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律法、八福和保罗书信中“信望爱”的主题对应

2018-06-13

律法 、八福和保罗书信中“信望爱”的主题对应“信望爱”的主题是圣经前后一贯的教导,是救恩的核心内容,是基督徒生命的真实写照。林前13: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指出信望爱不仅是新约的主题,也是从起初常存的圣经的一贯教导。对于亚当来说,因为信靠和感谢造他赐他生命的全能全权的神,相信神对他不变的慈爱和信实,盼望永远与神同在享福的美好团契,而顺服神的命令,在生活中彰显出对神、对人、对神造的世界万物的爱,活出神的形象。对以色列人来说,因为信靠神拯救的大恩和信实应许,盼望与神同行同在的安息和赐福,能够遵守圣洁的律法,活出神的品格是神对以色列人的期望。对新约圣徒来说,因为相信神的创造和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赎恩典和圣灵的同在保守帮助,盼望与主同在,与神和好的美好未来,从而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爱,是每一个新约圣徒的生命之路。信望爱涵盖了基督徒生命生活的所有内容,耶稣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中,魔鬼试图先后让耶稣怀疑神的爱是否真实,即为何要让神的儿子饿肚子;怀疑神的拯救计划是否可靠,即从受苦到荣耀的路径是否必要,也就是怀疑神给的盼望;怀疑神话语的可信性,即神似乎应许的保护是否会兑现,也就是怀疑是否应该顺服神。这三个试探包含了信望爱,即基督徒生活的全部内容。显然耶稣胜过了试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因此我们要领受和持守信望爱的教导,作一个得救又得胜的基督徒。我们可以从旧约律法的代表——十诫,耶稣的门徒培训——八福和保罗书信中明显看出“信望爱”的救恩主题。旧约律法是神赐给被救赎出了埃及的以色列人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指南,其总纲是十诫。八福是登山宝训中对门徒的教导,从两个角度描述了基督徒的完整生命历程,即不断巩固重生的新生命和逐渐脱去旧人,减少属世的旧生命。保罗书信则是写给以基督为根基,有圣灵同在的教会的,是给教会和每一位圣徒的安慰、鼓励、劝诫和指导。这些都是福音的核心内容,是基督徒的生活坐标和生命历程。十诫的第一诫是纪念神的拯救的恩典,这是以色列人守律法的原因,所以遵守律法不是的旧的原因,而是结果。自愿遵守律法证明人相信过去的被拯救,并对此感恩,否则就是不相信神的拯救或者忘恩负义。这里强调的是信。因为信而能够主动回应神的呼召和命令,从而和神建立新的关系,这是新生命的开端。其中强调的是真实、自由的精义,推出的是人权法则,并且这一诫成为遵守其他诫命的动机。福音中,新生命的根基是信,和这一诫对应,基督徒是因为相信耶稣过去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而感恩,自愿的去爱神,顺服神的命令。保罗书信第一封(按照写成时间顺序,下同)加拉太书强调的是信,珍视在基督里的自由,并由此结出圣灵的果子。第二诫不可拜别神和偶像,要求的是忠诚,相关的是献祭的条例。献祭在基督身上得以完全,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完美的永远的祭物献上,是最终的、最有效的挽回祭,止息了神对人犯罪的震怒,使人能够重新与神和好,因此旧约中的献祭条例在新约中不再适用,但是其中对神忠诚不二的道德要求仍然有效和必须强调。第三诫不可妄称神的名,意思是不要自称是神的子民,行为言语道德却与神的性情相悖(赛48:1-2)。要求的是内外一致,相关的是洁净的条例,如食物法则的。律法要求以色列人要遵从洁净条例与外邦人区别开来,并不是让他们自以为义,作为骄傲的资本,而是指出作为神的子民,洁净才是正常的状态,不洁净是不配作为神的子民的。洁净的条例是为了显明人里面的罪性和内在的污秽(伯14:4),并由此向往神的绝对圣洁。这个诫命一度被犹太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认为只是要求不在口中说出神的名字,错失了其中的精义。在基督里,因为基督拆散了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墙,宣布所有食物都是洁净的,所以就废掉了洁净的条例,但是其中的内外一致的道德观念仍然适用。第四诫是安息日的条例。守安息日的原因是纪念神的创造和拯救,相关的是安息日和节期的的条例,其精义是要求用有规律的方式纪念神的作为,信靠神的供应,共享和传递神的恩典,盼望最终的安息和应许。要求的是有规律的敬拜和时时刻刻不忘记神。四个春季节期中,正月的逾越节象征基督的十架受死替众人赎罪,逾越节后第三天的初熟节象征耶稣从死里复活,逾越节后连续七天的无酵节象征基督的死除去了众人的罪,初熟节七周后的五旬节象征基督赐下圣灵和建立教会,这些节期的象征意义在耶稣第一次降临的事工中已经完成。