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概要 (林献羔著)灵修

作者:林献羔 来源:网络 浏览: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传道书总论 读经: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传3:19)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衪的诫命,这...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传道书总论

读经: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传3:19)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衪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12:13)

许多人读传道书认为是“悲观主义”或怀疑是否从神而来。其实,这卷书是对信的和不信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罗门悔改之后,回头再看他的过去全都是虚空的,因为:“为己不为神、为我不为人”。我们虽然看见这许多消极的因素,但更应当追求积极、正确永久的人生观。

一、诗歌总论

1.   旧约四部分

“摩西五经”有5卷;“历史书”有12卷;“诗歌”(智慧书)有5卷(按形式体裁是诗歌,按意义是智慧书);“预言书”有17卷。旧约合共39卷。

2.  旧约诗卷The Megilloth

(1) 在犹太拉比的传统中,诗卷有5卷:

路得记、雅歌、传道书、哀歌和以斯帖记(是希伯来圣经的第3组)。

(2)这5卷是在希伯来正典(巴勒斯坦正典)中,与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及但以理书,同列为“著作”类。在希腊译本(亚力山大正典)里,除以斯帖记之外,那4卷与约伯记、诗篇、箴言,都归入诗歌书里。

(3)雅歌书是在逾越节的时候颂唱的;路得记是在五旬节的时候颂唱的,这是表明秋收的时节;哀歌(耶利米哀歌)是在赎罪日的时候颂唱的;以斯帖记是在12月14-15日(普珥日)的时候颂唱的;传道书却在住棚节的第二天诵读。这可能是从以斯拉在水门前宣读律法书时开始。因此,这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他们在殡葬礼中有时亦选读传道书。其实,传道书可以在任何大会或小组会中宣讲、研讨。

3.“诗歌”在和合本的排次

(1)诗歌所论,有关人的灵性问题。有人称之为第二“五经”、“灵性吗哪者”。

(2)约伯记:是英雄的诗歌;诗篇:是敬拜的诗歌;箴言、传道书、雅歌:是智慧与灵交的诗歌。

(3)约伯记:论人要受苦。

诗篇:论祷告、感谢和赞美。

箴言:论智慧。

传道书:论虚空。

雅歌:论良人与新妇。

当我们受苦的时候(约伯记);我们要感谢和赞美(诗篇);当我们晓得感谢和赞美,就有属灵的智慧(箴言);当我们有了属天的智慧,我们就能看透万事皆空(传道书);当我们感到人生虚空,我们就得着基督,有如新妇得着良人(雅歌)。

二、智慧书

1.旧约三本智慧书

(1)约伯记、箴言与传道书:是旧约的3卷智慧书。

(2)箴言与传道书:是以色列智慧人所搜集撰写的。

(3)传道书:没有以色列民族的色彩,也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背景。

2.智慧人

(1) 侍奉神的人有先知、祭司和智慧人:

许多人认识先知和祭司,而忽略了智慧人。智慧人的职责是按神的话语来劝勉百姓(耶18:18,太23:34)。

(2) 智慧人的教导:

不是哲学,而是神要人用心灵和理性接受的,使人过着有道德的生活,解决人生的问题。

(3) 传道书所论的智慧与约伯记、诗篇和箴言所论的智慧有点不同。虽然有共同的地方,但传道书将智慧用于解决日常生活所需要和所遇的各种困难上。

三、传道书

在我们谈论过传道书在诗歌(智慧书)的地位后,现在,我们要讨论传道书的本身。

传道书代表一个人的失败和虚空。他只看见“日光之下”而看不见“日光之上”的事。

本书是一篇讲章。

传道书是一卷难明的经卷,里面富有哲理,书中的论述是没有前后连贯的要义。

1.名称:传道书

希伯来原文Qoheleth ,这词在书中出现了7次(头3次,1:1-2,12;中间1次,7:27;末后3次,12:8-10):这词来源于希伯来文的动词Qahel,即“召集”;而名词Qoheleth 指“召集群众参加聚会的人”,泛指聚会中负责教导或传道的人,正如所罗门召集大会一样(王上8:1-2,5)。传道书的原名应是“召集聚会的人”,召集者是所罗门。

传道书或“传道者”,有译作“教师”。

2.主题:神的作为(3:11)与人的本分(12:13)

传道书有5个主题:

(1) 敬畏神(3:14,5:7,8:12-13)。

(2) 神将要审判世人(12:14)。

(3) 以神为生命的中心。

(4) 不要沉迷一样事物而忽略其它人和事。

(5) 享受神所赐的生命(不是消极悲观)。

3.作者 :所罗门

(1) 有人怀疑是否所罗门写的,他们认为:

①    所罗门的名字一直没有在传道书出现过:而诗篇72篇、127篇的标题、箴言1:1、雅歌1:1就明显提示是所罗门写的,但传道书从没有提及是所罗门写的。

②     是被掳后的作品:书中有部分的希伯来文是属于被掳归回之后的希伯来文。有人说,写传道书应是在公元前5世纪;也有说是公元前2世纪。1950年后在昆兰发现传道书残片,记有2-5章,从手抄本可知是公元前200年前写的。

现在不少的学者证实传道书是在公元前930年写的,所有的文学作品也有亚兰文出现,这是远在所罗门登基前在以色列邻国流行使用的。传道书是公元前11世纪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但受迦南语和腓尼基语Canaanite-Phoenician的文法和用词的影响。

从马丁路德开始(后来19世纪,也有好些圣经学者)认为“不是所罗门,而是书中收集所罗门晚期材料”的想法,因为用“传道书”,这是指另一位作者(4:1-2,5:8-9,8:2-4,10:16-17)。

(2) 应是所罗门写的:

书中明说:“大卫的儿子”(1:1)、“以色列的王”(1:12)、享荣华富贵(2:8上)、大有智慧(1:16)、建造房屋(2:4-6)、有许多奴仆(2:7)、有许多妃嫔(2:8)。

初期教会和中世纪教会都接纳所罗门是传道书的作者。

传道书与箴言讲及敬畏神和智慧方面,这两卷书与列王记上1-11章的资料是十分相似的。

他自称是“传道者”,表示他自己是平民而不是王(4:1-2,5:8-9,8:2-4,10:20)。

4.日期:约公元前930年

(1) 所罗门有5次重要的经历:

①    他年轻时求智慧(王上3章)。

②     神赐他的名叫“耶底底亚”(撒下12:24-25),是耶和华爱他的意思。

③     他作王鼎盛的时期,不幸被异教的外邦妃嫔引诱他远离神(王上11:9)。

④     神警告他(王上11:9-10)。

⑤     神兴起多股反对势力来攻击他,使他降卑(王上11:14-26)。

(2) 本书是所罗门晚期的作品,是他的“忏悔录”:约写于公元前930年。

他后来悔改了,否则他写不出传道书来。传道书不可能在他偏离正道之前写的,因为书中内容显明他是个饱经世故的人,他劝勉众人要远离迷人的女子,这书又论及老人的情况(12:2-6)。

5.对传道书的评论

传道书常常被人误解,由于有些人断章取义,因此许多异端由此产生:

(1) 悲观主义:本书的语调一般是低沉,使人悲观。

(2) 怀疑论:对今生众事物盛衰存疑心(1:8,12-18,3:9,8:16-17)。

(3) 这是神的启示吗:

人和兽命运的结局都是“一死”,叫人消极。

曾经有人怀疑传道书是否应列入圣经之内。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传道书被人认为作者只是写了消极的一面,而积极的一面是后人加上去的。

但同类的主题在整卷传道书重复出现:全书贯彻“敬畏神”、“神审判人在世时的一切作为”(3:15,7:29,8:5);人要以感谢的心接受神所赐的恩福(2:24-26,5:18-19,8:15,9:7-9)。

初期教会及中世纪教会都接受传道书为正典。

6.内容

(1) 所罗门悔改后述说他的经历,一切皆空,倒不如5:18-19所说的“为善为美”。

(2) 本书提到10种虚空:

①    智慧的虚空(2:15-16)。

②    劳碌的虚空(2:19-21)。

③    目标的虚空(2:26)。

④    争竞的虚空(4:4)。

⑤    贪婪的虚空(4:7-8)。

⑥    名誉的虚空(4:16)。

⑦    金钱的虚空(5:10)。

⑧    妄想的虚空(6:9)。

⑨    无聊的虚空(7:6)。

⑩    报赏的虚空(8:10,14)。

(3) 把消极化作积极:

先看见人生是无意义、不公平的,然后看见神的手管理一切(3:17,9:1),最后,引进审判大日子(12:14)。

在“日光之下”当看见“日光之上”的神(2:24-26,3:10-14,5:19,8:17,9:1)。

我们又看见神把永远放在人的心里(3:11),这样,就不会满足于今生了(5:10-12,6:7)。最后,叫人享受神所预备今生的福,而且盼望将来正义的伸张(3:1,8:5-12,11:9,12:14)。

这与悲观主义者的想法正好相反。

(4) 本书的中心是叫人脱离虚空和没有必要的痛苦。我们在“日光之下”要作“日光之上”的工作;如果我们把俗务化为圣工,就不虚空了。

7.钥节(3:19,12:13)

钥词:“日光之下”(共34次)、“虚空”(共33次)。

8.特色

(1) 结构松散,词句晦涩,其中许多的词语在旧约是独特的。有些暗喻是难明的,但当日的读者不难领悟。

本书采用自传风格,特别是1-2章,将人生一切的经验加上一般的感想,并用智慧的言语写出。轮流用“我”和“你”,这是智慧文学惯用的体裁,不是不同人的对话。常用第一身,又有问语,流行于悲观现实主义。

(2) 没有用“耶和华”这词:这是神与人立约之名,但本书不是论神与人立约的事。本书只用“以罗欣”Elohim“神”字,共28次,指创造的神、权能的神。

中东当时最通用的名字是“神”EL . 所罗门盼望当时各国的人都知道他所用的智慧不但适合以色列,也适用于外邦人。盼望他们知道他所说的智慧,信靠神就必得救。

(3) 传道书少用赞美和感谢:比较诗篇,充满赞美和感谢。

9.分段

(1) 引言(1:1-11):

①     作者(1:1):所罗门。

②     主题(1:2 ):若离开神,一切的劳苦都没有意义。

③     前言:循环不息的人生。勤工积财为乐,并无益处(1:3-11)。

(2) 虚空的事(1:12-6):

①     个人经历(1:12-2):日光之下劳碌虚空。

②     定时与永时(什么是真)(3章)。

③     人世间(现实矛盾,4章)

④     敬畏神(谨慎脚步胜过愚人献祭)(5章)。

⑤     顺境与逆境(6章)。

(3) 如何面对人生(7章-12:8):

