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作门徒【转载】随笔

作者:网络收集 来源:新浪博客 浏览: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一个人蒙召作门徒意味着什么,主耶稣的呼召意味着什么? 一、呼召的绝对主动性 在犹太拉比的圈子里,门徒都是自己选定夫子,自愿...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一个人蒙召作门徒意味着什么,主耶稣的呼召意味着什么?

一、呼召的绝对主动性


在犹太拉比的圈子里,门徒都是自己选定夫子,自愿加入他的流派的。保罗就是迦玛列的门生。

但耶稣呼召人,主动权却完全在他手上,西门、安德烈、雅各、约翰、利未、腓力及其他使徒,都是耶稣个别呼召来跟从他的,就是在那个富有而年青的官来到耶稣跟前,问了“良善的夫子”一个重要问题时,耶稣也向他陈述作门徒的重大代价和彻底的要求,末了还加一句:“来跟从我”。

或许有些人被耶稣伟大的人格、优美的教训及行神迹的能力所吸引,因而愿意接近耶稣和他的门徒,但耶稣总是向这些人提出他极高的要求。有时这些要求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高了,有一次他们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约6:60)于是离开耶稣去了,只剩下十二使徒。他们是父神特别赐予他的(参约17:9),虽门徒们有独特的个性和背景,但在父神及基督主动拣选呼召这点上,所有主的门徒都如此。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5:16-17)

对此,有两点需注意:

1、我们以自己为基督个别拣选的门徒时,应改变对主的态度,也应有更大的动力去作主的工。一个获选为本国代表前往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的选手,在面对比赛的整个态度和处理方法上,与一个自己前往奥运会参赛的人会大不相同,前者会忘我地投入,因他有被选上的荣幸,他会有比任何一个最热心的游客更强烈的责任感。

今日教会充斥着太多自以为“选择了基督”或自选加入一个教会的人,以致令教会受亏损。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想法将导致灵命夭亡,或至少萎靡不振,只有把自己当作基督所拣选、托付、呼召的人时,才有责任感,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使徒们清楚知道这神圣的责任(参林后2:17,4:1;罗1:1、7;帖前1:4;林前6:19),因为他们深深体会神的呼召、基督的主动和圣灵的工作,他们才有力量勇敢地作见证,在患难中忍耐到底,过与蒙恩相称的生活。

2、基督呼召我们过一个群体的门徒生活。他要求我们不单与他分享生命,也要在爱中与弟兄姊妹彼此分享,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主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之后立即加一条诫命——“你们要彼此相爱。”因这种爱,能让别人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约13:34ff),唯有彼此相爱,才能在事奉中结果子,祷告才会有果效(约15:16ff,比较太18:19)。

作基督的门徒不容易,眼泪与痛苦是常见的,如果要认真跟随基督,就需重新思想个人的价值观及抱负。幸好我们不是一个人面对这挑战,因除了圣灵内住之外,神还希望我们经历主内肢体的支持和鼓励,透过彼此扶助,我们有力量胜过黑暗,完成主的托付。

为此,我们要考虑的两方面是:(1)要主动与国外弟兄姊妹建立关系;(2)不忽视软弱的弟兄姊妹,因他们都是我们群体中的一员。



二、蒙召跟随主


这也是一件特别的事,不是要门徒跟从他的教训、学说,而是跟从他自己,全心全意委身于他。成为门徒要对基督有信心,必须先悔改认罪。如约1:44-51中关于彼得和拿但业蒙召的记载,重要的是他们对耶稣本人的回应。(参路5:1-11)

在主被钉和复活之间的数日内,使徒们表现出对耶稣个人的效忠,那几天使徒们因耶稣的受难而极度忧伤,两位门徒一路上所谈离不开他(路24:13-18),表明了主生前与门徒的亲密关系。

耶稣呼召人作他门徒时,是要与他们分享生命。虽然十二使徒比一般人有更深的与主相交,但耶稣把自己交付给每个回应他呼召的人,借着道成肉身,基督完全与他们认同,因着大爱,他甘愿向门徒敞开心灵,也因此更易受伤害。耶稣部分的魅力在于他那样真实、开放的爱心和关怀,以致人人感到他值得信赖,他没有丝毫诡诈、邪僻。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当他在十架上死去,使徒们万念俱灰。事实上,经过十架一连串可怖的事件之后,耶稣要花好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门徒对他的信心和委身,但他是想慢慢引导门徒与他重新建立关系。彼得三次不认主,耶稣也三次问他:“你爱我吗?”(约21)复活了的主三番四次地向个别和全体门徒显现,为要向他们证明他是复活的主,也是恩慈与赦罪的主。

