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简论随笔

作者:黄晓远 来源:新浪博客 浏览: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马可福音》简论 马可福音似乎是四福音中的“丑小鸭”,不太受重视。但是马可福音在福音书中占有一席之地,证明定有其重要性和...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马可福音》简论

马可福音似乎是四福音中的“丑小鸭”,不太受重视。但是马可福音在福音书中占有一席之地,证明定有其重要性和独特性。

    青年人尤其需要读马可福音,不仅是因为这是一卷青年人写的福音,更是因为青年人可以因着这本书看见事奉的路,建立事奉的人生观。

    马太给我们描绘的弥赛亚画像是王,他的身分是最高贵的,他职分是最尊严的,他的使命带着恩慈。而马可给我们描绘的弥赛亚画像是仆人,除掉了他的尊贵,惟独献身于他的工作。本书讲到主作仆人是耕牛式,就是极其辛勤劳苦的。这卷书可以说是工作的福音,服事人的福音。

    本书是四福音中最短、最简单的一卷,简洁有力地叙述基督的生平。它的独特,不仅由于其直接、生动的风格,其内容也是原因之一。

    温恩泉说:“马可福音里有一股生气和气势,能紧扣基督徒读者的心弦,使他渴望效法他圣洁的主的事奉。”

    伯尔纳说:“这是一部行动的,迅速的,活泼的,生动的福音书。”

这种风格对当时的罗马人及现代人尤其合适。

 

一、作者

马可·约翰。

马可是他的罗马名字,约翰是他希伯来本名。起先他两个名字并用,后只用马可,可能为要接近外邦人。

圣灵并没有选择十二使徒的一位来写第一部有关忠心仆人的福音书,却特别找了一位最年轻的人,写下一卷最古老的福音书。一般认为,本书是福音书里最早的一本,约翰福音是最后一本。一个少年人写了最早的一本,一个老年人写了最后的一本,十分耐人寻味。我们研究一下马可的生平,就可以略见圣灵用意之一斑。

  

1、富少马可

在跟随主的门徒中,马可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至少是小康之家。他是“劝慰子”巴拿巴的表弟。他的母亲马利亚是一位忠心事奉主的女徒,当时由于她在耶路撒冷有自己的楼房,主和门徒曾经常在她的楼房聚集。使徒彼得在监狱中被天使救出后,就“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的家去”(徒12:12)。马可是富家弟子,家有使女(徒12:12-17)。大多人认为,与主耶稣对话的青年财主就是他。

  

2、逃兵马可

一般认为马可就是那赤身逃走的少年人(14:51),这是他在书中谦逊的署名。这是幅狼狈的图画,马可在这十字架的路上不至一次当逃兵。当他跟随保罗和巴拿巴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马可在半路上开小差(徒13:13)。为了马可的问题,保罗与巴拿巴宣告分手(徒15:36)。

 

 3、胜者马可

他的反败为胜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使徒彼得称之为属灵的儿子(彼前5:13)。二是使徒保罗重新谅解、赏识、重用他。保罗在罗马监里写信给歌罗西教会众圣徒时,特别交代要“接待”(原文是欢迎)那曾被弃绝(保罗弃绝他)的马可,因为主在马可身上做成了他的工。不只如此,保罗写信给腓利门的时候,也提到:“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都问你安。”(门24)

马可不仅被两个伟大的使徒赞美,更有神自己印证,他为主所受的劳苦。神的灵又充满他,使他在超自然的默示下,写成这本叙述救主生平的宝贵福音书。

这位曾经一度因退缩而离去的青年,如今得到了何等不朽的荣誉。最后,终于勇取地为主殉道,至死忠心于那位最爱他的主。他被愤怒的埃及人钉得半死,拖过几条街道,扔进地牢烧死了。

感谢神,过去的失败可以被后来的忠心弥补、勾销、涂抹,这对我们有过失败的人是多么大的安慰!

 

二、时地

1、时间

本书写作时间富有争论性。有主张在主后50-52年,也有主张在主后57-60年,或65年。

较多圣经学者认为是福音书最早成书的一卷。

2、地点:罗马。

从1)15:21提及西门的解释,是鲁孚之父,肯定了第一读者熟悉这人,参罗16:13;

2)书之彼得囗吻 ;

3)书内之拉丁词语:涉及到希伯来文的,马上就翻译出来。如:“半尼其”(可3:17);“大利大古米”(可5:35-43);“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可5:34)等。

4)历史背景均指出罗马为着书地点。

 

三、目的

指出耶稣基督是旧约预言之神的仆人——弥赛亚(参10:45)。这本是以色列之使命,然而他们失败了,在耶稣身上才能成就。

 

四、特色

1、以行为主:记载主耶稣的行比言多,共记有十八件神迹,只有一篇论谈,三个比喻。此一则符合书之主题——弥赛亚仆人的形像;二是流露出彼得的印记,他重行动。

2、以仆为主:指出主为神的仆人,故无家谱或早年身世,只有殷勤作工的记录(参亚3:8;赛53:1;腓2:8)。书之钥字——“就”字用了四十多次,第一章就用了十次,中文有时译为:随即、立刻、即时、连忙、便等,表现出“行动福音”的特点。

