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变酒 (林献羔著)灵修

作者:林献羔 来源:网络 浏览: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前 言 读经: 约翰福音2:1-11 四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的生平。头3卷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称“符类福音”,因为这3卷书有很多类同的地方,所以称为“符类福音”,而且是站在以色列立场说话的,多记耶稣生...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前  言

读经:

约翰福音2:1-11

四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的生平。头3卷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称“符类福音”,因为这3卷书有很多类同的地方,所以称为“符类福音”,而且是站在以色列立场说话的,多记耶稣生平的事实。约翰福音与符类福音不同的地方:约翰福音多记耶稣所说的话语,而且是对全世界说的。

耶稣在世30多年,头30年是隐藏时期。祂30岁出来作工3年多。按四福音书所记载的,祂行了35件神迹,而约翰福音只记载了8件神迹。耶稣行第一件神迹是以水变酒,只有约翰福音记载。

约翰福音特别说耶稣是神。约翰福音所用“神迹”二字,原文是“记号”。耶稣是神,有什么记号呢?原来耶稣能行神迹就是祂的记号了。当然,还有很多地方说明耶稣是神,但神迹是祂特别的记号。

现在我们谈谈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以水变酒。

第一章  与其它比较

为什么耶稣行第一件神迹是“以水变酒”呢?如果我们和其它事迹比较,就觉得耶稣先行这个神迹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与末一神迹比较

约翰记载耶稣行第一件神迹是为人预备酒;约翰记载耶稣行末一件神迹是为人预备鱼(约21:4-6)。这两个神迹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1.为人预备了饮食。2.缺乏的时间不长。3.超过当时所需的。4.藉别人的手(2:7-8,21:6)

耶稣只用话语就行了神迹。

5.显出神的荣耀(2:11)。二、与五饼二鱼神迹比较(约6:1-14)1.相同的地方

(1)“他们没有酒了”(2:3)。

(2)他们没有饼没有鱼(参6:7)。

2.不同的地方

(1)不是用剩下的酒变多(2:7-8)。

(2)用一个孩童的五个饼两条鱼变多(6:9-13)。

三、与摩西第一个神迹比较

(出7:20-25)

1.摩西第一个神迹是水变血

这是刑罚,叫人死。

摩西是旧约律法时代的救主。

2.耶稣第一个神迹是水变酒

这是恩典。耶稣不只叫人生存,更是叫人欢乐。

耶稣是新约时代的救主(也是各时代全人类的救主),给人生命、平安与喜乐。

四、与羔羊婚娶比较(启19:7-10)1.主初来世界

祂在加利利的迦拿,那里有娶亲的筵席。耶稣在那筵席上行第一个神迹(约2:1-2)。祂给人生命、平安与喜乐。

2.主再来之后

先审判信徒,再与教会结婚。

祂给教会极大的平安与喜乐。

第二章  娶亲的筵席(约2:1-2)

可能是拿但业的婚筵,或者是约翰的婚筵。

一、“耶稣的母亲在那里”(2:1)

这里不是说“她被请”,而是“在那里”,这似乎是与她有亲戚的关系。约翰从不提自己的名字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名字。耶稣的母亲先说话(3节),她主动帮忙家主。

二、耶稣和祂的门徒(2:2)

耶稣不是和母亲在一起,而是和门徒在一起。耶稣与母亲在家里是亲属,但与门徒是在属灵方面为亲属(太12:50)。

三、耶稣赴席

耶稣是为了吃喝吗?祂以前禁食40昼夜(太4:2)。祂又不是苦修派。

祂是与人同乐:喜乐之因在于婚姻;婚姻之乐在于筵席;筵席之乐在于酒。不信的犹太人批评祂(太11:19)。

四、耶稣带着五个门徒(约1:35-51)

他们经施浸约翰的介绍,证明祂是弥赛亚。

耶稣的母亲先在那里,耶稣和初次选召的5个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1.安得烈(1:40)

他是个慎重的人,是耶稣对第一个人说话的对象。

2.约翰

他是个诗人。

3.彼得(41节)

