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请愿说起。。 诗一百十九:169 - 176讲章

作者:钟鹏章 来源:钟鹏章 浏览:
从请愿说起。。。 诗篇一百十九:169 - 176 (用口语记录) 经文:诗篇一百十九:169 - 176 169耶和华啊,愿我的呼吁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赐我悟性。 170愿我的恳求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搭救我。 171愿我的咀发出赞美的话,因为你将律例教训我。 172愿我的舌头...

从请愿说起。。。

诗篇一百十九:169 - 176

(用口语记录)

 

经文:诗篇一百十九:169 - 176


169耶和华啊,愿我的呼吁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赐我悟性。
170愿我的恳求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搭救我。

171愿我的咀发出赞美的话,因为你将律例教训我。
172愿我的舌头歌唱你的话,因你一切的命令尽都公义。

173愿你用手帮助我,因我拣选了你的训词。
174耶和华啊,我切慕你的救恩,你的律法也是我所喜爱的。

175愿我的性命存活,得以赞美你!愿你的典章帮助我!
176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你寻找仆人,因我不忘记你的命令。

 

引言:

2007年马来西亚一个19岁的青年杨 XX因运送47克海洛英到新加坡而遭警方逮捕,被法庭宣判了死刑。原本定于2009年12月行刑,后来案件峰回路转,因为死囚是邻国公民,邻国媒体大肆渲染,搞到家人为了争取豁免死刑的机会,在总统府门前跪下,将一大叠共十万多人签名的请愿书,递交给总统府,向纳丹总统请愿。请愿未果,律师又把问题闹大,搞到上诉庭要作出裁决,究竟是内阁,还是总统有权赦免死刑的宪法问题。总之,在用尽所有司法请愿途径后,这个人 正等待上绞刑台,事件就此结束。在我们刚才读的那段经文里,175-176节两节,诗人说他如亡羊走迷了路,性命危在旦夕,好像死刑犯,知道自己就要上绞刑台,他要作最后请愿,找回一条生路。在今天的信息里,我要做三件事:一、分析他请愿的方式和理据;二、在新约的亮光下重新诠释请愿;三、一个请愿原则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如果上绞刑台还有途径可以请愿,你还有什么问题比上绞刑台严重不能解决的呢?)。

 本论:

还没有谈这个人的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指出这诗篇一百十九的两个主要特征:

一、这是一首字母诗。什么意思?全诗176节,分成22段,每段有8节。第一段的八节,每节开头的第一个字,都是以希伯来文的第一个字母(a) 开始;第二段的八节,每节的第一个字以希伯来文第二个字母(b)开始。如此类推,直到第二十二段,也就是我们刚才读的那段,每节的第一个字以希伯来文字母的第二十二个字母,也就是最后一个字母作为开始。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方便记忆,功能有点像一些讲员把信息分段的时候,用字母强调重点,如三个 S -- Service(事奉)、 Suffering(受苦)、Sacrifice (牺牲),帮助会众记忆从耶稣受难所要学习的三个功课。这意味着每节的第一个字有时特别重要。刚才的169节,中文的第一个字是“耶和华啊”,但原文是 come“到你面前”;在170节,中文的第一个字是“愿我的恳求”,原文也是 come“到你面前”。有的人称这首诗为“愿之曲”,就是单从中文的翻译有七个“愿”来理解,忽略了原作者用字母开始句子的一番苦心。

二、 从这首诗的开头到168节(前面21段),我们看到这个诗人说他怎样爱慕上帝的律法,遵守律例,看重命令,将他的话藏在心里,喜悦他的法度,切慕他的典章,明白他的训词,恨一切的假道。。“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就是出现在这首诗。。所以有的人叫他作律法诗人。就算在苦难中,被恶人逼迫,诗人也不敢偏离他的法度。。他给读这首诗篇的人一个印象,他是一个遵守律法的“完人”或“近乎完人”。完人还有什么问题?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却到处找答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sylvania)的一位法律学教授(Prof R Keedy)二十年来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总在黑板上写上 4 和 2 两个数字。然后问学生答案是什么。有的说 6,有的说 2,有的说 8。教授就指出他们的错误:你们都没有问我,What is the problem? 问题是什么?你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你就不可能找到答案。读法律是要帮助人解决问题,但如果连问题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做律师?所以人在生活工作里,有时花很多时间去解决错误的问题,像在沉船上擦亮黄铜(polishing brass on a sinking ship),问题不在那里。。律法诗人虽然爱律法,遵守律法,不忘记他的命令,但在最后一节(176)他恍然大悟,看出自己的问题所在:“我如亡羊走迷了路。”他像丢失的羊走迷了路,前面等着他的是凶恶的豺狼,自己性命难保。作为死刑犯,他向谁情愿?总统?内阁?还是到庙里烧香拜神求平安?都不是。接下来,我们要看律法诗人的请愿,他有没有找到生路?