①     智慧之言胜过财产(7章)。

②     君王敬畏神(8章)。

③     善恶同活,死后有别(9章)。

④     面对各种特殊情况(10章)。

⑤     论勤奋(11:1-6)。

⑥     劝勉(幼年邪恶,老来虚空)(11:7-12:8)。

(4) 结语:本书目的与总结(12:9-14):要虔诚信靠神,且要顺服衪。

10.灵训

(1)“日光之下”:借着日光之下的事理,提醒在日光之下的人,趁着在日光之下的时候,活出日光之上的超越的生活、作日光之上的工作。

(2)“虚空”:许多人虽然在“日光之下”,但未借着日光来看明万事的真相;未利用日光之下的万事万物,来达到成功得胜的人生。

(3)“我见”:日光之下都是虚空,都是闭目劳苦(1:14)。失败,是因为不用眼来观察。作者所以有智慧,是不做日光之下的瞎子,而是留意观察。“我见”二字,出现共有20多次。

(4)“我心里说”:真的看见就会彻底的觉悟,因而就会说是虚空。要把人所看为不虚空的,透视到他的虚空;再把人所看为虚空的,透视到他的不空。

我们当利用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作出真正不朽坏的事业来。

这不是叫人过脱离现实、脱离群众、避世自修的生活,而是求在物质生活里度属灵的生活,过入世而超世的人生。

(5) 不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既无目的,也无意义,就不满足;有神就满足了。

(6) 所罗门作王,他富贵名利智慧俱全,却写了“虚空”的传道书;保罗坐监,被神使用,大有能力,所以写了“喜乐”的腓立比书。


第一章  循环不息的人生

本章3-11节是写循环不息的人生。(第1节交代作者;第2节写全书的论题);12-18节写传道者追求智慧的经历。没有一个题目能包括全章。

一、作者

我们在传道书总论已谈过作者是所罗门。

1.“在耶路撒冷作王”(1:1)

他得了神许多的恩典,但他失败了,他在耶路撒冷离弃了神。注意,耶路撒冷是圣地、有圣殿。

2.“大卫的儿子”(1:1)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是在耶路撒冷作王,他预表世上最大的传道者(基督)。所罗门是大卫的儿子,这是所罗门的荣耀,但因他犯罪,心里就惭愧;后来他悔改了,使他不因自己犯罪而失望(诗89:30-34)。

3.所罗门的名是“平安”的意思

传道书不提“所罗门”,因为他犯罪失去了心中的平安、失去了与神之间的平安,也使以色列国失去了平安。他正好象拿俄米一样(得1:20)。

4.所罗门年老时写传道书

箴言和雅歌是他年轻时写的,那时,他在各方面都比较好。到他年老的时候,他的灵性退后了(传2:8),离弃了活水的泉源,为自己挖个漏水池(耶2:13)。后来他悔改了,才写出传道书来。

5.传道者Qoheleth

他将他的经历与跟从他的人分享。Ecclesiastes源于七十士译本,但希伯来文Qahel是指“召集”,因此,Qoheleth可译“教师”或传道者。

(1) 他是个实行悔改者:他受过神的鞭打后就悔改了(撒下7:14-15),正如他的父亲大卫一样(诗51篇)。

(2) 他是一个劝人的悔改者:这时他召集一大会,如同奉献圣殿的时候一样(王上8:22-23是一篇长祷),但这时他奉献自己(他只是发言)。

彼得悔改后,才能坚固弟兄(路22:32)。

二、全书的论题(2节)

这是人生一个基本的结论。

1.虚空hevel ,中文说“空虚”

本书提了33次,原文的意思是“雾气”或“气息”,就是无常与短暂的意思。这是虚空、毫无意义的。

2.“虚空”这词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

8:14的“虚空”,指“毫无意义的事”,11:10的“虚空”可译作“短暂”。我们要留意上下文。

3.虽然我们还可以“享受生命”,但如果我们沉迷满足任何欲望,都是会有不良的后果的。

4.重复“虚空的虚空”

希伯来文要强调完全虚空的时候,就会说“虚空的虚空”,正如“歌中的雅歌”(歌1:1)、“圣所和至圣所”(出26:33-34),可译“圣洁中的圣洁”,英译holiness of  holinesses,希伯来文是Kodesh .

重复说“虚空”,因为实在是太虚空了。

(1)是万事虚空;

(2)是虚空的虚空或空中的虚空;

(3)凡事都是虚空。

三、循环不息的人生(3-11节)

这段是该论题的说明,显示生命的厌烦。

1.“日光之下”(3节),出现共34次

日光之下的事都是虚空的(1:2,14)。

(1)日下:希伯来文是“太阳之下”,英译under the sun,没有说“光”。如果能在太阳光照中,把万事分明、不瞎眼就好了。“在祢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2)太阳下就是世上:传道书多次提世上或地上的事(5:2,8:14,16,10:7,11:2-3)。

(3)日下的劳碌是徒然的(1:3):

①“劳碌”:人类犯罪前是劳动,不是劳苦(创2:15),但犯罪后就劳苦了(创3:19)。在基督里,劳动却不劳苦,因为我们放下劳苦的重担,得到安息了。

②“有什么‘益处’呢”:yitron,可译利益、好处、余剩。神创造一切都是好的(创1:31)。任何事情没有神的同在就会变为虚空和短暂了。

2.短暂与长久(4节)

太阳之下时间迅速易逝(1:4-11,6:12,诗90:9)。

(1)“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一天过去,一天又来;今年过去,明年又来。

一代比一代好:爱迪生发现了电力;林肯释放黑奴,对人类减轻了痛苦,但始终是“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2)“地却永远长存”:“地”是地球the earth  .

虽然将来天地都要废去(诗102:26,太24:35,彼后3:10),但更新了,更新后还是这个地球(新地)。一代又一代过去,但地球却是永存的。

3.三个大自然现象的比喻(5-7节)

(1) 日头(5节):日头东西移动:

日头单调重演,似乎不是虚空。这是长久不变的循环模式。

“急归”,喘不过气来,意思是没有休息。

(2) 风(6节):南北转动:

日头从东向西移动,风就南北转动,不息循环。好比人的生命短促。

(3) 江河(7节):流向海洋:

海水却不满:海水是永远不会满的。海水亦归回江河的起点,蒸发上升,成雨降下,循环不息。但人生却是短暂无常。

4.“日光之下并无新事”(8-10节)

(1)“万事令人厌烦”(8节):注意小字,“万物满有困乏”:

“眼看”:看电视、看万物,犯罪多半是由眼看而引起的;

“耳听”:听音乐、听是非。人心不知足,结果还是令人厌烦。读书厌烦、管理家务也厌烦。

(2)“并无新事”(9节):

有人说,以前没有原子弹,后来发明了。

其实,亚伯拉罕已见过原子爆炸(创19:28),所多玛的毁灭成了今日的死海。有科学家到日本广岛,验出原子弹所爆出的石块,与死海一些石块极其相似。

当日神以原子爆炸来毁灭所多玛、蛾摩拉;今日人是自己毁灭自己。

世人所经历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生活平淡的人日日如此:起床、吃饭、办公、休息。

常吃的不觉得好,要吃新的,但又买不到。

有一间汽车厂,只需30分钟就能制一辆新车,但到第二年,人就不觉得新了。

衣服改新款,但改来改去仍是旧样子:露胸坦臂。这只是服装设计者赚钱的方法罢了。

其实这里不是讨论新发明。这里着重的是生命不断打转。在这循环不息的生命里,所谓新,其实早就已经有了。

(3)为什么在太阳之下,神不创造新事呢:

因为人犯罪,受到极重的劳苦,所以在日光之下,人就厌烦陈旧的生活(传1:13)。

如果我们圣洁,神就会作新事。神曾对亚伯拉罕行过新的事(创18:10,14)。

5.人的记忆短暂(11节)

人生短暂,但大自然是不息循环的。

“无人记念”,不是指科学的发明、历史的记载,而是指人过着犯罪的人生、虚空的人生。

四、单单追求智慧(12-18节)

从第三人称(1:1)转向第一人称(1:12)。

其中一种欲望是智慧。竭力求智慧却是叫人失望的(1:13)。

1.“都是捕风”(12-15节)

(1) 寻求世事“是极重的劳苦”(12-13节):

① 所罗门“作过以色列的王”,这里虽是完成时态,但圣经多处说:“我曾经是,现在仍是。”

以色列在所罗门作王的时候是世上的大国(王上4:21),南方女王也来朝见所罗门。

“作过”,他看一切如过去,但今日是传道者。

②“专心用智慧寻求”(传1:13):

“寻求”,指往深入去探讨。

“查究”,指往各处去观察。

③“神叫世人所经炼的”(13节):

“经炼”与“劳苦”,原文是同一字根,可译“事务”(5:3)。

“极重”,原文作“祸患”(2:21)。

(2) 在太阳之下“都是捕风”(14节):

所罗门知道以色列国要分为南北(王上11:11-13),他曾想杀害耶罗波安(王上11:39-40),这都是虚空。

天路历程这本书有一处记载基督徒在房子里见有一人只顾着耙粪,而没有注意头上的冠冕。

“捕风”,即“扑空”,指徒劳无功。

(3) 什么都不改变(15节):

人的努力无法改变神的安排。

“缺少的不能足数”,或译“不存在的,不能去数算。”

2.追求世上智慧也是捕风(16-18节)

(1) 所罗门的经历(1:16):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得了大智慧”,原文作“增加智慧”。

“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众人”包括列王记上4:31所说的智士。

“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智慧是从内心发出的,知识是从外面积累的,但在诗歌里,二者常常是可以通用的。智慧有属天与属地之分,真智慧是从神来的(箴1:7)。属世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的(罗1:22)。箴言所讲的智慧是属天的;传道书所讲的智慧多半是世界的。

(2)“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17节):

这都没有办法得生命,也是捕风。

“察明”,日月为明,人一切的聪明也是捕风。

(3)“多有愁烦”(18节):

有人太有智慧,就生出更多的愁烦。因为传道书所讲的智慧多半是世界的,所以多有愁烦。

似乎愚昧比起智慧还少些忧伤。

*  *  * *  *  * *  *  * *  *  * *

 

日下无新事,都是循环不息。人有聪明、智慧和丰富的知识,不过是虚空、是捕风。

神是人和万物的主宰。

我们在日光之上看万事就不觉虚空:保罗到过第三层天,所以看万事如粪土。如果我们到过天城的外院,我们就会惭愧自己贪爱世界;如果我们能回到世上,为主死千次也是愿意的。我们从梦中醒来,就不再去捕风了。


第二章  探讨人生

第一章记载智慧不能解决虚空,本章指出“享乐”的追求同样难以满足心灵的渴望。

一、以享乐探讨人生(1-11节)

