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合本圣经中《雅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灵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浏览: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8-07-16圣经 自马礼逊翻译《 圣经 》之后,翻译《圣经》便成为在华新教传教士的重要工作。由于传教团体或传教士个人的理解不同,推出了多种版本和风格的译本,不仅造成了传教的不便,也使中国的信徒产生疑惑,怀疑世界上不...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8-07-16圣经

  自马礼逊翻译《圣经》之后,翻译《圣经》便成为在华新教传教士的重要工作。由于传教团体或传教士个人的理解不同,推出了多种版本和风格的译本,不仅造成了传教的不便,也使中国的信徒产生疑惑,怀疑世界上不止有一种基督教。鉴于这样的混乱局面,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传教会议,决定翻译出版和合本《圣经》。“和合”是指能被各种教派所接收,而且还能适应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对于《圣经》中的关键术语采用统一的译法,专有名词采用统一的音译,以此来统一对圣经的表述。大会还决定出版三种语言译本,即深文理、浅文理和官话和合本,并把1885年出版的英文《钦定本圣经》的修订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作为原本。浅文理和合本和深文理和合本于1900年与1906相继出版后,由于文体比较艰涩难懂,1907年传教士大会取消了这两个译本的再版计划,只出版了和合本《圣经》。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圣经》,受到国内外基督教人士的普遍肯定,逐渐取代了其他中文版《圣经》,和合本《圣经》的翻译是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结果。和合本《圣经》的出版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对“白话文”和“新文学”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20世纪40年代初,在朱维之的文章《中国文学底宗教背景——一个鸟瞰》中他就写道,和合本《圣经》是在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最初发起之时就已经完成了的,它的出版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不仅是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用白话文完成的文学作品,而且还给新时代的新青年们树立了新的文学风尚,彰显了新的文学实质。和合本《圣经》中提倡的圣经故事的意象和“雅歌”式文体是中国新文学作家重要的学习资料和创作源泉。著名的现在作家冰心、茅盾、巴金、沈从文、郭沫若等的创作与和合本圣经中的《雅歌》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和合本圣经《雅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雅歌》简介

  圣经在中国被翻译和被接受的过程,是圣经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直到融合的一个过程。和合本《圣经》的汉译是传教士为了更好地宣传《圣经》中的思想内涵,但是由于《圣经》的文学性和使用白话文,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基础的建设性作用。因此,和合本《圣经》的翻译有利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语言成功转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雅歌》作为《圣经》中兼具浪漫主义和文学魅力于一体的诗歌因官话和合本《圣经》的广泛传播成为大家广为熟知并称颂的篇章。

  《雅歌》在圣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英文名称为Song of Songs,即“歌中之歌”,指的是所有歌中最优美的。全书只有117节,描写的是以色列统一后第三代国王所罗门与他的妻子书拉密女之间的爱情。在以法莲地巴力哈门,所罗门有一个葡萄园,托给一家以法莲人看管。这家人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家中只有母亲以及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即书拉密女和她的妹妹。书拉密女在家里时常遭到她哥哥们的欺负,让她到自己的葡萄园,去看守葡萄,又让她放羊,以致她的脸被烈日晒黑。有一天,一个穿着牧羊人的装束的俊美的青年从远方而来,和她成为很好的朋友。经过一段时日,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一日,青年忽然向女子告别,并应许很快就回来迎娶她。可是他一去不返,杳无音信。别人都认为她是受了牧羊人的欺骗,但她深信他们的婚约不会改变。久久等不回来,她想念不已,夜不能寐。有一天,以法莲的山路上尘土飞扬,车马滚滚,向书拉密女家驶来。有使者拜访书拉密女,并说是奉王命来迎娶。书拉密女起初愕然不知所措,等到见了王,才知他就是她心爱的牧人,于是高兴地欢呼:“我属我的良人,他也恋慕我。”

