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源头的探讨(唐崇荣牧师传讲) - 第四讲 - 自由与自杀灵修

作者:唐崇荣 来源:网络 浏览:
●大纲● 前讲提要 启示的真理建立人生 误用自由产生罪 善:归向神;恶:悖离神 罪关乎位分的失落,非行为问题 私欲:「己」悖离神 基督:得胜私欲的榜样 得胜私欲 以神为中心克服「己」vs 以「己」为中心抵挡神 试探和试炼是绝对的必须 得胜的秘诀 -- 勿让...

 

●大纲●

前讲提要

启示的真理建立人生

误用自由产生罪

善:归向神;恶:悖离神

罪关乎位分的失落,非行为问题

私欲:「己」悖离神

基督:得胜私欲的榜样

得胜私欲

以神为中心克服「己」vs 以「己」为中心抵挡神

试探和试炼是绝对的必须

得胜的秘诀  --  勿让私欲怀胎

两种路线:自我→自由→自杀 vs 舍己→顺从→生命

 

●经文●

雅一:13-15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感谢上帝!我们听道不是要快,也不是要多,是要准、要明白、要彻底了解,产生纯正的观念和信仰。亚伯拉罕从来没有看过《马太福音》,但是《马太福音》要记载亚伯拉罕的事情;亚伯拉罕从来没有读过《罗马书》,《罗马书》要以亚伯拉罕为例子。亚伯拉罕从来没有机会到书店买一本新旧约全书,但是新旧约全书里有基督信仰的人,都成为他这位「信心之人的父」的子孙了。所以,我们有时候以为我读了很多《圣经》,明白了一大堆,我就比每一个人高超一点点,就轻看那些好像没有读过《圣经》的人。亚伯拉罕从来没有读过《圣经》,但是他不同的地方是他听见一句,他就抓住一句;他领受一句,他就深思一句;一生一世深思他所听过的那些道。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使神的道成为我们信仰的根基,使神的道成为我们生活的方针,使神的道成为我们真理的基石。如果你做到这一个地步,你的一生就不一样了。

    我很盼望《雅各书》我可以讲得清清楚楚,特别是这几节。这几节《圣经》的重要性,是很多人、甚至很多解经家没有注意到、或者不太注意的。


前讲提要


    上次我们提到「己」,人被造的「己」,以及创造「己」的上帝的「己」,以及「己」在被造界中间,怎样回到创造者的「己」里面,成为义。而当被造的「己」与创造的「己」脱节的时候,就是以「己」为中心的时候,就成为罪。这个给我们看见,上帝是创造一个「己」在他的「己」的外面,上帝没有创造罪。所以上帝不是罪的原因,上帝也不是罪的创造者,更不是罪的源头。

    如果上帝是罪的创造者的话,那么上帝是比罪的本身更有罪,因为罪的创造者是恶意的创造,存恶意的本身就是罪的源头,这根本不是《圣经》的教训!所以我们现在提到的只有一个问题,罪的产生到底是怎样的?罪的本身是不是永存的?如果上帝是永存者,而罪的本身也是永存者的话,岂不是等于说我们把「善」与「恶」等量齐观了吗?岂不是我们把「光」与「暗」等量齐观了吗?岂不是我们把永恒者跟另外一个永恒者成为双重的源头,作为宇宙二元、等量齐观的元素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接受了「宇宙二元论」,而「宇宙二元论」是表示善是永恒的,恶也是永恒的。上帝是永恒的,魔鬼也是永恒的,这不是《圣经》的教训!因为《圣经》很清楚的给我们看见,只有一位上帝,在他以外没有别的神,而万有都是从他创造的。这样说来,恶的存在是上帝创造的吗?上帝没有创造恶,但是上帝创造了有可能变成恶的原先的一个「己」。这就是说,你如果推卸责任的话,你就会说:「基督徒就是不愿意承认上帝是直接的恶的创造者,只能说上帝是间接的恶的创造者。」

    但是我们已经在前两次提到了,「己」的存在跟「恶」的存在,是因为这是道德的问题。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自由的本身是道德不可或缺的基础,Freedom is the absolute necessity of the foundation of morality.所以自由是必须要有的。而自由的本身是善的或者是恶的?如果你说自由的本身是恶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争取自由呢?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自由呢?我们为什么要高举自由呢?我们为什么要盼望自由可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呢?岂不是我们盼望藉着真正的自由,人类可以享受更高一层的生活吗?所以自由带来的是幸福,而幸福真正的本身应当是良善的,所以自由的本身不是恶。虽然自由的本身不是恶,但是自由的本身,有可能在不小心的时候,把人带到恶的地步里面。这样,善恶是道德,但善恶的基础是自由,而自由本身又不是恶,我们怎么去了解呢?

    我相信你们平常因为太忙碌了,而且你们也没有这个习惯,思想尖锐到、或者深入到几乎等于钻牛角尖的地步。我们就很多事情好像闪过,但是我们又不知道怎么样可以继续在里面探讨到更深入的地步,我们就这样放过它,我们一生就模模糊糊的不再深入地思想,就这样让岁月催我们到老的时候,我们就模模糊糊的离开世界。那么,这些事到底有没有答案呢?这些事有没有可能去明白呢?明白这些事是不是更好呢?会不会我们在明白这些事的中间,变成一个更没有乐趣、更没有享受,而变成一个在苦难中折磨自己的思想家呢?