秋季节期中,七月一日的吹角节象征教会的被提,十天后的赎罪日象征基督再临,七月十五日起,连续七天的住棚节象征千禧年,第八天的严肃会象征最后的审判。旧约圣徒虽然不能明白节期的预表意义,却会因为知道这是他的神给他们的特别的赐福和特权而快乐的守节期,盼望弥赛亚带给他们最终的救赎。新约里基督第一次降临完成了春季节期预表的事工,基督徒只需要盼望秋季节期预表的基督再临就可以了。因此凡是盼望基督再临的基督徒,因为已经明白了节期的象征意义,就不必再拘守节期的条例,只需要有规律的聚会、团契、灵修、祷告,体会与主同在的快乐和安息。凡是不期盼基督再临的人,要么是不相信基督第一次降临的意义,要么是不明白救恩的含义。所以基督徒虽然不必拘守节期、安息日的条例,但是其中的精义,即有规律的敬拜神、纪念神、信靠神、享受神的道德要求仍然适用和需要强调。第二、三、四诫讲的是人与神的关系,相关的是宗教条例,称为礼仪律,如献祭、洁净、安息条例等。在新约里这些具体条例不再适用,但是其中要求的忠诚,内外一致、有规律的纪念、敬拜神的道德原则仍然适用,这些都强调的是望,即盼望在神最后的审判中可以罪得赦免,享受与神同在相交。对应的新约关系中,基督徒相信之后,强调的也是盼望。保罗书信第二、三封,帖前、帖后强调的就是在基督里的望。第五诫,孝敬父母,指尊重神在地上设立的一切权柄,不但包括父母、还包括祭司,君王、先知、利未人等,提倡的观念是尊重权威。第六诫,不可杀人,提倡的观念是尊重生命,不但包括基本人权,甚至还包括动植物、以及土地的生命。但是战争中杀人和对故意杀人犯的死刑不在禁止之列。耶稣指出在心里恨人和看不起人已经是不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这是对律法的提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这个诫命中的内容,其原义是为了限制报仇者不可超过原来的伤害,并不是为了放纵报仇者任意报仇,给他们一报还一报的权利。这是为了让法官在判定赔偿时有一个公正的标准。以色列人对此却大加发挥,打着公平的旗号用于各种方面,特别是用于经济方面来掠夺财富。神指出他们是用公平的名义塞住了自己怜悯的心。耶稣则将其提高到不要报仇,不求赔偿,饶恕仇敌的基督徒精神。第七诫,不可奸淫,提倡的观念是尊重婚姻家庭和保持圣洁,指的是禁止婚前、婚外性关系、乱伦、同性恋、以及与兽淫合、拜偶像等等。耶稣将其提升为在心里动淫念就是犯了奸淫,并把原来在第八诫的案例法中的不可离婚提到第七诫,指出离婚也是犯奸淫。第八诫,不可偷盗,提倡的是尊重财产和权利。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提倡的是诚实和公义。关于起誓,耶稣体谅人的软弱,知道人经常无法兑现自己的誓言而陷在罪中,所以建议不要起誓,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如果为了眼前利益明知无法兑现而勉强起誓就是出于那恶者。第十诫,不可贪恋别人的东西,提倡的是公平和怜悯。第五至十诫强调的是爱,即在实际生活中彰显神的爱,推出的是世俗法则,称为道德律,其中第五、六、七和八、九、十诫分别属于宪法、刑法和民法。这些道德律在新约中仍然适用,其中的具体规条可能只适用于当时的农业文明社会,但是其中的道德原则,即尊重权威、尊重生命、尊重家庭、财产,公义诚实、公平怜悯,圣洁自爱的原则却是普世和古今通用的。神从来也没有期望人能够全部遵守摩西律法,即使人可以象法利赛人那样不违背所有规条,却未必能符合其中的道德要求。因此,神设立了献祭的条例,使人误犯的罪可以通过献祭得赦。神也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完全达到神要求的道德标准,但期望我们尽力去顺服,在生活中活出神的形象,彰显出神丰盛不变的慈爱来。保罗书信第四封哥林多前书到最后一封提摩太后书主题都是强调爱,并且指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和实际经历。从得救的确据,到实际的成圣,到成熟的事奉都是神的爱的传递。耶稣的八福讲论中用了很多世上的福气吸引人来,为了使他们听见更大的福气。八福从开始到结束也有信望爱的主题次序。第一福,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天国(将)是他们的。一个人想要得救,首先要成承认自己灵里贫穷,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的事实,虚心地承认自己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动机绝对够不上神对天国公民要求的道德标准。人的任何行为,没有任何自以为的义不带混合动机,够得上神的公义要求(赛64:6,罗3:10-12)。要得到神的义,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有罪,而相信神才是绝对的公义圣洁。只有在神面前虚心承认自己有罪的事实,才能转而寻求神的怜悯和赦免。神的应许是,在虚心的前提下,凡呼求神的名的人都会得救。只有虚心的人,才会相信耶稣为自己做的替死救赎,因而可能成为天国的公民。这里确定的信。