享乐也不能带来满足。

1. 他用4种方法来尝试(1-3节)

先“试试”(1节),发现无用。

(1)“喜乐”,“我以喜乐试试你”(1节):Simhah ,指沉醉于叫人感到欢畅的玩意。宗教节日的欢乐,是好的一面。

所罗门每日的食物(王上4:22-23):享尽佳肴美酒、宴客。

“你好享福”(2:1),原文作“看见美好的事”,即“得到满足”。活着为了吃喝玩乐,这是没有长远价值。

(2)“嬉笑”,“我指着嬉笑说”(2节):“幽默”不是错误,但这里是指过分的幽默,将生命变为胡闹与嬉戏。

不同的嬉笑:有自然的喜笑,而内心满足;有外面苦笑,而内心愤懑。

在所罗门作王时,常常有小丑或谐趣的表演者在宫庭的筵席上提供娱乐和嬉笑。这种嬉笑多半是与罪恶有关的(参9:3,10:13)。

有些嬉笑含有不道德的意思,所以“这是狂妄”。喜剧的电视、电影有令人发笑的,这些对人生的满足也是没有用处的。

(3)“酒”(3节):这里不是酗酒,而是盛筵的酒伴食物。

他仍是以智慧作为引导,用理智来控制自己,为要试验自己能否得到满足。

“又如何持住愚昧”:“持住”可译“控制”。“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一生”,原文加上“有限的日子”。坚持这样察究下去,用以找出人生应当怎样行。

(4)“妃嫔”(传2:8,王上11:3):结果,妃嫔使他随从外邦的神(王上11:33)。

2. 无穷的物欲(传2:4-11):越富有越空

(1) 大兴土木来满足自己:

只有所罗门才有资格这样大兴土木(王上7:1-12,9:1,10:21,代下8:3-6)。但传道书没有提及建殿,这里可能指“日光之下”的事,所以暂予搁置不提,直到第五章才提“神的殿”。

本段“为自己”几个字,一共出现有6次。

人通常经过“试试”(传2:1-3)之后,然后再来细试(4-8节),最后达到欢乐的境界(9节),结果又是虚空(11节)!

①“建造房屋”(4节上):

他没有提及最重要的“所罗门圣殿”:大卫死后3年,所罗门才开始建殿,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建造(王上6:38),但他建造王宫就用了13年的时间(王上7:1)。他又建造了利巴嫩林宫(王上7:2,利巴嫩林宫是为放军械用的,代下9:16),他又建造积货城(代下8:1-6)。他所建造的城墙、甬道直到埃及等地。

②“栽种葡萄园”(2:4):列王记与历代志都没有提及葡萄园,只在雅歌书提及(歌8:11)。大卫有葡萄园留给所罗门,这里可能是指他把葡萄园扩张说的。

③“修造园囿”(2:5):“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以色列的土地是最适合栽种果树的。

“园囿”,是波斯语,意即“围住”,是分别出来的土地。这节译为希腊文和英文,便成了“乐园”。

④“挖造水池”(6节):水是“用以浇灌小的树木”的。耶路撒冷一直是缺水的。在希实本有水池(歌7:4)。伯利恒南面有许多“所罗门水池”,到罗马统治的时候,水池才重建。这是伟大的工程:水管绕山而设,一直引入耶路撒冷。

所罗门不是要绿化全国,他是为自己娱乐而种植的。他屡次说“我为自己”(2:4,8)。

⑤“我买了仆婢”(7节):他要完成上述的计划,就买了许多的仆婢。这里的“仆婢”,不是指“奴隶制”的仆婢说的。这里的“仆婢”只作工6年,到第7年就可以自由(出21:2)。所罗门的奴仆只负责打理家务和协助他完成大计划。

⑥“又有许多牛群羊群”(7节):这是为献祭用的牛群羊群;同时也显明所罗门的牲畜数量惊人,因为他献祭时,只是用了少部分的牛羊。

⑦ 他拥有大量金银财宝(8节):他的财宝多如石头,存于耶路撒冷(王上10:27,代下1:15)。

⑧“唱歌的男女”(2:8):他爱好音乐,常有音乐表演。他也是一位音乐家,他写了1005首诗歌(王上4:32)。

现在以色列的管弦乐团,每一季度有演奏会,为世界之冠。

⑨“世人所喜爱的物”(2:8):“物”字shidah veshidot,不容易翻译,可指许多女子(参王上11:3)。

“并许多的妃嫔”:“并”字,原文或作“即”,上面的“物”,可指妃嫔。“妃嫔”这词的原文只在这里出现(参王上11:3)。这“物”字,当然也可以指其它宝物说的(参王上10:22,25)。

(2) 胜过耶路撒冷众人(传2:9-11):

①“日见昌盛”(王上10-11章)。

②“我的智慧仍然存留”:他写传道书的时候仍有智慧。

③“凡我眼所求的”、“我心所乐的”(2:10):“我眼所求的”,是指我眼所要见的;“我心所乐的”,是指我心所能满足的。从来没有人像所罗门这样会享受的。

“……劳碌的……劳碌中”,是相关语,单传道书就出现有25次。

④ 一旦得到快乐,便又开始消失(11节):所罗门在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功。他的目标达到了,又如何?

二、尝试寻求平衡(12-17节)

生命的意义既不在世上的财宝和欢乐里,但是否就在智慧、狂妄或愚昧里呢?所罗门在感性上失败了,就又转回到理性之上(12-14节)。

1.“我转念”(12节)

他不是指现在说的与前面所说的无关,而是他想谈及其它的事。他已谈了知识(1:17-18)、欢乐(2:1-3)和物质(2:11)。他现在把这些事放在一起来讨论和比较。

2.后继者(在王以后而来的人)

他如何面对上述的情况:他盼望他的经历可作后人的监戒,不要重蹈覆辙。

3.智慧的后果(14节)

智慧确是有益的,能使人有判断的能力;“愚昧人在黑暗里行”(2:14),他们“定恶人为义,定义人为恶”(箴17:15)。凡晓得运用这智慧的人是“眼目光明”的(2:14),否则,愚人不靠神就在黑暗里,寸步难行(参传10:15下)。

善用智慧,可作为理想的生命指引。

4.但奇怪的是

二者的结局都是一样(2:14)。

“遇见”,是指遭遇同一命运说的。他不是悲观主义者,他只将经验说出来,提醒我们。

5.有力的详语

“我就心里说”(15节),人最后都会死,智慧有什么用处?他不是悲观或宿命论者。

他求智慧,这是神给的,但他也要死,同样“永远无人记念”(16节)。对一些人来说:义人被纪念是值得的(箴10:7),但一般人是不会被人纪念的。

6.他恨恶生命(17节)

但到末了,他只要敬畏神就能满足了(12:13-14)。

三、绝望(18-23节)

越劳碌越虚空。

1. 世人的看法

不用劳碌而得的,常不觉有价值;劳碌得来的才觉有价值。

但在他觉悟后,他仍然觉得虚空(11节)所以才有18,20,22-23节的事。“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2. 他虽努力作工建业,但也像愚人一样死去

谁继承他的事业呢(传2:18):他想到他的儿子罗波安就大有顾虑。智者继承才是好的;但愚者继承,所付的努力就徒然。

3. 转念

20节的“转想”,原文是“转念”。一想到将一切留给他的后代将有什么结果的时候,他就心乱如麻,而且到了“绝望”的地步。人生几十年却为后人劳碌,这就是忧虑。

4. 他有智慧

事情未曾发生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他也知道他的结局如何。他在床上不断思念明天的事:“连夜间心也不安”(23节)。

神能将虚幻的变为真实、暂时的变为永远。我们当把暂时、虚浮的东西献给神,积蓄天上的产业。

四、结论

享受生命的途径(2:24-26):人生的满足是在乎神。越蒙神喜悦就越觉得世界的虚空。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仍然会醉心于世界的声色货利之中。

1.“出于神的手”(24节)

前面少提及神(1:13),但这里提到神就喜乐,这是智慧的根源。

2.神给“智慧、知识和喜乐”(26节)

不是靠人的努力得来的。

神给我们智慧:有属天与属地的智慧。我们也需要属地的智慧,因为我们还居住在世上。但是只有世上的智慧就会忧虑;所以我们更需要属天的智慧。

3.“惟有罪人”(26节中)

“罪人”,是愚昧人(8:12,9:2)。他们“所收聚的、所堆积的……也是捕风”(2:26)。许多人积蓄,不知道是为什么(路12:16-20)。

4.基督徒和世人

基督徒能“看透万事”(林前2:15);世人看不透万事,就想自杀;甚至很有学问的人,也有全家自杀的。

基督徒遇急难时当怎样行(林前10:13):我们当仰望神,但不需要“哀求”神。如果儿女向父母发出讨饭的哀声,父母是不喜悦的。儿女只要来到父母的面前,他们还没有开口,父母是会给他们开出路的。可惜许多人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来到父神的面前!我们第一个思想是要想到神、仰望神,神给我们开了出路,我们才有见证。有人垂头丧气,不祷告,以为祷告没有用处。这是“日光之下”的人。

我们听了许多的道,就要经历一下。有时神容许我们四面无路,这时我们是要经历神给我们开出路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我们不要绝望(传2:18-23)。


第三章  定时与永时

人生各种追求的真实性(3-6章):当明白神全盘的计划(3-5章),顺境不一定是好的(6章)。

第三章是叙述生命中各种追求的经验。

一、“凡事都有定期……”(1-8节)

这是基本原则。

1.定期与定时(1节)

(1)“定期”‘et :是适当的时间。

(2)“定时” zeman :指某段特定的时间或季节。

2. 这里有14对相反的事(2-8节)

2-8节,共7节经文,每节有4次“有时”,7节共有28次之多。

从出生至死亡充满人生的大事:矛盾、短暂、变迁、无定;生命没有保障、没有安全。

(1)“生有时、死有时”(2节上):先讲人生两大事。

没有人能希望在某时出生;父母可有计划,但本人是无法决定的。

没有人能预知自己的死期。

(2)栽种与拔出有时(2节下):建设与破坏是相对的(2节下-3节)。

栽种:按种植时令而行,农人不能违反。所罗门明白,因为他有花园果树和葡萄园(2:5-6)。

拔出:葡萄树受病菌侵染就要拔出。植物亦不能逃脱衰老与死亡。

传道撒种更要有神的指引。

(3)杀戮与医治有时(3节上)

杀戮:所罗门不是叫我们去杀人,他只说明罪恶和神的审判。

屡次犯罪的基督徒,神使他早离世(回天上),免得神的圣工受阻碍(林前11:29-32)。这是神对他的收取。

医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一切被破坏的重建起来;神的子民受管教之后,就得医治与缠裹(何6:1)。

