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使用的先锋——马礼逊灵修

作者:梁以宁 来源:网络 浏览:
寄居时期:1782 - 1834 在华时期:1807 - 1834 马礼逊可算是中国教会历史上“先锋中的先锋”:他是第一个到华的“更正教”宣教士,翻译了第一本华人采用的“更正教”新旧约圣经;给第一位信徒施洗,按立第一位华人牧师。 1807年,马礼逊环绕地球大半个圈,...

寄居时期:1782 - 1834

在华时期:1807 - 1834

马礼逊可算是中国教会历史上“先锋中的先锋”:他是第一个到华的“更正教”宣教士,翻译了第一本华人采用的“更正教”新旧约圣经;给第一位信徒施洗,按立第一位华人牧师。

1807年,马礼逊环绕地球大半个圈,从英国来到语言、文化、风俗,完全迥异,神秘而叫人心生畏惧的中国。他依靠神,强忍一切从外、从内而来的压迫与阻难,完成圣经翻译。立志在事奉岗位上尽忠,直到见主面。这种爱神、爱人的悲壮情操,马礼逊这个名字,对我们这些现代信徒,便不再陌生了。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出生的时候,正值英国致力开拓航运、殖民地和对外贸易的时代。东方大国是中国,这个国家有着当世先进的文明,其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却不为西方所认识。她的大门紧闭,皇室及官吏,对外排斥,自满自大。

那又是 一个冒险的年代,充满着机会。马礼逊于1782年出生于英国那森伯兰郡,父亲来自北方的苏格兰,双亲均是敬虔的基督徒。少年时候的他,放任妄为,几误入歧途。早年曾在一母舅的工厂做木屐铁圈工作,又曾加入旅行剧团,周游各地。重生得救后,勤读圣经,参加聚会,探访病人。17岁时有机会阅读当时两份有影响力的宣教杂志,内心萌生到海外宣教的渴望,只是他是八兄弟姊妹中最幼的一个,母亲最为宠爱;所以母亲去世后,才为未来作宣教士准备一切。1804年,他申请加入伦敦传道会(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很快获得接纳。马礼逊本想加入一个非洲宣教队伍,其后有多项印证,向他指示神是要把他安排到中国去。

恶劣的传福音环境

马礼逊接受了到中国的挑战。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前往中国。当时,中英贸易是东印度公司的专利。因为利益关系,该公司不愿意用旗下船只接载宣教士到中国,中国也不欢迎西教士。马礼逊唯有取道美国,转乘中立国的船只,环绕大半个地球才能到达中国,行程亦要花上九个月。1807年9月马礼逊抵达广州,时为清嘉庆12年,当时的马礼逊才25岁。

那时,中国政府对外人行使许多严苛规条,外国人只许留在特定地方,即广州城外珠江北岸一小块区域。在那除英国外,还有美国和荷兰共13个洋行。广州“十三行”即是这些洋行的遗址。洋行雇员的女眷亦不许住在广州,外商只好将家眷安置在当时中葡共管的澳门,但进出澳门都要缴纳苛重的人头税。外人又不许学习中文,违者学生和老师都会定罪。在此排外的心理下,传福音更是严格禁止。东印度公司除不许员工传福音外,亦不许马礼逊为其员工举行崇拜,唯恐被误会举行非英国国教的礼仪。澳门亦非“更正教”宣教士易居之地,因为有天主教教士的难阻。从这些背景可知,当时马礼逊希望在中国宣教,是何等难以起步。

工作的转捩点

1809年2月20日是个大喜日子。这一天马礼逊与住在澳门的玛丽小姐结婚,同日接受了东印度公司聘请他为翻译员的聘书,意味着从此可以明正言顺在广州居留。当然,同时受聘于差会及东印度公司,身份角色冲突,容易受到猜疑;但马礼逊已有心理准备,为了留在中国,完成使命,只有这样做。

加入东印度公司果然受到差会的质疑,马礼逊唯有去信差会解释。他说:“我曾经将我受聘的种种理由奉告:(一)令我可以安全留居此地(得公司名义之掩护);(二)此职务大有助益于学习中文;(三)所得薪金可以减轻英国教会在传教工作上之经济负担;(四)也许可令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不再仇视传教士,因为传教士现正为公司服务。”