启示的真理建立人生


    如果我们怎样思想都没有可能有答案的话,我们岂不是在做一个白日梦?我们岂不是在跑一条冤枉路?岂不是在旷野中团团转,转到最后就变成一个死胡同,永远没有找到出路呢?但是如果可能有出路的话,怎么证明这个出路是真正真理的交代呢?怎么证明这些出路是真正的答案呢?这样,我们一定要先从信仰的深处知道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神是真理的本身,神是善的本体,而神又是乐意启示的主动者。而神所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绝对没有错误之真理的把握,从这个地方你才能建立你人生的根基。

    这些事严肃到一个地步,不是哲学家的哲学可以推翻或者可以证明的,因为这是真正基本自明的人生最重要的道理。这些所谓真正自明的人生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说连哲学家思考逻辑的推论都没有资格牵涉到的范围。人之所以是人,人不是靠后天的证据才找到真理的价值;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在最基本的直觉里面,我们相信真理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活在世界上。从这一方面来看,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有一些的思想是稍微可以在此说明,因它与我们所谈的这件事几乎是相同的,就是真理本来就在人心灵的深处,真理本来就不需要从外面才能得到证明。所以,他说:「真理存在每个人心中,而我不过像接生婆一样,把你里面原有的真理把它接出来,让它成为一个你知道的东西。」

    换句话说,在你还不知道这些真理以前,你里面已经有了这些真理了,只不过你不知道。你已经怀孕了,你不知道你里面有一个孩子,我像是接生婆,来告诉你:「你里面有一个孩子,我帮你把他推出来。」我不能给你真理,因为真理本来在你里面,不在我这里。接生婆不能给人孩子,接生婆只能把原来已经在一个女人肚子里面的孩子,用她的经验把他带出来,使他顺利地生出来。

    这个原有的真理,从基督教的思想来看,就是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已经隐藏在人心灵深处那个最基本的真理知识,就是神的存在,这个知识就是人自己的尊贵。所以你不一定需要读书以后才知道你有自尊心,你不需要受教育以后才知道做人需要真理,因为这些都是基本就有的,就是神本来就放在我们里面的。这位神本来就放在我们里面的真理,我们不可压制它。什么叫做「不可压制它」呢?你就是要明白它本来是存在的,而你不要去抗拒、你不要去压制,你不要去拦阻它对你讲的那些话。

    那么,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启示了吗?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内在的、直觉的基本真理里,听到了一些我们需要的所有的东西的声音吗?不是的,因为我们在整个《圣经》的教导中,知道罪恶已经存在,罪恶已经玷污了这个直觉的声音;因为罪恶已经存在,罪恶已经歪曲了这个真理的见证;罪恶已经存在,罪恶已经蒙蔽了我们里面的这个功用。所以我们需要用神后来对人启示的道,准确真实地纠正我们,找到我们对真理真正的认识和真正的方向。这些是普通的哲学家没有办法思想的,因为他们以为他们头脑过人,可以用他们自己想到的道理来教导别人。结果发现,每一个哲学派系所讲的真理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哲学家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一个目中无神的人,然后以为自己有过人的地方,就把自己当作是神;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以为「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没有思想,只有他懂得思考。他盼望把中国搞好,结果把中国带到最乱、最穷、最没有礼貌、最糟的一个地步。

    这样,我们看见真理固然是存在的,而这个真理的本身是神放在人里面的,你不可去压制,你要顺其自然,领受那基本的见证。这基本的见证有两大范围:第一、God is,上帝存在的。第二、I am,我存在的。而我这个存在不是生活的,是生命的;我这个存在不是物质的,是心灵的;我这个存在不是暂时的,是永恒的。所以我对自我的了解,不能从这个身体开始,我从身体开始只能看到我被生下来直到我死的这个阶段。我这个对自己存在的了解要从里面,我是一个有着明白真理可能性的活物,我是一个有道德责任的存在,我是一个永恒存在的现实,是维系到以后的继续体(continuum)。我这个从现在的存有,直到我死了以后还继续存在,继续不断存有的继续体是这个我。所以我不能够只为现在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现在喜欢什么,我就追求什么;我现在有什么自由,我就随我去发挥。因为我是一个从现在的存在到永恒的存在中间,有继续体的责任的一个道德活物,所以我是很严肃的。这样,对神的存在,跟我在神面前存在的存在,这个关系怎么去建立起来呢?我就要从这个基本的真理中间作为一个基础,产生对神的敬畏,然后领受他的道,来解决我对这些存在的了解的错误与模糊。人是严肃到这个地步的!

    今天所读的《圣经》就告诉我们了,你受试探的时候,你不要说:「我被上帝试探。」因为上帝不试探人,他也不受试探。所以你受试探的时候,是受了自己的私欲试探。「私欲怀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这里告诉我们,我们既然是一个有道德责任的存在,这个道德责任存在的本身,是一个可善可恶的潜在能(the potential of being good and evil)。我如果是一个潜在、有可能善、有可能恶的一个危机性的活物的话,那么我应当怎么样解决,我应当怎么样明白恶是什么?恶是怎么来的?


误用自由产生罪


    刚才提到了,我们不能把神跟鬼、把善跟恶、把光跟暗,当作共同永恒存在的双重的二元论的宇宙观,来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我们不接受宇宙二元论(cosmic dualism),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又不能承认神是罪的源头、罪的创造者、罪的因,因为神是独一、永存的本体,独一永存的本体是善的。所以善是永恒的,那么恶就不是永恒的。这样,善是永存的,恶就是偶存的。偶存就是可有可无的,永存就是不可能没有的。只有上帝是不可能没有的,而恶是本来没有的。从「本来没有」变成「有」是不是创造呢?你说:「一切被造之物本来没有,后来因为上帝创造才有。」所以这个叫做creatio ex nihilo,上帝从无变成有的创造工作。他从没有到他创造后就变成有,就是《圣经》所讲的「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卅三9)但是,罪既然不是上帝创造的,那么,罪从没有变成有,是怎样的有呢?这就是很有趣的事情了,但也不是容易明白的事情。

    这一节《圣经》就提出了一个线索,「私欲怀胎,就生出罪来。」罪的存在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罪的存在如果不是永远的存在,不是与神一同本来就有的存在,那么罪的存在就是以后产生出来的存在,这个叫做emergence theory,罪的「产生论」。罪既然是产生的,罪就不是被造的。罪不是被造而是产生出来的,怎么样从「没有」而后产生一个「有」出来呢?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也曾经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对你们讲过了,当你做一个电脑键盘的时候,所有的符号都放在上面,ABCDE都在上面,你做好的时候,这部电脑里面所有的构造都是完美的,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差错。但是,当你叫一只猴子在这个键盘上面乱打的时候,就产生一个不对的文句出来了。这个不对的文句本来是没有的,因为它乱打,结果就打出不对的文句,不对的文句就变成有了。你明白了吗?