使徒们要作基督的见证人,而不是教导他话语的拉比;他们要向每个人讲述耶稣,同时要成为基督在地上的身体,透过彼此生命的分享,彰显基督的生命。

佛祖临终时,他的弟子问他如何才能将他铭记在心,佛祖叫他们不必费神,重要的是记住他的教训,而不是他本人。这与耶稣完全不同。基督教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切以耶稣为中心,作他门徒就要认识他、爱他、相信他、委身于他!

当我们愿像耶稣一样作门训的带领者时,当效法耶稣的什么方面呢?



三、蒙召顺从

作师傅带门徒的都要求门徒顺从他,但顺从的时间和程度要求不一样。中国工厂学徒三年;犹太拉比的门徒要像奴仆一般服从他们的老师,直到学有所成,自己成为拉比。

耶稣呼召门徒一生无条件地遵从他,永无毕业的那一天,即我们一生一世要过遵行主话的生活。(太7:21;路6:46)作耶稣的门徒就是要跟从他,走他所走的路,接受他为我们一生订下的计划和旨意。

可8:34让我们看到背十架的呼召,这呼召是要我们向自私犯罪的旧我性情说“不”,向耶稣说“是”。内在的信心与行为上的顺服是不可分割的。祈克果(Kierkegaard)说得好:“人难以相信,皆因难以顺从”。没有顺从就没有真正的信仰,自然也就谈不上作门徒了。除非我们对这要求我们无条件顺从的呼召做出回应,并且摆脱那种有所保留的“好,不过……”的心态,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看见基督的光驱走现今世界的黑暗。

但教会中很多人只求过着舒适、妥协、有条件的门徒生活,说到底,其实我们是要自己作“主”。天天祷告说“主耶稣”,其实自己心里的人生计划非常强烈,挥之不去。我们会只因一件小事未照我的意思行,就很长时间满怀忿怒,郁郁不乐。今天的社会人人要自由、自主权,自行决定说“好”或“不”。在北京说“妻子要顺服丈夫”最易引起反感和冲突。当然也有些人尽力使自己在一些方面,或说容易顺服的方面顺服了,却在自己最不愿放弃的方面仍旧自己做主。中国现代是逆反的时代,孩子叛逆父母,职员叛逆老板,妻子叛逆丈夫,是空前反权威的时代,信徒也不希望立牧师、长老。

而令每个人都会不安的一个事实是:如果基督不在一切事上做主,他就根本不是主,作耶稣门徒无折衷的捷径可循。这也带来关于传福音的反思:领人信主,也要呼召人顺服主,就如对十字架的两方面的强调:(1)赦免、释放、好消息、永生…… (2)受苦、舍己、顺服、奉献——背十架。顺服主的生活既痛苦又释放,但我们不要孤军作战,我们要天天彼此劝勉和鼓励(来3:12-13)。撒但用的方法是让我们彼此分离,个个击破。在顺服主、作门徒的事上我们需要彼此扶持,求圣灵帮助我们。

事实上,有一个看似矛盾的事,只有在基督里才能得到:顺服与自由。听别人的,就没有自己的自由。但在基督里,只有完全顺服他,才有因此而来的不犯罪的自由。

顺服不是容易做到的,需要操练,操练之后给人自由、能力,叫我们放下那可怕的重担——“照我的意思行”。顺服建基于自我否定,不在乎某个阶层的定位,也不是表面化的东西。马丁•路德说过这样的话:信徒是最自由的人,为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束缚;信徒又是最尽忠的仆人,为众人之仆,受每个人束缚。

