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中有望;哀中有福 诗 137:1 - 9,太五:1 - 10讲章

作者:钟鹏章 来源:钟鹏章 浏览:
哀中有望;哀中有福 诗一百三十七:1-9;太五:1-10 (用口语记录) 经文: 诗一百三十七:1-9(和合本) 1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2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3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

哀中有望;哀中有福

诗一百三十七:1-9;太五:1-10

(用口语记录)

经文:
诗一百三十七:1-9(和合本)


1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2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3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4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6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瞠。

7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
8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注:"城"原文作"女子"),报复你象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
9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

诗一百三十七:1-9(新译本)


1我们曾坐在巴比伦的河畔,在那里我们一想起锡安就哭了。
2我们把我们的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3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人要我们唱歌,苦待我们的人要我们娱乐他们;他们说:“为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4我们怎能在异族之地唱耶和华的歌呢?
5耶路撒冷啊!如果我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忘记技巧”或译:“枯干”)。
6如果我不记念你,如果我不高举耶路撒冷超过我最大的喜乐,情愿我的舌头紧贴上膛。

7耶和华啊!求你记念以东人在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所行的,他们说:“拆毁它,拆毁它,直拆到根基。”
8将要被毁灭的(“将要被毁灭的”有古译本作“毁灭者”)巴比伦城(“城”原文作“女子”)啊!照着你待我们的行为报复你的,那人有福了。
9抓住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有福了。
 

太五:1-10(和合本)


1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2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4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6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
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太五:1-10(新译本)


1耶稣看见群众,就上了山;他坐下之后,门徒来到他跟前,
2他就开口教训他们:
3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4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6爱慕公义如饥如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7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
8内心清洁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看见上帝。
9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10为义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引言:


五、六十年代的牛车水有条街叫死人街(Sago Lane),那里是殡仪馆的集中地。PAP上台后重新规划牛车水,这里的殡葬业正式走入历史。现在是新加坡佛牙寺和博物馆的所在地,游客参观的景点。

虽然是死人街,这里也养活了很多人。譬如替人家举挽联,通常是在灵车前面走,走了一段路就可以回家;一天可赚几块钱,因为这种工作很少人问津,被人视为 Pantang(taboo,不吉利)。另一种工作就是丧家请哭婆代哭,哭给人看,哭给人听,像唱歌一样。这种哀悼死者的歌,称为挽歌。在旧约里有许多这类的诗歌,希伯来人称为哀歌(lament,lamentation)。
 

本论:


(一)希伯来人的哀歌,哀中有望,但其望更哀。
 

哀歌可分为几种:

一种跟挽歌一样,哀悼死者的歌,如大卫哀悼扫罗和约拿单(撒下一:17),耶利米哀悼犹大王约西亚(代下35:25)。

另一种哀歌是预言敌人的灭亡,咒诅敌人的死,是上帝用他的仆人先知咒他们死,唱到他们死的哀歌,有对埃及的(结32),有对推罗的(结26-28),有对巴比伦,非利士,摩押,亚们,以东,。。这些国家真的一个个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有人说埃及不还是好端端?现在的埃及不是圣经里的埃及,古埃及相继被希腊和罗马帝国侵入后,有一段时间(公元400-900AD)主要的信仰是基督教,文字是科普特文(Coptic,有很多伪经是用这种文字写成),但在十世纪被穆斯林征服后,一直到现在,埃及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用阿拉伯文字,有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圣经里的埃及已经名存实亡。当上帝咒诅她们的时候,他的话语一出口,没有不成就的。

还有一种哀歌是把犹大和耶路撒冷拟人化,哀悼她们被敌人屠杀,国破家亡的哀歌;其中有一首算是“哀歌中的哀歌”,就是耶利米哀歌。诗篇里有很多这类哀歌,如亚撒的诗篇,诗74,88。(谁来唱呢?耶九:17-21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应当思想,将善唱哀歌的妇女召来,又打发人召善哭的妇女来。叫她们速速为我们举哀,使我们眼泪汪汪,使我们的眼皮涌出水来。。。’”原来希伯来人也有“哭婆”)诗人看到圣殿被烧毁,耶路撒冷被敌人践踏,人被掳到巴比伦,他哀恸欲绝,就呼天抢地,问上帝这要到几时,难道他不顾念自己的百姓吗?今天我们读的那篇 137 就是其中一篇(如果把哀的程度从 1 至 10 来分,耶利米哀歌有10分,是哀的极致;这首大概是 3-4分)。刚才姐妹读这首哀歌很斯文;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看一看70年代牙买加(Jamaica ) 的一支歌唱组合 Boney M 怎样演绎这首哀歌 by the Rivers of Babylon “在巴比伦的河边” ,这首歌给她们唱得大红特红。我请大家听2-3 分钟,注意她们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你来判断这首诗歌哀不哀。。。

