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大师讲章
您当前看到的这篇文章总计有4829个字
约 4:1-42
诗篇:72:1-13
赞美诗33、118、119
耶稣在马28:的大使命当中告诉众门徒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与此相对,当今的许多教会将事工放在首位,或多或少忽略了宣教事工。很多教会的同工将精力放在每周例行的聚会、团契、敬拜当中,而将传福音放在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传福音绝不是次要的,它是整个教会使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耶稣大使命的中心。传福音使人得救固然是出于上帝的旨意,但神的仆人也需配合与努力。换言之,虽说让人信主的是神,人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耶稣呼召彼得他们的时候给他们应许:“你们要得人如得鱼。”就像钓鱼一样,有的人是大师,有的人则整夜劳力都钓不上来。从人的层面上来说,得人灵魂的过程也和钓鱼一样,需要合用的工具、合适的技巧、坚忍不拔的耐心与恒心才能有好效果。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殚精竭虑宣扬神国的信息,用尽各种方法使人得救——不仅仅医治瘫子更要赦免他的罪,使他的全人得救;不仅仅医治患血漏的妇人,更要她当众站出来向众人展示她已被洁净,使众人重新接纳她——耶稣打破了各种陈规陋习、宗教条框,在别的拉比不愿涉足的撒玛利亚把福音带给井边打水的妇人。耶稣是一位得人大师,他是拯救灵魂的个中翘楚,通过他对撒玛利亚妇人的谆谆善诱,后世圣徒可以一同学习我们的救主是如何得人如得鱼的。
一、做出改变(vv.1-7)
为了走出去得人赢得灵魂,耶稣克服了多数人不愿意做出改变的习惯,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耶稣是受人尊敬的拉比,而当时的拉比们和撒玛利亚人是不相往来的。这个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以色列南北国分裂时期。当时,北国(亦称撒玛利亚)十个支派不行神的道,耶罗波安及其继承者为了削弱南国犹大耶路撒冷的信仰中心地位,分别在伯特利和但建立新的敬拜中心,同时引入了异教的偶像崇拜,铸造神所恨恶的金牛犊,受到了南国众人的激烈反对。直到主前722年,北方的亚述帝国国王Sargon I南侵北国以色列,并将之灭亡。大量的以色列人被掳走,散居各地,逐渐被异族同化。这就是历史上的“消失的十个支派。”那些没有被掳走的以色列民与迁移进来的外族通婚,他们的血统因此而变得不纯。这些混血的后代虽然还是保留了许多犹太人的传统,但是却因为受到外族同化,在信仰上也逐渐远离犹太人的正统信仰。这些人就是当时的撒玛利亚人,而他们饱受南国犹太人的歧视。
有鉴于此,作为犹太人中精英的拉比们是不屑于与撒玛利亚人交往的。甚至他们连撒玛利亚的地界都不愿意涉足。如果非要从耶路撒冷往北方去或者从北方回到耶路撒冷,他们也会绕开撒玛利亚人的村庄和边界。除非事出紧急,他们是决意不会与撒玛利亚人有任何交集的。作为受人敬重的拉比,耶稣没有因为当时族群间的仇恨而放弃穿过撒玛利亚的道路。他因为要从犹大到加利利,也就是从南方去到他北方的家乡,最近的路途就是直接穿过介乎犹大和加利利之间的撒玛利亚。但如果他不走寻常路的话,耶稣和他的门徒可能会受到各种威胁: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世代为仇,当他们行路的时候,撒玛利亚人多半会拒绝接待这帮仇敌,而不给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的地方。因此要走这条从地理上看起来很近的,但实际上要耗费比绕远路更多的精力,经历更多的敌意和危险的路。耶稣愿意改变,离开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环境,为了要得人的灵魂,进入到了陌生的世界中。
对于多数人来说,做出改变并不困难,困难就在于我们对即将要做的改变心里没有底。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危险;你不清楚是否能成功;你不晓得过河的时候有没有石头可以摸。更加困难的是,有时候改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有可能要放弃前面所做的一切的工作,一切的积累,重新开始。耶稣的行动告诉我们——为了赢得人的灵魂,我们需要走出固有的观念,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耶稣其实可以选择走另外一条道路,那里有犹太人会接待他,提供给他食物和休息的处所。但现在耶稣却疲惫地坐在井边,没有人愿意接待他,他腹中饥饿,没有人给他食物。他必须要等候他的门徒去满是仇敌的撒玛利亚村庄买食物。他放弃了舒适,选择了艰难,为的是更多地得人的灵魂。当我们为了得人需要做出改变却难以割舍一些东西的时候,想想耶稣当时的处境。传福音多数的时候并不是一件舒服、方便的事工。相反,我们可能要面对别人的冷眼、嘲笑、逼迫甚至攻击;我们可能要离开我们最喜欢看的电视剧、书本、体育运动等等。但相比一只迷途羔羊的回归的喜乐,这些艰难都是至暂至轻的。做出改变也许是得人的第一步,前途也许模糊不清,但相信主的应许,祂必成就关乎我的事(诗138:8)。
二、破除藩篱(vv.9,10,18)
她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撒玛利亚的女人,甚至道德、伦理上都可被指责的女人。他是一个男人,一个犹太拉比,毫无瑕疵,无可指摘。这两个本来应该是平行线的人却因为耶稣的努力而有了交集。他不但得着了这个妇人的灵魂,也让很多撒玛利亚人信了主(4:39)。从族群上来说,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不相往来,互相仇恨。耶稣打破了这种种族上的藩篱。因为救恩是为所有人预备的,耶稣的宝血是为所有罪人而流,借着相信祂,人人都能因此得救恩。“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罗3:22)。