我们带领小组时,也要求他们顺服,以表示对基督的顺服。



四、蒙召服事人

虽然耶稣呼召门徒,最主要的是叫门徒跟随他,但门徒也受命出去传讲天国的福音,以及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太10:8)。耶稣呼召西门和安德烈时,就已经说要使他们成为得人的渔夫。同样70位门徒也是奉耶稣的名被差遣出去作平安的使者(路10:1-20)。耶稣来,要为世人舍命,而他所呼召的门徒也要这样行,只是他们并不时常明白这道理。门徒经常陷入两种同等而又相反的试探中,以致令他们服事人的心志受损,因此耶稣要屡屡纠正他们。

1、第一种试探是野心

门徒多次争论谁为大,雅各和约翰也曾求耶稣使他们在天国里居高位。这是一种属世的欲望,追求地位而不追求服事人,耶稣责备他们说:“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6-28)。后来耶稣用了一个门徒永远难忘的方法,就是以毛巾束腰,为门徒洗脚,展示了这种服事人的精神。

2、第二种试探是自怜

彼得开始感到作耶稣门徒的代价不少时,便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你了”(路18:28),耶稣向他保证,那些为天国放下自己一切所有的人,“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路18: 30)。当然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的软弱和痛苦,但我们一旦陷入自怜当中,就拦阻了神在我们生命中要成就的事。只有当我们能接受人性的软弱,知道神的恩典够我们用的,又只为天国的事工有野心的时候,我们才能以基督的谦卑和爱心服事人。

作仆人是不谈条件的,仆人已经放弃了他的权利,他甚至可能要放弃正常的舒适和奖励。人的年龄越大,就越渴望拥有特权、地位和尊荣,耶稣的道路却不是这样。可是今天不少人却自觉不自觉地在鼓励信徒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基督描绘成有求必应的主,帮助你脱离贫穷、不安,帮助你成功,帮助你喜乐。这些虽然都是事实,但只是福音的一部分,这种有求必应的信息本身反映出的是假神和偶像所使用的骗人手法。

虽有人说这样会让很多人对信仰怀疑,但我特别感谢神,剩下的人是真信的,而不是聚集一大堆求好处的信徒。在实际生活上,我们肯付出自己、服事主及别人的时候,我们很多的需要会得到满足。

你们生命中有这样的见证吗?唯有那些愿意丧失生命的人,才会得着生命,只有当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有所得(路6:38)。那70位门徒就是在出去传道治病之后,因为所经历的一切而充满喜乐地回来。我们蒙召是要服事主、服事人,主叫仆人往哪里去,仆人就要往哪里去,主人叫仆人做什么,仆人就得做什么。今天世人的需要很大,神爱世人,他切望帮助那些用口用心在呼喊求助的人。而他选择了使用门徒来成就他的工作。

所以我们要放弃自怜、自傲。如果只要居高位、有成就、有享受,神不会使用我们。

有时超越自己能力的付出也是一种野心,这野心使得人可能面临无法解决的压力,而伤害身体。该行动未行动是问题,而该停下来却不停下来也是问题。



五、蒙召过简朴生活

拉比的门徒为了研习妥拉(Torah,律法),很可能会放弃大部分物质的享受,但他知道这种牺牲是短暂的,到他自己成为老师的时候,丰裕的生活便可补偿他过去的艰辛,所谓“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耶稣的情形却截然不同,他放下世上一切的保障和享受,很多时候,他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只完全依靠着父神的慈爱和信实生活。主耶稣也呼召我们为了神国的缘故放弃奢华、享受。但在今天门徒就应该衣衫褴褛,无吃无喝,放下工作,只专心仰望乌鸦叨食吃吗?今天贫穷、独身、禁食更属灵吗?当然我们反对一个信徒过分享受,花钱如流水,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但一般程度上享受神的创造物,因饮食感谢神,这也是神所喜悦的。

神的儿女也不能让人看得最寒酸,好像神穷得不能给他的工人吃的、穿的,但传道人家庭过分豪华也会绊倒信徒,一般认为传道人享受一般信徒的中等水平较合适。

简朴(简单朴素)包括内在与外在的东西,是一种由里而外的单纯和清心,简朴从内在注意力的集中和统一开始,清心(专心)于一件事,这种内在的实质,便在外表上使我们得释放。而如果只注重外表的简朴生活,而缺乏内在的实质,会导致致命的律法主义。一味要求外表的简单,而人心里却追求奢华时,会表里不一,痛苦万分。

