(約5:1-10).
 
耶穌說: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 12:7-8) 主耶穌將法利賽人的觀念調整過來, 他以人為本, 非以 “日子” 為本.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安息日是為人的好處, 而不是只為要持守它, 而成為人的累贅.
 
耶穌受難之後, 是在七日的第一日, 教會稱為主日(啟1:10), 就是星期日(約20:1), 於是信徒則在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敬拜上帝(徒20:7; 林前16:2). 使徒時代信徒在在聖殿中或家中聚會敬拜神(徒2:46-47, 5:42. 10:24-28,12:12; 羅16:5; 西4:15; 門1:2), 無論在主日或其他日子均可.主要是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約4:21-24) ,也是以人為本, 並非以日子為主. 人若外在有守安息日之名, 而內在無敬虔的心也是上帝所憎惡的. 以賽亞先知說: “你們不要再獻虛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惡的;月朔和安息日,並宣召的大會,也是我所憎惡的;作罪孽,又守嚴肅會,我也不能容忍。”(賽 1:13) 所以我們當用心靈誠敬拜才能蒙神悅納.
 
 
 
五. 神安息日的主
 
        耶穌對法利賽人說: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意謂神是主, 安息日不能限制神的行動和主權的彰顯.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 12:8) 主耶穌大於安息日, 耶穌對安息日有絕對的權柄,所以主耶穌常在安息日行神蹟、治病. (可 3:5).
 
主耶穌升天之後, 信奉耶穌的猶太人守安息日為聖日, 也守復活的主日, 就是七日的第一日. 保羅說基督徒守主日是為主守的, 不必再守舊的安息日. “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裏要意見堅定。” 法利賽人看安息日比較強, 但在門徒心目中日日都是一樣. 所以不必拘泥於某一特定日, 神悅納我們不是憑日子, 而是憑內心的真誠. “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羅 14:6)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或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西 2:16) 基督徒每七日的第一日聚會敬拜神, 一則是成全律法的意義, 一則為永遠紀念主耶穌復活的日子, 及聖靈降臨的日子.
 
總而言之, 安息日不應該只作歇息和停止一切工作來理解, 相反的, 人應該在那日行表示愛心和憐憫之工(參約5:16-17). “救命害命”(可3:4), 具有不同的意義.  在安息日,“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他們卻在安息日擬謀害人, 既然如此, 他們就是守安息日也無真正的意義. 更何況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我們若在基督裏, 心裏必得享安息(太11:29). 願你在這混亂複雜的社會中, 能真正享受心靈的安息!
 
 
 
 
 
第17題 : “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
 
 
 
        “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耶穌叫他們來,用比喻對他們說:「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若一國自相分爭,那國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分爭,那家就站立不住。若撒但自相攻打紛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沒有人能進壯士家裏,搶奪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這話是因為他們說:「他是被污鬼附著的。」”(可 3:22-30)( 參太12:22-37; 路11:14-23)
 
 
 
一. 甚麼是別西卜?
 
        “別西卜”非利士地以革倫城的一個神, 又叫巴力西卜. 經上記載: “亞哈謝在撒馬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裏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王下 1:2) 求問外邦人所信的假神, 是上帝所憎惡的.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著撒馬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神嗎?』所以耶和華如此說:『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必定要死!』」。”(王下 1:3-4)
 
        別西卜有蒼蠅之神的意義. 很多人以為這不是假神的真名, 乃是希伯來人鄙視輕賤他的一個綽號; 他的真名應是 “至上之龕的神”. 猶太人稱耶穌為 “別西卜”, 含有藐視的意思(太10:25).
 
        
 
二. 鬼王倒底是誰?
 
        法利賽人明知耶穌是靠聖靈的工作, 卻把聖靈的工作當作是魔鬼的工作. “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鬼王趕鬼。」”(可 3:22) 文士以為耶穌趕鬼的能力, 是用 “鬼王的法力, 趕走小鬼”, 有如中國人民間所說: “以大鬼,趕小鬼”. 甚至有 “以鬼趕鬼, 以邪治邪”. 這些觀念都是不認識上帝全能全權的想法.
 
猶太人把別西卜當作撒但的別稱. 其實別西卜被意為 “蒼蠅王”. 耶穌說: “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人既?家主是別西卜〔別西卜:是鬼王的名〕,何況他的家人呢?」”(太 10:25) 耶穌是一家之主, 被拒絕, 被罵, 更何況他的門徒呢?
 
真正的鬼王是誰呢? “內中卻有人說:「他是靠著鬼王別西卜趕鬼。」”(路 11:15)  法利賽人把撒但稱為別西卜.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約 12:31) 這世界的王指撒但, 他在審判的日子, 失去控制人的權力, 將要被趕出去. 耶穌藉著十字架上的死, 已經勝過魔鬼一切的作為.“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 2:14) 
 
        撒但也被稱為魔鬼(太25:41; 彼前5:8) 、龍、古蛇(啟12:9)、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弗2:2) . 不管撒但的力量多大, 上帝永遠是得勝者(啟20:1-10)
 
 
 
三. 自相分爭必亡
 
        法利賽人將耶穌靠聖靈的工作歸諸撒但-- 別西卜. 耶穌證實他們所述的絕對荒謬, 根據他們的話必然引起可怕的後果.
 
        耶穌回答說: “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若一國自相分爭,那國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分爭,那家就站立不住。若撒但自相攻打紛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 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 撒旦就是鬼王, 是眾鬼的首領,其實鬼王只有一位, 怎麼可能自相矛盾, 自己趕自己呢!? 自我減亡呢! 法利賽人對耶穌的責言是不合邏輯的.
 
        “若一國自相分爭,那國就站立不住”. 撒但既然是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弗2:2), 又稱為世界的王(約12:31), 必有其管轄的範圍.世上君王管轄的範圍稱為國, 一國自相分爭必要敗亡. 撒但乃是掌管幽暗的世界, 若自相分爭, 也必敗亡! 主耶穌又再指責法利賽人的錯謬!
 
“若一家自相分爭,那家就站立不住”. 先有個人,才能組成家庭, 有家才能有國. 家是最基本生活的地方.同理,若一家自相分爭必站立不住. 耶穌以此指出法利賽人的錯謬, 靠別西卜趕鬼是完全不合邏輯的.
 
撒但就是 “壯士”, 他的家就是罪惡的淵藪, 是疾病、污鬼、和死亡的集中地. 而眾污鬼就是替撒但執行一些殘酷的活動的差役. 除非先捆綁那位壯士, 否則無人能進去搶奪他的家具. 但這位壯士(撒但) 被綁住了, 然後才能搶奪他的領域, 釋放那些被擄受害者. 耶穌曾面對試探(可1:12-13), 他曾驅趕污鬼(可3:29), 他勝過那壯士, 他的使命是勝過撒但, 釋放那些被撒但所奴役的人.
 
 
 
四. 何謂褻瀆聖靈?
 
        “褻瀆” 即對上帝不敬的話語或行為, 是用於誹謗神之神聖的一種話. 舊約法律規定, 犯褻瀆罪的要用石頭將他打死. “那褻瀆耶和華名的,必被治死;全會眾總要用石頭打死他。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褻瀆耶和華名的時候,必被治死。”(利 24:16) 耶穌被猶太人誣控的罪名是褻瀆(太9:2-3; 可14:64). 司提反也是被指控同樣的罪名(徒6:11-15, 7:54-60). 人抗拒聖靈也算是褻瀆(太12:31-32; 可3:29).
 
        當時法利賽人因耶穌趕出一個被鬼附而啞瞎的人, 便誹謗主耶穌是靠鬼王別西卜趕鬼, 他們那樣故意地毀謗主, 就是犯了褻瀆聖靈不可赦免的罪了.
 
