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对圣经的同构与反思灵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浏览: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8-07-14圣经 一、叙事结构——对 圣经 经典的同构与反思 新约圣经里,人类因违反上帝的禁令而被逐出乐园,从此经历苦痛与灾难。人类始祖只得在大地上建立新的家园,然而其后代背弃了上帝的教导,与罪恶为伍。上帝决意毁弃...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8-07-14圣经

  一、叙事结构——对圣经经典的同构与反思

  新约圣经里,人类因违反上帝的禁令而被逐出乐园,从此经历苦痛与灾难。人类始祖只得在大地上建立新的家园,然而其后代背弃了上帝的教导,与罪恶为伍。上帝决意毁弃人类,却发现虔诚的信徒诺亚,故告知其建立方舟以保全其族。毁灭大地的洪水消除了罪恶,而胜任诺亚及其家人追随者得救,从此开始重新建立家园。这是西方国家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遵循着 人类失乐园——上帝指引——人类得到救赎的叙事逻辑。尽管现代化席卷全球,尤为显着的是西方国家。但现代并未能革除传统,宗教的话语体系依旧被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同构。在诺兰的新片《星际穿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叙事结构,尽管其中利用了多么炫酷的物理学理论即特效。该片中,人类即将面临末日,而“上帝”的指引使男主开始了寻找新家园之旅,一系列的挫折之后进入了黑洞赤奇点。在时间实体化的五维空间中将宇宙边界数据传输给女儿,其女利用数据解开反重力方程式。事实上,我认为gravity翻译成引力更为恰当,重力强调的是力的一个方向,而引力则是相互的,是带有关系性质的力量。而且量子物理学中也使用引力这一概念。最终人类建立了空间站,也寻找到了新的家园。尽管在影片中一直强调“not they, it’s we”,只承认是人类自身完成了这一任务,但不能否认的逻辑是未来生活在五维空间中的人类只有在末日来临时的人类得救之后才能存在,而不能是未来人类拯救现在的灾难,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能被颠倒的。如果我们承认人类自己及其后代无法做到拯救自身的话,就必须承认存在一个高于我们生活世界之上的“上帝”的存在,正是因为“上帝”将虫洞放置在人类可以到达的地方,他们才可能通过虫洞到达另外一个星系寻找到新的家园,达到黑洞中的赤奇点使数据能够到达人类的手中。所以,可以说是“上帝”的选择才使得人类得到了救赎。

  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片利用了圣经的叙事框架,却更多的塞入了现代化的内容。

  1、关于选择的拯救人类的指引人。《圣经》中上帝给人类始祖下达的唯一禁律乃是不吃禁果,即智慧之果实。只要人类遵循上帝的教诲便

可永远生活在乐园中,并得永生。但人类违反了禁律,失了乐园,从此只能通过苦难中的坚信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上帝所需要的是全心全意臣服的子民,一切听从上帝的旨意,而非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与上帝选择了诺亚相反,本片中选择了具有旺盛求知欲即天赋过人的小女孩。这一悖反是现代科学发展及认识世界要求的体现,人类社会再也不需要以遵训为达到乐园的方式,而是在尘世上创造一个新的乐园。故尼采说“上帝死了”,影片中这一安排体现了对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信念的支持。当然,启蒙运动不就是将人们从臣服上帝的旨意的混沌状态中启蒙心智的意思吗,本身就是对宗教禁锢人性的反抗。

  2、对旧世界毁灭的态度。如圣经所言,诺亚只带走了各种动物及愿意相信上帝启示并追随其他而的人们上船,这是一种以善恶、信仰来评判个人存在意义的话语模式,凡属于罪恶的、不信仰上帝的那些人都应当被毁灭。而影片中则并未说明也未批判造成末日状态的原因,或许是每一个人都是造成毁灭的因素,而一再宣扬人类的绵延及世人的拯救。这是一种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注重每个人的救赎,而不论其善恶,对于恶人是否受到应有的惩罚则并未提及。当然了,作为一个商业电影的导演,深知加入审判恶人的戏份肯定受到票房的影响,且无法突出其重点,因此不谈及该部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如果足够细心就可以发现曼恩博士最后的死亡的描述则传递了一种罪有应得的情感,因为他一心只考虑自己的生存而不听同伴的劝告最后被因自身造就的因素所毁灭,是每个人都会为其所做行为而得到相应后果的隐喻。但这种描述只是具体化的、个人性的、语境化的评判,而非原则性的、普遍的评判。