他是个很冲动急躁的人。

4.腓力(43节)

他害羞。是主遇见他的。

当时这4个门徒还未全侍奉。直到马太福音4:18-22他们才正式跟从主。

5.拿但业(47节)

他是没有诡诈的。

五、“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4)

有人认为婚姻是俗事。天主教的神甫和修女是不能结婚的。

请注意,婚姻是神制定的(创2:18-24)。“……并且造男造女……称他们为人。”(5:1-2)“人”字,直译“亚当”,单数。“他们”是二人,但用单数,就是“二人成为一体”(2:24)的意思。这是婚姻的奥秘。

如果婚姻是不圣洁的,耶稣就不会参加他们的婚筵。耶稣不但参加他们的婚筵,而且在那里行了第一个神迹。

第三章  时间与地点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约2:1)

一、时 间1.耶稣出来作工之前

耶稣在作工之前,祂首先是在婚筵里行这件神迹。这是神圣的时间。

2.“第三日”

约翰福音第一章已有了4日:第一日(1:19),“次日”(29节),“再次日”(35节),“又次日”(43节)。

2:1的“第三日”,有人以为是从第1章后再过三日。

其实是从门徒跟随耶稣计起(35节):37节说,两个门徒“就跟从了耶稣”,就是安得烈(40节)和约翰;安得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彼得)。第2日,耶稣遇见腓力(43节),腓力找着拿但业(45节)。在5个门徒跟从了耶稣的第3日,耶稣和5个门徒“也被请去赴席”(2:2)。

二、地点:加利利的迦拿(2:1)1.不是亚设支派的迦拿(书19:24,28)。2.加利利的迦拿

加利利是被人轻看的地方。“迦拿”是芦苇的意思,表示脆弱的。迦拿离拿撒勒只有14公里的路。耶稣第一件神迹不是行在耶路撒冷,为要得人的喝彩,而是行在一个脆弱不为人所注意的小地方。

耶稣在世上也是不为人所重视的。

第四章  基督徒喝酒问题一、饮酒与醉酒

有些基督徒不只饮酒,而且醉酒。好喝酒的基督徒常引以弗所书5:18说,圣经只叫我们“不要醉酒”,而没有禁止我们饮酒;他们又说:“耶稣尚且以水变酒,为什么我们不能饮酒呢?”

二、以色列人的葡萄酒

犹太地盛产葡萄。他们的葡萄酒是很普通的饮料。他们的酒是装在大酒桶里,人要喝时才倒在杯里,是渗了水才喝的。

三、淡酒、清酒、与浓酒之分

犹太人的酒分为3种:淡酒、清酒与浓酒。

1.淡酒

原文是哀挪斯oinos,用一份酒加5份水,作为消毒之用。

2.清酒

用一份酒加3份水,这是不会醉人的。以色列人用清酒当饮料。耶稣在最后晚餐用的是清酒。古犹太人用酒给水消毒,又用以招待客人。现在的一杯鸡尾酒的酒精含量,等于他们12杯清酒。

3.浓酒

原文是希卡拉sikera,用一份酒加一份水,这是能刺激人的酒精。过去只有拜偶像的外邦人才有喝浓酒的习惯。

四、旧约对喝酒的看法

以色列人一般不喝浓酒,他们只喝清酒。

1.祭司和利未人

他们连清酒都不喝(利10:9,撒上1:15,参箴20:1,23:21,30-35,31:4-5,耶35:1-8)。

2.但以理(但1:8)。五、新约对喝酒的看法1.施浸约翰(路1:13-15)。2.以弗所书5:18

这里没有说不要喝酒,因为以色列人喝清酒是不会醉的。

“不要醉酒”,是不要喝能使人醉的酒,因为“酒能使人放荡。”

3.耶稣以水变酒

这是水变的酒,不是经发酵的,这是有美味而没有醉力,是不用长时间酿成的。

浙江绍兴名酒“女儿红”,一般人家的女儿出生时开始酿造,直到女儿出嫁时才饮用;“状元红”,是男儿出生时开始酿造,到他中了状元时才饮用。人总认为酒是“陈的好”(路5:39)。耶稣以水变酒是一下子就变成了:没有经过发酵,没有酒精,对人的身体没有害处,是用“水”变的酒。