点击播放“在巴比伦河边”


一点也不哀,是不是?她们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是民族性(像美国黑人在葬礼上献诗一样);作为华人我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不用照抄。我自己不是很喜欢,(我听过人用希伯来语诵读这首诗篇,浑厚低沉的男声,很能表达诗的哀愁)但我也有喜欢 Boney M 的地方。为什么呢?这就点出了希伯来哀歌和一般挽歌的不同之处。挽歌只是哀悼死去的人,没有盼望,死了变成灰。像屈原唱了《离骚》,怀抱石头跳进汨罗江,死了就算(留下的是大家年年端午节吃粽子纪念他)。

 

希伯来人的哀歌不同,哀中有望。即使是哀歌中的哀歌《耶利米哀歌》,似乎在绝望中诗人也看到一线曙光,哀三:21-24 “21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22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致断绝。23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24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有一首圣诗“你信实何广大,上帝我天父。。”就是引用这里的经文。)有没有在哀歌里连这样一线曙光都没有的呢?有!如诗篇88,被人认为是最悲伤的歌,但诗人并没有绝望。绝望的人是像以前那个母亲,用红线系着孩子的手,一起跳楼自杀,一死了之。诗人好像完全没有指望,但他没有绝望,不然就不会来到上帝面前呼求。

诗篇137这首哀歌,哀中有望吗?

一般来说,哀歌包含了三个构成体:

1。追述昔日蒙福的景况;

2。陈述现今的苦楚而哀求 ( 包括埋怨、祈求 、指控,咒诅 ) ;

3。确信未来神会介入,给自己伸冤而有的盼望,然后发出赞美和感谢。

但严格说来,只有哀求是遍存于毎一首哀歌之内,其他如回顾与认罪,赞美与感谢,在很多哀歌中是没有的。诗篇137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结构是:


1 - 3 节 亡国之哀 - 被掳者追忆家乡锡安

4 - 6 节 祖国之恋 - 视耶路撒冷为至爱,不像阿斗乐不思蜀。

7 - 9 节 敌国之仇 - 咒诅国家的仇敌


“复国之望”和“归回之颂”却没有记载?难道哀中无望?不是,因为前面三节的动词(如“坐下”、“哭了”、“追想”、“挂”等)都是过去式,表示被掳者已经回到耶路撒冷。人已经回到耶路撒冷,才追想当日被掳至异邦,在那里受尽羞辱,其“哀”的程度比身在异邦,不知何年何日能归回祖国的“哀”,当然大打折扣了。“复国之望”和“归回之颂”也不需要了。

哀歌里的“望”是什么“望”?就是他们确信有一位要介入,拯救他们的耶和华。他是谁呢?他就是与以色列和大卫立约的耶和华,圣经说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他是信实、守约施慈爱的上帝(申七:9)。国破家亡,向他哀求拯救的犹太人,信实的上帝有守约施慈爱吗?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我们要分别从“被掳之前”和“被掳之后”来看:


被掳之前,好像没有。由于犹太人不听先知的警戒,离弃耶和华,跪拜外邦神和偶像,我们在《以西结书》已经看到耶和华的荣耀 (或“灵”)怎样离开他们。去年尾到圣地旅游,最令我感触至深的,就是一次站在圣殿山金顶和东门(金门)之间(已经被穆斯林封闭,因为犹太人相信弥赛亚来临的时候,会从这个门进入);另一次站在东门/金门之外,从橄榄山下来,经过犹太人的墓地(犹太人认为死人可以最先复活,迎见弥赛亚);讲解的老师引用《以西结书》,说耶和华的荣耀(灵)怎样一步一步离开圣殿,离开东门,离开橄榄山,离开耶路撒冷 ,离开以色列/犹大。那种舍不得的心情,就像以前乡村的母亲第一次送别孩子到外地留学,走一步,回头看一眼,舍不得跟孩子离开。


被掳之后,好像有。本来已经离开的上帝还给他们一次机会,就是按着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被掳之后七十年,让他们从被掳之地巴比伦回归,重建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墙;透过祭司以斯拉的教导律法,恢复信仰的生活。结果怎样?犹太人好像有短暂的复兴,但不久就故态复萌,打回原形。耶和华的先知不再说话,旧约和新约之间有400年的寂静。在那段时间,民间发展了一套自己的弥赛亚观,这个弥赛亚要介入历史拯救犹太人,有民族性的,有军事性的,有政治性的,但这都不是圣经里上帝的启示。


究竟耶和华有守约还是没有守约?大卫之约是什么约?上帝应许大卫,说他“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七:13-16)这是永远之约, 是不带任何条件的。圣经从来没有说大卫之约被取代;被新约取代的是摩西西奈之约,因为那是有条件的约,申七:9 说:“9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上帝,他是上帝,是信实的上帝,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上帝守约的条件是:“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希伯来书的作者很大胆地说 西奈之约是有瑕疵,渐旧渐衰,就必快归无有。(来八:7,13)西奈之约最终被新约所取代,现在上帝按大卫之约所应许的守约和施慈爱。

上帝怎样守大卫之约呢?