最宝贵的是罪人回转过来(路15:7)、国家归向真神(士2:18),这也是“医治”。

我们有病,不要焦急,因为医治是“有时”的。

(4)拆毁与建造有时(3节下):

①     被掳(拆毁)与被掳归回(建造)的情况。

②     世界大战(拆毁)后(建造)的情况。

③     教会的事工有神的安排(有拆毁与建造)。

(5) 哭与笑有时(4节上):私下的。

哭:因第2-3节的事致令“哭有时”。

笑:哭的时间不会太长,也有笑的时候。

(6)哀恸与跳舞有时(4节下):公开的。

哀恸:比哭更甚。

跳舞:指以色列流行的集体舞,或者好象大卫搬运约柜时跳的单人舞。

(7)抛掷与堆聚石头有时(5节上):

可指耕种时清除石头、建筑时堆砌石头;可指战争时以石击败敌人、为迎胜利而修平道路(堆砌)。

因以色列人的败坏就与圣殿被拆毁拉上关系。

(8)怀抱与不怀抱有时(5节下):

怀抱:友谊的、爱情的。

不怀抱:没有爱情的。

(9) 寻找与失落有时(6节上):这是得失问题。

(10)保守与舍弃有时(6节下):可指好坏事物的取舍。

(11)撕裂与缝补有时(7节上):撕裂衣服(创37:29)。

犹太人在长衣边缝上线,可以随时撕开。当哀期过后,再把所撕裂的缝好。

(12)静默与言语有时(7节下):说话与沉默。

哀期时候的静默(利10:3,伯2:13);哀期过后才说话。

(13)喜爱与恨恶有时(8节上):

比较怀抱与不怀抱的,这里是爱与恨。

(14)战争与和好有时(8节下):

战争有神的掌管,为要除灭地上罪恶的计划(但4:17),比较第3节的杀戮。

二、时间与永远(9-15节)

以上这些原则的应用。

1. 在世事中打滚是苦事(9-10节)

“有什么益处呢”:第9节的问,这是第2—8节的结论。

2. 神作的都是美好的(11节)

(1)神的作为美好(11节):

第2-8节是神计划的一部分,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混乱和没有意义,但神看是一个有秩序的美妙计划。

“神造万物”,或作“神作万事”,“成为美好”。注意“各按其时”:神的旨意是按时彰显的,所以我们要忍耐等候。

人所作的,有时好,有时不好,但神所作的都好。即使天灾人祸也是在神的计划中。

(2)“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11节):

“永生”,原文作“永远”(小字)。神创造天、地和人,没有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亚当没有吃生命果,所以没有永生。旧约信的人只有得救,亚伯拉罕是因信称义,但要到复活之后才得永生(但12:2)。

新约,我们因信称义,“不至灭亡”,同时又得着永生“反得永生”(约3:16)。

但世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永生的。传道书3:11的“永远”,指“隐藏”或“永远不变”的东西。神造人是为永远而造,人是有“永远的意念”在心里的,不过魔鬼迷惑人,使人认为“人死如灯灭”。

(3)“人不能参透”(11节):

“然而”,或作“所以”。神的安排都是美好的,但人不能参透,只有“圣灵参透万事”(林前2:10);属灵的人最多能“看透万事”(林前2:15)。

3.“我知道”(12-15节)

(1)第一个“我知道”(12-13节):知道人。

①     世人喜爱行善(12节):

原文“得着美善”。口说行善的人多,但真正行善的人极少,至终会厌烦生命中所呈现的片段及零乱。

②     信徒靠神生活是神的恩赐(13节):

我们不要醉生梦死;我们若将自己交托给神,就可以享受神所赐的喜乐人生。

(2)第二个“我知道”(14-15节):知道神。

我们谈过关于神的安排之后,作出了结论:世事循环是教导我们“敬畏神”。

①     神的工作永存(14节):特别是喜乐的生命有保障。

“为主作工”,是自己作;“主藉我们去作的”,才是主自己作。

“无所增添”:“安息日会”增添了要我们守安息日才得救。

“无所减少”:“守望台”减少神的话,说人没有灵魂。

“存敬畏的心”:这是本书的信息。“敬畏”,不是指惧怕的态度,而是我们对神要完全的顺服与委身,自己要完全信靠真神。

②     “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15节):

“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这是1:9-11的复述。第一章指人生没有盼望的事,而这里是指有盼望的事。

“已过的事重新再来”:注意小字“并且神再寻回已过的事”。人间颠倒是非的判断(3:16),神会给我们平反(12:14)。

三、不公的事(16-22节)

从第三章16节至第4章有6项现实上的矛盾,似乎神对这世界并没有全盘的计划,现在只谈头两项。

1. 恶人看似万事通(16-17节):奸恶取代公义。

(1)“审判之处”(16节):

指日光之下的、世人的审判,常见歪曲当道,接受贿赂。“公义之处也有奸恶”。注意不是“都是奸恶”,而是“也有”。

(2)“神必审判”(17节):

现在似乎隐藏,但在神的时间内就必会实现。

“因为在那里”:指天家,比较16节“日光之下”。

“……都有定时”:所以我们不要焦急。

2. 人和兽(18-22节)

(1) 人自觉与兽一样(18节):

世人以为自己了不起,但又认为人是猿人变成的。如果我们弃掉公义,那就真的和兽一样了!

(2) 生与死(19-21节):

这几节是18节的解释,人与兽同样有生有死。

如果只看这一节,就很容易被异端分子利用了。

人和兽最终是一死(19-20节),这是在日光之下的事。“都归一处”,不是指灵魂的归宿,而是指身体归土(创3:19,诗103:14,104:29)说的。

灵与魂(传3:21):人与兽有分别。“魂”字,原文亦是“灵”。有人说,“灵”与气息(3:19)一样。这字二用,但这里与魂相对。“人的灵是往上升”(诗49 :12-15),人却比羊贵重(太12:12)。“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不是疑问句。兽无灵,不会敬拜神,兽只有魂,死了就没有了。

(3)小结(22节):

如果我们只为个人工作,就毫无意义(4:4,9:9);但如果我们看工作是神的恩赐(3:13),就有永存的价值了。

“他身后的事……”:如果我们到天家一看,我们就会后悔,为什么我们不早些侍奉神呢!


第四章  人世间

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很多。传道书第四章提出几件最普通、最常见的事:受欺压、被嫉妒、孤单、虚名。

为主受欺压是有福的。

一、受欺压(1-3节)

第1-3节是说受欺压,第4-6节是说自欺。

第1-3节的受欺压提到3种人:

1. 大受欺压的人

“……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4:1)

人生本来就是空虚,再加上受人欺压,就更痛苦。

(1)“无人安慰”:在这一节里提了两次。

流泪,无人安慰:呼叫救命,无人理会,让他死去。

有势力,无人安慰:受有势力的人欺压,也无人安慰。

(2)神在适当的时候会挪开“欺压”:

耶路撒冷居民盼望有人安慰他们,却得不着安慰:“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爱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哀1:2)但后来他们被掳归回,得着安慰。

我们倚靠神,最终是要得到安慰的。

2. 早死的人

“因此,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4:2)

神大用的先知以利亚也曾求死(王上19:4)。那时,他认为死了胜过活着而受欺压。

其实患难对我们是有益处的(罗8:35-39)。我们不要认为早死胜过活着而受欺压的。

3. 未曾出生的

“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传4:3)

一般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等。所罗门在这里不是悲观,只是摆事实。

约伯受大试炼,他还称颂耶和华的名,而“不以口犯罪”(伯1-2章),但到第3章,他也咒诅自己:“此后,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说:‘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愿那日变为黑暗……因没有把怀我胎的门关闭,也没有将患难对我的眼隐藏’。”(伯3:1-10)但感谢神,最后他说:“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最后得到神加倍的偿还给他(伯42:12-17)。

末世痛苦更多,许多人认为不出生还好,或胎死腹中未受过欺压的更好。

我们到世上来,做神的孩子。我们有了耶稣,虽受欺压,但得“赏赐是大的”(太5 :10-12)。这几节经文有两次说“有福了”。保罗和西拉在监房里手脚被上了木狗(徒16:24),但他们还充满喜乐,“唱诗赞美神”(徒16:25)。

二、被嫉妒(4-6节)

劳碌与游手好闲都得不着享乐。

1. 被邻舍嫉妒(4节)

人的工作是竞争,一方面拼命赚钱,另一方面要胜过别人,这就引起嫉妒。

“各样灵巧的工作”:科学发明很好,但发明原子弹,毁灭了许多人,就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嫉妒。技术也如捕风。

2. 游手好闲(5-6节)

(1)“愚昧人抱着手”(5节上):第4节是积极的,这一节是消极的。只是浪费时间,却一事无成。

“吃自己的肉”(5节下):这是消耗身体,自取灭亡。

(2)知足(6节):

①“满了一把”(6节):“把”,原文指手掌。

两掌合在一起捧东西。这是智慧,做到不贪求,又不消极(13节)。现在他们没有嫉妒,而是“得享安静”(6节),脑袋可以休息了。

②“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6节):

“满了两把”,是过分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耶稣没有贪求两把,就得享安静。

三、孤 单(7-12节)

对不信神的人,孤单是悲苦的;我们有主就不孤单了。

1.“无子无兄”(7-8节)

“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某人是个守财奴。他只积存钱财而不用,他一直以盐当菜,活到90岁,积存了很多钱财,却“无子无兄”。有钱而不以钱财为足,到底是为谁劳碌?钱财始终不能作他的伴侣。

2.同伴的价值(9-12节)

前面是说欺压,现在论合群合作。“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9节):好在哪里呢?

(1)跌倒有人扶起(10节):

耶稣派门徒出去,是两个两个的(路10:1)。

(2)同睡暖和(11节):

以色列地冬夜极寒(出22:26-27,赛28:20)。野地露宿,睡在一起可互相取暖。

(3)遇到攻击,一同敌挡(12节):

旅途遇到袭击,“二人便能敌挡他”;敌人双拳难敌四手。3人就更好了。

(4)无伴侣无后代是人生一大遗憾。

3.日光之下,一人就是一人;日光之上才是二人,因为有耶稣

四、虚 名(13-16节)

声望是最吸引人的。没有神而高升也是虚空。这里提到两等人。

1.“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13节下)

尼布甲尼撒、希特勒等都是“愚昧王”。年事已高、经验丰富,受人尊敬(利19:32)。但年老不虚心,不听劝谏,所以“落入新王的手里”,这是愚昧;不肯接受神话语的人,更是愚昧。

2.“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13节)

“少年”yeled ,旧约指青年到中年(王上12:8,14:21),例如约瑟(创37:30)。一个智慧卓越的青年人,在百姓热切拥戴下离开监狱,作了宰相,只有他才能了解囚犯的心境。

新王登基之初,尽善尽美(传4:15-16);他认为前王没有什么好处,但好的日子十分短暂,最后他又被人所弃(16节下)。

只求上进而不要神是春梦一场。听从神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  *  * *  *  * *  *  * *  *  * *

 

人的一生及万物都有神的安排(参传3:12-14)。

在现实生活中,神的计划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参传3:16-4:16,5:8-9),但神是掌管一切的。

我们面对不公平的现象,应采取何种态度?