六、对身体有害

长期饮酒会使人减寿10年,有人认为饮酒可以御寒,其实饮酒是把体内的热力加快排出,之后更觉得寒冷。

“酒徒”多放荡败家,卖妻卖儿。

饮酒除了有害之外,还容易使人昏醉,醉后洋相百出,失去“圣徒的体统”(弗5:3)。

我们基督徒要有节制(加5:23),不要醉酒,因为醉酒是肉体的事(弗5:18)。

七、用 酒

我们可以用点酒煮菜,或当药用(提前5:23)。请注意“稍微”、“用点”。

八、我们的态度(林前10:31-33)

我们无论作什么,都要:

1.“为荣耀神而行”。2.“都不要使他跌倒”。3.“只求众人的益处”。第五章  “酒用尽了”(约2:3)

我们在世上,有时会有大患难临头。但我们有耶稣就不用怕。

一、好景不常

婚筵共7天,家主本来要预备大量的酒。但一开始就中断了:“酒用尽了”。很扫兴,家主很觉丢脸。

我们可以享乐,但不能拦阻困难的来临。一个人不过是脆弱的芦苇。我们有困难,不用怕,因为有主同在。

二、耶稣的母亲对祂说1.耶稣的母亲不是对主人说

她没有对家主说,也没有叫人去买酒。

2.她对耶稣说

她把困难带到主前。我们有困难不应先求人,而是先要告诉耶稣。

3.她代求

她把别人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主动为人祷告。可惜我们许多时候不晓得为别人祷告!

4.也是为自己求

她生了耶稣,被人误会了30年。现在她急于求耶稣行神迹以显明自己真的是童女生子。

5.用信心求

“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路1:45)

耶稣的母亲未见耶稣行过神迹就相信。我们不要因看见神迹才信,而是先信才见神迹。

6.“对祂说”(约2:3)

她没有支配耶稣,只叫耶稣注意筵席中的缺乏。

第六章  主的答复

“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4)

一、妇 人

“母亲”,原文作“妇人”(看小字)。福音书没有记耶稣称马利亚为母亲。耶稣在十字架上还是称她为“妇人”(约19:26小字)。

希腊文“妇人”,是姑娘的合法称呼,不是不礼貌。耶稣是站在神子的地位上行神迹的,而马利亚只不过是众妇人(不再称童女)的一个,她“是主的使女”(路1:38)。

天主教要拜马利亚,但马利亚只是一个“妇人”罢了。

二、“我与你有什么相干”(约2:4)

这句话不是责备。亚兰文是“各人管各人”的意思。

在属灵的事上,我们不应迁就亲人。

三、“我的时候还没有到”(2:4)1.等一会儿还可

不是筵席上没有酒,而是筵席的酒不够供应,所以等一会儿还可以应付。

2.弥赛亚显荣耀的时候

弥赛亚荣耀的时候是在十字架上(约7:6,8,30,8:20)。

时候到了(12:23,13:1,17:1),这是十字架上显荣耀的时候。

3.主答复我们的祷告

主不一定立即答复我们的祷告,我们应当忍耐等候。祂行事是有一定时候的。

祂也不一定是照我们的意思来答复我们的祷告。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只求了一次,而且耶稣当时也没有立即答复她。我们不应学天主教向马利亚求,然后再由马利亚求主。

第七章  信心的表现(约2:5-8)

他们都未见过耶稣行神迹。他们只用信心来等候。

一、马利亚的信心1.谦卑的信心

马利亚不因主的话而发怒(2:4-5)。她有信心,她谦卑。

2.顺服的信心

她绝对顺服(参路1:38)。

3.带领人仰望主的信心

“祂母亲对用人说:‘祂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约2:5)注意“祂”,马利亚使管筵席的人仰望耶稣而不是仰望自己。

二、用人们的信心1.受试炼的信心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2:7)