四百年后,耶稣降生。按肉体说,耶稣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一:3),所以大卫之约的应许没有落空。在新约里,神最后“孤注一掷”,像主耶稣说的凶恶园户的比喻,园主看到园户把自己差的仆人 (先知们)一个个杀了,就差遣自己的儿子(耶稣)到他们中间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他们把儿子杀了。”(太二十一:33-46)犹太人杀了上帝应许要来的弥赛亚!犹太人今天吟诵诗篇中的哀歌时,却不知道哀中的望已经被自己的祖宗亲手杀了,他们还在痴痴地等。


世界上有一面墙,将近两千年来,犹太人一摸着它祈祷,泪水就止不住地流出来了,它被称为“哭墙”(wailing wall, western wall),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山旁。


有些很虔诚,属于正统派的犹太教人在墙前哭泣祷告,身子是前后摆动,好像把头撞在一面无形的墙。(这跟牙买加的左右摆动身子不一样),哀求上帝为他们伸冤,盼望他们的弥赛亚早日到来。犹太教的犹太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虽然他们也是最聪明,最会赚钱,(2016年3月发布的福布斯Forbes 全球富豪前50名中,有11个犹太人,其中包括了 Facebook 的创办人),有至少 20% 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犹太人 。这么聪明的人却不知道每当诵读旧约诗篇里的哀歌,“哀”中有“望”,但其“望”更哀,因为是建立在虚假的根基上,不是建立在基督的磐石。圣经三番四次说:“ 。。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罗九:33,彼前二:6-8)基督的磐石成为犹太人绊跌的磐石!

马航MH370已经失联了两年,报章记载有一个人始终相信在机上的妹妹依旧活着,因为她觉得,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这么大一架飞机不可能在坠毁后搜索不到任何的残骸和遇难人员,除非它被秘密隐藏起来。两年来她每天去马航的办公处投诉抗议。失去亲人的哀恸,我们可以理解和感同身受,但在这种情况下还坚信亲人一定活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只是还未能找到他们,这样的盼望就显得虚幻和不实际。


就算犹太人十年如一日,天天到哭墙前撞头在墙上呼求,他们观念中的弥赛亚也不会来临;以后真的弥赛亚再临,他们会欢呼哈利路亚吗?启一:7 “刺他的人看见他,要因他哀哭!”因为他们的祖宗把真弥赛亚杀了。


(二)八福之哀,哀中有望,哀中有福。


怎样的哀才有真望呢?这个问题就像保罗在林后七:8-11 说:“因为依照上帝的意思而有的忧伤,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以致得救;世俗的忧伤却会招致死亡。”(《新译本》)意思是:怎样的忧伤才会带来真悔改?同样的,有的“哀”没有真“望”,唯有照着上帝的意思而有的“哀”,才有真“望”,以致得救。但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哀呢?

八福里主耶稣说:“哀恸(mourn or lament)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主耶稣说的哀恸是指什么?为了什么哀恸?单从一节经文我们很难明白这是什么哀,所以我们要从上下文,八福的结构来分析。


犹太人很熟悉摩西五经;在编写马太福音给犹太人时,马太把摩西的出埃及和耶稣的使命作对比。怎么样的对比呢?大家看我画的一个表就一目了然。


在出埃及记,上帝差遣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入应许之地迦南;

在马太福音,主耶稣开始传道,宣告自己的使命,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四:17)上帝差遣耶稣到地上来,带领人脱离黑暗权势,进入爱子的国度天国(西一:13,新出埃及)。

出埃及来到西奈山下,耶和华与以色列民立约。这个约叫西奈之约,从《出埃及记》第二十章开始直到《申命记》(共两次),约的格式有标题、开场白、明确的条文、存放、宣读、见证、祝福、咒诅。西奈之约就是以色列立国的宪法。