第五章  敬畏神

我们不要因上一章所提的几项矛盾现象而否认神掌管万有。面对世上的不公平(3:16-20)和孤单无靠的事(4章),我们更需要神赐给我们喜乐。

一、效的敬拜(1-7节)

这里劝我们要敬畏神,才能享受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切。

1. 敬神者,心口要一致(1-3节)

(1)我们当怎样进到神前(1节):

希伯来文圣经、武加大译本,把5:1归入4:17。

①“要谨慎脚步”:

有些人到神家聚会,脚步太重,走路恐怕没有人知道。请注意,“要谨慎脚步”。

②“近前听”:

我们聚会要听,更要听而顺从。有人聚会前讲话;聚会时又讲话,而不是留心听道。

“胜过愚昧人献祭”:“愚昧人”,不是指那些生出来就是愚昧的,而是指有些人表面献祭,实为贪吃祭物(箴7 :14),而不是为赎罪,这是“愚昧人”。“他们本不知道所作的是恶”:不“谨慎脚步”、不“近前听”、“愚昧人献祭”,他们这样作就“是恶”。

(2)“不可冒失开口”(2节):

聚会,不要讲话;祷告,不要乱说。言多必失。

“不可心急发言”、“言语要寡少”:祷告要真诚,特别是公祷,领祷的不要太长,以免多有虚话(太6:7)。

(3)事多与言多(3节):

① “事务多”:人事关系复杂,“就令人作梦”;有人日间太忙,晚上就会梦见自己得福。

② “言语多”:参7节。事多与言多,祷告也不够专心。

2.“向神许愿”(4-6节)

我们不可发誓,但可以许愿。

(1)多人轻率向神许愿,例如耶弗他(士11:31,34-35)。有时我们为求神开出路,而轻率向神许愿。

(2)许愿要还愿(传5:4-5):

即使我们有损失,也要偿还,不还就是愚昧人。这不是天生的愚昧,而是不还愿的愚昧。这样,就“不如不许”。

(3)不要说“是错许了”(6节):

“祭司”,原文作“使者”。译“祭司”,因祭司是负责收取众人还愿时所献之物并加以估价的人(利27:8)。

(4)“偿还不可迟延”(4节):不只要还,更“不可迟延”。

3.“你只要敬畏神”(7节)

多言多梦是虚幻,敬畏神就不虚幻。

二、财富的虚幻(8-17节)

从5:8到第6章,都是说财富,现在我们先谈论第5章。

1. 至高的审判(8-9节)

(1)“穷人受欺压”(8上):

穷人受官员的欺压:“在一省”。所罗门是“一国”的王,是最高的王,他不欺压人。但“在一省”之中,有穷人受欺压。

“不要因此诧异”:“诧异”或作“震惊”。不要因此怀疑神的公义。

(2)“地的益处”(9节):这节比较难明。地丰收,民就受益,君王也受益(摩7:1),所以君王是不需要欺压贫民的。

2. 贪财有什么益处(10-12节)

(1)不知足(10节):

钱不能满足人心(10-20节)。人的欲望是远远超过他所拥有的。

(2)“物主得什么益处呢”(11节):

“货物增添”,开支大,“吃的人也增添”,自己(物主)没有机会享受,让下属花掉,物主“不过眼看而已”,这些只能满足一下他的眼睛。

(3)熟睡与否(12节):

①“劳碌的人……”:

工人劳苦一天,倒头就熟睡。

②“富足的人……”:

他整夜听见钟声,因为多思虑而睡不着,等到他入睡时候,那时天快亮了。

3. 财富的虚幻(13-17节)

(1)“财主积存资财”(13节):

不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只抱着钱财不愿放。“反害自己”,他为钱财忧虑,实是害了自己。

(2)儿子得不到(14节):

当初认为把财产留给儿子,但不久会遇难破财!

(3)要认识自我(15-17节):

①    赤身而来、赤身而去(15节):“分毫不能带去”(路12:14-21)。

②     “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传5:16,参1:3)。

③     “又有病患呕气”(17节):

“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世人是在不明的灰暗中生活的。

“病患呕气”:“病患”是病倒,“呕气”即怒气。这都是“为风劳碌”的结果。

三、如何享用财物(18-20节)

这是结论加插的话(参传2:24-25)。这是善用财物之道。

1. 神赐人享受的能力(18节)

劳碌有好处。如果神没有赐人能力,人劳碌所得来的,他也不能享受。

2. 享受神的恩赐(19节)

神的恩赐是基督(约4:10),是圣灵(徒10:44-45),是永生(罗6:23)。

神的恩赐又是物质财富(传3:11-13,5:19)。

神赐资财,使他能以吃用,取自己的分,有喜乐。

3. 不为生命长短而忧虑(20节)

生命短,以神为中心,不只不苦,反而有喜乐;生命长,被神使用,神会“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  *  * *  *  * *  *  * *  *

 

世上一切财物都带不走,都是虚空。

我们要敬畏神。神赐财物;神赐能力享受;神赐喜乐。


第六章  顺境与逆境

顺境不一定是好的。第六章是讲论寿命的长与短。人生的幸福、苦难、报应,全部都在神的计划里。人表面的幸福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幸福。

一、所赚所得,他人坐享(1-6节)

1.重讲金钱之祸(1节)

2.人生的意义(2-3节)

(1)财富尊荣(2节):不是人人都得财富和尊荣。

“有人”拥有神所赐的财富和尊荣,但却不能享用。

(2)人能享用神所赐的,这是神的恩赐(5:14上),而不是人应有的权利。

(3)人不能享用(6:2下):可能因战乱(5:14上),可能因有病而没有享受的能力,也得不到满足。

(4)连儿孙也不能享受(6:3):“反有外人来吃用”(2节)。

“一百个儿子”(3节上):表示儿孙满堂。100个是夸大的话(诗127:3-5)。

(5)长寿:“活许多岁数……”,却得不到满足。

(6)“又不得埋葬”:无人送殡,如约雅敬(耶22:18-19)。这里指隆重的葬礼,包括为死者哀哭(耶16:4-6)。

(7)“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3节下):未到期而落的胎也是有灵魂的,但最短命(伯3:16,诗58:8,路1:15,44,)。

3.再说胎儿比长寿者“倒享安息”(6:4-6)

(1)“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4-5节)。

(2)“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6节):玛土撒拉长命(创5:27),“却不享福”(传6:6)。

(3)“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6节下,3:20):指人共见之处,不是指死后灵魂的去向(3:21)。

人什么都带不走;信徒也只能带属灵的东西回天家。

二、人生的难题(7-12节)

患难之日,我们当好好地思想。

1.人的不知足(7-9节)

(1)人的劳碌(7-8节):

① 要有知足的心(7节):

“人的劳碌都为口腹”:亚当犯罪是为口腹。我们不为灵魂着想有什么意思呢!

“心里却不知足”:昙花一现。

② 它的价值怎样(8节):

智慧人的不知足,他们的劳碌比愚昧人更有智慧,即使多赚钱,也不知足。

“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不是没有长处,但这里指“知足不知足的问题”,智慧人不知足,愚昧人也是不知足的。

“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这是有智慧的穷人,又“有什么长处呢”?

若劳碌只为满足自己的欲念,无论他是贫或富,都达不到目的。

(2)妄想如捕风(9节):

前面说有实际的事是虚空,何况妄想的事呢!

妄想,是不能捉摸的。

2.人生困境难逃(10-12节):这是无法改变的

(1)人的能力与智慧是有限的(10-11节):

① 不能与神相比(10节):人算什么?

“先前所有的”:神造人各种情况。

“早已起了名”:不只存在,早已接受了名字——虚空。

“并知道何为人”:“人”字,希伯来文是亚当,出于尘土。

“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那比自己力大的”,是指神。人不能与神相争。

② “加增虚浮的事既多”(11节):或作“有许多事(或话语),无非是增添虚空而已。”

越多说话,越见虚空。

(2)人的价值与预测都不可靠(12节):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又短又苦。

① 不信者:

不知人生何为“美好”,也不知“身后”事(3:22,8:7)。

② 敬虔者对神满足,但也不完全知道:

“什么与他有益”:被人欺压比发达更好。

③ “就如影儿经过”(代上29:15):

不论长命与短命,在永远的时间里,都甚渺小,并没有差别。

④ “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

表面看来是好,但不一定是好的。

⑤ “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上句“谁知道”,下句“谁能告诉”。

⑥ 答案:

一方面要自己经历才能找到答案;在第七章之后有答案,第七章说什么是好的;到审判的时候才能完全明白了。

 

*  *  * *  *  * *  *  * *  *

 

第六章谈顺境与逆境,也谈长命与短命。再顺境、再长命,与永远比较就渺小得很;逆境与短命,就更难明,到底我们到这世界上是要作什么,身后怎样?