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人能虚心乃是三一神的工作,而不是我们的天生聪明或本性善良,如果不是神的预定和拣选,圣灵的预工和大能对我们的改变,基督的保守和救赎,我们是不可能虚心承认自己灵里贫穷(约6:44,林前12:3),按照我们在罪中的本性和无知,不但不可能承认自己是罪人,还会恨指出我们的罪的人,甚至为罪狡辩(箴言20:6,约9:40-41,路11:45,罗1:32,罗3:7-8)。如果不承认信心是三一神的工作,我们的信就是对自己的聪明的信心,对自己信心的信,认为是凭着自己的超人知识找到了永生之路,或者是我们自己的优良品格得到了神的赏识,或者认为是自己的信心改变了一切,而不是去虚心的相信神的圣洁、公义和不变的慈爱,这样的信心与使人得救的信心相去甚远(路13:26-27)。第二福,哀痛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安慰。真正信主的人,第一个表现就是为自己的罪和在罪中的处境感到哀痛,一生中所有的罪都被圣灵显明出来,越发知道自己是何等的不配恩典,清楚的看到自己在罪中被捆绑、辖制的无助境地,然而同时这个恩典也是我们知道自己的罪已被赦免,在将来必得安慰。这是一种痛悔的经历,只有为自己的罪痛悔哀哭的心,才能被神重新塑造。正如诗篇51说“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路5:8,西门彼得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彼得因为信听了主的话(路5:5),认识了主,被主拣选改变的彼得的虚心,即承认自己是灵里贫穷的罪人,使天国的门向他敞开,他为自己的罪哀痛使他同时得了安慰。这里强调的是望,即信主之后,盼望神拯救赦免的应许实现。第三福,温柔的人有福了,他们必承受地土。温柔是得救的人表现出来的第一个性格特征,当我们看见自己眼中有梁木时,对别人眼中的刺就不会过分挑剔。世界的教导是强力的人才能夺取地土,但耶稣却教导我们要温柔,承受从天上赐给的基业(诗39:6-7,箴15:4)。耶稣宣告自己降世为人不是为了被人服侍,乃是为了服侍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异教中常有的祷告是“神啊,赐给我力量吧。”然而,耶稣却教导门徒做一个温柔服侍别人的人。第四福,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饱足。得救的人不再以过去的生活为满足,渴望得到神赐给的全部的义,(腓3:7-8)。一方面,在心里有对真理的饥渴,另一方面,又有实际成圣的渴望,愿与罪争战得胜(腓3:13-14)。这种从灵魂深处对于神的义的如饥似渴,是圣灵的工作(约6:33,51)。第五福,怜恤人的有福了,他们必蒙怜恤。怜恤包含着怜悯、体恤、饶恕、帮助等多种含义。得救的人不再只是追求自己的需要,而是开始关注别人的需要,不单是对别人在罪中的处境和无知感到难过和同情,而且是因着曾经有过亲身的经历而能体恤别人的软弱,愿意饶恕、赦免别人,并给人真正的安慰和帮助,与人分享得救的自由和快乐(来4:15-16,林后11:29)。他们对人不再是简单的论断、定罪、指责、攻击(如同约伯的三个朋友一样),而是用温柔的爱心去关怀、帮助、代祷。他们必蒙怜恤是指能赦免人的必定会得到神的赦免,能理解体恤人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体恤。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见神。这是让人分辨并去除属灵生活的不纯洁的混合动机。人很难逃脱心里不清洁的混合动机,服侍神的人也同时在服侍自己。神曾指责以色列的先知和祭司只知道牧养自己,也曾指出将会有基督徒把事奉当作取利的门路(提后6:5)。即使一篇满怀激情的讲道后的得夸奖也可能是福祸参半。要清除混合动机很难,但至少要分辨并节制。神并非不让我们从福音得好处,完全排除功利因素(提前5:17-18),但神更期望我们手洁心清,一无挂虑的事奉。得见神的应许既是指将来的复活见神,也是现在的在神的旨意中祷告就蒙应许,得见神做工的手同在。第七福,使人和睦的有福了,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这是指开始服侍别人的人,能帮助别人与神之间得到和平,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和睦,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使人得到和睦平安。称为神的儿子是指他们的生命反映出神的形象。第八福,为义受逼迫的有福了,天国(必定)是他们的。肯为义受逼迫,舍弃一切甚至生命的人,已经完全可以证明他的天国身份了。神应许他们今生得百倍,来世得永生。第三至第八福都是指基督徒生命、生活、和事奉中爱的彰显和见证。我们可以看到对神圣洁公义慈爱的本性和拯救的信实应许的信,对脱离最后审判的望,在今世对神、对人的爱既是旧约圣徒的生活主题,也是新约圣徒的生活主题,律法福音的关系也是一脉相承,前后一贯的。from:sotaonline.net

1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