不简朴不仅意味着奢华、物质上的追求和放纵、贪心,也意味着其他方面的贪心,如地位、名誉、身份、性欲。简朴不是纵欲,同样简朴也不是禁欲,而是合乎中道,既享受神所赐的,又作为管家身份恰当地管理神所赐的,既欢喜享受财富又不致于让它毁灭我们,所以简朴会带给我们释放和自由,一切想占有的欲望都与简朴精神相违背,都是拜偶像。腓4:12就表达了保罗在物质上的自由。

中国教会重视了圣经中关于“不要爱世界”、“贪财是万恶之根”等教训,因此特别强调传道人以贫穷为乐,但却忽略了另一方面。这两方面的平衡非常不易。

简朴在于喜乐地接受神所给人的,不贪求更多,而当我们以神的国为中心时,那我们未求的东西会很丰富地供应给我们。

1、简朴的内在态度

(1)把我们所有的看作从上帝所领受的礼物。我们看似用辛苦工作赚来的,其实是上帝的礼物和看顾,如同我们享受的空气、水、阳光。测验这点的一个方法是来一点小的灾祸:被盗、洪水……约伯在此有正确的看法(伯1:21)。
(2)去保管我们的所有,不是我们的事务,乃是上帝的事务。有些人整天焦头烂额地担忧家中财物的安全,防盗门一天天变花样,又买保险。但除正常防卫外,这些是神的工作。简朴在此表现为交托给神,除财物外,名誉和职业的保守也是常让人头疼的事,在这方面也要交托给神。
(3)愿意把我们所有的东西与人分享。马丁•路德曾说过:“如果我们的东西不肯与众人分享,它们便是偷来的东西。”我们不愿将所有物与人分享,来源于我们对将来心怀忧虑。这是由于我们对神——创造宇宙万物,又是慈爱的父亲——的不认识和没信心。

2、简朴的外在表现(举例)

(1)买东西是为了它们的效用,而不是为了它们的身份,如衣服的品牌、房子的大小、……当追求耐用、实用。
(2)拒绝一切使你产生一种癖好的东西。要学会分辨什么是心理上真正的需要,如,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及何为癖好。现在很多东西使人成瘾,如酒、咖啡、茶、可乐等,离开就不舒服,甚至产生了很严重的依赖,而其实在营养上对人没有好处。还有很多让人易上瘾、又可能没什么好处的东西,如巧克力、电视、报纸等,以及很多使人迷恋和沉醉的东西。让人受拘束和控制的东西都应除掉。
(3)养成一种把东西送掉的习惯。将家中积蓄的不需要的东西送出去,就会有一种自由和释放。因为有东西就必须加以分类、收藏、拂尘,再分类,再收藏……很多人就算东西丢掉一半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4)拒绝被时兴广告所迷惑。现在广告比以前更诱人,十年前广告还是让人厌烦和生气的东西,今天已有人专喜欢看广告。这些广告画面精美,语言诱人,还有名人直接告诉你使用效果……让你觉得不用是傻瓜。
(5)学习享受各项东西而无须拥有它们。拥有和控制是我们文化中的顽固信念,以为这会带给我们快乐,本来东西是可以让人共同享有的,如海滩、公园、图书馆等。但我特别喜欢自己拥有书,不少学生都在书上贪得无厌,不断要复印东西。
(6)培养一种更深的对受造物的欣赏。多步行、听鸟叫、欣赏青草、绿叶,因“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7)拒绝任何会给他人造成压迫的事。现在美国人的生活非常方便,非常舒适,极便宜,但是却很浪费,在消耗全世界的资源。现在北京也越来越有这样的倾向——优越感、偏见。

从一个人如何使用除基本以外的剩余部分,可知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六、蒙召受苦

门徒蒙召跟从耶稣的时候,便要踏上他所走的路,而他所走的路正是十字架的道路,他们既然与基督分享彼此的生命,自然不单共享福乐,也要同担痛苦(腓1:29)。为了让门徒在这方面有心理准备,耶稣总是毫不含糊地说及他自己要受的苦难以及跟随他的人将要面对的苦难,但门徒有时候不能,或是不愿明白耶稣的警告。

太16:2-23,彼得阻止主,遭主的斥责。耶稣恐怕门徒还存在着什么幻想,因此他开始直截了当地谈及他们将要受的苦(太16:24-25)。主耶稣的生命是在被弃绝和极度痛苦的情况下终结的,跟随耶稣的门徒若有同样的遭遇,也不应感到惊讶。