        耶穌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這話是因為他們說:「他是被污鬼附著的。」”
 
        世上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 “赦免”的意義, 就是 “除去、覆蓋、或擦去”. 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 罪的功价就是死. 但是神愛世人, 凡願意認罪悔改的, 神都赦免他們(詩130:4,8; 79:9; 羅3:23-26; 弗1:7).
 
        若不流血, 罪不得赦免(來9:22). 舊約時代, 人獻上祭牲代替罪人受罰(利4-5); 新約時代, 耶穌的死代替罪人受罰(羅8:1-4).
 
“為甚麼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 乃要擔當永遠的罪。”甚麼是褻瀆聖靈的罪?
 
“一切褻瀆的話, 都可得赦免”.( 可3:28) 按理應該包括所有褻瀆的話; 但 “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 可見 “褻瀆聖靈” 是更為嚴重, 不包括在內. 從當時法利賽人犯罪的情形來看, 他們是存故意抗拒聖靈和敵對主耶穌的心來說的. 因為人心裏所充滿的. 口裏就說出來(太12:34). 存著干犯聖靈的心態而發言, 就是 “褻瀆聖靈”.
 
        永不得赦免, 乃是故意不信的態度, 可能發展至剛硬不能悔改, 因而也就得不到赦罪的地步. 耶穌趕鬼顯然是聖靈的工作, 但法利賽人卻認為是撒但的能力, 似乎他們正在控訴聖靈就是 “撒但”, 這是何等的得罪神!
 
        法利賽人既然故意硬心抗拒聖靈, 不因主所行的神蹟而接受聖靈的感動, 當然無法因聖靈的光照知罪悔改, 而得主的赦免了. 像他們這種人所犯褻瀆聖靈的罪, 當然也是永不得赦免了.
 
主耶穌趕出附在人身上的污鬼是靠著聖靈,當主耶穌這麼做的時候,所帶出來的果效是神的國臨到這班人。講到聖靈的工作,我們得先明白一點:那就是聖靈的工作都是顯明易見的:不是彰顯出神的能力,就是有超凡的表記伴隨著,來印證這項工作是出乎神的靈。法利賽人應當是明白這一層道理的,主耶穌在駁斥他們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太12:27),言下之意正是責備這批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明知主耶穌趕出污鬼是靠著神的靈行事,卻不肯承認,不歸榮耀給神,反倒委諸鬼王別西卜。這不是一種無知的不信,而是公然的敵對神及一切屬乎神的。這就構成了法利賽人褻瀆聖靈的行為了.
 
        當主耶穌在世上工作的期間,法利賽人就不斷的試探主耶穌,窺探主的工作,想找把柄來控告耶穌。他們甚至把聖靈的工作說成是鬼王的工作,這就是一種褻瀆。若是有人抵擋神,拒絕神的恩典,或者是看見神的能力,卻不肯承認,也不歸榮耀給神,反稱是撒但的工作,且從始至終都不願意到神的面前來認罪悔改,這可能會構成褻瀆聖靈的舉動了。因為人若是至死(指肉身的死亡)都不悔改,表明了他存著邪僻的心(羅1:28),心地天良都污穢了(多1:15),這昏暗而剛硬的心(弗4:17-19)使他無法認識自己所犯的罪,以致遠離神的恩典,甚至在聖靈作工的時候他也拒絕(聖靈到世上來是要叫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而自己責備自己),他就永遠自擔其罪. 但是現在是悅納的時候, 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何必再耽延呢?
 
 
 
 
 
第18題 : “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的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可 3:31-35) (太12:46-50; 路8:19-21, 11:27-28))
 
 
 
一. 誰是耶穌的母親?
 
         耶穌道成肉身時的母親是馬利亞. 她原是拿撒勒城裏的一個童女, 已經許配了約瑟, 尚未出嫁的時候, 天使迦百列奉上帝的差遣, 來到她的家中說, 你要懷孕生子, 給他起名叫耶穌(路1:26-56; 太1:18-25). 後來在伯利恆的馬房裏生了耶穌, 有牧羊人和東方的博士來敬拜嬰孩, 傳揚天使所報的喜訊, 聽見的人都稀奇這話, 惟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裏, 反復的思想(路2:19). 主耶穌在加利利的迦拿赴婚筵, 使水變酒, 馬利亞也在耶裏. 主耶穌在拿撒勒講道時, 他母親和弟兄來, 站在外邊, 打發人去叫他, 但這事不是他母親的本意, 乃是他弟弟不信耶穌有先知的權柄(可3:21,31-35). 主耶穌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 他母親同往, 耶穌被釘十字架時, 他母親站在十字架的旁邊. 約翰記載: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是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約 19:25) 耶穌復活升天之後, 馬利亞和眾門徒及耶穌的弟弟都在樓上同心合一的禱告, 等候聖靈的降臨(徒1:14)
 
 
 
二. 誰是耶穌的弟兄?
 
        童貞女生子之後, 約瑟和馬利亞還生兒養女. 耶穌被稱為 “她頭胎的兒子”(路2:7). 暗示其後也有其他兒女出生. 聖經多次提到他還有弟妹.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約瑟〕、西門、猶大嗎?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這人從哪裏有這一切的事呢?」”(太 13:55-56) 在此提到四位弟弟的名字, 以及妹妹們(參可6:3).
 
        耶穌的弟妹應該是耶穌出生後, 約瑟和馬利亞所生的孩子們, 而並不是約瑟在先前的婚姻中所生的孩子, 或是耶穌的堂弟妹. 耶穌的弟弟雅各後來成為在耶路撒冷初期教會的領袖(徒15:13-21) 他也是雅各書的作者. “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雅 1:1) 雖然雅各与主耶穌一同長大, 但他並沒有成為信徒, 直到耶穌復活後, 才歸信主. 約翰說: “連他的弟兄……也不相信他”(約7:25) “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因為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他。……但他弟兄上去以後,他也上去過節,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約 7:3,5,10)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可 6:4). 雅各与復活的主相遇可能導致他信主.  基督 “顯給雅各看, 再顯給眾使徒看.”(林前15:7)  保羅到耶路撒冷時, 曾与耶穌的弟弟見面. “至於別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沒有看見。”(加 1:19), 雅各成了教會的長老.保羅稱雅各、彼得和約翰為 “教會柱石.”(加2:9)
 
耶穌另一位弟弟猶大也是聖經的作者之一.“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的弟兄猶大,寫信給那被召、在父神裏蒙愛、為耶穌基督保守的人。”(猶 1:1) 猶大与雅各一樣, 早期是不信耶穌的(約7:5), 後來他親眼看見復活的主耶穌, 才徹底折服下來. “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徒 1:14) (徒1:9-11).
 
        關於耶穌的兄弟, 是否是馬利亞所生的親弟弟. 這問題學者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1. 天主教的觀點: 
 
        他們認為童貞女馬利亞是聖母, 除了從聖靈感孕生耶穌之後, 終身為童女, 沒有再生任何孩子, 所以這些弟兄是耶穌的堂兄弟, 或表兄弟. 此論點沒有聖經的根據.
 
2. 希腊教的觀點
 
        他們認為約瑟未娶馬利亞之前已有前妻, 耶穌的弟兄們, 是同父異母所生的, 此觀點全無聖經根据, 更是無稽之談!
 
