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BABEL)灵修
您当前看到的这篇文章共计有2010个字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巴别是城名,是宁录(Nimrod)在古巴比伦的示拿(Shinar,即苏默)所建的重镇之一,其名与以力和亚甲并列(创十10);据巴比伦传说,该城由玛尔杜克神(Marduk)所建,约于主前2350年被撒珥根(Sargon)所毁,并将废土运往亚加得(Agade;即亚甲)建造新都。创十一1-11记载巴别城和其高塔的建筑史;并将巴别解释为“变乱”或“混合”的意思,这是一般语源学基于一相似的希伯来字根 Babal 所得的解释。巴别也因此成为语言分别而产生之变乱的同义词。巴别的建设展示人性的狂傲,而语言的变乱正是神施行的惩罚之一。
至今仍未有考古的证据确定第一王朝之前(约主前1800)在巴比伦有城市的存在。但巴比伦的传说,和约主前2250年的亚加得王沙卡利沙里的一份文稿,均提及该王曾重修巴比伦的庙宇之塔(Ziggurat,金字塔型庙)。这暗示了在更早时该处有圣城的存在。撒珥根的行动可以确定这点。“拿烧过的黏土作砖、又拿石漆(黏泥)当灰泥”(创十一3)也证明是早期的做法。石漆可能是从赫城(Hit)沿幼发拉底河浮流下来的。
“巴别塔”这名称并没出现在旧约中,但常被用来描述与该城和其信众有关的塔。那塔本要成为一座很高的标志,但一般认为该塔跟那城一样从没竣工(8节)。塔的款式为筑在台上的庙宇式塔,或作多层式的金字塔庙;这款塔于主前三千年期早期在巴比伦开始出现,它的雏型是一座底地或庙台,承着殿堂,筑于城中大庙之间。沙卡利沙里之后,最早提及巴比伦金字塔庙的,是在主前681至665年由以撒哈顿王(Esarhaddon)重修的;苏默文称之为 'Etemenanki' ──“天地基台之建筑物”,其“顶”“达天”;与玛尔杜克神以撒基拉(Esagila)之庙亦互有关连,因后者为“其顶是〔在〕天之屋”。这种庙宇设计很可能沿袭一些更早的模式。
上述的塔在主前652至648年的战争中严重被毁,到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605-562)再度重建。该重建物的部分遗迹于1899年由高杜威(Koldewey)发现。而古历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约主前460年游览时所描写的亦是此塔;有被鉴证为主前229年的石碑,上刻楔形文字也论到此塔。凭这些资料可勾划此塔后期的形状。底层的平台为九十乘九十公尺,高卅三公尺。上筑五层平台,各高六至十八公尺,面积逐层递减。顶部盖以神庙,是为神明降临与人类交往之处。庙的通道为斜坡或阶梯。有后期的巴比伦七层式金字塔庙的图则显示,建筑的规格是塔的高等于底层的阔,而顶部的神庙呈正立方形。除此以外金字塔型庙亦被发现于吾珥、以力、尼尼微,和其他在亚述和巴比伦的地方。
座落巴比伦城的金字塔庙在主前472年被薛西(Xerxes)摧毁。亚历山大虽曾清除瓦砾准备重建,但他一旦离世工程便搁置下来。随后当地居民挪去砖块,以至今天 Etemenanki 的遗址只剩一深坑,其深度恍如原建筑物之高。
历代均有客旅试图确定巴别塔之所在。有人认为它位于上述的遗址;有人认为它位于巴比伦城西南偏南十一公里的波希帕(Borsippa),该处仍可见一金字塔呈玻璃状的遗迹,相信是新巴比伦期所遗下的。另有人把巴别塔遗址定于巴格达以西的杜古里加苏,不过该城约兴建于主前1400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创世记第十一章是一份可靠的历史记载,而所记载之古建筑物已无从稽考。
有学者认为雅各在异象中所见的梯子和“天的门”(创廿八11-18)是与昔日在巴别所建的那种金字塔庙有关。
根据创十一9,人类语言的变乱和日后的散居,是因耶和华干预巴别塔的建筑而导致的。事情可能发生于法勒的日子(创十25)。(列国名单;创十)
巴别成为了人的骄傲和他必然的败落的一个表征,恰如巴比伦城在其历史中一样。在神学上,巴别亦意味着人和万国在与神隔离的情况下的混乱和关系破裂。这些后果必会在神最终的国度中被扭转。然而徒二4提及的方言或舌音(参:16-21节对约珥书的演译),只限于犹太人、外邦归服犹太教者、和主要操亚兰语和希腊语的人民,这些方言是否不等于当时的“外国话”,则未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