    所以从「没有」变成「有」,是因为没有规律的自由,照着自己的私欲乱做,结果跑出一些错误的文章,这是现代人能了解的。三十年前我用的比喻是「打字机」的比喻。「打字机」上面的每一个按钮所写的字都是对的,而你打A的时候,只能是A跑出来。你不可能按A的时候跑出一个T出来,你也不可能按B的时候跑出一个F出来。你打A出现A,打B出现B,因为原先创造的时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每一个枢纽的符号,跟打出来的字体一定是一律的,因为做的人是诚实的,做的人是没有错误的。所以,原先美好的,原先没有差错的,原先完整的东西,后来怎么会变成不对呢?因为不懂英文文法的人,就照着他自己的自由乱打一场。这样,他的自由就产生错误的可能。

    既然自由可能产生错误,自由的本身就产生了不好的结局,所以自由的本身一定不好,才会产生不好的结局,对不对啊?不对!因为好的事跟不好的结局中间,有一个「误用」的步骤、「误用」的手段、「误用」的程序。所以,最好的刀可以把牛骨头都砍断,也可以把人骨头砍断。你把牛骨头砍断,你煮一块牛排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否则你要把整头牛拿去煮,你就感到太重了。但是你把人骨头砍断的话,你把你的前途也砍断了,因为人是不可砍不可杀的。这一把刀的功用因为可以砍牛,也可以砍人,砍牛的时候是好事,砍人的时候是坏事,你就说这一把刀本身是恶的刀,所以它才可能产生恶吗?不是!它本身是善的,它本身因为很利,才成为有用的刀。刀的利是刀的好,刀的利不是刀的坏;人的聪明是人的好处,人的聪明不是人的恶;人的自由是人的善,人的自由不是人的恶。正像女子的美丽是她的善,女子的美丽是她的幸福,但是女子的美丽,也可能使她变成天天与不同的人发生关系的妓女,因为她美丽,人人都要。所以这个美的本身是完全的,自由的本身是良善的,聪明智慧的本身是没有错误的。这些完美的、美善的东西,当最后达到不道德的结局的时候,中间就是自由的误用所产生出来的。


善:归向神;恶:悖离神



    所以,从这里看到罪的产生论,是自由的潜在能有了错误的方向而产生出来的。而这个错误的方向,就是在神的「己」和人的「己」之间,你应当选择怎样生活。上帝说:「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悦我的道路。」(箴二十三26)这就是同步、一致(synchronization)  --  怎么样把我的己归入神的己,我的欲归入神的欲,我的爱归入神的爱,我的方向归入神的方向。这种与神合一就变成回到本体,回到善的本体,回到圣洁的本体,回到爱的本体中间,被造的「己」和创造的「己」合一的时候,这就是成为一,就是这样简单。而你离开的时候,就成为罪的另外一个源头,就成为罪的一个开始了。

    撒但离开神的「己」的时候,撒但就成为罪的一个源头;你离开神的「己」的时候,你成为罪的另外一个源头;而每一个「己」没有归向上帝的时候,每一个「己」就变成罪的另外一个、另外一个、另外一个……,就成为众多罪的源头。然后你说:「上帝啊!你为什么创造我成为一个有自由的人呢?你这样的创造就把我陷在可能犯罪的地步里面。」神说:「不是的,如果你没有自由的话,你就不是有道德性的活物。而当你被造成为一个有道德性的活物时,你是被造在危机性的存在里面。」所以你应当怎样处理你的「己」,你应当怎样回到上帝的「己」里面,这就是你一生一世重大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要把上帝的启示、把上帝的道传开的原因。

    差不多一千六百年以前,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已经思想到关于这个问题。他说:「我不能说上帝造的中间有一个罪的实体,上帝根本没有造罪恶的存在,如果上帝没有造罪恶的存在,罪恶就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因为上帝没有创造它嘛!而如果上帝没有创造罪的实体的存在,罪到底是不是一个实体呢?罪的本身不是一个实体性的被造的存在,而罪的本身乃是被造的实体中间因为没有与神之间产生了归一、合而为一、归向上帝的自己,以至于产生了另外一个在本体中间因为缺乏神的义所产生的亏欠的存在。所以罪的存在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是一个缺乏与真正的实体合一的亏欠的存在。」这样,罪的存在就不是积极的存在,而是消极的存在。

    当你决定做一件错事的时候,你认为:「不要紧嘛!我有我自己喜欢的方式,这是我喜欢的嘛!」那么,你喜欢的时候,你不认为那是犯罪,你不认为那是一个罪的存在,你只认为我这么做是我的喜爱罢了。所以你的私欲就开始有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就缺乏了与神之间的合一。缺乏了与神之间合一,这是私欲,它就产生了一个脱离义的本体而有的亏欠的方向的存在。所以这样,奥古斯丁是第一个从「亏欠」这方面,去看什么叫做「罪的非实体性的存在」的第一个人。

    而《圣经》怎么描写这样一句话?《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三23)所以「黑暗」是什么?「黑暗」就是没有光的地方。「罪」就是没有义的地方,「邪恶」是没有良善的地方,「悖逆」是没有被神控制的「己」的自由、乱用自由的地方,这叫做「悖逆」。所以,善的本体是神,而恶的本体就是离开神。光的本体是神,而光没有照到的地方叫做「暗」。这样,当你看见这里有光的时候,光有一个源头,那是实体。当你看见我背后有一个黑暗的东西的时候,那个黑暗的东西是光照不到的地方,那不是一个实体,那是实体的光照射出来,没有达到的、亏欠的地方。这样,你就不能把「暗」跟「光」相提并论,因为「光」是一个存在的实体,「暗」是一个存在与光之间缺乏关连、缺乏光照射到的那个非实体。所以,我们不能接受宇宙二元论,只能接受只有神是永恒的,只有神是永存的,而罪不是永存的。既然罪不是永存的,那么罪从前是没有的,而罪以后有,是因为离开神以后罪才有的,而有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消极性的实体、消极性的存在。这样,这个存在的本身,就不能与那原先实体性的存在「神的本身」相提并论,因为只有神是永存、是必存、是需要存在,是一定要存在的。但是,罪的存在是偶存,不是永恒的,在被造的时候本来不存在,是被造者与创造者脱离了关系以后的存在。

