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要不要遵守民间的节日风俗习惯随笔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
基督徒要不要遵守民间的节日风俗习惯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5-16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请问基督徒要不要遵守民间的节日风俗习惯,如春节、清明、端...

基督徒要不要遵守民间的节日风俗习惯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5-16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请问基督徒要不要遵守民间的节日风俗习惯,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对我们的信仰有无仿碍?    节日风俗是生活中不可侵害的一部分。从消极意义上看,除非基督教思想能够溶进中国,在华人的生活文化里生根,否则就仍然不能在黄土地上深入人心,而不再被视为“洋教”。从积极意义上看,传福音本身不能仅仅是在个人层面上——不是要信主的人脱离社会的传统文化,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在根本上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将人类群体文化的重心转向神;否则,基督教就只能永远处在社会边缘,退化屈居为一种社会次文化了。这样,基督要面对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过节,而是怎样过节,使传统的节日具有新意,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文化承载的有效媒介。
    基督徒不需要只自居于防御自卫的消极被动状态,生怕被民间节日风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污染,完全可以积极主动,以基督精神去对待和转化节日风俗。早期教会将异教迷信的太阳神节转化为圣诞节,既认同妆时民俗的庆典习惯,又成功地将基督教信仰表达为大众能共鸣能接受的节日,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其实在中国节日风俗文化中,很多理念都深具人生智慧,并非全迷信有关。基督教可以与之相通,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中国人的经验来传福音,使节庆基督化。例如:
    春节——辞旧的感恩、守岁的自省、新春的祈福,除旧迎新,都能直接用来表达福音的信息。大多数教会早已这样做,而且形式上各自创新,很受欢迎。
    清明节——踏青扫墓,提倡孝敬先人,纪念先辈,本来就是圣经的教导。有的教会特意选择天气明朗清新的清明节,组织信徒郊外扫墓活动,既有纪念意义,又是健康活动。基督教的扫墓礼仪,让社会认识到教会慎终追远的敬祖方式,令社区众人刮目相看,知道基督教会也是中国人自己的,绝不是数典忘祖,信奉洋奴哲学。
    端午节——吃粽子记念屈原,对宗教信仰来说是中性的。有的牧者从屈原的绝望谈到基督给我们的盼望,谈基督教对自杀的看法,谈基督徒怎样爱国等等,效果十分下面积极。至于龙舟竞赛,在历史传统上早已发展成为健康的体育比赛项目,今天我们是否也能加以灵活运用,来设计教会的青年体育活动。
    中秋、重阳节——亲人团圆的美好,可用来作教会团契的肢体关怀,更可以借赠送月饼、水果、鲜花、慰问信……给老人院、孤儿院、医院等机构,为受灾地区、贫穷国家捐款,为失学獐筹集助学金等活动,来关怀社会,表达基督的爱心。嫦娥奔月等神话表达了中国人对永生的渴望,对自由美善的追求,正可以用来回应基督教的信息。此外,教会可以组织赏月活动、重阳节登高活动等,不但提供肢体彼此相交的机会,也可以一起来欣赏和赞美上帝创造宇宙、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还有其他节日,我们都可以发挥神赐给我们的想象力,遵照圣经的教导,结合生活实际,发扬集体智慧,作丰富多彩的创意发展。
    除了宗教迷信的诸神诞生日,大部分节日风俗都可以基督化。追溯历史承传、联络乡土情怀、表达盼望的神话想象,以及对生命的欢庆和感恩。是中国民间节日风俗的核心价值。重视礼仪,庆祝节日,我们以教会活动转化民间节日风俗是大有可为的。 

4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