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俗化的宗教乱象谈起灵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浏览:
核心提示:在过去几年间,宗教事件不绝如缕。1995年润八月事件、宗教奉献抑或诈财的纠纷事件、不告离家而别的出家事件、湄州妈祖来台引起的妈祖正统之争、达赖喇嘛来台引起的供养问题、飞碟会事件、圣经密码问题、华航空难所引起的风水问题、火烧灵骨塔事件、...

核心提示:在过去几年间,宗教事件不绝如缕。1995年润八月事件、宗教奉献抑或诈财的纠纷事件、不告离家而别的出家事件、湄州妈祖来台引起的妈祖正统之争、达赖喇嘛来台引起的供养问题、飞碟会事件、圣经密码问题、华航空难所引起的风水问题、火烧灵骨塔事件、迎佛牙事件----等,都一再地冲击社会。身为基督徒,在面对如此扰攘...



  在过去几年间,宗教事件不绝如缕。1995年润八月事件、宗教奉献抑或诈财的纠纷事件、不告离家而别的出家事件、湄州妈祖来台引起的妈祖正统之争、达赖喇嘛来台引起的供养问题、飞碟会事件、圣经密码问题、华航空难所引起的风水问题、火烧灵骨塔事件、迎佛牙事件----等,都一再地冲击社会。身为基督徒,在面对如此扰攘不安地事件之时,又该如何看待呢?

世俗化的宗教现象

  一般而言,这类事件正显示出世俗化时代的宗教现象。其特征就是各大传统宗教所主张的主流价值,已经渐渐失去吸引其信徒的优越性。

  在过去,各宗教的领导人员对教义的诠释,大致上就是信徒信仰实践依循的根据。然而情况之转变,让我们看到信徒们对单一教义的主张,已不再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在竞争激烈的信徒争夺战之中,就犹如市场一般,各宗教就好似不同的商品,信徒就像是顾客。

  在过去的传统市场里,顾客的消费行为还蛮单纯的,品味大致也依循着传统的习惯。然而如今的宗教现象,在买方部份,就好像人们在吃什锦火锅,里面陈列了各样的菜肴。信徒们则随机任意地购买,甚而穿梭在不同的宗教之中,挑选自己中意地菜肴,随意组合。因此“1995年润八月事件”,会在基督教的外衣内夹带了灾谶的主张。“飞碟会”的行径,更是融合了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科学的特征,他们有古老东方吸收大地灵气的修行方式;也会去等待一个仍未被肯定、超越现有科学技术的飞碟。此外,“圣经密码”之说,不是像极了中国古老的“推背图”、“烧饼歌”吗?(注一)

  在卖方部份,由华航空难伊始的一连串灾难事件,背后却有民间办理幽冥法事的不同宗教团体在抢生意。至于奉献和诈财之间的纷争,更暴露某些相关当事者“投资”与“回收”的意图。灵骨塔被烧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包裹在宗教外衣内的商业本质。至于湄洲妈祖、迎佛牙、达赖喇嘛来台等事件,只见相关人士争正统、争排名,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并藉此招揽更多的信徒。

追求神圣

  世俗化的宗教现象,虽然信徒所呈现的是一些随机式的信仰行为。然而若仔细分析这些事件当事人的宗教生活范畴,却也可发觉一些共通处。

  这些共通性表现在这些信徒的某种“神圣”(注二)感受,其具体展现的范畴包括了宗教学所称呼的“神圣时间”、“神圣空间”、“克里斯玛”崇拜(注三)、“圣物”崇拜。

(1)神圣时间

  大致上而言,多数的宗教信仰,都会凸显某段时间在宗教方面的神圣性,在宗教学上便称之为神圣时间。基本上神圣时间的观念并不被基督宗教,特别是新教所接受,但却广泛地被其它宗教所接受。综合归纳神圣时间的类型,可分为几个类型,兹分述如下:

  神圣时间中较普遍的类型有仪式时间。在民间信仰里,决定仪式举行的时间,是必须与其供奉的神只之特性互相配合。例如那些被视为是阳神的神只,其仪式举行时间就必须选择阳时(子时~巳时);那些被视为是阴神的神只,其仪式举行时间就必须选择阴时(午时~亥时)。其实不单是台湾民间信仰,在许多宗教之中,个别性的时间,就犹如该宗教中的神只一般,同样具有神圣性。

  不受神圣时间观念影响的宗教,其仪式时间的地位又如何呢?以基督教而言,虽然同样有仪式的时间,但是基督教认为仪式中最重要的,必须是上帝的临在;否则单独的仪式时间,并不具有神圣性,这也是和其它宗教的不同处。