A。诗人的请愿

(1)请愿上帝,求他搭救( vs 169-170)

169-170 两节的头一个字都是come ,来,到哪里?“到耶和华面前”这跟 176节的“求你寻找仆人”有点矛盾。究竟他求耶和华来寻找他,还是他到耶和华面前?两者都对。唐崇荣牧师时常说:真神找人,假神人找。如果真神不先主动找人,人也不会找他。所以,律法诗人可说大彻大悟,知道谁有权可以豁免他的死刑,他就向谁请愿,他就是耶和华。这一步他走对了。

他到耶和华面前做什么?他呼吁,他恳求。呼吁什么?恳求什么?赐他悟性(understanding)和搭救他。什么是悟性?人有知性、理性和悟性。简单地说,知性是对现象的观察和了解,如小鸟会飞。理性是透过现象的观察,归纳出来的道理和原则,如研究小鸟的飞明白飞的原理。悟性是理性的运用,从小鸟的飞,明白飞的原理,应用这个原理发明了飞机。人从天地万物,看出有个次序,悟出有个创造者,需要理性和悟性的并用。当罪进入世界,理性被扭曲,认识上帝的悟性也失去了。所以有人看天地万物和谐共存,推论说人也要与自然和谐共融,返朴归真、发起天体运动,大家脱光光,这是错用悟性。在《约伯记》,耶和华用一幅画生动地描绘人没有悟性就不会认识他。他说上帝没有将悟性赐给鸵鸟,所以它自毁埋藏在土里的蛋;危险临头,它把头埋在地下,自己看不到敌人,就以为敌人也看不到它。(伯三十九:13-18)诗人求悟性的目的是什么?从诗篇119,他要遵行律法(34节)、学习命令(73节)、得知法度(125节),所以他对上帝的认识局限在律法上,不像大卫能悟出救恩之道。

(2)歌唱赞美,请愿上帝(vs 171-172)

大家可能听说过祷告四部曲(ACTS)吧。这是教导信徒按着四个英文字母(A,C,T,S)-- adoration(赞美),confession(认罪),thanksgiving(感恩),supplication(祈求) 的次序祷告 。在这个次序里,赞美上帝排在第一位。这个次序不是绝对的,次序不重要,只是一个提醒。重要的是敬拜赞美上帝 for what he is, not what he did for his people.(诗三十三)赞美上帝不是为了从他那里要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他是上帝,配得赞美。人请愿有没有赞美总统?当然没有。他是因为所有法律上诉的门路都关闭了,才孤注一掷去求情。其实请愿之前,在法庭里当法官裁定罪名成立,宣告下判之前,辩方已经呈上由他和被告的亲朋戚友所写的求情信,求法官开恩轻判。在一些无法无天的地方,请愿者可能想方设法去讨好权威,阿谀奉承,甚至贿赂他。但律法诗人不是,他认识的上帝是一位公义的上帝,是不能贿赂的。他请愿时赞美上帝将律例典章教训他,说他的命令都是公义,审判是公正( 171-172节) 。但这样做,无形中等于断了自己的生路。公义的上帝不会因你这样的歌唱赞美,就放你一条生路。人达不到他定下的标准,满足他公义的要求,公义的上帝必定惩罚,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诗人的歌唱赞美,请愿上帝没有错,错在站在公义的平台上请求宽赦。整段经文没有告诉我们上帝是慈爱的上帝。其实整首诗篇一百十九,只有两处地方诗人“求你照你的慈爱将我救活!”( 88,159节)他似乎对上帝慈爱的属性所知有限。

(3)唯独上帝,请愿上帝 (vs 173-174)

律法诗人在请愿里强调唯独耶和华能出手帮助他。怎么看得出?他用了三个动词来表达:我拣选了你的训词;我切慕你的救恩;我喜爱你的律法。他不是到耶和华的面前,又到别的神面前。他是典型的以色列人,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独一的上帝,把上帝的话都铭记在心里。(申六:5-6)


律法诗人把请愿书呈递给上帝,结果怎样?他获得宽赦吗?在杨 XX案件里,总统收到请愿书后,宪法规定总统没有绝对权力宽赦死囚,内阁有唯一的宽赦权,总统要征询内阁的意见才作决定。在律法诗人的案件里,在他请愿的程序表上,每一步都做对了:到上帝面前,对;求悟性,对;搭救他,对;歌唱赞美上帝,对;唯独向上帝请愿,对。但错在哪里?错在他求的悟性,在于得知法度、遵行律法;错在他站在公义的平台上求宽赦,所以上帝只能说不,死刑照旧执行。在整个程序里,欠缺了一样,就是没有十字架。他不是像鸵鸟把头埋在土里看不到十字架,而是十字架赦罪之道在当时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启示。他没有大卫的悟性,大卫是旧约第一个宣讲基督论的人,基督的降生、受死、埋葬、复活,预言十字架的诗篇全都出自他的手,所以上帝称他为合神心意。合神心意不是因为他所行的一切事,因为撒下十一:27 说他的犯奸淫和借刀杀人,“耶和华甚不喜悦。”合神心意是因为他能看到远远的十字架上的基督。