他们离水源很远,很不容易把缸倒满了。

用人顺服:他们每日倒水入缸,水都没有变酒。现在只要顺服——担水。

耶稣本来用一句话就可以行神迹,但祂要各人尽本分,又要各人学习顺服。

2.更大的信心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2:6)

6口缸,一共可以盛18桶水。他们离水源又远,把18桶水送去甚难。

把水倒入缸里很容易。但如果把倒入的水舀出来仍是水,他们就会被撤职。他们有信心:“他们就送了去”(8节)。

我们只要从信心开始,就看见神的荣耀了。

第八章  水变酒(约2:6-8)

耶稣为什么要行这个神迹。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神迹的各方面。

一、水

是自然界物质。6口石缸:给客人饭前饭后照规矩洁净(可7:2-4),洗手洗脚。水可表示生命。

二、酒

酿成好酒必须经多年的时间。酒,预表丰富的恩典。酒不是必需品,因客人已喝得差不多了。主给他们更丰富的,是恩上加恩。

三、耶稣只说话

神创造万物也是用一句话。耶稣没有用手势、没有按手、没有祷告,证明祂是管理时间空间的全能者。

“倒满”与“舀出”:石缸装水,以前没有用来装过酒。现在有特殊的用处。科学家看来是不合科学的;一般人看来是多此一举。耶稣解决的方法,令人猜不透。可能舀出来才变,那就更要用信心去舀呢!

四、行神迹的目的

“神迹”,约翰福音是“记号”。

1.“显出神的荣耀”(约2:11)

正式显荣耀的时候还没有到,但头一件神迹是荣耀的发出。神迹是奇事,但奇事不一定是神迹;奇事令人惊奇,神迹是为荣耀神。我们不要因好奇而信;我们先信才见神迹。

2.为人

耶稣行神迹是让人得益处。

耶稣不为自己变石头为食物。耶稣不只给人生命,祂更要给人喜乐。这筵席不是没有饭菜,而是没有酒,酿的酒只给人兴奋一下,但不会永乐。酒用尽了,补也补不来。耶稣用水变的酒,喝不醉,没有害处,只有使人欢乐。

第九章  苦与甜(约2:10)

世界的甜实在又淡又苦;神给我们的似苦实甜。

一、世乐是先甜后苦

“人都是先摆上好酒”(10节)。让人先喝好的,让人先喝醉了就尝不出味来,才给次的。

葡萄酒是以色列人最主要的饮品,他们绝对不会预备不够的。但这最不成问题的竟然就出了问题:“酒用尽了”(3节)。人生的痛苦经常是在想不到的时候发生的。

世界会叫我们醉了,结果就是痛苦和死亡。

二、耶稣给我们的是先次后好

世界给我们的是先甜后苦,但耶稣给我们的是先苦后甜。

当我们没有世上的快乐时,主就赐我们更多的喜乐。许多人认为基督徒只有痛苦,而不能享乐。其实神的原则是先苦后甜,例如约瑟或保罗的经历。

第十章  被主使用的器皿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约2:6-8)

主所用的器皿,有石缸与用人。

一、六口石缸

石缸是卑贱的器皿,但器皿不分贵贱,经主使用就高贵。被主分别为圣,更被主大用:“倒满了。”

二、用 人1.不知名的人

他们是被主使用的仆人。

2.顺服的用人

他们虽然没有特别的知识,但他们绝对顺服:“他们就倒满了”(7节)、“舀出来”,“就送了去”(8节)。

※   ※   ※   ※   ※   ※   ※

耶稣出来传道,祂行第一个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祂的荣耀来……。”(约2:11)“加利利的迦拿”是人看不起的地方。耶稣就在那里“显出祂的荣耀来。”

当耶稣行完了这个神迹,显出了祂的荣耀,祂不会高傲看不起人,祂又与人来往:“这事以后,耶稣与祂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12节)

我们不要走马看花来读这个神迹。我们应当从这个神迹的各方面学习许多的功课。更重要的是要敬重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二〇〇七年八月三十日脱稿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