  其它类型的神圣时间则有“宇宙的周期”、“幸运与不幸运的时间”等。其中“宇宙的周期”是因着日月星辰之周期变化,因而有些人便认为这种“周期性”就具有神圣力量;例如在许多地区,就将周期往返的彗星,其来临时期视为不祥的时间;此外,中国历代王朝负责观测星象的天文官员,其主要任务就是藉着观察日月星辰的周期变化之正常与否,从而预测时事的吉凶以及王室的兴衰。至于“幸运与不幸运的时间”,则是将日常时间区分为幸运时段和不幸运的时段,具体的例子就是民间所使用的农民历。

  在既往的这些宗教事件中,“一九九五年润八月”事件,就是以阴历为基准的润八月周期,来预测时事吉凶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地就是古代的天文官员灾谶之言的翻版,然而却因着巧妙地包装上基督教的外衣,因而在当时曾造成教会界极大的影响。

(2)神圣空间

  类似于时间一般,许多宗教的信仰者同样也有神圣空间的想法,通常他们会认为这个空间,是神煞曾经或即将介入的方向或境域,因此这个空间具有独特的神圣性,并且经常被认为与人类的祸福相关连。例如某些宗教或宗派所宣称的圣地就如是;此外,风水之说也是此类思惟的具体例证。

  至于基督徒该有的立场为何?以主耶稣和撒马利雅妇人的对话为例子,当这妇人将眼目定在何为正确的礼拜地点时,主耶稣的提醒,说明了人类对上帝的敬拜,应当超越地域的限制;并且因着认识上帝的主权,也要知晓人类的祸福,是和任何空间方位无关的。

  至于展现神圣空间思惟的事件,则包括了飞碟会事件,以及华航空难所引发的风水问题。在飞碟会事件中,留在台湾的“真道”信徒,他们特别强调平举双手,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修行方式,在这里他们凸显了这种“旋转方向”的神圣性。此外,教主陈恒明自称受到启示,选择了嘉兰市(Garland)作为他们等待飞碟升天的地点。此时这地点就被飞碟会的成员赋予了神圣性,甚而某次电视访谈中,一位信徒还以Garland与God`s Land的读音之相似,来证明这个地点的神圣性,一直到预言失灵后他们才迁离这个“圣地”。

  至于华航事件所引发的风水问题,特别是央行的风水问题,所表现的是人们相信一个空间的选择,及其相关之方位结构,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的想法。他们相信风水若配置得当,则可荫福子孙;若是配置不当,则将招来凶神恶煞。以基督徒的立场而言,是不接受此类看法的。

(3)宗教的克里斯玛

  在某些宗教团体,特别是新兴的小教派里,通常都可能有一位对其信徒深具魅力的领导者,并且通常信徒会认为这位领导者具有某种神圣的力量。

  以过往的宗教事件为例,宋七力、妙天禅师、惟觉老和尚、达赖喇嘛、陈恒明等人在该教派的地位,就正是典型的克里斯玛之角色。

  由于这些人物被信徒认为具有神圣性,因此也被信徒视为完美之典范,有些信徒便会喜欢接近这些典范,或是学习他的精神,或是模仿他的修为。我认为中台禅寺那些执意出家的人,或多或少肇因于此。

  若是这位克里斯玛人物受到外界的质疑时,他的信徒会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因而怒不可遏。也因之当我们看到在中台禅寺风波里,惟觉老和尚被外界质疑,当其门下弟子在回答这些质疑时,曾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同样情形也见诸于宋七力或是妙天禅师出庭应讯的时候,其忠心信徒就会出现抗议,以表达他们愤怒的情绪。

  另也有些信徒,认为只要愿意献上金钱供养心目中的神圣人物,就能显示自己的诚心,并且企求福报。然而因着奉献者金钱供养所显示的动机之复杂,因此也就容易产生纷争,具体的例子就是宋七力、妙天禅师诸事件;甚而达赖喇嘛来台时的供养问题,也曾招惹闲言闲语。

(4)圣物

  有些东西,会被信徒视为具有神圣性,因而便产生了圣物崇拜,所谓的“迎佛牙”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迎佛牙”事件中,信徒相信“接近”佛牙就可得到福报,这种心理的确与巫术思惟的接触律类同。

  然而基督徒在拒斥这种行为的同时,也当好好处理圣经中几个可能是“圣物”崇拜的例子,以免落人口实。例如患血漏的女人,藉着摸耶稣衣裳繸子而得医治的例子(可5:25-34);指望彼得的影子照在病人身上而得医治的例子(使5:15);以及藉着保罗的手巾或围裙,治病或赶鬼的例子(使19:12)。

  在这些例子中,可以察觉这些信徒仍留有类似巫术的思惟。然而按着圣经一贯的教导,并非是这些信徒心目中的“圣物”医治了他们,事实上是因着上帝的能力医治了他们,只是这些信徒误以为如此罢了。