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也读诗篇一百十九这一段,他们读得比我们还精细,一点一划都不漏掉。但他们没有因这诗篇得到救恩。理由也是一样。因为在他们的救恩历史里没有“十字架”这个环节,《以斯帖记》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怎么说呢?犹太人对《以斯帖记》情有独钟。上个月(2012年 3月)以色列总理访问美国,他把一本《以斯帖记》送给奥巴马。为什么?上个月七日正是犹太人庆祝一年一度的普珥节,他们在会堂里诵读《以斯帖记》,纪念当年在波斯王亚哈随鲁在位的时候,犹太人面对敌人逼迫要被灭族的时候,看到上帝那只看不见的手用末底改和以斯帖拯救了他们,他们世世代代都以为上帝会继续这样拯救他们。现在犹太人正面临伊朗核设施的威胁,有灭族之难。总理借这个机会告诉奥巴马,你在白宫别坐视不理。这本书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希望”(false hope),以为没有十字架,没有基督耶稣,上帝也一定会救赎他们。这样他们在阅读或查考旧约圣经书卷的时候,把所有预表基督的节期/节日,这些属于新约“影子”的东西,都变成犹太教的礼仪;他们每年守节期,遵行它们的律例,却不知道基督是节期和献祭所代表的“实体”。保罗说他们诵读旧约的时候,帕子还没有揭去;我说他们没有戴上十字架眼镜解读旧约的经文。十字架耸立在他们面前,但他们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土里,他们不要看十字架,就以为没有十字架。这是犹太人的悲哀。

 

B。现在戴上十字架眼镜,在新约的亮光下重读刚才的八节经文,对请愿就有完全不同的诠释。

(一)请愿上帝,求他搭救:人到上帝面前求上帝搭救他,求上帝赐他悟性,这悟性不是单单为了遵行律法(34节)、学习命令(73节)、得知法度(125节),而是保罗在《歌罗西书》说的,知道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西二:2)。人到上帝面前,基督是中保,借着他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上帝是这样搭救迷途的亡羊,上帝提供的救恩之道。


(二)歌唱赞美,请愿上帝:律法诗人站在公义的平台上请求宽恕。戴上十字架眼镜后,我们看到不只是公义的属性,我们看到上帝一切的属性在十字架上汇合,除了公义,他的慈爱,怜悯、忍耐、信实、智慧、恩典、大能等等,这些属性在十字架上融合为一。这样透过十字架看上帝的作为,对上帝的认识就不会片面,不会失之偏颇。我们不会像一些人说旧约的耶和华是杀人放火;新约的上帝是慈爱的上帝。我们歌唱赞美的上帝是一个整全的上帝。


(三)唯独上帝,请愿上帝:新约亮光下是唯独耶稣。我拣选的,我切慕的,我喜爱的,只有耶稣基督。为什么不是唯独上帝呢?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有亚伯拉罕的上帝,但宗教改革时提出唯独耶稣基督,因为“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8)只有戴上十字架眼镜才认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这个名是耶稣基督。


上个星期,在海峡时报的复活节专辑里,报道天主教会和一些基督教会走复古路线,寻找犹太的根,恢复犹太传统,守安息日,逾越节。这是开倒车,好像人有实体后,还紧抱不放影子,如果把它作成漫画是很滑稽的。一个人在晚上走路,一直弯着腰要紧抱自己的影子,怕它丢失。这是脱掉十字架眼镜读旧约的结果。


C。经文的应用。

What is your problem?你有什么问题?是亡羊走迷了路吗?这是你现在的问题吗?如果是,我有好消息。上帝已经预备了十字架,不是要把你钉在上面,钉在上面的是耶稣;你只要信他,靠着他所流的宝血,过犯得以赦免,有永生。你开悟了吗?杨 XX在监狱里,梦见菩萨看破生死,拜了佛。这不是开悟,是迷糊。


What is your problem?人最需要的是上帝所赐的悟性,不要自以为有智慧,单看表面形象,以歪曲的理性分析问题。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摸石头过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贪污腐败,道德沦丧。。这是表面现象,属知性层面。有的人以歪曲的理性分析问题,就认为这是因为党和政府抛弃了改革开放之前打击“一切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反动力量”的革命思维方式所导致,于是他们悟出一套以“唱红、打黑”为口号,回到过去的社会模式。幸亏现在领导层还头脑清醒,要这些人必须反思,从文革汲取教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解决国家大事要有上帝赐的悟性;解决教会、家庭、个人,生活工作的“小事”也要有上帝赐的悟性。保罗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没有上帝赐的悟性,就看不到上帝的手在你身上的指引、工作和照管。你看到的就只有难处,没有益处;只有埋怨,没有感恩。

“耶和华啊,愿我的呼吁达到你面前,照你的话赐我悟性。”我们祷告。。。

   

钟鹏章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