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精神的荒原灵修
您当前看到的这篇文章共计有10180个字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浮躁的社会,精神的荒原
典型症状
社会在转型,经济在飞跃,可是,一种叫浮躁的社会病,也在弥漫。典型症状就是,渴慕名利,贪图虚荣,崇尚享乐,爱攀比,无止境,心迫切,路不正,时常表现为心里盲动、无底、焦虑、不宁。
几乎每个领域都被感染。连空气也变得不再清新。人们似乎身不由己,呼吸一口,都有可能随着浮尘躁动起来。
先看官场,一些地方为攀比政绩,不惜转动数字魔方,编造当地的生产总值和其它一些指标的假成绩。
为显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就,不惜强迫命令,大搞“示范园区”、“万亩基地”、“企业联姻”,花样叠出,劳民伤财。
为招商引资,不惜花巨资到处“考察”,绕开“政策红灯”,用超乎想像的“最优惠”待遇,吸引外资投资,常常却是竹蓝打水一场空,甚至得不偿失。
为加速实现城镇化,不惜强令“圈地”,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新扩建的城镇往往有场无市、百业萧条。
再看企业,浮躁催生“泡沫”。有些经营者不踏实练内功,不研究市场规律,往往头脑发热,到处贷款或是拼命兼并,追求高速度,盲目铺摊子,求大求全。企业一时间看似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但因根基浅薄,撑不了多久。一遇市场风吹,便“匆喇喇似大厦倒”。
曾在国内红极一时的“巨人”集团之倒地、“三株”集团之病蔫,就是教训。
一些企业不花力气抓经营和管理,却不惜血本,把赌注押在广告炒作上,企业效益虽立竿见影,但华丽的衣裳终究裹不住孱弱的身体。成本和质量上的“贫血”,使得企业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科技学术界,也无法沉下心来醉心学问。一些科研人员总是“心有旁骛”,热衷追求科研的数量和速度,在低水平上重复,而且人为夸大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等级。“重大突破”、“世界领先”、“世界首次”、“引起国际轰动”之类的最高级修饰词语满天飞舞。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国家设立的两项科技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却曾连续三年无人问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一位负责人,曾在报上公开举例,对浮躁表示担忧:沙尘暴在什么条件下起沙和向下游刮送,是一个科学难题。可有关方面投了一点钱就要求立竿见影,拿出成果。于是,组织东西两个考察队,匆匆考察一圈,就公布了许多不负责任、甚致被同行笑话的结果,以至一位科学院院士打电话给负责部门,深表诧异。
一些新闻媒体也乐于媚俗,推波助澜。受利益驱动,追求看点、卖点,挖空心思、捕风捉影地爆炒俗不可耐、毫无意义的名人轶闻、绯闻。某些记者的目光,总是紧盯女明星们外泄的“春光”,把粗俗当通俗,把“追星”当创新,把大众文化等同于“大腿文化”。
在市场化的旗号下,文坛也不惜斯文扫地,到处流行“美女作家”的青春贩卖,赤裸裸的宣泄,涂上了利益的色彩,让文坛变得混浊。出版商们用放大镜,在字里行间寻找着经济效益,文人们心花怒放、不负责任地数着稿费。
歌坛也不例外。大陆一位著名音乐人,已多年不愿培养新歌手。因为许多找他的人,都没有准备潜下心来学艺,也没几个会弹琴,只希望名人将他们一夜捧红。有的甚至一见面就问他:“老师,我怎样才红?”他总是哭笑不得:“你自己买瓶红药水涂满全身,不就红了?”
更有甚者,官场腐败杀而不绝,市场上“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娱乐行业淫风杜而不绝,诈骗掠夺在一些地方也非鲜见。
痼疾何在?