3. 基督教的觀點
 
        認為這四位弟兄, 是耶穌的親弟弟, 因為上文所提的七處聖經都提到耶穌的弟兄. 而無一處提則是堂兄弟. 若有的話, 肯定會表明. 如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西4:10). 這些弟兄是常和耶穌的母親同在一起的, 足証他們不是堂弟兄(約2:12,7:3; 可6:3). 因為堂弟兄不可能与嬸母常在起. 馬利亞頭胎生了耶穌, 表示她還生其他的兒女(路2:7; 太1:25). 當約瑟帶馬利亞逃往埃及時, 並沒有帶另外四個小孩同往, 足証約瑟並無前妻生孩子.
 
        所以我們當回到聖經的本位, 不可以人的觀點代替聖經的本意. 世面上聖經注釋的書頗多, 當選擇信仰純正的才有參考的價值.
 
 
 
三. 誰遵行神的旨意?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 範圍非常廣泛, 應是包括所有重生的信徒. 耶穌要人遵行神的旨意,首先他立下了遵行神旨意的模範.
 
1. 主耶穌遵行天父的旨意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 4:34)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 6:38)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
 
“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 1:4)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 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那時我說: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來 10:5-7)
 
        神要的不是宗教性的獻祭, 或牛羊的祭物, 神預備身体, 就是耶穌道成肉身, 為我們成了贖罪祭. 因為人是在肉身犯罪, 連耶穌都要成肉身來救贖我們. 他遵行天父的旨意成就了最偉大崇高的工作.
 
2. 信徒要立志遵行神的旨意
 
明朝王守仁說:“志不立, 天下無可成之事. 雖百工技藝, 未有不本於志者. 志不立, 如無舵之舟, 無銜之馬, 飄蕩奔逸, 何所底呼?”
 
宋朝朱熹說: “今人貪利祿, 不貪道義, 要做貴人, 而不做好人, 皆是志不立之病也.”
 
        人可以為自己的目標立志, 憑自己的毅力去完成. 但耶穌所立之志, 乃是与神的旨意有關. 並且不憑己力去完成, 乃是靠聖靈的能力去完成.
 
耶穌說: “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約 9:31)
 
“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聽他。”(約 9:31)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 2:13)
 
        耶穌要我們立志遵行神的旨意, 神也賜給我們恩典和能力去完成神的旨意. 我們該立何志?
 
(1) 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他到了那裏,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 11:23)
 
(2) 立志跟隨主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 14:24)
 
(3)  立志過聖潔的生活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 1:8)
 
(4) 立志言無過失
 
“你已經試驗我的心;你在夜間鑒察我;你熬煉我,卻找不著甚麼;我立志叫我口中沒有過失。論到人的行為,我藉著你嘴唇的言語自己謹守,不行強暴人的道路。”(詩 17:3-4)
 
(5) 立志討神喜悅
 
“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 5:9)
 
(6) 立志全家事奉
 
“ 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誠心實意地事奉他,將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華。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 24:14-15)
 
 
 
四. 誰是屬靈的親屬?
 
        屬地的父母親和弟兄姐妹是 “血緣” 的關係, 在基督裏的父母和弟兄姐妹是 “靈緣” 的關係. 要在基督裏, 必需是重生的信徒, 重生的信徒, 有屬靈的生命, 才能遵行神的旨意.
 
        “弟兄”除了父母生的兄弟以外, 舊約中, 常常是對同一個支派的成員, 或以色列支派的同胞之稱呼(申24:14; 士20:13; 代下11:4). 新約中, “弟兄” 常用於信徒彼此之間的稱呼, 其中包括姐妹在內.
 
        彼得稱眾信徒為弟兄們, 當然包括姐妹在內. “那時,有許多人聚會,約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間站起來,說:「弟兄們!聖靈藉大衛的口,在聖經上預言領人捉拿耶穌的猶大,這話是必須應驗的。”(徒 1:15-16)
 
保羅稱羅馬眾信徒為弟兄們.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羅 1:13)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林前 15:58)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腓 4:1)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啊,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來 3:1)
 
        新約也強調信徒要彼此相愛, 情同手足.
 
        保羅提醒要熱誠、恭敬、謙讓、親切的愛弟兄: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 12:10)
 
教會弟兄姐妹要常常存著相愛的心, 不只是自口頭上說說而已. “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 (來 13:1)
 
使徒彼得認為從真理入門, “順從真理” , 就是信靠順服基督, 因為耶穌就是真理(約14:6) 的本体. 並且存清潔的心, 誠誠實實的愛弟兄姐妹.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從心裏:有古卷是從清潔的心〕彼此切實相愛。”(彼前 1:22)
 
耶穌對著廣大的群眾說 :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這是屬靈的總原則, 在靈裏重生的都是一家人.
 
 
 
 
 
第19題 : “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可 4:21-25)( 參 路8:16-18;11:33; 太5:15)
 
        
 
一. 燈有何功用?
 
        現代人用電燈炮、日光燈, 一家有好多個燈, 可隨手開關, 至為方便. 但在耶穌時代, 燈是碟狀土製或金屬器皿. 有兩個洞, 一個裝油, 所用的是礦油或橄欖油; 另一個洞是用來放置亞麻燈心. 一般屋內都有一盞燈, 晝夜點著, 主要功用是照亮全屋.
 
        舊約裏, 燈可指上帝的啟示. “耶和華啊,你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下 22:29)
 
“那時他的燈照在我頭上;我藉他的光行過黑暗。”(伯 29:3)
 
        新約裏, 燈比喻門徒在世界上的功用. 耶穌說: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 5:14-16) 馬太說人的眼睛就是身上的燈(太6:22), 有燈才能有光, 有光才能見到的當行走的義路.
 
         燈台是象徵上帝臨在所發的光輝. 舊約會幕或聖殿中用精金製成的燈台. 是會幕中惟一的光源. 燈台兩邊伸出六個枝子, 一共可點七盞燈(出25:31-4; 來9:2). 後來燈台成為猶太教的象徵.
 
        耶穌的比喻用燈來作例子.“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點燈不是為著要放在斗底下, 因為這通常是睡覺前做的事. 也不是放在床下, 床下也可譯為客廳的長椅下, 如果是這樣, 燈光就不能發揮其功用. 燈要放對的位置上-在燈台上, 才能達到其目的, 照亮全屋子.
 
        信徒若想把基督教或教會隱藏起來是不可能的. 基督的真理就像一盞明燈, 必須照亮這黑暗的時代.
 
 
 
二. 為何被顯露?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掩藏的事, 或隱瞞的事, 是指黑暗所致, 是不光明的, 犯罪的事. 被顯露出來, 就是日光的用途. 光一來, 罪就顯露出來. 耶穌是真光, 照在黑暗裏, 在黑暗中的罪人卻不接受他(可5:22).
 
        真理是要讓人看見, 而不應收藏起來. 真正重生的信徒要勇於站在真理的一邊. 當真理的光照耀出來時, 敗壞錯誤的假道就顯露出來. 例如馬丁路德揭露天主教的腐敗, 指明天主教購買贖罪券的錯誤. 當時天主教誤導信徒以為犯罪之後, 買贖罪券可獲得赦罪. 罪得赦免只有一條路--靠主的寶血. 馬丁路德於是寫了九十五條文告, 批判其中的錯謬. 他於諸聖日(11月1日) 將文告貼在威丁堡(Wittenberg) 大禮拜堂的佈告板上. 他發現真理之後, 一心一意遵行真理而行, 將真理告訴世人. 真理的明燈一定要高舉, 掩藏的事,隱瞞的事, 沒有不顯出來的.
 
 
 
三. 為何應當聽?
 
        真理的本質是不變的, 是不能被毀滅的. 儘管人不願意接受, 甚至壓制真理, 拒絕真理, 但真理必永遠得勝. 真理不怕別人肆意的攻擊, 受人譏諷,或制止; 但時過景遷, 真理必施以反擊, 最終必然得勝有餘. 如法利賽人与真理作對, 暫時似乎佔了上峰, 但耶穌復活之後, 獲全面得勝. 耶穌說: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要聽的是真理, 不是人間的遺傳.
 