    举例来说,现在这里一张纸是完整的,四角都是九十度,整张纸没有瑕疵,整张纸都是很完美的。等到我到别的地方回来之后,发现这张纸缺了一大角,现在我问:「这张纸在不在?」在。「这张纸完美不完美?」不完美。为什么?有了一个缺陷,有一个缺陷的这个「有了」,也就是它所「没有」的那一部分。你明白吗?所以它的「没有」变成「有了」缺陷。「有了」缺陷的「有」,跟「有」一张纸的「有」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因为有一张纸的「有」是真正的存有,有了欠缺的「有」是存有中间的缺乏。所以,这个「有了」缺陷的「有」,就是「没有」的那一部分。这里有两部分,一部分叫做「有」一张纸,另外一部分是这一张纸「有了」缺陷。那么,这两个「有」,一个是实体,一个是空体,对不对?而空体不是「体」,所以「空」是非实体。你听明白吗?听不明白的话,你就有缺陷了。所以这一张纸现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仍旧存在而有的实体。另外一部分是曾经存在而现在空了的非实体。「有了缺陷」的这个缺陷的「有」是一个不存有。

    所以当人离开上帝的时候,他「有了」缺陷。就是从神的眼光来说,它被造原先应当有的目标没有达到,现在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的这个存在,就变成它没有存在的实体,这个叫做「罪恶」。为这个缘故,我们需要救赎,我们需要回到上帝面前,我们需要主再一次重新调整我们,使我们得着救赎,使我们得回那个我们已经失去的荣耀。这个救赎就使我们回到上帝的面前,让我们的「己」与他的「己」合而为一。所以,奥古斯丁的「罪论」是很不一样的。


罪关乎位分的失落,非行为问题


    从这种眼光来看,世界上没有一种哲学是够资格与上帝的道相提并论;从这种眼光来看,你看见世界上没有一种律法是能够与《圣经》所提到的罪的问题相提并论的。世界的律法所谈的,无论如何就是行为的问题。你偷偷爱上别人的太太,和你跟她到汽车旅馆里面开了一个房间上床发生肉体关系,在法律上你不能说前面的罪和后面的罪一样大。因为前面你偷偷爱上的时候,你还没有行动,等到你跟她上床的时候,有证据证明她衣服里面有你的DNA,你内裤里面有她的DNA的时候,那么就证明你是犯罪了,可以告上法院。

    所以,世界上所看的罪,根本就是一个「行为」的问题,而《圣经》看的不是这个问题。《圣经》所看的是「缺乏上帝荣耀」的问题,《圣经》看的是与神的关系疏离的问题,《圣经》所看的是「关系」的问题,是「位分」的问题,是「态度」的问题,是「方向」的问题。当你背弃神的时候,你背弃上帝的方向就是一个罪恶;当你与神的关系脱离,与人不应当有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罪恶;当你动机里面产生了恶念,虽然你还没有付诸行动,你动机的偏离的败坏就是一个罪恶。世界没有一个法律是这样的,这就是《圣经》之所以高过所有哲学的原因。许多人以为,罪人所想像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超越《圣经》,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奥古斯丁所看到的是这个亏欠的东西。「亏欠」是一个非实体的存在,但是亏欠的本身,是一个已经有了拒绝与神合一产生出来的亏欠的存在,是一个真正的存在。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说罪是上帝创造的实体,另外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罪不是一个幻影,罪不是一个空空的思想,罪是一个真正你离弃神以后,产生了一个非受造的、道德自由败坏的一个实体,而这个实体的本身是存在的;罪是「光的不到」,罪是「黑暗的占据」。所以从「光没有射到的地方」来说,是缺乏了与光源的合一,但是在罪恶自己被黑暗占据的时候,罪的本身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所以,不是神原先创造,而是被造者离弃神以后,自己产生出来的另外一个非受造的实体的存在。



私欲:「己」悖离神


    看到这样深的地步,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明白上帝不是罪的创造者,一方面使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人应当为罪负责任。「如果罪不是一个存在,罪是一个幻影,那我就不必负责任了。」但是《圣经》说:「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罪的本身从私欲来的。这私欲就是我里面的「己」不顺服神的旨意,自己照着自己的欲念去强求,自己误用了自由的意志的时候,这就产生了罪的存在。

    这样我们看见,我们的「意志」是犯罪的一个根源,「意志」是犯罪很重要的基础。而这个意志的本身决定了怎样定我们的方向,离开了神的本身,然后再用各样的理性自圆其说来逃避责任。从这一方面来看,我相信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讲的是对的,许多时候我们先下了意志的决定,然后再用头脑的理性来自圆其说。

    很多人找理由来遮盖自己的毛病,很多时候我们用的理性不过是做我们的意志的奴仆。所以你是先决定了一件事,然后人家问你:「为什么?」你说:「因为……。」你的「因为」都是后来慢慢找出来的,不是原先的理由。你先决定犯罪,然后你对你的头脑说:「替我做一篇文章,使我有理由解释我为什么犯罪。」上帝在这里很清楚的提到「私欲」是根源,私欲就是一个「己」不照着神的意念,不照着神的旨意,乃是照自己的欲念去抵挡上帝。


基督:得胜私欲的榜样



    我们上次提到耶稣基督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二十六39)所以他把他的意念归入神的意念的时候,这意念的合一,就使被造界里面有了一个最好的榜样。因为创造主道成肉身到被造界的时候,是显明有不同的意志的本体,但是,他愿意回复到神自己原先的、唯一的、最高的旨意中间去合一,这就成为你我的榜样。这样,基督就完全得胜私欲了。

