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改变的阅读指南灵修
虽然新书大量问世,许多属灵书籍也一直再版,然而在适当培养灵修技巧的方法与原则方面却没有相关的指导手册。灵修关键不在解经,不在讯息,也不在其重点文献,而是在上帝面前使心灵成长。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有助于使“里面的人” 与上帝相和的方式来灵修,因为好作品能使我们转向上帝的国度,帮助我们的性格在基督里成长。
灵修阅读优先注重圣经阅读
别让初次体验灵修作品的兴奋感转移了研经与默想的高优先性。要记住,圣经是圣灵引导所成,亦是上帝儿女的祈祷准则,“ 唯独圣经” 是上帝给人类的终极启示。在基督徒的属灵操练中,常常最需要恢复或大大调整的事,就是学习如何默想、敬虔地使用圣经。因为自宗教改革运动以来,许多基督徒倾向把解经压缩成一种历史批判的过程,按着自己的想法,把它看为只是作者写的内容。但是中世纪的学者修士却按如下释经诗词所归纳出的四重意义,把圣经看得更加丰富:
字义将上帝及先祖所行显于我们,
寓意则向我们显示信心隐藏之处。
道德涵义予我们日常生活之遵循,
灵意则指出我们终结冲突之所在。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有系统地在每一节经文里找寻这四重意义,但我们相信,圣经文本的原义或明显涵义也需要使用“象征主义”,以提醒我们关乎奥秘之处。同时,我们也必须使用其中的道德应用,而且有识于经文内藏之末世论的超越性事实。这种处理方式最显见于诗篇,它向来是聚会中最受欢迎、最常被使用的一卷书。
灵修不在乎技巧,而在乎态度
要留意观察我们的文化里面一些经常使我们取消或中断灵修的压力和障碍,简直像在发展“第六感” 一样,那些只是与发展属灵的渴求与洞察力非常相近的一种过程。那种过程是明显不同于想望更多讯息的好奇心,也不同于理性理解的知性挑战,因这态度会让人对讯息的好奇转变成愿意改过自新的意愿,并渴求“一改旧观”。当我们明白、顺服救赎训令而变得有基督形象时,也就超越了只是“治理全地” 的命令。
这是涉及“ 以不同的心态去认知” 的新方式。讯息式的阅读比较着重找寻问题的答案;灵修阅读则着重于活在上帝面前的根本问题。前者寻求透彻的理解,后者则满足于在感恩与钦慕中与奥秘者共存。再者,讯息式的阅读多属辩证与比较性质,因此逻辑很重要;然而灵修阅读着重于接受与顺服,而不是比较与批判。
讯息阅读具有剖析性,资料会被分解成局部或片段,以增加人们了解的范围和认知能力。灵修阅读则是乐意将一切主动权交与上帝,然后回想、赞叹上帝已成就的事,并以活泼动态的方式与上帝联合,好比一位船长邀请舵手站上驾驶台。因此灵修较有个人性,且涉及了顺服与舍己,并愿意以最深的决心和内在的纪律,来改变个人行为。这样“灵修日志” 的做法就成为改变心态并渴望立于上帝面前的一种记号。
因此,能促成性格改变的灵修,可能会遭遇激烈的属灵争战和深刻的情感冲突,它需要以耐心和灵里的温柔来对待,要靠着基督掌管我们的生命来维持灵里的喜乐,而且要避免不切实际地苦待自己。
灵修阅读有属灵觉醒的性质,重点在脱离文化沉睡,而不仅是改善心态
我们容易在自己的文化里“ 睡着了”,直到有一天去国外旅行,才讶然发现其他社会的生活与行为,竟与我们如此不同!使徒已暗示,基督徒必须从周遭文化心态和生活态度中觉醒过来,必须更新自己,而且诚实地向着上帝活( 帖前5:6)。这常常会引致一种心灵上的破碎,一种新的或更深刻的有罪意识,也可能使我们重新思量行事的优先顺序。然后我们开始发现,不同的基督徒虽然有同样的正统教义,却有着极为不同的属灵态度。
今日教会里会有这么多沮丧、困惑,其实更加要求基督徒具有“ 心态上的洞察力”,以避免发生像潘霍华(Bonhoeffer) 所说“廉价恩典” 的那些状况,而且要在上帝面前操练真正的敬虔态度。我们可能需要像当年的沙漠教父一样,离开城市四处旅行,或需要学习中世纪神秘主义者的探究精神,或需要像清教徒那般体验受苦,才能够深刻了解到基督教已世俗化至何等光景。