 
 
四. 如何量給人?
 
        “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要留心所聽的, 顯明是極重要的內容. 有關神國的奧秘(路8:10), 不是為了把它秘密的藏起來. 正如點燈, 不是為把他藏起來(路11:33-36). 人若聽了又接受真理, 他們還可得更多的真道和亮光.
 
    一個人若是接受耶穌. “耶穌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 1:15) 現在他就与神的國有份, 並且將來當神的國完全彰顯時, 還要賜更多. 但人若拒絕耶穌, 這人將會面對永恆的損失, 甚至連他此時能夠有份於國度的機會也會被奪去.
 
        如何量給人在人際關係上而言, 也是十分真確的. 你怎樣量給人, 人也怎樣量給你; 就是你怎樣待人, 人也怎樣待你. 人若喜怒無常, 常常發脾氣, 或動怒的待人, 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付他. 當你存猜忌的心對待人, 別人也會存猜忌的心對待你. 當你愛心待人, 人也會用愛心待你. 你先向別人伸出友誼之手, 別人也會伸出友誼的手來對待你. 中國古人說: “敬人者, 人恆敬之, 愛人者, 人恆愛之.” 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 為何多給呢?
 
        耶穌說: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人若不在知識上下功夫, 原有的知識也會隨著時間而漸漸的失去. 很多人在神學院學了希腊文, 或希伯來文, 因日久生疏而不繼續再鑽研下去, 於是很快的便忘記得一干二淨.
 
        身体的健康亦然, 人越能鍛練体魄, 身体則越強壯, 越能擔當体能的負荷. 相反地, 人若不理會鍛練自己的身体, 肌肉自然收縮, 体能也會漸漸的孱弱起來. 故我們當分外注意身体的健康, 因為身体是聖靈的殿, 當保養顧惜, 才能負起艱鉅時代的使命. 因為有的, 還要儆醒保顧, 才能有進不退, 有增無減.
 
        人的技藝也是同理, 越操練越 “熟能生巧”, 越不操練越會忘記, 連原有的都會失去. 耶穌在比喻中常常警戒人, 善行的酬報, 往往是力爭上游, 施比受更為有福. 人若從主得力, 則更可力上加力, 有的還要加給他. 人若靈裏不儆醒, 竭力追求, 可能原有的也要失去.
 
 
 
 
 
第20題 :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可4:30-34)( 太13:31-32; 路13:18-19)
 
 
 
一. 何謂神的國?
 
        全世界已經有近200個國家,其中有194个主權國家,及十个「擁有實際對內主權」,但主权被争议的国家,其中絕大多數(193)都是聯合國的成員國。但上帝的國与世上的國卻完全不一樣. 神的國是上帝有絕對的主權和統治, 且是屬靈的, 不屬這世界(約18:36), 是永遠存在的. 對於世間的國, 詩篇的作者也宣稱上帝是萬邦萬國的統治者(詩22:28;47:2,7-8) .舊約稱大衛的王朝為神的國度(代上17:14;28:5,29:11) . 在新約裏, 耶穌以神的國為主要的信息,耶穌常用比喻來解釋神的國, 神的國已經近了(太4:17; 可1:15). 耶穌也教導門徒祈求神國的實現(路11:2),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 6:10) 惟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進神的國(太7:21-23).
 
        自先鋒施洗約翰傳天國的道理, 然後由主耶穌以大能証明自己是彌賽亞的身份. 猶太人始終拒絕天國, 並將天國的王釘在十字架上. 主藉著復活的大能, 顯明他是彌賽亞, 又在五旬節降下聖靈, 行了許多神蹟奇事, 証實其偉大救恩, 好讓他們接受天國信息, 但他們又再度的拒絕. 首先是本土的猶太人拒絕了(徒2-12章), 接著是分散在外邦的猶太人也拒絕了(徒13-28章) ;等主耶穌再來時, 天國就要建立, 而那些悔改的猶太人必要說: “奉主名來的, 是應當稱頌的!”
 
        神的國也是使徒傳福音的中心信息. “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就受了洗。”(徒 8:12) “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神國的事,勸化眾人。”(徒 19:8)
 
        神國既然如此重要,, 我們就當積極的傳福音. 耶穌說: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 1:15) 又說: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 24:14) 我們豈可袖手旁觀, 視若無睹. 我們乃當積極的投入為天國的精兵, 為主廣傳福音, 直到主臨!
 
 
 
二. 為何用比喻?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因著一般人對神國度的誤解, 因此耶穌不用比喻(就是象徵性的說話), 他就不教導他們.
 
        耶穌用神國的比喻, “我們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似乎說比喻是一種包藏真理的封套. 比喻的目的, 神國的實際, 与人頭腦一般的想像距離甚遠, 而用比喻來剷除這些錯誤的觀念. 因為法利賽人對於直接的忠告是不會被接受的. 耶穌宣告神國的本質, 乃是用比較的方法來揭示.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太 13:10) 主耶穌親自解釋為何用比喻.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太 13:11-13)
 
        對那些不住看不住聽, 但沒有真正看, 真正聽的人, 就是沒有察看自已內心, 又對易明白的真理亦不作出反應時, 這些聽眾可要自已負責, 他們与天國無份無關.
 
 
 
三. 何為芥菜種?
 
        “神的國,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
 
        耶穌所指的極可能是黑芥菜種, 當日在巴勒斯坦地沒有植物的種子比芥菜種還小. 芥菜是一年生的灌木, 從種子發芽成長以後, 可以長成一株比各種蔬菜都大的植物. 芥菜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長成12至15尺高. 空中的飛鳥可以在其蔭下遮涼. 這比喻所強調最小的種子, 卻長成高大的灌木, 正与神國相似, 耶穌降生傳道時, 神國似乎微不足道. 但當他再來時, 卻要建立一個偉大榮耀的天國.
 
 
 
四. 飛鳥指甚麼?
 
“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飛鳥有學者認為是“邪惡勢力的象徵”; 甚至有學者認為是一些 “假師傅和假冒為善的人”滲入了這 “奧秘”的天國, 並且加以利用. 這種解釋值得商榷;雖然馬太13章記載吃了路旁種子的飛鳥代表撒但的工作. 但在馬太6:26節和其他許多地方都用在快樂的比喻中. 在此可指 “外邦人”加入神國度的計劃中,可能更為適合. 以西結先知預言: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高的山上;在以色列高處的山栽上。它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各類飛鳥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蔭下。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耶和華使高樹矮小,矮樹高大;青樹枯乾,枯樹發旺。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行了。」”(結 17:22-24)
 
“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田野的走獸都在枝條下生子;所有大國的人民都在它蔭下居住。”(結 31:6)
 
        神應許的工作, 藉著耶穌展開, 世上萬國萬民都要因信靠耶穌而進入神的國.
 
 
 
五. 如何作造就?
 
“沒有人的時侯,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但他在私下時, 就會對自己的門徒作出解釋, 在其使命中有關神國度詳細的教導. 這是耶穌造就門徒的方法及策略.
 
耶穌對親信的門徒, 他私下卻用比較詳細的說明向他們闡釋, 好使他們真正瞭解天國的意義及應負的使命. 今天神啟示的聖經已完備, 我們當竭力的追求与善於教導, 好好的造就, 使眾信徒都能吃乾糧. 聖經警告說: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來 5:12)
 
“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樣洗禮、按手之禮、死人復活,以及永遠審判各等教訓。”(來6:1-2)
 
 
 
 
 
第21題 : “誰摸我的衣裳?”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耶穌頓時心裏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愈了。」”(可 5:25-34)( 太9:18-22; 路8:43-48)
 
 
 
一. 甚麼是血漏症?
 