    基督为什么说「我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表示他违背上帝的意思?他是「偏离」上帝的意思?不是!这表示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位格。因为他是不同的一个位格,所以他有自己的自由;因为他有不同的位格,所以他有自己的意志。而意志的存在,就是一个有灵的活人,按着神形像被造的道德活物之本性。我有我的意念、我的自愿、我的意志;我有我的要求、我的方向,这就表示我的存在。因为我有我的意念,所以他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表示说圣父上帝是一个位格,圣子耶稣也是一个位格,但是圣子不照着自己的意念来违背圣父上帝的意念,所以圣子完全不随从情欲、不随从私欲、不随从自己的意思来行事。

    全本《圣经》,特别在《约翰福音》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这一方面基督给我们的教导:「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约五17)「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甚么,讲甚么。」(约十二49)「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约十四10)所以耶稣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十二45)「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约十二44)这样,父与子之间的意念是合一的,父与子之间行的事是同样的,父与子之间所说的话是同样的。所以基督的整个意念都在神的旨意里面,基督就成为你我的榜样和表率。

    我们在人的文化中间,常常盼望找一个比较像样的人。中国人就找了一个孔子,印度人找到一个克里希纳(Krishna),等于是整个印度人最尊重的神明的代表,孔子就等于人间最重要的一个代表,被称为「万世师表」。但是,孔子是一个对天道完全没有办法有任何教导跟启发的人,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所以孔子没有办法论到天的事情。他论到世界上五种伦常的事情,他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榜样,告诉你怎样行天道。他只知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篇》但是他没有办法告诉你怎样与天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里最高最后的一个诉求,但是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里根本没有例子,没有一个具体、真正的实体的教导,没有一个生活的榜样。而耶稣基督到世界上来,他整个的生命从生出到死亡,从还没有降生到升天,从旧约的预言到新约的成全都是一致的。而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他的祷告就完全兑现了、表彰了这个真正生命的合一,就是对私欲的否定。「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42;可十四36;路廿二20、42)所以基督的「己」是进到父神的「己」里面,基督的「己」是与神的「己」合而为一,所以他就成为一个绝对否认、绝对否定、绝对排除私欲牵引他进入罪恶的可能性。


得胜私欲


    之前我对你们说:「上帝不是罪的创造者,但是上帝可以把你带到受罪恶试探的环境里面。」正像《圣经》说,圣灵把耶稣带到旷野去受撒但的试探,所以是谁把他带到试探的环境中?圣灵。上帝把人带到这个地方去,上帝创造了一个危机性的存在,上帝创造了一个有私欲的自由性的可能,上帝创造了一个有道德责任的意志,然后把这个被造有神形像的人,带到最危险的地方去。那个时候,你怎么处理你私欲的问题?一个从来没有在败坏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是一个禁不起考验的人。今天有很多的基督徒,盼望他的孩子们,从来没有看到不好的电影,从来没有看过不好的照片,从来都是到很美的地方,都是看到很圣洁的东西,所有的书本都是过滤过,一张肮脏的照片都没有。你说:「是啊!这样才好,在地如在天,预尝天堂的圣洁。」其实愈是这样做,你的孩子愈禁不起考验,愈危险!我这样的看法是和很多牧师不一样的。

    一九七○年我在香港时,有一位很着名的老牧师特别来找我谈两个钟头,他问:「你怎么教导孩子?我听你讲道,你很注重圣洁的生活。」我说:「我还没有结婚,还没有孩子。」「如果你有孩子,你会怎么教导他?」我说:「我有孩子的话我要这样、这样、这样……。」他和我讨论一个问题:「如果是我的话,每天报纸里面若有不好的东西,我就先剪掉。所有不好的消息,奸淫、偷盗的,我会先剪掉,只把那些比较好的消息留下来给我的孩子看。」我说:「你的孩子看的报纸都是有洞的,一大堆有洞的报纸,这个叫holey-papers,这个holes 是 many holes 的 holes,有很多的洞,你的报纸很多洞的。」他说:「那么你认为好不好?」我说:「不好。」「为什么说不好?」他那时候六十多岁,我那时候才二十九岁半,不到三十岁。我就说:「你的孩子一定特别好奇,这报纸的洞里面是什么东西?」就像你看一本书里面有一张纸,特地把一个地方贴上,你就常常会用光透过来看那里贴的是什么?

    人有欲知奥秘的本能,人有对奥秘的、秘密的事特别盼望知道的好奇。你以为报纸剪了洞,这样你的孩子就更圣洁吗?他一定跑到隔壁去,看报纸里面那些有洞的地方是什么,特别去注意看。其他的,他就没有兴趣看,他就是看洞里面有什么,就叫做「洞见」。他说:「什么意思啊?」我问他说:「上帝造伊甸园的时候,是不是把门封得紧紧的让蛇跑不进去呢?上帝造伊甸园的时候,是不是把那个分别善恶树放在伊甸园的外面,让里面都是好树呢?」不是啊!上帝故意把一株很危险的树,放在伊甸园的中间,上帝特别让一条蛇跑来。上帝这两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今天许多基督徒,天马行空、妙想天开,盼望造一个没有分别善恶果树的伊甸园,我们盼望造一个门缝密到蛇跑不进去的伊甸园,来保守我们的子弟,使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最圣洁。这样的家庭产生的孩子可能最危险!因为等到他有一天,有机会碰到蛇的时候,他发现蛇比狮子更可爱。他有一天发现有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比园里面所有其他的果子更好做食物的时候,他马上咒诅从前所有果子,看到这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为什么很多执事的孩子败坏,很多牧师的孩子比别人更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从来都被保守在「不可看」、「不可知」、「不可懂」,「这些都是不好的!」结果他有一天尝到「原来这么好,爸爸骗了我这么久,我现在自由了,就照着我心里要的去做」的时候,你整个人崩溃!你说:「唐牧师,你这样教很危险!」不过神是这样创造世界的。上帝创造很美的性,但是上帝告诉我们,用他的道,用他的灵,「你要节制!」上帝创造自由,但是上帝说:「把你的心归我!」自由加上甘心情愿把我们的心归给上帝的这个命令,就是怎样得胜私欲的问题。