  二、和合本圣经《雅歌》在中国的传播

  和合本圣经《雅歌》在中国十分受喜欢,和合本圣经《雅歌》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一方面是由于《雅歌》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时期,新文化尚未定型,文学家们都在努力寻找可借鉴的文学资源,而和合本《圣经》用白话文忠实地呈现了原文的思想内涵,为中国语言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贾保罗就认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如果没有《圣经》的存在,那么文化转型就没有事实上的支撑。正因为《圣经》内容包罗万象,比如历史文学、叙事文学、散文诗歌、伦理哲学和警示格言等,而这些都是用口语记录下来的,这些就是实例。新文化运动的提出者认为有了实例就有了有依据,有事实的支撑行动起来也就有了说服力,其结果必然是成功的。因此我们说和合本《圣经》开了中国近代白话文的先河。另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沉睡了几千年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然而作为当时刚刚觉醒的女性,婚姻自由的观念虽然已在她们的心中萌芽,但由于社会现实和强大的舆论压力,自由恋爱只是少数人的实践。《雅歌》中描述的田园牧歌似的生活令这些刚刚觉醒的女性心驰神往,所罗门和书拉密女之间梦幻般的爱情故事让她们羡慕不已,诗中爱情无价的观念更引起她们在情感上的共鸣。而《雅歌》是圣经诗歌中独放异彩的诗篇,以歌颂爱情为主要内容,抒发了最为真挚的情感,被称为“歌中之歌”。大胆直白的语言,田园牧歌的生活,梦幻圣洁的爱情,无一不使《雅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雅歌中有着丰富的比喻,女主人公书拉密女被喻为“鲜艳的玫瑰花”、“纯洁的百合花”和“清凉的活泉水”,成为最美的化身。诗中的女主人公书拉密女端庄秀美、热情忠贞、圣洁无比,她成为现代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不尽源泉。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赋予了人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三、和合本圣经中《雅歌》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雅歌》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雅歌》汉译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有很多文学作品都以《雅歌》为创作蓝本,这其中就包括沈从文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和戏剧等。沈从文的许多作品明显受到了和合本圣经《雅歌》的影响,他常常借用《雅歌》中的诗句来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爱情。例如在《看虹录》一文中他就引用了《雅歌》中的诗句:“我的妹子,我的鸽子,你肚脐如圆杯,永不缺少调和的酒。我第一次沾唇,并不担心醉倒。”在《第二个狒狒》一文中,他分别引用了《雅歌》第一章和第七章中的诗句:“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篷,好像所罗门的幔子。”

  爱情是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缺少专门歌颂爱情的诗篇。新时期诗歌对于身体的大胆描述,是对于旧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道德的反叛,是思想的解放,同时也是个性的张扬。《雅歌》对于爱情的大胆描写,是对这一时期思想的一种应和,引起无数年轻人的喜爱。郭沫若就仿照《雅歌》写了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Venus:

  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

  郭沫若除了诗歌方面,在剧本创作方面也受到了和合本圣经《雅歌》的影响,例如历史剧《卓文君》中描写侍女红箫自杀的那一幕:

  红箫:“……哈哈,可爱的奴隶!你的面孔和月光一样的白,你的头毛和乌云一样的黑,你的奴性和羊儿一样的驯……啊,可爱的羊儿呀!——小姐,都亭便在前面了,我的灵魂,永远随伴着。我是永生了呢。”转剑自刺其胸,扑倒秦二尸上。

  卓文君的侍女红箫对爱情十分痴狂。红萧对秦二是又爱又恨,恨是因为秦二将卓文君出卖了,红萧陷入了爱与恨这两种感情的纠结之中。知道秦二出卖卓文君是出于对红箫的爱,所以红萧在刺死秦二之后,转而又殉情自杀。其中将情郎比喻为“可爱的羊儿”显然受到了《雅歌》的影响。在《雅歌》中经常用“羊”这种动物作为意象来指代诗歌中的恋人。“羊”既纯洁又温柔,是恋人之间使用的呢称,象征着神圣纯洁的爱情。《雅歌》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和奇妙独特的象征意象,对形成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语言风格发挥了引领作用,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而言之,和合本圣经《雅歌》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空间。

  《雅歌》作为《圣经》中的诗篇,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对《雅歌》中圣洁爱情的憧憬与向往,《雅歌》中修辞手法的使用,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经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2〕郭沫若.卓文君[M].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九集(戏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

  〔3〕贾保罗.圣经汉译论文集[M].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5.

  〔4〕任东升.《圣经》汉译的文学化倾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90.

  〔5〕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新旧约全书(官话和合译本)[M].上海:上海圣公会,1927.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