耶稣宣告使命宣言之后,他发布了天国宪法(登山宝训),里头有条文诠释的范例,如“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人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太五:27-28)有点像地方法庭诠释法律作判决,但高等法院/上诉庭说不,这条法律应当这样诠释,因为制定法律条文的国会原来的心意是这样的。耶稣诠释律法条文有更大的权威也是一样,因为这是他原来的心意。(注:在编写福音给外邦人时,路加就没有这样的编排,甚至连“天国近了 ,你们应当悔改!”的使命宣言也以不同的方式宣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地成就,也该晓得上帝的国近了。。”路四:18-19,这是因为他们的读者群不同 -- 马太写给犹太人,路加写给外邦人,外邦人不懂得什么叫出埃及、天国、律法。。路加要一步步带领他们认识“上帝的国”,这好像新加坡的早报和晚报,有不同的读者群 。。。)


在使命宣言与以色列立国的宪法之间,告诉我们与耶和华立约之人的资格,不是阿猫阿狗的外邦人,而是以色列民,她们是神的子民,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5 - 6)

同样的,在使命宣言与天国宪法之间插入的八福,告诉我们谁有资格进入天国。八福列出悔改进入天国之人的特征。


这样的编排就好像每个国家的宪法条文里所列出公民的资格一样。譬如,新加坡的宪法就清楚说明什么人有资格取得公民权:(1)出生 by birth;(2)世系by descent;(3)登记或注册by registration or, before the commencement of this Constitution, by enrolment(1965年8月9日以前);(4)入籍by naturalisation(根据马来西亚宪法各项规定)。


悔改进入天国之人有什么特征呢?从“八福”的结构,第一福是“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第八福是“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其他六福是夹在这两幅之间(犹太人很熟悉这样的 hamburger 结构)。这是人得救恩,可以进天国的八福(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基督徒的行为准则)。救恩的八福不是建立在道德和行为方面,因为“经上记着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12)所以,有福的人是那些能进天国,得救恩的人;这些人必得安慰;必承受地土;必得饱足。。这些人蒙福是因为他们虚心、哀恸、饥渴慕义、清心等等。。这是他们得救恩的福所要具备的心。


为什么哀恸的人有福呢?当人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资源和方法,从罪的捆绑中释放,是罪的奴仆(约八:34),唯有悔改,信耶稣基督,不然上帝的震怒常在他们的身上。这些人就像路十八:13-14 的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不是因为他们的道貌岸然,或外表敬虔,教育程度高,有钱有地位,而是因身压罪担,软弱疲惫,自卑在上帝面前,恳求上帝施恩怜悯。为罪,他们哀恸欲绝;为义,他们受逼迫,被人辱骂和毁谤。。这样的人才需要主耶稣。对于当时自以为义的犹太宗教领袖,他们认为自己才有条件进入天国,他们不能接受主耶稣“八福”的宣告。以后当主耶稣谴责他们“假冒为善”(太二十三:1-33),又说“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上帝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太二十一:31-32)他们实在忍无可忍,就决定“。。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释放他,(他们)竟在彼拉多面前弃绝了他。(他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徒三:13-14)把真正的弥赛亚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


所以,

最大的哀不仅是我们为自己的罪哀恸,而是人看到圣子耶稣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而哀恸欲绝,这样的人必得圣灵的安慰,得救赎,在天国里有份。

最大的望是我们等候基督再来,我们要像他,“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三:20-21,约壹3:2)

最大的福不是信耶稣发大财,无病无痛,无灾无难,而是“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二十:6)有公义、生命和荣耀的冠冕为我们存留。(提后四:8,雅一:12,彼前五:4)

 

应用与结语:


在各各他山上矗立三个十字架。

在中间被钉的是耶稣,他大声喊着:“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是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一刻。父与子原为一,现在连神也离弃神,因为子是背负了世人的罪,罪把父与子硬生生地分割。

与耶稣同钉十架的是两个强盗(路二十三:33,39-43),一个临死还讥诮耶稣,不怕神;一个为自己的罪哀恸,说自己所受的是该死的罪,应当被惩罚,但耶稣没有做过一件坏事。

如果你还未信耶稣,或信得不明不白的,现在就可以来到基督的十架前,看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为罪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罪得赦免,成为天上的国民。

我们已经属主的,看过这一幕为罪哀恸的,也照他所应许的有了最大的望,最大的福,就不可徒受恩典。“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at peace with Him)。”(彼后一:14)我每次读到这节经文就有点惊慌。我有100% 的把握,知道自己得救赎,在天国里有份,但来到主面前,是否不敢抬起头看主呢?因为。。。

怎样殷勤呢?“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三:18)我们在知识上有长进吗?在恩典上停滞不前,还是恩典满溢,成为别人的祝福?

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

 

钟鹏章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