  3、关于love,即尘世之爱的态度。圣经强调对天父之爱,每个人应当敬爱天父超过其他任何人,包括男女之爱、父子之爱均不能超越对于天父的爱,甚至应当被摒弃。只有每个人真切的热爱上帝,他才能得到天父的恩宠,在末日来审判来临之时获得进入天堂之可能。尘世的、人间的感情是低等的,会影响对天父全心全意的爱;在凡人之间则是平等的关系、独立的个人。但近世对于宗教的排斥使得家庭伦理发生了变化,对于天父之爱一部分转移进入了家庭。如影片所示,男主对于孩子的爱促使他再次开始宇航员生涯并坚强的活下,父女之爱使他坚信可以将数据通过手表传递给女儿;女主的男女之爱使她愿意相信她男友所在星球是正确的,她有一段关于love的描述,认为love is probably anther dimension,或许可以发挥人类所无法知晓的作用,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另一维度,与时空一样构成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在这里的爱都是私人之间的爱,存在于男女之间、父子之间,这种爱是人类获得救赎的必要因素。这是宗教开始远离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情感空缺的替补方案,将爱转移到个人之间,从而实现心灵归宿的更替,这也是影片尝试对爱的另一种诠释。

  二、思考

  从全片看来,可以以及值得分析的地方有很多,比如Frank教授的Plan B,以及曼恩博士的黑化,都是对于人性的剖析。Frank教授知道无法取得黑洞奇点的数据就不能解开方程式,也不能拯救全人类,但如果人类不能得救就不会关心带着他们基因的500个受精卵能否在另一个星球继续繁衍下,男主也不会选择离开家人而执行Plan B,他用了最大的努力想实现使人类延续下的愿望而承担起宣判其他人死刑的内心挣扎即痛苦。而曼恩博士则在到达一个毫无生命征兆的星球之后孤独及恐惧战胜了为人类牺牲的念头,发送虚假信息使自己逃生,或许这就是将其命名为Mann的原因,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无法脱离人性的挟制。片中两个拟人化的机器人TARS和CASE则是一种抽离了欲望的人的象征,因为他没有欲望所以不会拒绝命令也不会痛苦。但是大家都喜欢他们,那是因为将他们纯化为无欲望的人类,但拥有人类的优点,同时也和曼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影片在挖掘人性时所做的处理,当然在一个宏大的影片中这些地方可能被其他光环所掩盖,从而也并未深入。

  从这样看来,该片以圣经经典为叙事框架可以说是对经典的同构,同时又改变了其内核并加入现代性的社会内容,如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人文主义以及家庭伦理等等实则是现世生活的一种描述。人类想摆脱上帝的指导在尘世建立一个新乐园,却发现最终不能离开“上帝”的指引,这是现代生活的一大悖谬所在。“上帝”成为隐含的背景,只有穷尽所有努时才将其隐晦的提出。

  当然,从前述来看上帝的意图好像是有所缺陷。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三维可见而时间不可控的四维空间中的话,那么五维空间里的时间里的时间就是如同电影中男主在奇点处所见到的的景象,是实体的,可以改变四维空间的选择,让它向想要的结果行进。而六维空间就是由五维空间组成的空间,以此类推。但人类是一种三维生物,只能在追悔的过和未知的未来之间做出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由于人类对于时间的不可控以及因选择而形成的缺憾的无力感使他们崇拜可以洞悉前世今生的“上帝”,是对于人类天生的缺陷的一种欲想。但如果说上帝是全能的话,他生活在可以看到我们未来的空间中,因此他在创造人类之初就应当可以预见人类的违反禁律,那么他为何要创造这样的人类呢?当然这是在人类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的提问,所以回答也只能从这个条件下开始,那就是上帝因为喜爱人类而创造他,因为预知会堕落而给予他们福音以拯救他,最终使信念坚定之人进入天堂,而罪恶之人堕入地狱。而如果从宗教的目的本身来说,这样一个叙事结构实际上是在强化信仰——救赎这样一个话语体系,使得信徒们不持怀疑的坚信上帝。作为全能的上帝只会拯救信仰他的子民,而不是所有的人类,形成一个话语权力体系,从而维持人间秩序。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