信靠真神者,逆境和短命,都在神的计划里。自己经历,虽然有点答案;但将来见主面的时候就完全明白了。


第七章  智慧人

第7-12章是论如何面对人生。

第7-8章是论智慧人与愚昧人的分别。世人分两大类:智慧人与愚昧人。

第七章论作为一个智慧人应如何运用智慧。

一、困境不一定是不好的(1-14节)

智慧能使我们有好的生活,这是更好的事。

根据6:12“什么与他有益呢”,在第七章回答了人生的苦难常常是对人有益处的。在1-8节里多次提到 “强如”、“胜过”better这两个词。

1.受苦有益(1-6节)

面对死亡、哀丧、受责,虽然觉得痛苦,但这都能使人反省自己,而且可以得着教训(林后5:1-10,腓1:21-23)。

(1)先忧后乐(1-4节):

①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1节上,箴22:1):

名誉与膏油,这两个词在原文是十分接近的。名誉是对死人的纪念;膏油代表喜庆宴乐。

膏油,就是香膏(箴27:9),是中东人在喜宴时所用的(传9:8,歌1:3,摩6:6)。

② 终局强于起头(1节):

所谓“盖棺定论”,应该是“一死定论”,这是重要的结局(8节)。犹太文学认为:不到死时,也不要相信自己;不要在船出海时就高兴,应该在船几经暴风安然返回时才欢乐。

一个人开头好,但持守难。

非洲拓荒者李文斯东Livingstone,当他回英国后,他的名声传遍英国和欧洲各国。之后,他仍回非洲作未完之工。临死前,多次跪下祷告。他开头好,终局也好。

印尼某医师开设一所医院,人人敬重他,但当他死后,别人才发现他对不起他的师母。原来以前的好是虚伪的。

③ 遭丧与宴乐(2-4节):

古犹太名人的死,丧期为30天:7天重丧,23天轻丧。将所爱的死者埋葬后,还有一顿安慰宴(耶16:7,何9:4)。

传道人有时在一日之中,上午主领丧事,下午主领婚事。圣经教导我们,宁可到丧家去(雪中送炭),强如往宴乐家去(锦上添花)。

“面带愁苦”(7:3,林后6:10,7:10),不是指大苦难。“终必使心喜乐”,“喜乐”是“有好处”的,使心灵美好。这忧愁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丧家或为受苦者而忧愁。

“愚昧人的心”(7:4):只知吃喝。所以,我们当遵照第2-3节的教导去作。

(2)智责愚赞(5-6节):

① “智慧人的责备……”(5节):

被智慧人责备,我们能虚心接受吗?忠言逆耳、苦口良药,最终是使人获益的(箴13:1,17:10)。

② “愚昧人的歌唱”:流行曲,使人聒耳。

“歌唱”或作“称赞”。

“愚昧人的笑声”(7:6):“好像锅下荆棘的爆声”(诗118:12)。古时的人在屋外煮食,以荆棘点火发出噼啪的烧响声。荆棘容易烧着,但很快烧尽。

歌Shir,锅Sir,荆Sirim,这3个字原文是类似的。

2.对待不如意的事(7-14节)

(1)这里说到勒索、贿赂、骄傲、恼怒等坏事(7-10节):

①    勒索,如盗贼用暴力;贿赂,有权势地位者,却失去明察秋毫的判断力和道德(7节)。

②    好聚不如好散(8-10节):

耐心等候神的时间来临比无必要的忧虑好得多。

“事情的起头”(8节),是值得骄傲的,但当忍耐到终点(箴16:18)。忍耐时会受到3方面的考验:对神、对人、对自己。

愚人的恼怒(7:9):“急躁”,骄傲就容易急躁,急躁就是没有忍耐。

愚人的发言(7:10):“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这是愚人的发言。我们当看今日胜过昨日,但也不要误用智慧。

(2)如何对待(11-14节):

① “智慧和产业并好”(11节):

可译“智慧像产业那么好,使见天日的人得到益处”。

以色列人的产业:有需要时可以变卖,但是不会失去的。到禧年时,产业会归回原主(利25:8-10)。

智慧也好像产业,可以传给后人。

② 智慧能保护人的生命(7:12):

在中东,烈日时,人们寻找遮荫。智慧看来比银钱更有益处(1:3),因为金钱是会被人夺去的。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③ 当“察看神的作为”(7:13-14):

人生的苦乐及矛盾都是神许可的,为使我们坚信祂。

a.生命在神的手中(13节):

“神使为曲的”:这是人的本质已被神改变了。

b.顺境与逆境(14节):

顺境时,赞美祂;逆境时,当思想神的美善和全盘计划。“思想”,包括感谢。

“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14节):“身后”,不是指死后,而是指将来的事。这句应译:“查不出他后来有什么事”。

二、恶的根源(15-18节)

人生的报应往往是颠倒的。参看利未记26章,申命记28章。这段也提到犯罪的普遍性。

1.行恶长寿(15节)

这是日光之下的事(诗73:3-4)。

一般是指作恶受报,这还可以使人悔改;最怕今生不报,死后才报。

2.愚人行事(16-17节)

所罗门不是教导“中庸之道”,表示过分圣洁或污秽都不合适。

(1)“行义过分”(16节):

“过分”,原文作“增添”。意思是,不要为求报答而增添义行和智慧,因为义人不一定得到好报。原文作“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智慧”。

这也解作“自义”。愚人过分拘泥遵守条文上的义——律法主义。

(2)“行恶过分”(17节上):

不要以为恶人会得好报,便去放纵行恶,这必招来灾祸。

人的本性是会犯罪的。

(3)“何必不到期而死呢”(17节下):

前面说“死有时”(3:2),但有例外,如果不断行恶,就会早死。旧约有死罪(利24:10-23)和违背道德的事而死(利20章);新约亦有早死的事(林前11:30)。

不是说,可以稍微犯罪;而是因为人有罪性,会犯罪。基督徒要靠圣灵克制,千万不要放纵。

3.敬畏神是智慧的准则(18节)

“这个”,指不要行义过分(16节);“那个”,指不要行恶过分(17节),不要放松人性的约束。

“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出来”,是“完成”,过真正智慧的生活。

三、世上找不到智慧和公义(19-29节)

世人都是败坏的,没有能靠自己的智慧或公义来获得神的报答的。

1.“智慧人比十个官长更有能力”(19节)

国家需要智慧人投入服务。

2.世上没有一个义人(20-22节)

因为自己不是一个义人,所以不要计较别人对你的评论和闲话。

(1) 世上没有义人(20节,王上8:46):

基督徒因信称义,我们是“称义”的义人,不是“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

(2)“人所说的一切话”(21节):

称赞你的话,或者是批评你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或者连“仆人”也找到理由来评论主人。

(3)“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22节):

我们见人有错,很容易就批评人,甚至咒诅人。

3.找不到智慧,只找到罪恶(23-29节)

所罗门发觉罪恶已渗透入人类。人所知的有多少。

(1)“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23节):

所罗门大有智慧。其实他所得的智慧也是有限的,未得根本的智慧。

人的智慧难解人生的终极(24,传1:17)。

(2)愚昧人的真相(25节下):

愚昧是“邪恶”、“狂妄”。

智慧能使人逃避罪恶(25节上)

(3)“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26节):

“得知”,原文作“找到”。“苦”,应作“坚强”(歌8:6)。

这等妇人是诱惑男人的。“她的心是网罗”,捕捉男人如鱼;“手是锁链”,锁住男人。

属灵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

(4)“一千男子中”(27-28节):

① “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

有说是指耶稣,但耶稣不是千人中之一,而是全人类中只有耶稣是无罪的。

“正直人”,原文没有这3个字。这3个字不是指义人。

② “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

“众”,不是“一千”。这里的“女子”,指远离真智慧的异教徒。所罗门有一千妃嫔(王上11:3),诱惑他的心去犯罪。

③    女子的心较慈爱,男子的心较正直:

所罗门尊重女人(传9:9,箴12:4,14:1,18:22,19:14,31:10-31)。

所罗门不是将男女品性作一比较,而是指出正直的人少而又少。

(5)找到罪人的恶计(29节):

所罗门找不到神的计划(28-29节),28节的“理”是指神的计划。“神造人原是正直”的(29节),但因为人犯罪,所以他找到人的恶计。


第八章  智慧人的状态

第七章论智慧人,第八章论智慧人的状态和智慧人的心。

一、第七章的结论(1节)

1.更深求智慧(1节上)

只知求智慧,长期求智慧,但一无所获(1:12-18)。没有人可以称为“智慧人”,也没有人能知道万事的原委和根基;只有神的智慧才能知道世事的原委。

2.智慧人的脸(1节下)

末二句是常用的谚语:“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持守神的智慧,他的脸会发光(诗19:8,119:130),全身都发光。

神的智慧能除掉面上的暴气(面貌凶恶的王)(但8:23)和面貌凶恶的民(申28:50);神的智慧一入人的心就能改变冷峻的面孔,使态度慈祥,发出神的光(箴8:35)。

所罗门还未曾得着终极的智慧,但他追求点滴,把点滴的累积起来,就会寻得真智慧。

二、顺服王权(2-9节)

1.神立王,我们都当顺服掌权者(2-5节)

(1)侍奉王的原则(2节):

“指神起誓”:古时以色列,臣民对君王效忠向神起誓(代上29:24)。百姓向神起誓,要向王尽忠。人顺服王,实际上是顺服更高的掌权者。

基督徒作公民,要顺服在上掌权者(罗13:1-7),特别注意“纳粮”(6节),“纳税”(7节),“行善”(3节),“恭敬”(7节);但在信仰上,我们“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

(2)不要离王而行恶(3节):

①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

不要因为王说了对自己不利的话就急躁离开王,这是对王的不忠(10:4)。

② “不要固执行恶”:

我们不要参与任何背叛的阴谋,因为世上没有完全人。基督徒不要兴风作浪。

(3)“王的话本有权力”(4节):是神赐他的权力(赛45:9,罗13:4)。

(4)“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5节):

如果王的命令不恰当,神是会操管一切的,只有智慧人“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

2.神掌管时间和定理(6-8节)

(1)神掌管审判,世人是不能预测和反抗的(6-7节):

“苦难,重压”或作“恶事很多”。在生活的重压下,人会感到烦扰和灰心。

(2)神的审判是时间问题(7-8节):

①“他不知道将来的事”(7节)。

②“掌管生命”与“掌管死期”(8节):

“生命”可译“风”。人是否可以控制风呢?人是否有权掌管死期呢?人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人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死期。人的生死是一场争战,“无人能免”。

③ 当趁有今天的机会,我们要很好地顺服那掌死权者。

3.“令人受害”(9节)

(1)强暴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

(2)“令人受害”或作“使他自己受害”:一切都是神掌管的。

三、公义受到歪曲(10-14节)

虽然善恶的结局似乎颠倒,罪恶刑罚会迟延(传7:15),但敬畏神的人的结局是最好的,恶人最终必要受刑罚。

1.人生不公平(10节)

“恶人埋葬,归入坟墓”:恶人得到不配得的尊敬。

这节经文可译作:“我见恶人(就是那些经常出入圣地,并在作这事的城中被人称赞的)被埋葬,这也是虚空”。“忘记”,有古卷作“称赞”。

最可悲的是恶人竟可在圣殿出入,受到宗教领袖称赞和推崇。道德被歪曲了,所罗门叹这些混淆公义的是虚空的。

2.恶人被定罪,常常推迟(11节)

对恶行的判决没有立即执行,这就使其他同样心怀恶念的人继续犯罪,没有人以历史的事为鉴戒。

3.谁得真福(12-13节)

(1)恶人(参传7:15):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8:12):恶人不敬畏神,今世虽享寿百岁,这也是愚昧的(箴1:7),终久不得真福(传8:13)。

若是神急速报应,全世界的人早就灭亡了。

“也不得长久的年日”:注意12节说“倒享”,这里说“不得”,意思是:不能经历长久的年日、一直犯罪而不受报应。“这年日好像影儿”,表示生命很难捉摸。

(2)“敬畏神的……终久必得福乐”(8:12):“福乐”是真福(诗37:11,箴1:33,赛3:10)。

4.重复本段所提的(14节)

这也是虚空(参伯21:4-24)。

恶人迟迟不受报应,使公义受到歪曲。

恶人是不能永远专横的(传7:17,25,8:8下),所以劝人不要过罪恶的生活(传7:17)。

四、小 结(15节)

8:1是7章的结论,8:15是8:2-14的结论。这是加插的话:劝我们要克服困难,享受生命。

人生是可以欢乐的:人若能离开世事的表面,进到神全盘的计划中,就明白神为人预备的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为要给人类有真正的满足和享乐。

“我就称赞快乐”(参传3:12,22,5:18):即使活一天,也可以享用神所赐的福乐,但不是无神的享乐。人生有悲有喜,神让我们悲喜交织着过活。

五、试解生命之谜(16-17节)

8:16-9:10,我们不要让“未悉的奥秘”来削弱我们的喜乐。

8:16-9:3,在神的全盘计划中,人所能知道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不能单靠眼前的事来明白神的一切。

1.“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16节)

原文作“眼睛看不见睡眠”。我们要有真智慧的眼睛(林前2:13),才能看透万事(林前2:14-15)。

2.我们不能参透万事(传8:17)

属灵人只查出一部分(看透),但不能全明(参透),只有圣灵才能参透万事(林前2:10)。

神让我们知道一部分,但又不让我们知道所有的奥秘(申29:29)。


第九章  智慧的眼光

第七章论智慧人,第八章论智慧人的状态,第九章论智慧的眼光。

一、死亡的必然性(1-6节)

1-10节论人人必有一死,但我们在生之年怎样生活下去呢?1-6节论我们敢面对死亡吗?