        有一個患了十二年 “血漏症”的婦人, 她血流不止, 非常的痛苦. 這可能是月經不規律, 或子宮出血所造成的症狀. 這種情形在猶太人宗教的禮儀上是不潔淨的. “ 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經期過長,有了漏症,她就因這漏症不潔淨,與她在經期不潔淨一樣.她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所坐的物都要看為不潔淨,與她月經的時候一樣。凡摸這些物件的,就為不潔淨,必不潔淨到晚上,並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利 15:25-27)
 
當耶穌巡迴証道, 醫病趕鬼,行了各樣神蹟.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這可憐的婦人病了十二年, 時間實在拖得太久了; 又看了好些醫生, 受了許多的苦.可能在醫生治療的過程中身体受到不少折磨之苦, 心靈的創傷, 被社會拼棄孤獨之苦. 同時花盡了所有的錢財, 一貧如洗之苦, 而且病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 這種情形可說已是到絕望的地步, 講一句不中聽的話: “就是等死.” 這婦人已盡了一切的所能, 但病情卻 “無一線曙光”.
 
        這婦人患血漏症, 不但漏掉其生命力, 也漏掉其希望. 但所幸尚未漏掉其對主的信心.
 
 
 
二. 為何要摸耶穌?
 
        “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
 
        她聽見耶穌叫死人復活, 叫長大痳瘋的得以潔淨、瞎子看見、瘸腿的行走、醫病趕鬼. 她憑信心存著惟一的希望,悄悄的混在擁擠的人群中,來到耶穌的背後, 等待機會摸耶穌的衣裳(外衣), 她除去內心不潔淨的困擾, 她帶著滿懷的希望, 避開公開露面的尷尬心情, 而想來觸摸主的外衣.
 
        她不斷的告訴自已,“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 也許她聽見有人摸耶穌的衣裳得醫治. 因為馬可曾記載:
 
“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可 3:10)
 
“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裏,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可 6:56)
 
古人的信仰認為治病者的手巾圍裙都具有治療疾病的可能. “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徒 19:12) 這些神蹟的產生應該是那些人的信心, 而不是手巾或圍裙有特殊的神能.但神並沒有讓保羅繼續用同樣的方法行神蹟, 就是保羅的親愛同工生病, 神也沒有用神蹟的方法醫治(腓2:27; 提前5:23; 提後4:20). 可見神蹟不是照著人的喜好而發生的, 乃是照著神的旨意而施行.
 
 
 
初期教會, 神的確藉著彼得行了神蹟, 於是有人迷信的盼望彼得的影子能醫病. “甚至有人將病人?到街上,放在?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甚麼人身上。”(徒 5:15) 現今的教會不可模仿古時的錯處.
 
這婦人是摸耶穌的衣裳(外衣)時, 她血漏立刻停止了, 從經歷中深知病已經痊愈了. 她摸耶穌的衣裳目的已經達到了. 她摸耶穌的衣裳, 就等於是摸耶穌; 因為不是衣裳有能力, 而是耶穌有能力.
 
 
 
三. 誰摸我的衣裳?
 
“耶穌頓時心裏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
 
有能力從主耶穌身上出來, 這能力卻是醫治的大能. 一般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看法是天父醫治這病人, 然後耶穌才知道. 第二種看法, 耶穌本人讚賞這婦人的信心, 願意對她作出醫治的大能. 這種觀點与耶穌醫病的工作, 所表現的比較一致.按理能力不會在耶穌不同意之下自動的出去. 然而耶穌乃是在天父旨意之下行事. 觸摸耶穌的外衣本身並沒有任何的超然的能力. 我們不可相信聖物有功效, 因為醫治那婦人的, 不是耶穌的外衣. 若缺乏對耶穌的信心, 是亳無功效的.
 
耶穌知道神蹟已經發生, 所以他轉過身來問: “誰摸我的衣裳?” 為甚麼要轉身. 明顯的這婦人是從背後摸他. 群眾十分擁擠, 群眾不經意的挨碰, 与信心的觸摸是完全不同的. 耶穌想与被醫治的病人建立更深的屬靈造就, 而不是表面的認識. 耶穌的問題引起門徒極大的震撼, 門徒只看見擁擠的群眾, 人与人的碰闖,卻不瞭解 “耶穌頓時心裏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 因為此事只有耶穌自己才能体會.
 
耶穌環顧, 四圍察看, 為要找出觸摸他外衣的人. 這婦人, 是惟一能明白耶穌為甚麼發問, 她是真正經歷得醫治的當事人. 她就恐懼、戰競, 並卑躬的來主耶穌面前, 他鼓起勇氣, 存著誠實感激的心, 將真情告訴耶穌. 馬太、馬可、路加, 都沒有記載這婦人的名字. 我們所能知道的, 就是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來摸耶穌的衣裳而得醫治.
 
 
 
四. 怎樣得到痊愈?
 
        “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愈了。」”
 
        耶穌親切的稱呼她為 “女兒”, 這是耶穌惟一使用的一次, 代表她与耶穌全新的關係. 患血漏症的人, 猶太人都与她疏遠,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但因她的信心使她与耶穌有 “靈緣”的關係. 所以格外的親切. 耶穌稱讚她的信心使她得醫治, 而不是因她觸摸他的外衣, 是她的信心救了她, 使她得救. 信心就是真誠滿心的信靠. 最寶貴的, 並不在於這婦人本身, 而是在於她所靠的對象--主耶穌. 信仰的對象對了, 結果才會對. 瞎子也是因信得看見.“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可 10:52)
 
        耶穌說: “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愈了。”意思就是康復了. 這保証她是終身完全的治愈. 這十二年來, 因著他得不治之血漏症, 使她与社會分割, 真是像活死人, 其痛苦實無法描述. 如今她完全得醫治, 不但恢復自我的形像, 也在社會上活得更有尊嚴. 不但如此, 將來還要享受天國之樂.
 
 
 
 
 
第22題 : “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正在海邊上。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來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再三地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耶穌就和他同去。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於是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裏;耶穌看見那裏亂嚷,並有人大大地哭泣哀號,進到裏面,就對他們說:「為甚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就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地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她東西吃。”(可 5:21-24, 35-43)( 太9:18-19,23-26; 路8:40-42,49-56)
 
 
 
一. 管會堂者之請求
 
耶穌和門徒回到加利利湖的西邊, 很可能是迦百農. 管會堂的睚魯也來到耶穌的面前. 睚魯是一位平民官長, 他負責管理會堂, 和安排敬拜的秩序. 他是一位被尊重的社區領袖.
 
        他惟一的女兒快要死, 睚魯非常謙虛的來求耶穌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 “按手” 這動作的基本意義是把祝福或力量傳給別人. 舊約裏, 按手是祝福的動作, 因為它表示將力量和權柄交給對方(創48:14; 民8:10;27:23; 申34:9). 按手也表把罪惡轉移到祭物身上(利3:7-8), 而人在上帝面前就不算有罪了. 新約裏, 按手是祝福、醫治、受聖靈、和設立教職的表徵(太19:13; 可5:23;6:5; 徒6:6; 8:17; 9:17). 按手是很莊重的, 不容輕視(提前4:14;5:22). 睚魯請求耶穌去為女兒按手禱告,是醫治的方法, 象徵生命的氣力給需要的人. 睚魯可能早就聽過耶穌所行的大能(可1:21-28). 所以他深信耶穌必能救回他女兒的生命.
 
 
 
二. 主耶穌如何回應?
 