3、以画为主:每事均刻画入微,使读者如身处其间,享受个中乐趣。非常生活化的描述,整个的环境仿佛就是我们今天所亲临其境的。这类描写在全书中,可以信手捻来,随处可得——

    衣服:骆驼毛的衣服、皮带、草鞋、袜子、鞋带、新布、旧衣服、衣裳子、漂布、里衣、麻布、紫色袍子……

    食物:蜂蜜、酒、饼、蔬菜、碎渣、醋、酵……

    人物:雇工、用人、看门的人、使女、护卫兵、百夫长、渔夫……等等。

4、以死为主:全书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来专记受难周的事迹。

 

五、主题:神的仆人——事奉与献祭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10:45)。

对于想作主忠心、良善,又有见识的仆人,这卷马可福音实在是本有价值的事奉手册。 

1、事奉的资格

1)必须是神的儿子

2) 必须有圣灵恩膏

3)必须受深刻造就

2、事奉的形像

1)卑微

    我们从马可福音的省略之处,看见作者所要描述的是一个卑微的仆人:

A.没有提到家谱,没有提到童女怀孕,没有提到主的降生。很明显,一个仆人的身世,是无人注重的。

B.没有提到博士来朝。一个仆人无须有人来朝觐。

    C.没有提到登山宝训。马太用三章的篇幅,记载主的登山宝训,就是国度宪法。一个仆人没有国度,所以也不需要制定法律。

    D.除了主受讥诮的那次外,从不说主是王。

    E.没有说他的工作在他死时完成了。在约翰福音19:30他说:“成了!”马可福音却没有。一件工作的完成,不是由仆人宣告的。

    2)殷勤

3)谦卑

    3、事奉的源泉

    以赛亚先知告诉我们得事奉能力的秘诀,“得救在于归回要息,得力在于平稳安静。”我们如果仔细看我们的主,便会发现,他虽然在人中间忙碌非常,但他更常退到神面前去。这种特别的记载在本书中有十次。

(1)1:35-36,退到父前得安息;

(2)1:42-45,不显扬自己的名声;

(3)3:7,不肯受拥戴;

(4)6:6,不争竞不喧哗;

(5)6:30-37,到旷野去歇一歇;

(6)6:46,不肯利用群众心理;

(7)7:24,默默退隐;

(8)9:2,登上高山;

(9)11:11,远离传统,跟随神的旨意;

(10)11:19 ,在伯大尼得着安息。

主除了殷勤作工,他还与父常有交通。

    4、事奉的金律

    可12:29-31是一条“黄金律”。这条金律首先让我们看见,事奉的态度是尽其所能,用其所有——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其次让我们看见,事奉的动机是爱——爱神又爱人。“爱”是主服事的动机。

一个真正的事奉者,应该:头顶“苦”,脚踏“死”,胸怀“爱”。

 5、事奉的高峰

属灵生命不是以成熟为最高目的,它的最高目的是把生命给出去。

本书特别注意主“受难周”的行径。我们凭着自己个人都是要做主人,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坐在宝座上;但主却为我们舍己,十字架上他舍命,服事了世人。

 6、事奉的荣耀

整个马可福音是叫我们看见一直往下走的路,降卑的路。作仆人的就降卑,就是站稳自己该站的地位,不出头,只是你是一个听命的人,甚至听命到了一个地步,连自己都交出去。基督徒追求的路乃是往下的路。

    他降卑又降卑,我们的主,甘为众人的奴仆,在门徒的脚前为他们洗脚。当门徒辩论谁大谁小的问题,我们的主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能够在门徒脚前的那个人,一定是最大的。你我今天如果能洗弟兄的脚,那么我们在他面前就是大的。

在十字架上,他把命舍了,用他的生命来服事全世界所有的人。今天你我能够在他面前,是他服侍我们的结果。十字架似乎是生命最深的谷底,但是马可福音的最后却是一幅荣耀的图画——复活,这是马可福音辉煌的结尾!

但愿主恩待我们,叫我们看见马可福音那位神的仆人,和他一同受苦,也要和他一同得荣耀。

 

 六、大纲

1、神仆的背景(1章1至13节)

1)神仆的先锋(1:1-8)

2)神仆的预备(1:9—13)

2、神仆的工作(1章14至2章17节)

1)第一次循环布道(1:14—1:45)

2)第二次循环布道(2:1—17)

3、神仆的被弃(2章18至8章38节)

1)被弃的初期(2:18—4:33)

2)被弃的后期(4:34—8:)

4、神仆的训练(9章至10章)

5、神仆的受苦(11章至15章)(受难周)

6、神仆的复活(16章)

 

附:因着读经群需要,网络收集整理.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