所罗门经过灵性低落之后写的传道书,书中的情形代表无神者的生活。

1.神掌权(1节)

“详细考究”3-8章,我们就知道一切“都在神手中”,这是考究的结果(参诗139篇)。

所罗门已有智慧,他考究之后,就更得智慧。

“人不能知道”:是好是坏,人都不能知道。

2.人生的遭遇“都是一样”(2-3节)

这是按一般人的看法,认为人人得同样的结局。

(1)敬畏神的人亦一样(2节):是不是神不过问?

(2)如果真的是一样,许多人就可以放胆犯罪了(3节):

“众人”:包括义人与恶人。

“世人的心充满了恶”:世人看见所有的人的结局都是一样,他们就放胆犯罪。

“就归死人那里去了”:似乎是同一命运。

3.活人仍有盼望(4-6节)

活人如果认识“人必死”的真理,就易于认识神和侍奉神,“那人还有指望”。

(1)活狗与死狮(4节下):

① 活狗:是最污秽的,常与许多可厌的浑名连在一起(撒上17:43,撒下3:8),是被鄙视的动物(撒下16:9)。

② 死狮:狮子是最凶猛最强壮又最尊贵的野兽(箴30:30),但死狮就比不上活狗了。

(2)活人死人(传9:5-6):

①“活着的人,知道必死”:基督徒不应该怕死。

②“死了的人,毫无所知”:

“毫无所知”:指身体,但灵魂在阴间是有所知的(路16:19-31)。

“也不再得赏赐”(传9:5):这里是指今世的报酬与成就,并不是否定将来我们是要交账的(12:13-14)。

“他们永不再有分了”:爱、恨、嫉妒,死了就没有了,没有喜乐与满足。

二、享受生命(7-10节)

这一段,有人认为是对信徒说的,也有人认为是对世人说的。其实两方面都适用,但主要还是对信徒说的。

1.吃喝(7节)

喝酒:在中东特别是以色列人一般喝的是淡酒和清酒(见灵音小丛书《当禁戒的事》)。

“快乐喝”:外国人喜欢一面吃一面谈笑,但中国人就较为安静地吃。蒙神悦纳的人知道,他们必须享受生命。

2.衣服与膏油(8节)

对有钱的人来说,这是较为舒适的。

(1)衣服洁白,即清洁。

(2)头上不要缺少膏油,是整洁。

白衣膏油是喜乐的表现。

3.伴侣(9节)

爱情和婚姻是神所赐的,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使你能“快活度日”。

4.掌握机会(10节)

“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阴间”,有人认为是坟墓。但阴间不是坟墓:“阴间”,希伯来文是Sheol(示阿耳),希腊文是Hades(黑地斯);而“坟墓”二字,希伯来文是“盔伯”queber,希腊文是“弥尼弥安”。

财主在阴间的苦园受痛苦,拉撒路在阴间的乐园享福(路16:23-25)。

今世“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将来要到阴间(指耶稣复活以前的人),就没有世界的事(工作、谋算、知识和智慧)了。

三、掌管时间和机会(11-12节)

人的成就不在乎智慧,而是在乎神的安排。

1.五种人(11节)

人不会常常能够得到他们所努力与期望的结果。

(1)“快跑的未必能赢”:注意“未必”。按一般人说,“必”能赢,但都由神掌管一切。快跑的若病了,怎能赢?

(2)“力战的未必得胜”:强壮的也有失败。亚哈以为攻占叙利亚的基列拉末,想不到命丧沙场了(代下18:33)。

(3)“智慧的未必得粮食”。

(4)“明哲的未必得资财”(参申8:17-18)。

(5)“灵巧的未必得喜悦”:学识多,未必得大名。

2.“是在乎当时的机会”(11节下)

“机会”,是命运或时机。不靠神,只靠命运,就很危险。五种人都得不到所求的,他们只有等机会。

3.“世人陷在其中”(12节)

“不知道自己的定期”:灾祸临到的时刻,是生命的完结。例如鱼和鸟,它们无法可逃。

“祸患”的来临,这是意料不到的。

四、智慧与财势(13-18节)

神所赐的智慧是作工的重要条件。

1.穷智妇救了全城(14-16节)

以智慧救全城:伯·玛迦的亚比拉,被约押围攻,有一智妇救了全城(撒下20:11,14-22)。但智妇竟没有人纪念她(9:15),这是不奇怪的。

2.虽然被人轻看,但这对别人及世界都大有益处(16节)

五、结论(17-18节)

“宁可在安静中听智慧人的言语”(17节):智慧人的智慧是指神所赐的智慧。“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18节):神所赐的智慧,胜过强权。

罪人败坏善事,因为他们没有神的智慧,结果他们走了邪恶的路,至终就灭亡了!

信徒以神的智慧救人,虽然无人纪念他,但这是智慧的路,将来必得赏赐!


第十章  愚昧人

9:17-11:8都是说智慧人与愚昧人。第十章集中讲愚昧人。他发自内心的愚眼不见一切,但神“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3:11原文)。

一、愚昧人的情况(1-7节)

1.一般的愚昧人(1-3节)

(1)“死苍蝇”:

或译作“引至死亡的苍蝇”。苍蝇一跌在膏油上就会浮在表面。一盘香膏,只有一只死苍蝇,就全盘无用。以扫为一碗红豆汤就失去永远的福分。大卫多看拔示巴一眼,带来无尽的痛苦。

“一点愚昧……”:例如希西家(王下20:12-19)。

(2)“右”:

圣经是以右为大,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西3:1)。人的右手比较方便。“右”,表示高地位(创48:13-20),或者强而善。在某人的“右”边是指随时的帮助及保护(诗16:8,109:31,121:5),智慧能使人渡过危难。

“左”:是旁门左道。

(3)愚人行路、说话,都显出无知(传10:3,箴13:16,17:28,18:2,6,26:6,9)。

2.高位者的愚昧(4-7节)

这是颠倒与反常的事。“发怒”(4节),可能作脾气(士8:3,箴29:11)。

(1)我们以柔和对待(4节,箴12:18,16:14):“不要离开你的本位”,或指“不要辞职”,或你不要使怒气上腾。

(2)颠倒的事(6-7节):这是怪现象。

二、处事与说话(8-15节)

1.处事要小心(8-11节)

这是愚昧人的结果,他们每一行动都隐藏着危机。

“必”字可译作“可能”。智慧人“未雨绸缪”。

愚昧人自食其果(8-9节):拆墙为要建造更大的房屋,但会被藏匿的蛇咬伤。开采石矿的容易受伤。劈木头的可能被木块刺伤等。有常识的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0-11节)作事之前要作好准备。弄蛇者应及早控制蛇,才不至被蛇所伤。

2.言语要谨慎(12-15节)

语言是智慧文学讨论最多的问题。语言是智慧的试金石。

(1)智慧人的言语(12节上):

“说出恩言”,出言有益,能医治人心,我们应当十分谨慎,不可咒诅别人。

(2)愚昧人的言语自取灭亡(12下-15节):

因为愚昧人说话象是痴人说梦话,对自己所说、所行的模糊不清,还要为未来的事夸口。他们多言多语,一出口就显出愚昧来。

“进城的路”(15节):这是谚语,指最简单的事说的。愚昧人辛辛苦苦,不知自己的去路,劳苦而无目的,极之愚蠢。

三、尊敬君王(16-20节)

骄奢淫逸之风,是邦国厄运之始。例如饮食必须适当地享用,才能带来真正的福乐。

1.祸福之分(16-17节)

(1)小人当道,国有幼主(16节):

“你的王若是孩童”,原文指青年人。群臣早晨吃喝宴乐,直至深夜(赛5:11,22),“有祸了”!

光绪皇帝在位时是青年人,没有权力,一切由慈禧太后掌握。她将建海军的一大笔经费用来建造颐和园,富丽堂煌,使当时海军未能建起来。

光绪死后,宣统更年幼,什么都不懂,群臣早起宴乐,所以国不长久。

尼布甲尼撒的孙子伯沙撒请1000群臣宴乐,当夜国就亡了(但5章)。

(2)“贵胄之子……有福了”(17节):

“贵胄之子”,按原文表示某人的品格行为与他的身分相称,就是出生在高贵家庭,有机会接受智慧人的教导。

“你的群臣按时吃喝”,这里不是禁止吃喝,而是要“按时”吃喝,按时吃喝对身体有好处,品格也好。

2.不要懒惰与放荡(18-19节)

(1)要殷勤不可懒惰:

古时的房顶是用草和泥搭成的,需要经常维修。

(2)当戒掉放荡的生活(19节):

19节是16节的注解。愚昧人目光短小。

①     人生的价值不在乎酒肉与钱财。

②     人人都要努力作工,但不是为求富贵。

③     钱财可作各种用处,但要看人如何使用它。

3.“不可咒诅”(20节)

(1)“不可咒诅君王”:

连想也不可以,“不可怀此念”。

王有错,不可咒诅,当为王祷告(徒23:5,提前2:1-2)。

(2)“不可咒诅富户”:

有人怕君王而不敢咒诅,但基督徒不是因为怕而不咒诅。

我们不只不咒诅君王,连富户也不可以咒诅,虽然富户不会使我们害怕,但也不可咒诅。“在你卧房”,无人听见。但飞鸟必传扬(路12:3),真是“隔墙有耳”。

我们应当正视生活。享用神所给人的生命,平安度日;我们不应咒诅别人,因为这是愚昧人的举动。


第十一章  行事为人

第11章再论智慧人与愚昧人的行事为人,是经商与农业的格言。但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全章处处要人信靠造物主。

一、好施舍与勤撒种(1-6节)

我们不看环境,只要努力作工,让神成全一切。

1.“粮食撒在水面”(1节)

“粮食”,原文是馒头,也指货物说的。

“水面”,水指人群,也指海港、海口。

(1) 对外贸易:利用船只运载粮食与货物到外国经商(诗107:23)。

“撒入水面”,表示完全投入。

“因为日久必能得着”,要忍耐、等候与信靠。

(2) 也有“撒种”的意思(6节):也要忍耐等候与信靠。

2.趁机行善(2节)

“分给七人……八人”:指多人,又指多次。施舍济贫,祸福何时临到无人知。多行善,神会偿还(箴11:24),灾祸来临有神负责。

3.不怕风险(3-6节)

作事量力而为,不怕风云。自然定律,人不能逃脱。注意4件事:

(1)“云”(3节上):

云满就下雨,不要怕。

(2)“树”(3节下):

树倒在何处,就存在何处。

无论下雨或树倒,总会有人得益。

(3)“风”(4-5节):

“看风的,必不撒种”:等风过去,撒种的时机也过去了。撒种要凭信心。

撒种时最怕大风,因为风会把干土连种子都吹走。

“望云的必不收割”:收割时最怕下雨(箴26:1)。

那些等待事情绝对安全才大胆动手的,只好永远等待。

“风从何道来”(传11:5上,约3:8):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东风、南风,但出自何方?气象学虽然可以探测台风的途径,但仍不能准确预测风向,更不用说控制它了。

“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5节中):我们不知道,医生也不知道,因为是神造的(伯10:11-12,诗139:13-16)。有古卷作“灵如何进入怀孕妇人胎中的骨头”,这是我们不知道的,今天虽然有点认识,但还是在最初步的阶段罢了。

“行万事之神的作为”:

①“行万事”:神不是只行一、二事。我们凭信心可以知道神行万事。

②“神的作为”:神不只行万事,祂更有作为。我们凭信心也可以知道神的作为。风,表明神行万事;云,表明神的作为。风云是神掌管的,我们只能凭信心得知。

(4)“种”(6节):撒种不要懒惰(10:18)。

撒种:我们更要勤力去撒福音的种子。某人把圣经章节放入空瓶里,丢入海中飘流到另一地方,有人拾起来看,就信了主。某人把圣经章节写在纸上扔出窗外,有人拾起来看,就信了主。

保罗叫提摩太“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后4:2)

二、快乐过活要行在正路上(7-10节)

11:7-12:8,最后给青年人的警告和劝勉:要思想将来的光景和纪念审判的主。

1.享受现在、顾念未来(7-8节)

(1)“光本是佳美的”(7节):

“光”,与“眼见日光”,都是指生命(参伯3:16,20,传7:11)。

(2)快乐过活(8节上):

神赐生命,我们当趁此快乐过日。

(3)“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

我们不要过分享乐。

“黑暗”,指年老受苦痛的光景,“因为这日子必多”,注意“必”字。

许多人在黑暗的日子思念神(12:1),这就不会虚空。

2.给青年人的忠告(9-10节)

(1)要行在正直的路上(9节):

这节是从小到老、到死的总结。

“神必审问”:我们虽然享乐过活,但当注意神的审问,有赏有罚,所以不要放纵地享受。

(2)怎样过活才不会虚空呢(10节):

若只放纵吃喝,是虚空。我们当除去无谓的忧虑与愁烦。

“从肉体克去邪恶”:“邪恶”,或作祸患痛苦。

“一生的开端”,原文作“黎明”或“黑发”(指青年时期)。

若要不虚空,就当在一切快乐中想到结局,知道神必要审问。我们应当时时事事先求问神,就不至于将来受亏损了。

我们当在青年的时候作出人生的方向与决定,这就不虚空。之后,准备进入12:1的情况。

人为创造的主而活,才有意义。

 


第十二章  “当尽的本分”

最后一章是胜过虚空。我们当听传道者的教导。

一、趁着年幼纪念主(1-8节)

年幼精力充沛,年老就衰退了。许多人年幼的时候爱世界,等年老才信主。我们最好是在年幼的时候开始认识真神。

1.“你们趁着年幼”(1节)

在你心灵未曾被玷污之前,当“记念造你的主”:“记念”,带出行动,但这里重点是思想上的纪念。纪念谁?“造你的主”:“主”,复数,指三一神,就是创造者。

这并不是说老人信主、纪念主不好,而是“你趁着年幼”纪念主是最好的。

2.人衰老时的景况(3-8节)

第2节说漫长阴沉的冬天,整日满天风云,表示晚年凄凉的景况。“云彩返回”:云,也表示神的忿怒(结13:11-13)。

下面用人衰弱的情况来比喻年老时身体器官的朽坏。有人认为这是美丽的诗歌,不会这样的表明。但这样表明是不会影响诗歌的美丽,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1)“看守房屋的发颤”(3节上):

“房屋”是身体(林后5:1-2),“看守房屋的”是手与臂,“发颤”是无力了。

(2)“有力的屈身”:

“有力的”是两腿,“屈身”是弯曲,老年人双脚弯曲,膝头发颤(诗35:14)。

(3)“推磨的稀少就止息”:

“推磨的”是阴性词,指将谷磨成粉,用来做饼的妇人。表示牙齿,“稀少”是牙齿脱落。

(4)“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

“窗户”是阴性词,指屋内老人往外看。表明眼睛,“昏暗”是昏花的意思(创27:1,48:10,撒上3:2)。

(5)“街门关闭”(4节):

“街门”,中东房屋前墙向着街道。从街外进门是庭院,房子在后面部分。街门关闭,表示老人闭口时由于牙齿太少,唇和腮都凹入口中。是耳朵或嘴唇,“关闭”是听不清或讲不清。

(6)“推磨的响声微小”:

表示牙齿嚼声小。

(7)“雀鸟一叫,人就起来”:

指老年人难以熟睡,也可以指早上被雀鸟歌声惊醒的人。

(8)“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指听觉或说话能力衰退。

(9)“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5节):

老人怕爬高,因容易跌倒,怕行路遇险,遇恶狗和车辆来往。

(10)“杏树开花”:

“杏树”,以色列最早开花的是杏树。冬天还未完,杏树已结白花朵,带有漠漠的色彩。“开花”,可指老人发白,或老人对早醒的习惯。

(11)“蚱蜢成为重担”:

蚱蜢拖步前行,老人脚患关节炎,要扶手杖。老人不能负重;要移动身体也觉困难,老人经常是无精打采的。

(12)“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人所愿的”,原文是植物名,表明人的食欲和性欲都没有了。

(13)死亡(5下-7节):

①     先论死亡之情况(5节下):“永远的家”,指坟墓,“吊丧的情况”,到棺材前吊丧。

②     再论死亡的情况(6-7节):

“银链折断”:“银链”,原文有“之前”,指脊柱,或颈项。银链若只有一环折断就没有用。

“金罐破裂”:“金罐”,由金块打成的灯,用链条吊挂在圣殿或宫庭的房顶上,指头颅。颈项一断,头颅就破裂了。

“瓶子在泉旁损坏”:“瓶子”,指心脏受影响。

“水轮在井口破烂”:“水轮”,指五脏,“破烂”,指腐烂。这都是指人生的短促和脆弱。

“尘土仍归于地”:魂一死,没有人要。

“灵仍归于赐灵的神”:是到神前受审的意思。

(14)重复本书开首语(8节,1:2)。

二、结   语(9-14节)

这段是本书的目的及总结:有人怀疑这段是否传道者所写。但结语与全书是一致的。传道者专心去教导人。

1.本书的目的(9-12节)

这是传道者的资格与教导。他不是自夸,他用第三人称,显明他是谦卑的。这表明作者是在严谨的态度下来教训众人。我们要再三思考智慧的话语。

(1)传道者话语的重要(9节上):

“智慧”与“知识”:传道者不单有智慧,他“仍将知识教训众人”。有人说,我们不要知识,我们只需要丰盛的生命。请不要忘记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真理”是属灵的知识。未信的人先要看清道路,不要走错路;然后要有得救的知识,知道怎样信才能得救,神就将生命赐给他。信了主的人,先要注意走正路,又要得真知识(真理),才能得着丰盛的生命。传道人更要引人走正路,“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别人才能得着更丰盛的生命。

(2)传道者的话语有阅历(9节下):

“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陈说”,原作“变直”,指细心的整理。

“许多箴言”,所罗门作了许多箴言(王上4:32)。

(3)传道者的话语是可喜悦的(10节上):

“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应作“所写的是正直和真理”(参箴22:20-21)。

(4)传道者话语的效感(11-12节):

①     他的话语是苦口良药(11节):

“好像刺棍”,指钉有铁刺用作赶牛的木棍,使牛走正路(撒上13:21),这是表明管教的言语(徒2:37)。

“会中之师”,或作“集成的言论”,使人扎心。“又像钉稳的钉子”,是牧人为稳固帐幕而用的。这是圣殿的金钉,也指钉门用的铁钉(代上22:2,代下3:9)。为了坚固我们的信心,也有安慰的作用。

“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传12:11下),本书的信息是出自神的(诗23:1,80:1)。

②     提防外加(12节):

“要小心任何另加的教导”,不是排除著书、读书,而是指在神的话语上加添的。有许多著作不都是对人有益的(赛19:11)。

新旧约之间有许多书(旁经、伪经、昆兰‘死海’古卷等)都是有问题的。但保罗被囚于狱中,除了叫人为他带皮卷(圣经)之外,他也要人带其它的书给他看(提后4:13)。

2.总结(13-14节)

总结申命记的教导(申6:4-5)。生命成功之道,是以神为中心的。

(1)“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13节):原文作“这是人的一切”。

做好3件事,就不虚空,而是人的一切,所以我们是要委身的。

①“记念”(1节):

纪念是第一步,但单纪念是不够的。

②“敬畏神”:

这里指敬畏神是智慧的根基(诗111:10,箴1:7,9:10)。

③“谨守祂的诫命”:

旧约要守诫命,新约是遵行祂的话。有敬畏的心,必肯遵行神的旨意。

12:13与3:19是传道书的钥节。

(2)“神都必审问”(14节):

包括“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这是信仰的归结。

将来神是要与我们算账的(太12:36-37,罗2:16)。

这里证明传道者不是悲观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者。

我们当为神所赐给我们的《传道书》而感谢,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无比的智慧。

 

二○○一年十二月五日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