耶穌沒有抬高架子, 沒有推辭現在正忙著要開佈道會.“耶穌就和他同去”. 表明耶穌是何等的謙卑, 何等關心憐憫迫切需要的人. 耶穌立刻与他同去. 但途中人群擁擠, 又有一個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求醫治, 在時間上似乎有一點延遲. 這給睚魯學習對忍耐的功課. 但耶穌醫好血漏婦人之後, 仍然与他同去.
 
 
 
三. 人生最大的絕望
 
耶穌因路上醫治患血漏的婦人, 而在時間上造成耽擱, 這對睚魯的信心是嚴重的考驗. 有人從睚魯家裏來報告說: “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這是人生最悲慘、最絕望的消息. 既然女孩死了, 一切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死已結束一個人的生命, 又何必勞煩耶穌呢! 表示這些家人親友對耶穌沒有信心, 他們不認為耶穌能叫死人復活. 睚魯卻不一樣, 他在邀請耶穌時已表明其信心, 他也看見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得醫治(可5:25-34), 他惟一希望的是盼望耶穌能叫絕氣的愛女復活. 他沒有聽家人無信心失望的話, 仍帶著耶穌同去他家. 這是信心的行動.
 
 
 
四. 耶穌人生的盼望
 
耶穌給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新生的希望, 他也給睚魯安慰和希望.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 ‘不要怕,只要信!’ ” 沒有重生的人, 最怕的就是死! 耶穌說 :“不要怕,只要信!”信心能克服懼怕, 復活能勝死亡. 在信的人, 凡事都能(可9:23). 耶穌是人類的希望!
 
 
 
五. 耶穌叫死人復活
 
除了女孩的父親之外, 耶穌只帶三個最親近的門徒与他入房內, 亦可作見証人(申17:6); 耶穌登山變像時, 他帶這三個門徒同去(可9:2); 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 這三個門徒也同在(可14:33). 耶穌叫死人復活, 這些人都是重要的見証人.
 
按猶太人的風俗習慣, 在喪事中, 哀哭也是一種禮儀, 舉哀的人不停的哭嚎、啜泣、拉扯頭髮和扯破衣服, 完全落在消極悲痛之中,這些亂嚷的人, 可能其中有受雇的哭喪者(參耶9:17; 摩5:16), 所以造成鬧哄哄的局面. 但耶穌的安祥、嚴肅和鎮靜, 完全能掌控整個局面.耶穌責備他們: “為甚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此言一出, 所有弔喪者都嗤笑耶穌, 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已經死了(參路8:53). 耶穌可能指死亡像睡覺一般. 從悲傷者的角度來看, 這女孩若能醒過來, 豈不是像睡覺一樣嗎?
 
耶穌用 “睡了”來描述拉撒路的死.耶穌對門徒說: “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耶穌描述復活, 有如睡覺後醒來一般.
 
從神的眼光來看, 死是睡眠, 這睡眠有醒過來的一天.“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 4:13-14) 很清楚的在此預言信徒將來要復活,要与主同在. 這是何等大的盼望和應許.
 
當耶穌將弔喪者趕出之後, 他帶著女孩的父母及三個門徒進入房間. 耶穌說: “閨女,我吩咐你起來!那閨女立時起來走。”耶穌一吩咐, 那女孩立刻起來行走, 她父母和三個門徒大大的驚奇. 耶穌行很多神蹟, 是超乎醫學原理的, 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如他叫瘸子起來行走.“「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可 2:11-12)
 
又如耶穌在海面上行走, 且能平靜風浪, 門徒驚奇萬分.“於是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裏十分驚奇。”(可6:48,51) 這種神蹟是超乎自然的定律, 是屬乎神的律.
 
        耶穌吩咐他們保持緘默, 他不希望以神蹟來吸引人到他跟前. 其次吩咐給她食物吃, 可見主關心其体力的康復, 因她是肉身的復活. 但信徒於主再來時還要復活, 則是屬靈的身体, 是榮耀的靈体(林前15:35-57). 是進入天國的永活之体. 耶穌是生命的主, 復活的主, 耶穌說: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 11:25) 你願意信他為你個人生命的主嗎? 你願意傳揚他復活救恩的大能嗎?
 
 
 
 
 
第23題 : “這人從那裏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耶穌離開那裏,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裏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那裏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裏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可 6:1-6)( 太13:53-58)
 
        耶穌從迦百農回到自己的家鄉拿撒勒(參可1:9,24; 路4:16). 耶穌年輕時是在這裏長大的, 先前也在此事奉過(參路4:16-30). 他以老師的身份, 帶門徒隨伴而行, 他為裝備門徒負起使命(可6:7-13). 到了安息日, 在會堂裏教訓人. 眾人稀奇他的智慧和異能, 於是發出問題.
 
 
 
一. 耶穌行了那些事?
 
“這人從那裏有這些事呢?”耶穌所作的事, 若是一一都寫下, 就是世界恐怕也容不下了(約21:25). 光是馬可福音首五章的記載, 就有許多轟轟烈烈令人震憾的事: 耶穌受洗從水裏上來, 天開了, 聖靈彷彿鴿子, 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可1:9-11). 又有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 並且勝過試探(可1:12-13). 在加利利宣道, 呼召四個漁夫(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 為門徒(可1:14-20). 在迦百農會堂教訓人, 趕逐污鬼(可1:21-28); 醫治西門岳母的熱病, 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在加利利全地, 進了會堂, 傳道趕鬼(可1:29-39). 潔淨太痳瘋(可1:40-45).
 
         在迦百農醫治癱子, 叫他立刻起來行走(可2:1-12). 呼召稅吏利未(馬太) 為門徒(可2:13-17). 在安息日醫治一隻手枯乾的人(可3:1-6). 耶穌在海邊講道, 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並泰爾、西頓的四方來到他那裏。他醫治各樣疾病, 趕出污鬼(可3:7-12). 耶穌選召十二門徒(可3:13-21); 向文士論不可赦免的罪(褻瀆聖靈的罪);論靈裏的親屬(可3:31-35). 講解撒種的比喻; 述說點燈的目的(可4:1-34). 平靜風和海, 行超自然的神蹟(可4:35-41). 他們來到海那邊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從墳塋裏出來迎著他,耶穌趕出一群鬼入豬群(可5:1-20); 他醫治患十二年血漏的婦人; 他叫睚魯的女兒從死裏復活(可5:21-43). 耶穌所行的事, 多得不可勝數, 其同鄉必早有耳聞. 但他們卻是驚奇, 並無信心來仰望信靠這位彌賽亞, 真是萬分可惜.
 
 
 
二. 神賜耶穌何智慧?
 
“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的智慧來自神.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箴 2:6 ) 更何況神是全智、全能、無所不知的神. 耶穌本是神, 乃是道成肉身才有人的形体(約1:14). 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說: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 1:7)  智者約伯說: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伯 28:23,28)
 
救恩是出自神的智慧.“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 1:24) “蒙召的” 是指按神的旨意所召的人(參林前1:2). “神的能力” 是指神克服罪惡, 救人脫離罪惡權勢的大能. “神的智慧” 是他藉釘十字架的耶穌來解決世人的智慧無法解決罪的問題.
 
耶穌的智慧是超然的, 他是無所不知的神, 他知道人隱秘的事(約4:16-19);  他知道人心中的事(可2:8); 他知道人心裏的議論(約2:24-25); 他知道萬人,……他知道人心裏所存的(約13:10-11) 因為惟獨神知道世人的心(徒1:24-25; 代下6:30; 耶17:9-10). 但殊為可惜, 耶穌的同鄉竟然不知道耶穌有如此大的智慧.
 
 
 
三. 耶穌行何等異能?
 
“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耶穌有神性, 他是無所不能的.
 