躁者,不冷静也。此种心绪,是人皆难免的一种心理状态。世上没有永远冷静之人,但如果浮躁成为一种群体特质、一种社会氛围时,它就是社会瘟疫,贻害无穷。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正在成功地从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随之嬗变。曾经贫穷和被禁锢太久的中国人,一下走出封闭的天地,得知世上还有另外的活法,在吃、穿、住、行和其它享乐方面,还可以如此丰富多彩。许多过去想也想不到的各种花样,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只要有权有钱,一切都可能实现。
于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就像吹进空气的气球急剧膨胀起来。“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圣经《约翰一书》2:16),得以充分释放,人的七情六欲被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所调动、牵引。
象征一切物质财富的“钱”,成了撬动世界的杠杆,成了很多人心目中梦寐以求、顶礼膜拜的“偶像”。“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古话,在不少人身上重新应验。
“钱”成了人们最有兴趣的游戏,迅速致富、迅速出名,似乎成为社会衡量成功与否的圭臬。以何种手段、靠哪条路径,已不被人在意了。于是,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到处寻找求钱求名的机会。人们似乎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甚至不问来路,只求捷径。一遇诱惑,头脑发热;看人得势,心中不平。
十几年来,乘上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水准已是翻天覆地。但人们似乎永无知足的时候。很多人不纵比自己的过往现今,却爱横比与他人的差距。于是欲望的黑洞,永远不能填平。
农村人是草房换瓦房,平房换楼房,有了楼房又想住进城市。城市人有了“五子登科”,又恨不得很快就有六位数存款。找了份工作,又想当公务员。当上科长,又盯上处长。
当官的嫌工资低,办企业的嫌权力小。在国内享受尽了,又想留洋。好像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却又在拼命念。
一些“成功人士”,常常腆着肚腹出没于办公室与海鲜楼、歌舞厅、桑拿房、茶馆之间,八小时之外,再也闲不下来。偶尔坐下来看看电视,也一定把摇控器抓在手里捏来捏去,每个台看不上三分钟,就会更换频道。
至于婚姻,往往等不到墙上“喜喜”褪色,就已经又一次在酒楼的婚宴上,重复过去说过的关于天长地久的谎言了。在他们看来,现在是改革年代,万象更新,为什么老婆不能更新?
彩票投注站人流不断,都在伸长脖子,梦想暴富。满街上也随处可见,人们掂着手机说个没完,甚至会在街上跺着脚大声对骂。
在浮躁中,人们生活的节奏似乎加快,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就像一辆公交车还没在站台停稳,无秩序的人流就已前胸贴后背拥了上去。
向上之心原无可厚非,“人往上走、水往下流”,属情理本份。既生在世间,就不可能远离名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取名取利是不是有“道”,是不是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冲动冒进,甚至损人利己、铤而走险。
而中国社会的问题症结恰恰在此。一些人的精神已被物质阉割,实用取代了理想,势利取代了人性,金钱冒充真理,名和利的诱惑像火一样炙烤着心灵,欲望的煎熬掏空了灵魂。
正如圣经说:“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各书》1:15),“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加拉太书》5:7-8)。浮躁正在渐渐将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淹没。
对症下药
浮躁虽不足以掩盖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但浮躁毕竟成了瘟疫性的社会隐患。如不认真面对,及时遏制,就会患在当前、忧在长远。
其实,近些年来,政府各有关方面也都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尽力制止和克服浮躁这一不良现象,只是收效甚微。2001年8月13、14日的《科技日报》连续两天,分上下两篇,发表了题为《综述: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浮躁”》一文,拿科技界的浮躁率先“开刀”。通过大量事实,解剖“病灶”,敲响了警钟。
其后,国内一些重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一直没有停止“力戒浮躁之气”的呼声,认为浮躁之气是思想不正、党性不纯的表现,并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要求人们努力从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和利益的泥沼中超拔出来。
但是,实践看来,靠口令式的吆喝,已无法勒住脱疆的野马。号召和说理,并没有让浮躁冷却下来。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强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个劝勉某种程度上适应于治学态度,但也无济于社会浮躁。
有关方面也有不少惩戒措施,固然,非制度无以束人,无惩戒不能匡正。但对明知故犯和遇到红灯绕道走的人,制度和惩戒有时显出难堪的苍白。因此上述的呼声和要求、制度和惩戒,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浮躁”虽有时代和社会的导因,但它毕竟属于“心病”范围,源于与生俱来的贪图。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它便立即滋生。法制常显得束手无策,道德规范也无法完全约束。
人们陷在名利的泥沼中,恰恰是因为不能自拔。别人再怎么要求、呼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还是无力左右自已。
那么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受造物只有在谛造者那里才能找到答案,找到归宿。唯一出路就是,人需要归向心灵的故乡,心灵需要超人的主宰——上帝的拯救。
这几年来,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只有上帝能使人“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帖撒罗尼迦前书》4:5)。我在美国认识很多基督徒,有的人没有正式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更谈不上有各样保险。可是,从他们脸上找不出一丝忧愁。
他们总是那么平安喜乐,背经唱诗,一片虔诚;待人处事,一片热诚。因为他们的心门是向上帝敞开的,心灵被逐步净化,曾经躁动、疲惫的心趋向了安静。
这并不是说,基督徒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不是不挣钱、不用钱,但他们不贪不恋。他们“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腓立比书》4:12)。因为,人“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7-8)。
他们不把目光落在今生,因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人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来书》9:27;11:13)。他们知道,“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干,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雅各书》1:11)。所以,他们把上帝的话,当成“脚前的灯”,谨守自己,心中憧憬和寄托的,是永生的天堂。
其实,这付诊治浮躁的处方,几千年前就有了,只是我们不信而已。如果你打开圣经,真心实意按此方子抓药,就一定会药到病除。
没有超越性的信仰,就没有心灵的升华,唯有基督的真理才能引领人们走出精神的荒原,这是当前中国人之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