    私欲的本身是存在的,私欲的本身又有「己」的存在,而「己」是神的创造。明白这几篇道理的人,你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有很多虚假的属灵范围、属灵环境、属灵原则,把自己模糊到一个地步,好像我们比别人是更圣洁的人。

    那么,到底要开放到什么地步呢?是不是教会跟世界就没有分别了?我们也给大家这么自由呢?最重要的是你有敬畏的心,最重要的你有怎样认知神的「己」才是你的「己」的归属,你怎样把你的自由降服在神的自主之下的奉献的顺从,而不是把一切的试探都拿掉,然后你就自然过圣洁的生活。一切的试探都不存在,那只是表明你「没有犯罪的机会」而已。「没有犯罪的机会」不等于「没有犯罪的可能」,而「有犯罪的机会」不等于「有犯罪的可能」。在有犯罪的机会中间而没有犯罪,才是对罪的约束,对私欲的转移方向,对神的敬畏,使你在不被监督的时候懂得自爱。你因为被监督而保守在圣洁的中间,这是很可怕的一种假自由。


以神为中心克服「己」vs 以「己」为中心抵挡神


    我怎么把这个东西讲清楚,这是很难明白的事情。但是我发现,上帝可以让一些在自由派神学院里面读到最烂的神学生,转过来变成为对真道最护卫的人;上帝也许可一些人在最好的神学院里面读,因为这个神学院没有任何自由派的书,所以他从来不知道反面的学说,一有机会他马上变成反正统信仰了。上帝可以使那最败坏的人,后来悔改变成最圣洁的圣徒;上帝使许多最圣洁的家庭的孩子们,结果变成最败坏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创造「己」的上帝,让人的「己」可以有以「己」为中心来抵挡神,或者以神为中心来克服「己」的两种自由。创造性欲的上帝给人有可能被带到最危险、最可怕的环境中,就在试探的四周围,然后用上帝的道,叫他敬畏而约束私欲,在神面前约束自己,这是《圣经》中间很大的奥秘。

    基督不是来到一个完全没有罪恶的世界中,保守他的圣洁的生活,才能做救主;基督是来到受试探的世界中,得胜试探成为你我的榜样。照样,基督徒不是被放在一个从来没有罪恶的可能的地方,那很圣洁、很保守的地方,表示我们正在与神交流。基督徒常常被上帝带到一个最可怕的世界、最可怕的环境中,受最可怕的试探环境在四周对他的引诱,然后,要守住神在心中对我们讲过的话,要把上帝的道放在你心里,免得你得罪他。

    这个真正的钥匙就是怎样敬畏神,怎样持守神的道,怎样继续不断让上帝的己成为你自己的方向和归宿。如果我们没有培养一个敬畏上帝的心,没有培养一个把上帝的道放在我们心灵深处最高位置的心;我们也没有培养怎么样看出撒但的诡计的智慧,更没有培养在最重要的关头尊主为大,抗拒一切试探的可能,你在最好的环境中,可能是最堕落的。但是,你如果懂得怎样敬畏神,遵守主的道,以他的话为你生活的中心,怎样放弃你的主权,把你的自由放在他的主权之下,怎样在最重要的时候让他居首位,那么,你可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成为最圣洁的人。所以,你受试探的时候,不要说你是受上帝试探,因为上帝不试探人,上帝也不受试探。你受试探,与神是罪恶的策动者、罪恶的创造者、罪恶的安排者,使罪恶故意围绕着你来试探你的上帝是完全无关的,因为他根本不是试探者。「上帝不被试探,上帝也不试探人。」


试探和试炼是绝对的必须


    那么,上帝为什么把我放在试探中?因为上帝造了一个人性,这个人性是一定必要经过试探跟试炼的。试探跟试炼是绝对的必须,因为在试探中可以证明你有得胜的可能,在试炼的中间,可以使你享受得胜的喜乐。没有经过试探而得胜的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得胜」。没有试炼而得胜的人,他不知道怎么样叫做得胜的喜乐。上帝在你试探的可能性中告诉你,你有得胜的可能,你知道吗?上帝使你受试炼以后你得胜,就叫你知道什么叫做得胜的喜乐。「我知道,因为我得胜了!所以我喜乐!」我知道试探在我四周围,表示我有得胜试探的可能,所以上帝把我放在试探的周围,放在试探的环境中。

    没有经过试探的人是禁不起考验的人,没经过试炼的人是一个住在象牙塔里,从来没有机会表示他是有得胜可能的人。上帝让试探存在,让试炼存在,又把他所爱的人放在试探与试炼的环境中,他就是要我们可以经历试探与试炼,可以表彰神的能力在你身上所达到的得胜。我们有这种进取性的把握,有这种面对大难而不惊的预备吗?我们有这种灵性,有因为敬畏上帝而一定能超越一切私欲和试探、超越在我们周围的诱惑的这种得胜吗?如果你没有这种真正得胜和预备真正克服自己、征服自己,并且对神敬畏的话,我们就很危险了。我们以为篱笆筑得愈高我们就愈安全,结果你发现撒但不是从前后攻击我们,它可以从地下攻击,炸弹可以从上面炸下来,你的篱笆筑多高都没有用!


得胜的秘诀  --  勿让私欲怀胎



    大禹治水和他的父亲鲧治水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筑堤,愈建愈高,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的河堤一丈高,河水就两丈高,还是决堤泛滥成灾。你怎样得胜?秘诀在哪里?就是你不要让私欲怀胎。因为私欲既怀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那么,我们怎么样得胜我们的私欲呢?也就是怎么样克服上帝造在我里面的这个危机性的存在呢?怎么样克服这个已经在我里面的自由意志,而这个自由意志应当不在误用的范围和方向的中间?