既然认罪与悔改是灵修的结果,而且灵修会使心被搅动得很不舒服,所以灵修阅读无法和娱乐性阅读混为一谈,因为灵修是进入深处的,甚至是激动的,不会任由我们安处在自己熟悉能掌控的范围里。
“ 心灵的病变” 乃表现为陷在诡诈、隐藏罪以及无力抑制犯罪的情况中。因此认信意味着需要承认上帝的圣洁,又需要忏悔自己的罪恶过犯。唯有牺牲能使罪人与上帝联合,而唯一能使罪人与上帝联合的牺牲,正是耶稣基督的牺牲,并且其他一切牺牲的价值都是由此而出。于是,认罪成为赞美、成为一种感恩祭。所以明谷的贝纳尔(Bernard of Clairvaux) 劝诫人:“ 要借着认罪,借着赞美的表白,使你一生都在表明他!” 我们当以赞美为衣饰,以认罪来恢复“ 内在美”,就能种下日后得荣耀的种子。
倘若你以为写《效法基督》(Imitationof Christ)的肯培过度严苛,会不会是你的生命缺少了忏悔?会不会是因为没有忏悔的行动而无法发出赞美?因为赞美是源自感恩,而感恩又是源自认识上帝之后的悔罪行动。
当代以“ 信仰为一信念体系” 的神学概念,是出自12 世纪费肯的约翰(Johnof Fecamp)这样的人士,他们把神学当作一种赞美、钦慕和祷告的事情,是由“ 默想上帝” 所触发的工作。
在悔罪中,我们会发现真实的自己,以及必须处理的自负心态。约翰· 欧文(John Owen)生动地描述了内心的深切醒悟,能带来一种对撒旦及罪恶的真实感受,促使人因此屈膝跪下。试探是一种深刻的真实,使我们需要从更多的灵修阅读中得着警醒和警戒。悔改是一种活生生的真实,需要圣徒相通里的支持、安慰和勉励。
因此,在我们经历了自己灵魂的失败和不诚实后,从而生出的一种极欲重设生命、重寻真实途径的渴望,将会强化我们欲向他人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心情。当我们能看出生命的深刻意义,就能产生更深的属灵智慧,甚至远超过先前自以为需要的范围。一旦踏上朝圣之路,并且远离现状,就能使我们走在一条“从乏味的长眠中觉醒”的道路上。当然,我们绝对需要很多属灵同伴。
灵修阅读有其步骤
身为基督徒,必须向上帝长久顺服,必须抵挡世人“速成文化” 中的那种急躁、不耐。求速效的灵修阅读难以改变生命、塑造生命,因此,匆匆赶完灵修作业是无益的,这不是阅读推理小说,不能抱着“速速看完” 的想法。
因为人总是很难掌握“ 合宜的速度”,所以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真实的情况,例如我们经常会想得比讲得快,讲得比做得快,做的又比自己所具备的能力还多、比自己能行诸般事务的性情更快。
在属灵上,我们必须减缓速度,花时间安静反省。我们需要有规律、固定的阅读时间,缓慢有度的步伐,即使一天只有二三十分钟亦无妨,把几行有益的文字吸收进心底,再把它们流经全身“血管”,内化成为自己的心思和态度。这比单纯为了好奇而急着浏览完毕有效多了。也好比许多教会面对的问题都是“如何将长执们的决定快速告诉会众”一样,因此,灵修阅读的问题是在于如何克制心思的不耐,不要被单单冀求资讯的欲望胜过。
除了时间,灵修阅读还需要空间,例如房间里设置一个祈祷“ 圣坛”。身体也需要一个舒服的姿势,或许是一张特定的椅子,一个能让我们放松的地方,并有为此灵修活动所营造的气氛。我们还可以在度假时安排灵修阅读,这样的属灵活动与操练,能使我们获得一种真正放松身心、开阔感受的体验。在洛杉矶高速公路上,一个有趣的广告看板上写着:“有了冰激凌, 每天都是个圣代(sundae)。”事实是,有了属灵阅读的滋养,每天都是主日(Su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