1. 他創造萬有: 世界是藉著他造的(約1:10); 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林前8:6); 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
 
2. 他托住萬有: 常用全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 他在萬有之上, 萬有也靠他而立(西1:17)
 
3. 他管理萬有: 萬有服在他的腳下(弗1:20-23);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他了(太28:18)
 
4. 他行神蹟的異能可分六類:
 
(1). 管物質之能: 
 
a. 質變之能, 使水變酒(約2:1-10).
 
b. 量變之能, 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可6:32-44).
 
c. 律變之能, 平止風浪(可4:31-41), 在海面上行走(太14:22-33).
 
(2) 管植物之能: 
 
無花果樹枯乾(太21:18-22)
 
(3) 管動物之能: 
 
彰顯異能使彼得得魚(路5:1-11); 從魚口中取銀納稅(太17:24-27); 主復活後令彼得得魚(約21:1-14)
 
(4) 醫疾病之能:
 
a. 痳瘋: 醫治長大痳瘋的人(可1:40-45; 路17:11-19)
 
b. 癱瘓: 醫治癱瘓的人(可2:1-12); 醫治38年的病人(約1-16), 醫治百夫長的僕人(路7:1-10)
 
c. 熱病: 醫治大臣的兒子(約4:46-54); 醫治西門的岳母(可1:29-34)
 
d. 血漏: 醫治婦人的血漏(可5:25-34)
 
e. 瞎眼: 醫治兩個瞎子(太9:27-31); 醫治生來是瞎子的(約9:1-41); 在伯賽大醫治一個瞎子(可22-26); 在耶利哥醫治兩個瞎子(可10:46-52)
 
f. 痿手: 醫治枯乾一隻手的人(路6:1-11).
 
g. 聾啞: 醫治一個耳聾舌結的人(可7:31-37)
 
h. 水臌: 醫治一個水臌的人(路14:1-6).
 
i. 瘸腿: 他使瘸子行走(太11:5;15:31;21:14).
 
j. 刀傷: 醫治祭司僕人的耳朵(路22:49-51).
 
        (5) 使復活之能(約5:21):
 
          a. 才死: 使睚魯的女兒復活(可5:22-24,35-43)
 
           b. 出殯: 使寡婦的兒子復活(路7:11-16).
 
           c. 已臭: 使拉撒路復活(約21:1-53)
 
        (6) 制邪魔之能:
 
          a. 邪鬼: 在會堂裏醫治被鬼附的人(可1:23-27);醫治被鬼附又瞎又啞的人(太12:22-24); 在加拉太逐出邪鬼離開人身(可5:1-20); 醫治被鬼附的啞吧(太9:32-34); 醫治迦南婦人的女兒(太15:21-28); 醫治癲癇被鬼附的人(可9:14-29); 醫治被鬼附腰彎的婦人(路23:10-17).
 
       b. 魔鬼(太12:29)
 
       除了以上所述神蹟之外, 耶穌還行了許的神蹟異能(可6:56; 太4:23-24, 9: 35, 11: 5, 15: 30-31,21:14; 約2:23, 20:30-31, 21:25). 有關耶穌的神蹟, 是眾多的 、出奇的、多樣的、明顯的、眾人可見的. 所有反對耶穌的文士和法利賽人, 從沒有反對耶穌的神蹟異能是假的. 這些神蹟証明他是從神來的(約5:36), 所以我們當信父在他裏面, 他也在父裏面(約10:38, 14:11; 太11:2-6).
 
        耶穌的醫病有四大特點: 
 
a. 他能醫治所有的疾病. 
 
b. 他不必用醫藥或動手術. 
 
C. 他使一切的病立刻痊愈.
 
d. 他醫治一切的疾病沒有任何後遺症.
 
所以与現代的假神蹟是完全不同的. 當時的同鄉多少總會聽過耶穌所行的異能, 他們只是好奇、存疑、好問, 竟缺乏信心來接受, 這是信仰上最大的致命傷!
 
 
 
四. 耶穌為何被輕視?
 
“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這不是那木匠嗎?”暗示耶穌是普通的勞工, 与其他的人一樣. 他的母親、弟弟們、妹妹們都是家鄉人所熟悉的, 他們只不過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 “馬利亞的兒子”, 這片語也是帶有中傷之意, 猶太人如此形容是有侮辱的用法(參士11:1-2; 約8:41,9:29) 家鄉的人用毀謗性的話. 他們無法暸解耶穌, 他們產生反感, 無法相信耶穌是彌賽亞. 耶穌的親弟弟們早期都不信主, 直到耶穌復活向他們顯現才信主(參閱本書第6題).
 
        耶穌對同鄉的反應: “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很明顯的, 先知在各地都是受尊敬的. 惟獨其同鄉不尊敬他.
 
 
 
五. 耶穌持續其使命
 
        “耶穌就在那裏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耶穌在那裏為甚麼不得行甚麼異能? 因為他們持續的不信, 所以耶穌不在那裏行異能. 耶穌的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他行神蹟, 目的是要人有信心.但在這裏只有少數人有信心, 他只按手在幾個人身上, 治好他們.
 
       耶穌詫異他們的小信. 他們不信他的智慧和能力是從神來的. 從此以後, 耶穌沒有再回拿撒勒. 耶穌並沒有因同鄉的不信而停止工作. 他繼續僕僕風塵的往前宣道,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甚至選召十二使徒承受其大使命, “耶穌叫了十二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可6:7)
 
       我們當效法耶穌和保羅的腳蹤.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3-14)
 
 
 
 
 
第24題 : “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裏,將一切所做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他們就坐船,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裏,比他們先趕到了。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自己買甚麼吃。」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地坐在青草地上。眾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可 6:30-44)( 太14:13-21; 路9:10-17; 約6:1-14)
 
        這是惟一在四本福音書都提到的神蹟. 時間是在耶穌受死的前一年(約6:4), 在眾人都往耶路撒去的途中, 他自己並沒有去, 因為他上次去, 他們已經設下計謀要殺害他(約5:18).
 
 
 
一. 事奉的總報告
 
        “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裏,將一切所做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全告訴他, 就是總報告. 究竟他們做了甚麼?  “耶穌叫了十二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裏也不要帶錢,除了枴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裏,直到離開那地方。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裏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可 6:7-13) 照耶穌的吩咐, 他們兩人一組一組的出去傳道, 並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 甚至告訴他們生活起居的事. 他們主要的工作, 就是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為病人禱告,治好他們. 因為上文已用文字記載, 故在此沒有必要重新記錄, 門徒只是向耶穌提出口頭報告即可.
 
 
 
二. 為何退到曠野?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他們就坐船,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
 
退到曠野有三種原因:
 
1. 需要歇一歇: 因為耶穌和門徒勞碌工作, 需要有一段時間休息.
 
2. 需要進餐食: 因為群眾熙來攘往, 密密麻麻的, 工作的需求量過多, 連吃飯都沒有時間, 所以要退到曠野, 才能有作息進餐的時間.
 
3. 需安靜禱告: 耶穌常常退到山上或曠野禱告(路5:16).
 
所以教牧同工或信徒, 雖然忙碌忠心的工作, 但不能有 “工作狂”(workaholick), 總要有休息的時間, 靈修禱告的時間,才能有平衡的生活.
 
 
 
三. 羊無牧人之苦
 
        “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裏,比他們先趕到了。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耶穌和門徒坐船前往的地方, 很可能是靠近伯賽大的猶流(Julius), 在加利利海東北岸, 橫跨約但河的城市(路9:10). 許多人捷足先登, 早就在那裏等候了. 於是他們的休息計劃被群眾打亂了.
 