    当然,我们现在的自由意志,跟亚当原先被造的自由意志是不一样的。亚当被造原先的自由意志是一个中性的,可善可恶,还没有错误方向以前的中立的自由意志。而自从我们犯罪以后,我们的自由意志乃是在一个已经在恶的影响下,在原罪的影响之下,只有一个向恶的可能性之自由意志。这就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和当时最大的人文学者的基督教思想家伊拉斯姆斯(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分道扬镳的原因。

    马丁路德当然知道人在罪恶的中间,甚至他说:「我得救了以后,是一个圣人,是一个义人,同时我还是一个罪人。」这句话是非常反合性的描述。马丁路德说:「我得救了以后我变成义人了。」是!按地位来说我是一个义人,按环境来说我仍在罪恶中,我还是一个罪人。我有一个因被称义而有得胜罪恶的可能在我里面,但还是有一个罪性常常困扰着我,在四周常常诱惑我。那么,我的意志到底是怎么样的?

    马丁路德承认人在罪恶中,甚至得救以后有自由意志,但是他说这个自由意志不应当称为「自由意志」,应当称是一个被奴役的意志(the bondage of the will)。伊拉斯姆斯就在他的书里面直接说:「自由意志。」马丁路德说:「不,是受奴役的意志。」都有意志,意志就是说我还可以做决定,我还有自由的权柄。但是这不能叫做自由,因为「自由」的本身,并不是被罪捆绑的,被罪捆绑的就不叫做自由,被罪捆绑的叫做被奴役的意志,所以这个不是 free will,你的意志已经被玷污了,你的意志已经被捆绑了,你的意志是已经被罪奴役了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耶稣基督讲自由的时候,很清楚的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都是罪的奴仆。只有当上帝的儿子叫你们得自由,你们才真自由。」(参:约八34-36)所以在罪恶中做奴仆的人,他的自由不是真的,而是被奴役的自由。

    如果我们要讲得更清楚的话,伊拉斯姆斯和马丁路德在自由意志方面的不同在哪里?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玻璃球在平面上转来转去的时候,它是很自由的,这个自由是左右前后操作的时候,不受捆绑的自由。所以它可以向左移、向右动、向前进、向后退,这是很自由的。但是马丁路德说:「那个自由是原来的层面,但它从第一个平面向下溜,啪!掉下去之后,它掉在更低的平面,还在那边转,照样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动,还是自由。」所以,在下面那个平面和上面那个平面的玻璃球转动的情形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掉下去的不能再上去了,明白了吗?因为它已经在不同的层面,在低的层面上。

    照样,亚当犯罪以前,亚当的自由是真正神给他的被造的、中性的、原有的自由(created, neutral,original freedom)。但是亚当犯罪以后,掉下、堕落以后,他还是照样自由,但是他只能在犯罪的层面里自由,没有办法再回到义的层面自由,就是这样简单。你骑脚踏车骑到一个分岔道路的时候,那边有一个A到基隆,B到台中。你骑到这里的时候,你有自由要到基隆或是要到台中。你做了决定以后,你要到基隆去,在往基隆的路上,你就再没有自由到台中去了,因为你已经用了你的自由。所以当你选择到基隆的时候,基隆的自由就杀死了你到台中的自由,你明白吗?「我自由的啊!这是我选的啊!」是呀!你选了以后你就用你的选择,钉死了你选择的自由。

    我用更简单的比喻,我们来讨论自由好不好?讨论什么叫自由。最后我们来做一个结论,你发现不可以做结论,因为一有结论就把自由「结」死了!所以「自由」是什么?就是乱讲,没有结论,你讲你的,他讲他的,每一个人都自由,这个叫做「自由」?不是!这不叫自由,这叫「自杀」。当你给自由下结论的时候,自由就被你的结论结死了,它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它就结在那里了。还听不懂吗?

    照样,有两个男人追求妳,妳要结婚以前想:「唉呀!这个很漂亮,但是笨得要命。那个很聪明,但是鼻子大得不得了,丑得不得了!」结果你选来选去说:「主啊!最好要聪明,又鼻子好看的。最好又英俊,帅哥,又是很聪明的。」但很多帅哥不要好好读书,因为很帅嘛!而很多好好读书的,都是女孩子不爱看的,他也不看镜子,就一直看书罗。(我不是说帅哥都不会读书的,我从前年轻的时候书读得不错,也有点帅呀。)这两个人我就选选选……,好,我决定嫁给这个。那一天你决定以后,再没有自由回头去嫁给别人了,因为你嫁的就是一个人,除非你是娼妓,你要人人皆夫,那就是滥自由。所以自由是有方向的,自由是有原则的,自由是有限制的。马丁路德说:「亚当犯罪以后,人还自由吗?不!人犯罪了以后,人已经选择了用他的自由去选择永远做罪的奴仆。所以你犯罪以后的自由,是你只能犯罪的自由,没有办法逃脱罪恶,那跑回原先的义的自由已经失去了。那么,你就是被奴役的,你已经是被控制、被管制、被奴役的自由,the bondage of freedom,the bondage of the will。」


两种路线:自我→自由→自杀 vs 舍己→顺从→生命


    因此,为了自由意志而有不同观点的伊拉斯姆斯和马丁路德,神学立场就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以后分道扬镳。那么,传统的改革宗的信仰,无论从马丁路德,无论从加尔文,都告诉我们只有剩下一个犯罪的自由。我们犯罪的自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卖给罪了。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说We have been sold under sin. 我们把自己卖给了罪以后,罪就成为我们的主人。我们现在的自由是犯罪的自由,不是行义的自由。正像你刚才决定走这条路的时候,你就放弃了走那条路的自由。那么,走这条路只能在这条路前进,而这条路要是死路的话,你走愈快就愈快死,你愈自由就在愈自由中间死,就是这样。为这个缘故,我们的自由把我们带到自杀那里去。所以,自我、自由、自杀,就是人本主义对神抵挡的总路线;自我、自由、自杀,就是亚当以后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结局的一个路线。基督带来另外一条路线,舍己、顺从、生命。不是自我,而是舍己:「主啊!是照你的意思,不是照我的意思。」不是自由,是顺从:「主啊!我愿意顺从你的旨意。」不是自杀,而是顺从:「体贴圣灵的就是生命、平安。」(参:罗八6)保罗在《罗马书》讲得很清楚,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

