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和世界之间随笔
在金钱和世界之间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8-10-05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根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劳肯干,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便变得贪婪冷酷,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带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做成他的木偶像,然后将那木偶像模拟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仇恨和诅咒的威胁信被送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不告他的行径,而将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中迁出,说:"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内,我的儿子无法安眠!"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众叛亲离中度过。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瘦得像木乃伊。医生们向他宣告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一个。这时他才开始颌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去剧院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他开始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
后来,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如何把巨额财产捐给别人。起初人们并不接受,说那是肮脏的金钱。可是通过他的努力,人们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诚意。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行将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头元,从而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而建成的;1932年中国发生了霍乱,幸亏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才有足够的疫苗预防而不致成灾;此外,洛克菲勒还创办了不少福利事业,帮助黑人。从这以后,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为金钱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散尽,才重返生命的正道。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做到这些,享年98岁的洛克菲勒无憾了。
我们无须像洛克菲勒走一生的弯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我们只要不远离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钱所仅没,那么世界就属于我们。而那颗不被铜臭站污的心,就会如天上的明月晶莹剔透,与关丽的世界交相辉映。
注:
太16:26“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约壹2:15-17“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象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诗90:9,10“我们度尽的年岁,好象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 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诗 1:1-3“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坐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