从道德伦理上来讲,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也有缺欠。她甚至并不被自己的同族所接纳——她中午出来打水就是为了避开别人。中东的太阳十分炙热,尤其是午间更是让人难以忍受,连耶稣都口渴难耐,以至于问她要水喝。通常人都是傍晚或者清晨天气凉爽的时候结伴出来打水,并不会在正午单独出来。她这时候独自一人出来打水极有可能是她并不被自己的社群接纳,以至于要避开众人。至于为什么这个妇人要避开众人,在后来她与耶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v.18)。”由此可见,这样一个道德上有问题的女人并没有被耶稣所嫌弃,因为神的福音是给万民的。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有罪的人才需要救赎。
不同种族和不完美的人组成了这个世界,就像耶稣打破成见,用实际行动爱“仇敌”一样,福音是给每一个人准备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牧师,用神所给的恩赐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耶稣传福音的大使命。有很多人是这样做的:戴德生放弃了他英国的舒适生活来到中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家人都奉献给我们国人,留下了福音的种子,使神的话今天在中国生根发芽。同样的,特蕾莎修女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她照顾印度最底层的民众,将路边将死之人带回去照顾;斡旋于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救出了数十名儿童。很多神的仆人学像耶稣,打破种族之间的隔阂,把福音、尊严、平安带到了他们所在的地方,用爱和行动实践了耶稣的大使命。
三、化繁为简(vv.13-14)
在赢得这个撒玛利亚女人的过程中,耶稣没有有深奥艰辛的话语来阐释神的国和福音,相反,他就地取材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启发她。不单在这里耶稣如此行,简单明了、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比喻和教导始终贯穿在耶稣整个传道过程。具体到这个例子,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v.7)。”从这个请求当中,耶稣引出了他就是生命的活水,凡是喝过的就永远不再渴的教导。一开始,这个撒玛利亚妇人并不知道耶稣说的活水是 什么。她表示了怀疑,因为耶稣既没有打水的器具,更不可能给她水喝了。在耶稣的谆谆善诱之下,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耶稣所给的活水能一劳永逸地止住人灵内的饥渴。耶稣把生活中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信手拈来就能组织一次生动地教导。这其实也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在传福音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将福音信息简单化处理。
我们所面对的人,很多都是有知识的人,我们不需要将福音信息化简为繁,甚至故作高深。我们所需要的是将福音信息生活化、简洁化,就像主耶稣所做的一样。神的话语本身就带有能力,只要祂的话被正确地传讲,人就可能因此而悔改。对于人来说,在多数的情况下,将繁琐的东西简单化是一个极为有效的传福音得人如得鱼的策略。
四、淡化分歧(vv.19-26)
前面的历史背景中提到了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关于信仰方面的部分分歧。撒玛利亚人因为不得进入圣城耶路撒冷,他们在基利心山上敬拜神。犹太人在圣殿未被摧毁之前自然是在耶路撒冷献祭和举行例行的宗教活动的。撒玛利亚妇人在耶稣指出了她的道德问题之后满心羞愧,没有继续耶稣的话题——让她把“丈夫”带来见他。这个女人把话题突然转移到了两个族群之间长久以来的争论上——在哪里敬拜神才是正确的。耶稣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把这个争论带到了正确的方向上。耶稣指出天父是无所不在的,并不能被一个山一座殿所局限,任何人愿意敬拜祂需要用心灵和诚实为基石。耶稣道成肉身,所有的人都需要通过祂去到父那里。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上面的争论自此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话题。
在教会的历史中,许多基督徒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争论得不可开交,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对肢体施加迫害。例如,洗礼的形式、教堂的风格、教派的优劣、对某些教义的分歧等等,这些都成为过并且还在成为诸多教派之间互相攻击的理由。耶稣对于一些没有意义争论的态度是淡化分歧并给出正确的方向——把人带到耶稣那里去。不管用什么礼仪,不论有什么教义,最重要的事情是把人领到救主的面前,让他们的灵魂得救。在宣教的过程当中,这一点是超越所有一切繁文缛节的,因为这正是大使命的中心——使万民做耶稣的门徒。
结语:这位幸运的妇人在领受了从天而来的救恩之后并没有自我满足,她立刻成为了一位福音的使者。她没有害怕自己的秘密被众人知道,而是将她的遭遇告诉了城内其他的撒玛利亚人(v.29)。于是这些犹太人的仇敌怀着怀疑的态度出城要看一个究竟,结果在听了耶稣的道之后信了耶稣(v.41)。他们还邀请耶稣与他们同住两天,于是救主在这个路途中有了吃的,也有了住处。不过耶稣所吃的更好的食物是当时门徒并不知道的——使人的灵魂得救。得人如得鱼带来的喜乐是巨大的,就像收割庄稼一样:“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v.36)。”耶稣是一位得人大师,祂也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成为得人如得鱼的门徒,使我们与神同工一起赢得更多的灵魂,享受撒种和收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