    今天的哲学、宗教、文化,都是用自己的自由发挥对神的观念想像,以至于曲解了真正的真理。昨天我在香港乘巴士,想不到在我旁边坐的是一个印度教的老师,谈话的时候,他说:「我讲一句很严厉的话,所有的宗教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这些宗教领袖应当好好谦卑地学习别的宗教,免得以为自己对而别人不对,造成世界分裂。世界要和平就从宗教的领袖彼此学习对方开始,不要以为自己的解释是对的。」当然我这把年龄也不会让他吓到,他以为这样讲就是最高的理论。我说:「当你以为各种的解释都不对的时候,你是不是假设每一种解释都可能对,每一种解释也都可能不对,那么你就把绝对的丢掉,只接受了相对的?」我问的不是很简单、而是很尖锐的问题。他还不能领悟,还继续在讲。然后他就问:「耶和华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我是永恒者?我是自有永有的上帝,为什么耶稣没有称自己是上帝,你们说他是上帝?」我说:「耶稣曾说他是上帝。」「在哪里耶稣说他是上帝?」「耶稣说:『我是,我是真理,我是道路,我是生命,我是门,我是,我是……』的时候,这个『我是』就是希伯来文中的『我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的自称。你们印度有这样的东西吗?释迦牟尼讲过吗?克里希纳讲过吗?孟子讲过吗?老子讲过吗?苏格拉底讲过吗?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讲过吗?没有!只有耶稣讲过,因为他宣称他是上帝,虽然他没有说:『我就是上帝。』他没有这样讲,但是这一句话就是神才可以自称的。」他说:「我会好好思想这个问题。」

    我知道下车的时间快要到了,就给他讲了一个很简短的故事,让上帝继续对他工作。我问他 “Do you know Robert Browning?” “Yes, I know that.”原来他是很有学问的人,法国的、英国的、哲学的、思想的、文化的、中国的他都学。好在我也都学,不然我怎么样为主作见证?我问他 “Do you know Robert Browning?” 他说 “Yes, I know, an English poet.” 英国的大诗人。我说 “One night Robert Browning walked into a very small street in London. He saw a place called Robert Browning Society. He was wondering : how come I am still alive yet there is a Robert Browning Society?” 巴哈会社、贝多芬会社都是在他们死了以后,人们纪念他们才有的。我还活着已经有白朗宁会社?什么意思呢?So he walked in. 他跑进去的时候,刚好主席在那边念一首Robert Browning 的作品,市面上刚刚印出来的最新的诗。

    然后,团员都在那边研究 “According to my opinion, th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must be this.” 另外一个人说 “No, according to my opinion, Robert Browning must be saying about that.” 就这样子,一个人解释这样,一个人解释那样,他们正在解释的时候,Browning本人在那边听,心里想:「都错了!」他听到耳朵发痒,实在不能再忍受了。The original Browning stood up and said, “According to my opinion, this sentence must be interpreted like this.” 哪一个对?当然Browning的对,因为他是Browning本尊嘛!其他的不过是Browning’s followers,其他人不过是欣赏、佩服、了解Browning所作的诗,是猜测,其实原作者在那边。

    等他讲完了以后,那个主席很生气说 “Who are you? You are not even a member of Robert Browning Society.” 你连报名作会员都还没有作,“You are not supposed to talk. Please sit down.” 你不可以讲话,请你坐下。“Or, you go out.”

    然后,我对那个印度的教师说 “Finally, the original Browning stood up and left that society and never went back again.” Robert Browning 永远不回那个会社,因为他原先的解释被拒绝了,他就走了。我对他说 “That was Jesus and his visit to the world.” 基督曾经到世界上来,基督曾经把答案给我们,而我们不管他,把他钉十字架,然后印度教说印度教的对,回教说回教的对,佛教说佛教的对,都以为自己的对。而你说:「每一个宗教要研究别的宗教才对。」Two plus two is four. It cannot be five; it cannot be six; it cannot be eight; it cannot be twelve. The one who says I am the only answer is Mr. Four, and he is qualified to say that. 二加二等于四,只有一个人说:「除了我以外,其他的都错!」这个人不是骄傲,因为他是真理,他就是 Mr. Four。Mr. Four is the only one who is qualified to say two plus two equals me. 只有耶稣讲过这个话。

    我们今天要放下「己」,然后说:「主啊!我把我的『己』归回你的『己』,然后我才是离开罪,才舍己。如果我自己持守我的『己』,那么我的『己』因为不敬畏上帝而走我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自由决定事情,照自己的私欲行事的话,我的私欲怀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罪哪里来的?今天已经开始谈到一点答案了。这几堂你听明白了,你就是最聪明的一群人。如果你听不明白又以为你明白,你就是最笨的人。我真不愿意看见与我同时代的青年人一个个堕落,我也不愿意你们这么有潜能的青年有聪明的头脑,却从来不听这些道,你就被时间冲昏头而变成一个笨的老人。我再说,三十岁以前,你习惯用上帝的道管理你自己,你就变成一个有聪明的智慧人,等你六十岁的时候,你会更加聪明两倍。如果三十岁的时候,你以敬畏上帝的心,把你的「己」归在上帝的「己」的里面,不让私欲做王,你敬畏上帝,到你六十岁的时候,你会有更圣洁的成就,因为你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以你的「己」归回上帝的「己」。



我们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你,你用你的道,用你启示的真理,用你成为肉身的基督,成为我们的借镜,成为我们的榜样,使我们从基督的身上看见,如何成为一个成功、顺服、敬畏你、领受生命的人。主啊,求你不让我们沉沦在自己的私欲中间,求主帮助我们过一个敬畏的生活,让你的真理、你的道,继续在我们心中发生效用,使我们以后的日子 ,比以前的日子,更加过一个敬畏你、顺从你的圣洁生活,荣耀你的名。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第三讲  --  我的「己」与神的「己」第五讲  --  两种人,两种生命,两个选择,两个方向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