在实际生活上,马礼逊还要忍受另一种烦恼,就是公务及事奉繁重,而圣经翻译却是他的首要任务,还要编写介绍信仰的小册子和单张。此外,他又负责编写《华英字典》,和一些有关中文文法的书籍,以帮助西方人学习中文;所费心神,实在不少。

这位给人形容为“严肃又毫无幽默感”的宣教士,像铁人一般,勤奋埋首工作,每日十多小时,渐受本地人爱戴,称他为“马老师”。不过,马礼逊心感“一心事二主”之难,盼望到南洋一个较自由传福音的地方事奉。主听了他的祷告,1813年,他的同工米怜牧师和夫人安抵澳门,从此成为马礼逊生活、工作和属灵上的知己好友。

由于澳门禁止米怜牧师居住,马礼逊就差派他们往南洋一带,顺道携带翻译好的新约圣经2,000本、《真道问答》5,000本及其他宣道小册一万本,在华侨间散发,并寻觅适合作宣教总部的地点。米怜夫妇后来在马六甲建立了“恒河外传教会”,在马六甲、爪哇、安保拿、槟榔屿及新加坡一带,做了很多福音工作。在马礼逊的倡议下,米怜在马六甲创建了英华书院,自任首任院长。书院兴办印刷业务,出版传教期刊和书籍,在传教及培训人才方面,均开创了新局面。

马礼逊一心只希望中国人信主,印刷书刊只视为一种有效的传福音工具,绝没想到对中国近代的报刊及印刷业,起了发扬及推动力量。马六甲的传福音基地出版了基督教第一份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The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米怜创办,以报纸形式出版,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先驱。马、米二人又自资出版了英文刊物《中印拾遗》(Indo-Chinese Gleaner),在欧洲发行,介绍中国、南洋一带的福音需要,在欧洲甚具好评。马氏在澳门亦自行出版不定期护教刊物,担任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志乘》的撰述员,在他的专栏内传福音、论述宗教道德,甚至言论自由。

先锋者的艰难脚步

或许有人说马礼逊在“直接传福音”这层面上,无甚建树,来华七年(1814年)才有第一颗“福音果子”,那是帮忙印刷新约的工人蔡高,马礼逊为他施洗成为第一位“更正教”基督徒。后来又在1823年按了第一位华人牧者梁发牧师。

 马礼逊来华传教,由于家眷不能留在广州,经常要受分离之苦;没有家庭生活,经常担心妻儿的情况。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不久即在澳门去世。妻子玛丽体弱多病,所以有六年时间,要携同两名子女回英养病。1812年,她返到马礼逊身边后未几即与世长辞。再过不久,其好友兼“战友”米怜亦逝世,成为他一生中极艰难的时刻,因为不但丧失了伴侣,也失去了同工。

1824年,马礼逊来华16年,卒得回国。在英国两年,马礼逊推动设立东方语文学校,又提倡组织妇女传教工作促进会,差派未婚妇女到外地宣教。马礼逊亦不时就中国问题发表演讲,及教授中文。南北奔走,风尘仆仆,以口以笔为中国的传教事业呼吁。1826年马氏举家返华;马礼逊知道东印度公司一日享有对华贸易的专利,英国的宣教士都不能来华,于是写信给美国公理会的国外传道会,呼吁他们差派宣教士到中国来。也许神的时间亦到,要增派祂的仆人来华,在马礼逊写信前的数星期,该会在纽约开会,并募捐了一笔钜款以备差派传教士到中国。再后来,美国的差会真的差派了裨治文及雅裨理两位牧师到华,他们在中国各有成就。

鞠躬尽粹死而后矣

马礼逊立志要死在工作岗位上。此时,52岁的马礼逊身体已呈不支,第二任太太亦体弱多病,必须回国休养。马礼逊虽然依依不舍,亦决定送妻儿回国,自己和大儿子马儒翰则留在中国。1834年8月1日,马礼逊终因久病离世,死前仍不肯放弃工作。他的遗体与元配妻子同葬于澳门。

时至今日,马礼逊所译的中文圣经,甚至《华英字典》已为更好的版本所取代。不过他的成就是独特的,因为这位“先锋人物”在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开展宣教,逝世之前,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专利刚好结束。1842年发生鸦片战争,西方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宣教士得以在多个城市自由传教,并使用前人,例如马礼逊所留下的资料和中文圣经,不像马礼逊到中国前,什么中文资料都没有。而马礼逊这位“开山先祖”,在中国及南洋一带打开了传福音的“缺口”;神所开的门,没有人能关上。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