1、肉体上的苦

中国人或中国家庭教会是一直因受苦、受逼迫而自豪的,这也是国外信徒特别佩服的。我们也知道,初期教会受逼迫特别厉害,殉道的人很多,比较显著的如罗马皇帝尼禄、豆米仙时期。

但大家不知道,20世纪死于逼迫的人大于前20世纪的总和。薛华博士(Francis Schaeffer)说:“20世纪不允许软弱的信徒存在。”——太10:17、21-22是耶稣对门徒的警告。

2、受苦不仅包括肉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和感情上的痛苦

从这种角度去看,并不只是一些特殊国家的人受苦,不同地方的人受着不同的痛苦。

提后4:10中保罗的伤痛可能别人也有,基督徒也常常因其他肢体的不同变化而痛苦:有些肢体离开基督;有些肢体为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分开;另外,肢体间时常互相伤害,令对方失望……

在教会、团契中一旦建立委身关系,饶恕的事就是必须的,但饶恕人总是痛苦的,为了饶恕人,基督死在十架上。对我们,无论是饶恕得罪我们的人,或求他人饶恕,都会痛苦得像钉十架一样。

3、作基督的门徒也有属灵的伤痛

如罗9:2-3,保罗对不信的犹太同胞的负担;徒20:31,保罗在以弗所流泪劝诫人。

我们相信的是,慈爱的主也感到伤痛,而且愿意我们一同分担他的伤痛。他为了受创而破碎的身体——教会——而落泪,为了那些找不到平安的人哀哭,为人的罪所带来的败坏而流泪,作为他最爱的门徒,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

总之,苦难是门徒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但这又不是悲哀的事,因我们发现,越是遭遇苦难的时候,神就越会在我们生命中大大动工。那些最有属灵触觉和深度的人,正是那些经历过很大苦难的人。



七、蒙召非因自己的资格,耶稣呼召各阶层的普通人。

犹太拉比选门徒时,条件是:
(1)按旧约中的礼仪,是洁净的人;
(2)法律上正直;
(3)有足够的聪明才智研读妥拉;
(4)立志日后作拉比的人。

但主耶稣呼召门徒时不看条件,找了一群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如平凡的渔夫、奋锐党人、被人鄙视的税吏、希腊化的人等等。事实上,十二门徒可说是当时犹太社会的缩影,在门徒的圈子里,甚而在他们的分歧中,可以看到犹太民族的各种势力和思潮。

而且卖他的犹大也是蒙召的人。一般人不能理解,难道说神不是无所不知吗?但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这件事:(1)耶稣爱人爱到底;(2)天父的预定。

一个人不在于他最初怎样,而在于经历了耶稣改变后的形像,那将来的期待给我们信心。彼得是我们知道的伟大的使徒、教会领袖。一讲道就有三千、五千人悔改,但他原本是特别胆怯的人,在意别人的意见,在小使女面前极力否认主。雅各和约翰被称为“雷子”,性格暴躁,缺乏爱,可能是奋锐党人的儿子,要灭撒玛利亚人(路9:54),争夺权力。但最后约翰的作品满篇是爱,被称为爱的使徒。

我们应当感谢神呼召了我们这些软弱的人,他知道我们的软弱,但他也知道我们会改变,变成他喜悦的样子。我们也能期待自己会改变,不灰心,面对自己的弱点多祷告,多忍耐,所见的伟大都是神的工作,神在一无所有中创造伟大。耶稣带门训的样式应成为我们这些人的榜样。



总结:

耶稣基督对门徒的要求不仅是给十二使徒的,这极高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位蒙主呼召的人,就是:遵行主命,服事人,过简朴生活,为主受苦,有需要的话,甚至为主舍命。

成为主的门徒后无可选择,也无可逃避这些责任,只能委身于基督和弟兄姊妹。而且做这些是值得的,因我们有大的权利和奖赏。(约17:22-24)

文/安提阿




作者简介:

安提阿老师,曾长期在中国从事宣教事奉,一生致力于训练能造就门徒的门徒,已于2002年安息主怀。

--本文转自《教会》杂志

0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