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圣经》读后感范文灵修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9-07-27圣经
圣经——上帝之言,千万基督徒顶礼膜拜的那和华的教侮。当我看见它时,有几分敬畏,猜度着神圣的充满了宗教意味的文字。然而,作者以文字的形式,娓娓讲起爱因斯坦的圣经,我看见科学之光向我闪耀,我看到一个理性且充满智慧的大脑,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闯进了我尚未知晓的自然中……
大地有人。南方古猿询楼着毛茸茸的身躯站了起来,手持硕大的圆石,砸向地上的坚果,坚果碎了。他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阳光透过树丛洒在他身上,洒满了这片中非东部的原始森林——这是500万年前上世纪的阳光。随后,大地上又进化出了许多“人类”:能人,直立人,智人。自然要人类统治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及地上潜行的一切爬虫。事即这样成了。=
就这么简单?我问自己。不,你混淆了宗教与科学的界线,科学的每一步都需要证明,需要严谨的退辑,这是何等复杂的生命进化过程,“圣经”告诉我。是啊,生命简单吗?世间有地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空应中能生出一个原生单细胞动物,更是天地的造化;此乃无中生有,竟孕育出俗世,流去几十亿年的光阴。何况人,有十万位的遗什密码,几十亿个细胞组成,高等得自己元法看济自己的秘密。这需经过多少次遗传、变异、进化,经过多少岁月的淘汰、考验?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是人而飘飘然了。我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几十亿年生物进化中最高等的物种,自然界给予我各种权利。我能阅读我生来不知道的历史,我能神思飞驰,想像47亿年前地球诞生的情景,我能跨越时空,领略中国的古文明。这一切,不都很神奇、很令人诧异吗?
手中拿着妈妈从张家界带来的三叶虫化石,冰凉,类似玄武岩的较软质地,黝黑的石头表面闪着晶莹的亮点。它深邃地静静地伏在那儿,不屑一顾我幼小的年龄,它用无形的目光穿过我的大脑,告诉我它是五亿年前的生命的化身。它那清晰可见的甲壳及其表面的纹路,同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连在一起,乍一看,竟像进化祭品。我摇摇头,又默认了。我不相信——它脆弱的身躯似乎承担不起寒武纪的重责,供奉不起漫长的历史。
这,就是大自然淘汰的'遗迹。三叶虫灭绝了,它们曾经繁盛而遍布全球,但更先进的物种终究会替换它们,比如人类。这是“天意”,任何力量都无法匹敌杭衡。我心中掠过一丝恐惧,恐惧自然的发怒和它可怕的惩罚。
爱因斯坦说:“我不相信上帝掷散子。”上帝可能不会,但自然会。鼠疚、维苏威火山和庞贝城、致命的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赫然写在《爱因斯坦的圣经》里。我仿佛看见自然露出它原本的狰狞面目,一个突发奇想使它轻轻一抬手,就阻挠了地球上生物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它阴险地笑着,说道:“我可以创造你们,也可以毁灭你们!”
这才发现,上帝和自然有着相同的本领。上帝同样可以创造万物,统治一切。只不过它更神化、更慈祥,自然则有更多的残酷性。宗教与科学的相似之处便在此。宗教就是古人无法探索自然奥秘又渴望真理,从而通过精神上的探索和觉悟,以求慰藉。科学则是客观地观察事物,寻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读完《爱因斯坦的圣经》,我懂得人死后没有生命,更没有来世,只有虚无,纯粹的虚无。我们的身体化成飞灰,细胞中的原分子逃逸到外太空的荒芜处。人生短暂,唯一所能做的便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思考更多的问题,做更多的事。我们渺小、软弱却又坚强。自然依旧遵循其特有的法则,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规律,多少科学家曾试图找到自然的规律,希望自然像循环小数,周而复始。其实何必去苦苦寻觅呢?“顺其自然”便是最根本的道理。自然永远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深奥、诡秘、变幻无常,如同在茫茫黑夜中行驶,有走不完的路,却一定要走下去,之后的路我们无法预料,只能想像。我们猜时了几条路,却仍不知何去何从。我们是生活在自然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可怜人儿,只是乘着方舟随波逐流在自然的大海中。
难道我们就这样向自然低头,等待命运?我们就这样继续践踏自然的生命之链?破坏自然,就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自己的手去打别人,过分了反而会打疼自己的手。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是在给后代埋下祸根,还是对自然的挑衅?答案是肯定的,这样做是自食禁果。保护自然才能利用自然。面对支离破碎的黄土地,面对非洲被艾滋病感染的大批幼童,我们深深知道,地球是我们仅有的家园,是自然养育了我们。
《爱因斯坦的圣经》,一部发人深省的科学圣经,读过之后,才惊叹自己的无知、世界的复杂。掩卷长叹:原来,生命是如此美丽!
【《爱因斯坦的圣经》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爱因斯坦的圣经读后感范文1600字
2.圣经读后感范文
3.《圣经》的读后感范文
4.圣经英文读后感范文
5.圣经的读后感范文
6.《圣经》读后感范文
7.《圣经》读后感
8.《成长圣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