        耶穌看見這許多人, 就憐憫他們, 見到他們如羊沒有牧人一般, 他們迷失、無助、缺乏引導, 不得餵養与保護, 這些羊是何等的痛苦. 舊約提到羊, 常暗示是以色列國. “「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一般。」(民 27:16-17)
 
“米該雅說:「我看見以色列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一般。」”(王上 22:17)  “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神,我的僕人大衛必在他們中間作王。這是耶和華說的。「我必與他們立平安的約,使惡獸從境內斷絕,他們就必安居在曠野,躺臥在林中。”(結 34:5, 23-25)
 
牧人必帶領羊群到有水有草的地方(詩23:2), 也必等羊群聚集, 把石頭移開井口, 才可飲羊(創29:8). 天氣炎熱, 牧人不領羊歸回羊圈, 都在野地露宿, 牧人通宵不睡, 防備野獸侵害, 倘若有獅子、熊、虎、豹來啣羊, 牧人必用杖或用甩石機弦來對付牠們(撒上17:34). 羊本是軟弱的動物, 牧人每以溫柔待他們(創33:13).
 
聖經常以牧人比喻聖父及聖子.
 
1. 聖父是牧者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詩 23:1)
 
“領約瑟如領羊?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你留心聽!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你發出光來!”(詩 80:1)
 
“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賽 40:11)
 
2. 耶穌是好牧人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 10:11)
 
對他的百姓而言, 他不但是一位好牧者, 而且為著他們的好處而捨命. “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 1:4)( 參弗5:2; 來9:14)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來 13:20) 一般牧人死了就完了,耶穌是復活的主, 永活的大牧人.
 
“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 2:25) 靈魂的牧人監督, 強調基督無比的引導与管理, 當人願意委身接受他的牧養愛顧, 他必引導和保護(結34:11-16).世人如羊走迷, 極需要好牧人來引導他們走永生的道路.
 
 
 
四. 你們給他們吃
 
        耶穌先給靈糧, 再給食物. 一是靈裏的需要, 一是身體的需要. 耶穌說: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 4:4) 在此並非說人活著 “不需要食物”, 乃是說 “不是單靠”食物. 意指人需要神的話, 屬靈的糧,比身体的糧還要重要. 神是兩方面都照顧的. 他創造萬物, 供應人身体的需要, 他啟示聖經, 供應人心靈的需要.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自己買甚麼吃。」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天已經睌了”, 根據猶太人的計時, 這是下午三時以後, 而他們正在曠野, 門徒請求耶穌結束聚會, 分散群眾, 以致在日落之前, 可以在四處的鄉村買食物. 這的確是合情合理的請求.
 
       但竟出乎意料之外, 耶穌竟然要門徒去餵養可能近萬的聽眾. 然而門徒卻力不從心, 沒有足夠的資源, 要花二十兩的銀子, 原文音譯是 “二百達拉利”, 是羅馬帝國的基本貨幣單位.是當時一個農夫工作八個月的薪水. 這實在超乎能力所及. 當門徒無計可行, 耶穌卻能行 “量變的神蹟”.
 
 
 
五. “量變”的大神蹟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地坐在青草地上。眾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 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
 
        耶穌要他們去查看, 到底有多少餅, 答案是: “五個餅,兩條魚”, 所賸無幾, 可能還不夠十二門徒的食用. 耶穌竟然要門徒指揮群眾, 一排一排的坐在青草地上, 每排有100人的, 有50人的, 可能有近百排, 因為男丁就有5000人, 若再加上婦女和孩子, 可能上萬人, 這是非常龐大的數目. 按照當時猶太人的生活習慣, 吃飯時, 男士、婦女、小孩是分桌而食的.
 
        耶穌如同宴會的主席一般, 他拿起餅和魚祝福.  “祝福”,根據舊約(參利19:24; 申8:10), 乃是 “稱讚神”, 或 “祝了福”.飯前祝福禱告, 對象不是食物, 乃是賜食物的天父. 耶穌望著 “天”禱告, 因為天是神的居所. “人指著天起誓,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太 23:22). 耶穌是靠天父賜神蹟供給所需用的食物. 五餅二魚的數量, 竟然會越分越多, 不停的供應,這是 “量變的大神蹟”. 舊約曾發生過 “量變的神蹟”. 非常奇妙的, 以利亞叫油和麵由少變多: 耶和華神說: “「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撒勒法與路加福音四章二十六節同〕去,住在那裏;我已吩咐那裏的一個寡婦供養你。」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那裏撿柴,以利亞呼叫她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她去取水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她說:「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她說:「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裏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做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做吧!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做餅。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裏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裏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王上 17:9-16)
 
        先知以利沙也行了由少變多的神蹟.“有一個先知門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說:「你僕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華是你所知道的。現在有債主來,要取我兩個兒子作奴僕。」以利沙問她說:「我可以為你做甚麼呢?你告訴我,你家裏有甚麼?」她說:「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沒有甚麼。」以利沙說:「你去,向你眾鄰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回到家裏,關上門,你和你兒子在裏面將油倒在所有的器皿裏,倒滿了的放在一邊。」於是,婦人離開以利沙去了,關上門,自己和兒子在裏面;兒子把器皿拿來,他就倒油。器皿都滿了,她對兒子說:「再給我拿器皿來。」兒子說:「再沒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王下 4:1-6) 這很明顯的是 “量變”
 
的神蹟.
 
        馬可強調每一個人都吃飽, 不論個人飯量大小都吃飽, 可說皆大歡喜. 不但吃飽, 而且綽綽有餘. 門徒將餘下的 “碎餅”收拾了十二籃子, “籃子”是猶太人旅行時的糧食籃, 因為他們不吃外邦人的食物(可8:8,19-20). 耶穌滿足人心靈和身体的需要, 真是超乎所求所想.
 
        總而言之, 從五餅二魚的神蹟, 使我們看見神超然的大能, 神的慈愛憐憫, 他關懷人類的需要, 無論是心靈、或身体的需要,他都看顧保護. 你若有何需要, 當求告耶穌.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 4:16)
 
 
 
參考書目:
 
1. 中文聖經啟導本    海天書樓
 
2. 信徒聖經註釋    達拉斯神學院聖經註釋
 
3. An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Words  W. E.Vine
 
4. 聖經新釋    證道出版社
 
5. 聖經簡明詞典    聯合聖經公會
 
6. 聖經語匯詞典    中央編譯出版社
 
7. 聖經人名詞典    中央編譯出版社
 
8. 聖經地名詞典    中央編譯出版社
 
9. 經訓類纂    浙江省基督教協會
 
10. 系統神學    史特朗著  浸信會出版部
 
11. 新約聖經問題總解    種子出版社
 
12. 最新實用神學名詞辭典  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13. 聖經難題彙編    角聲出版社
 
14. 聖靈    人人書樓
 
15. 孝道    人人書樓
 
16. 聖經問題解答    宣道書局出版
 
17. 聖經難解之言-耶穌篇     校園
 
18. 新鐵証待判      福音証主協會
 
19. 聖經備典      中國主日協會
 
20. 聖經百科全書      少年歸主社
 
21. 新約聖經注釋   巴克萊著  中國基督教協會
 
22. 如何趕鬼       人人書樓
 
23. 聖經手冊       證道出版社
 
24. 平信徒聖經注釋        人光出版社
 
25. 神的旨意         人人書摟
 
26. 馬可福音註解   林斯基著    道聲出版社
 
27. 摩根解經叢卷   馬太福音    美國活泉出版社
 
28. 摩根解經叢卷   路加福音    美國活泉出版社
 
29. 摩根解經叢卷   約翰福音    美國活泉出版社
 
 
 
 
 
版權Copy Right鄭國治David Hock Tey 2013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