  在主耶稣与那患血漏的女人的对话之中,主耶稣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可5:34)。在经文中,主耶稣凸显了这女人的信心,而未凸显这女人“摸繸子”的动作;并且经文中“救”这个字的意思,不仅包括这女人所求的身体疾病之痊愈,还进一步包括了心灵的救赎。

  因此上帝的能力有时虽然也会借由物质传递,但若不是上帝亲自的行动,单靠这些物质是不能做什么的。并且无论人们以何种心态和上帝交往,上帝总会向我们启示信心的重要性。

(5)其它神圣记号

  除了上述的几项神圣特征之外,“圣经密码”成了某些人心目中的神圣记号,他们想从圣经密码来探测世界局势的心态,就犹如“推背图”、“烧饼歌”一般,不意间竟将圣经视为邦国兴亡预言之书,反而遮盖了圣经的主旨是要见证上帝的恩典。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基督信仰的精神。

  I-Thou与I-It关系之探讨

  着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其着名的着作《I and Thou》一书中,探讨人类的宗教经验时,曾经以I-Thou与I-It(注四)之关系来作比较。

  I-Thou关系是“直接相遇的关系”。以我们与上帝的关系而言,就是我们直接与上帝的相遇,此间并无任何经验世界的干扰,没有目的意图、希望欲求、先知预见横亘在“我”-“上帝”之间。(注五)

  I-It是人类经验无法避免的关系,例如当我们和上帝有一直接相遇的圣洁关系时。我们就必须以我们的经验世界的范畴来描述这种关系,也就是我们必须以不是上帝的一切东西来形容与上帝相遇的“关系”。

  这些被用来形容我们与上帝关系的各样事物是否也能具有神性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因之当我们感受到与上帝的直接关系之时,我们会用时间和地点来描述那个相遇的关系,但却不能仅仅依峙那个相遇的时间与地点,也不能赋予时空具有神圣必然的性质;同样地,当我们描述与神相遇时,自身的形态为何之时,同样不能仅仅依峙那个形态,也不能赋予那个形态具有神圣必然的性质。同理,在我们与上帝相遇的关系之中,所出现的任何人或事物,都不是我们依峙的对象,我们也绝不能将其赋予任何神圣必然的性质。

  从以上对一般人的神圣经验类型分析之中,当他们拥有了某种神圣经验之后,他们就会习惯地以这种与神圣相遇的关系所留下的痕迹,例如时间、空间、人、物品、或某种世界结构,赋予其神圣的性质,因而导致偶像化的下场。

  然而身为基督徒,我们拥有与神相遇,直接的I-Thou之关系,同时也必须以I-It的关系来形容I-Thou之关系;我们所要警惕的,就是避免将“It”偶像化。不容基督徒否认的是,就像其他宗教的人,高举时间、空间、人、物品、或某种世界结构的神圣性一般,我们基督徒也常会落入类似的陷阱。

  某些基督徒强调一些敬拜的动作,有的人甚而相信这些动作是与神相遇的必要条件,于是信徒自身的动作或舞蹈就像是具有了某些神圣性。举大卫运约柜之事为例,在运约柜的同时大卫舞蹈,并且引来米甲的的轻蔑。

  米甲轻蔑大卫导致了米甲的不能生育之教训,使得有些人便抬高了大卫舞蹈的神圣性。然而须知纵使米甲受了逞罚,我们仍要在此还原大卫的舞蹈动作本身并不具有神圣性。大卫的舞蹈,就像不同类型的敬拜动作,不须抬高其神圣性,也不须被轻蔑。

  上帝本是超越万有的神,任何受造物的范畴,并不能用来形容造物主。(注六)纵然当其被用来形容我们与上帝相遇的“关系”之时,例如与上帝在“某时”、“某地”相遇,仍要分辨这些以受造物范畴来形容之“关系”并未具有神性,也不等同于造物主。也因此我们才能避免将任何时间、空间、人、物品、或某种世界结构,甚而是其他受造之物,落入偶像化的危机之中。

注释:

  注一:推背图、烧饼歌皆是古代预言书,都是预言后世兴亡治乱之事,书中尽皆隐语。相传推背图是唐朝术士李纯风与袁天纲共作;烧饼歌是明朝刘伯温在明太祖吃烧饼时所作。

  注二:在这里使用“神圣”(holy)一词,是沿用学界之用法,并不表示认同其他宗教的偶像神只。

  注三:克里斯玛(charisma):一个具有魅力的领导人物。宗教的克里斯玛,常被视为具有神圣的力量。

  注四:在马丁.布伯的书中,I-Thou和I-It是人类自身经验的二重性。I-Thou表“我-你”之间真实相遇的关系;I-It表原先的“我-你”之关系,因着将“你”视为一对象而产生之“物化”关系。

  注五:马丁.布伯,陈维刚译,我与你,桂冠出版社,1991初版,页10。

  注六:杨牧谷,信仰的落实,台北:校园出版社,1987年7月二版,页137-138。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